《分享艱難》

《分享艱難》

《分享艱難》是湖北著名作家劉醒龍的作品。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分享艱難》作者: 劉醒龍《分享艱難》作者: 劉醒龍

《分享艱難》的作者:劉醒龍,在創作《分享艱難》時,當寫到孔太平為了保住全鎮經濟不崩潰而不得不放過強姦了他心愛表妹田毛毛的流氓企業家洪塔山時,內心有一種被人撕裂的感覺,他流下了眼淚。在世紀末物慾膨脹、道德失范的異化環境裡做出如此痛苦而又遭受譴責的選擇,但這種行為決不是故意放縱和隨波逐流。因為孔太平無力挽救衰退的鄉鎮經濟,只能以這種巨大的犧牲精神與民眾分享艱難,共度危難,承受社會轉型期的磨難和痛苦。

類別:經典小說

字數:46354字

部分內容

八月的夜晚,月亮像太陽一樣烤得人渾身冒汗。孔太平坐在吉普車的前排上,兩條腿都快被發動機的灼熱烤熟了。車上沒有別人,只有他和司機小許,按道理後排要涼快一些,因為離發動機遠。孔太平咬緊牙關不往後挪,這前排座如同大會主席台中央的那個位置,絕不能隨便變更。小許一路罵著這鬼天氣,讓人熱得像狗一樣,舌頭吊出來尺多長。小許又說他的一雙腳一到夏天就變成了金華火腿,要色有色,要味有味,就差沒有煺毛。孔太平知道小許身上的汗毛長得如同野人,他忽然心裡奇怪,小許模樣這么白淨,怎么也會生出這許多粗野之物哩。他忍不住問小許
是不是過去吃錯了什麼藥。小許說他自己也不明白,接下來他馬上又聲明自己在這方面當不了冠軍,洪塔山才是鎮裡的十連冠。孔太平笑起來,說洪塔山那身毛沒有兩擔開水泡他幾個回合,再鋒利的刀也煺不下來。兩人說笑一陣,一座山谷黑黝黝地撲面而來。吉普車轟轟隆隆地闖了進去。小許伸手將車門打開,並說,孔書記,到了你的地盤。違點小規也不怕了。孔太平沒說什麼,他先將車上的拉手握牢,另一隻手將車門打開。一股涼風從腳下吹向全身,酷熱的感覺立即消散了許多。
剛剛有些涼爽的感覺,吉普車忽然顛簸起來,孔太平趕忙將車門關好。小許說不要緊,路上有幾個坑。孔太平卻厲聲說,關上門,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小許沒敢吱聲,趕緊關上車門,同時減小油門讓車速慢下來。這以後,兩人都沒說話,路況好,車子走得平穩時,這種沉默有些不對頭。孔太平知道自己剛才說話聲音太大了,便有意找話說說,緩和緩和氣氛。他掏出煙,一次點燃了兩支,並將其中一支遞給小許。
小許抽了一口煙後,馬上告訴孔太平這是假的阿詩瑪。小許說,這煙是縣城南邊金家坳的農民做的。
孔太平說,金家坳是我縣唯一一個有希望進入億元級的村子哩。
小許說,若將那些假煙一查禁,恐怕同我們西河鎮的情況差不多。
孔太平說,是該查禁,不然國家的事就全亂套了。
小許說,昨天我聽人說了一副對聯:富人犯大法只因法律小犯大法的住賓館;
窮人犯小法皆是法律大犯小法的坐監牢。
孔太平想了想,覺得這副對聯有些意蘊,他問小許說,你還聽見什麼沒有?
小許說,洪塔山近期內可能要出事。
孔太平忽然敏感起來,他問,出什麼事?
小許說,縣公安局還在整洪塔山的材料,似乎是經濟上有問題。
孔太平說,不對,經濟問題應該由檢察院辦理。
小許說,那要么就是嫖妓搞女人。

作品欣賞

他的長篇新作《痛失》在人物設定和情節走向上都延續著中篇力作《分享艱難》,在另一小說體式的續寫中,劉醒龍將以前創作思考中已有的對人物的整體構想,得以更完整的表現,使其潛在的未完成意義在對現實的更深一層的認識和理解中,獲得了新的拓展和演繹。小說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作家對當今鄉鎮和縣城生存境況的深入洞察,以及對官場現象本身所深隱著的沉重蘊含的揭示,這成為小說構架的最有力支撐。的確,在當今文壇還很少有人將底層生存困境和官場欲求做如此深入細緻的敘寫,在我們感嘆於作家對社會負面大膽觸及的
同時,也令人產生了一種難以名之的複雜感受,我們到底痛失了什麼?
孔太平——這一始終負有解困職責的鄉鎮幹部形象,在小說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生髮和展示,但這一形象的再度傳達,卻足以輕而易舉地顛覆掉讀者心目中曾留下的印象。從鎮黨委書記到縣常委,再到縣委副書記代縣長這一升遷過程,正具象地印證著小說的題旨“痛失”所容括的內容。經濟體制的改革使社會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在由計
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充滿著風險和艱難,為解決財政危機,作為鹿頭鎮當家人的孔太平不惜用計謀,甚至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籌集錢款,用抓賭的罰款去發放已拖欠數月的教師工資。為了保證財政稅收,他不得不重用個人品質惡劣的養殖場經理的洪塔山,並且忍痛壓下洪誘騙他表妹的仇怨,積極扶持其發展養殖,儘管有幾分失落
和無奈,卻在盡力地為國家和政府分享艱難。小說的第二節圍繞著孔太平去省委黨校和青乾班的學習,展現了更為開闊的社會層面,觸目驚心地描寫了形形色色的官場靈魂對流俗的社會環境有意為之的迎合和妥協,在宦海里浮沉,人的生存欲求幾乎都陷入了官場的欲求之中,如何生存之於他們已成為混進官場的一種行為策略,哪怕是吃碗素麵,留守宿舍以及與看門人和女性的交往,都暗蘊著升遷的機遇,這既是孔太平官運的轉機也是他墜落於無邊慾海的開端。在結尾部分孔太平利用學習時編織的官場網路,更為嫻熟地玩弄著心機和計謀,他的個人情感、人格、行為和話語方式等,都被官場流俗所重新編碼,在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官位時,他內心或許會有所失落,但已不會感到有痛。
痛失,到底是誰感到痛失,劉醒龍平靜的敘事姿態似在認可著文本中的生存現狀,但又以“痛失”這一題旨來表明著自己的敘事立場,因此痛與不痛,失與不失只有我們自己去細心體味了。

作者簡介

劉醒龍,著名作家,1956年生,祖籍湖北團風,生於古城黃州。曾客居英山。1973年畢業於該縣紅山中學。曾任縣水利局施工員、閥門廠工人,縣文化館創作員、縣創作室主任,黃岡地區群藝館文學部主任、黃岡地區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赤壁》文學季刊執行副主編。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武漢市文聯副主席、芳草雜誌社總編。曾獲首屆中國當代文學學院獎(長篇小說〈聖天門口〉)、第二屆(2003-2005)中國說學會長篇小說唯一大獎(長篇小說〈聖天門口〉)、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抵挑擔茶葉上北京〉),第四、五、六屆《小說月報》百花獎(中篇小說〈鳳凰琴〉〈白菜蘿蔔〉〈分享艱難〉),第七屆莊重文文學獎、首屆青年文學創作成就獎等。中篇小說《鳳凰琴》和《秋風醉了》被改編為電影《鳳凰琴》和《背靠背臉對臉》,獲國內外多種大獎。長篇小說《愛到永遠》被改編成大型舞劇《山水謠》獲文化部戲曲文華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法日韓等文。

歷屆百花獎獲獎小說

歷屆獲獎作品代表了中國當代小說的創作水準,在這些獲獎作家中,無論是雄風猶在的老作家,還是實力出眾的中年作家,以及出手不凡的後起之秀,他們的精心力作,更加緊扣時代與社會的脈搏,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更加直面人生的靈魂深處。他們通過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時代的精神以及社會生活的變遷,進一步拓展了讀者的視野,給人以啟迪,並獲得審美藝術享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