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伏羲》

這部1988年的小說,碰觸到了中國人最隱晦的話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膽識和敏銳,同時他對人物心理描寫的把握,特別是與周圍環境絲絲入扣的暗合和對特殊氛圍的創造非常精彩。

基本信息

簡介

《伏羲伏羲》《伏羲伏羲》
《伏羲伏羲》是一個在充滿禁忌的年代的跳出來的小說,在欲望不可言說的年代書寫了欲望,男人的欲望。從出生到懵懂到幻滅,男人的完整的一生的欲望,我覺得這是比較貼切的。從買王菊豆回來的路上,楊天青就開始了他異性的萌動、渴念卻又秘而不宣,自我失控而又自我壓抑、自我迷惑,以致把嬸子看成是渾身有仙氣的神,可以說這是異性崇拜的開始。

作者簡介

劉恆劉恆

劉恆(1954— )原名劉冠軍。北京人。曾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國小及中學。

1969年入伍,在海軍部隊服役6年。退伍後在北京汽車製造廠當裝配鉗工4年,1979年調北京市文聯,任《北京文學》編輯。1977年發表處女作《小石磨》。1986年發表小說《狗日的糧食》開始引人注目,獲1985-1986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此後,發表《狼窩》《力氣》《白渦》《虛證》《黑的雪》《逍遙頌》《蒼河白日夢》《四條漢子》《教育詩》《東南西北風》《連環套》等中長篇小說(集)。部分小說被譯成英、法、日、韓、丹麥等文字。已有五卷本《劉恆文集》問世。他的作品偏重寫實,對中國農村情況與農民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但描寫中時帶現代主義的色彩,擅長心理分析。以各種人物靈魂的騷動展示人性的本相,從原始欲望出發探求人的命運。《狗日的糧食》這類作品關注最低的生活欲求,成為80年代末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一些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多次在內地或海外獲獎,如《伏羲伏羲》(影片名叫《菊豆》,由張藝謀執導,鞏俐和李保田主演)《黑的雪》(影片名叫《本命年》,由謝飛執導,姜文主演)《秋菊打官司》(張藝謀執導,鞏俐主演)以及長篇小說《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影片名叫《沒事偷著樂》由馮鞏主演,電視劇由梁冠華主演),並由此獲得2002年度飛天獎最佳編劇獎。此外,還直接創作了《西楚霸王》《漂亮媽媽》等影片的劇本。

2003年新劇《少年天子之順治王朝》改編自凌力的著名長篇小說,劉恆擔任該劇總導演、編劇。2007年榮獲華表獎優秀出品人獎;2004年9月8日擔任電影《張思德》編劇;2007年,馮小剛電影《集結號》編劇,根據楊金遠小說《官司》改編。

題材

用流行的批評尺度來衡量這部中篇小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敘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偏僻山村的亂倫故事,題材本身具有特異性。

在這篇小說中,作為故事時代背景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立、“文化大革命”等都顯得無足輕重,被推到前台的是倫理問題與人性問題。傳統倫理道德與人的生命力的對抗,構成了這部中篇小說的基本衝突。

從倫理關係上看,王菊豆是楊天青叔叔的妻子,也就是楊天青的嬸子,她只有安安分分地做楊金山的妻子、做楊天青的嬸子,才是一個好人,才合乎道德規範。但是,這種對傳統倫理道德的服從是以對人性的扭曲、對生命力的摧殘和壓抑為代價的。因為王菊豆是位20 歲出頭、青春年少、生命力旺盛的女人,而楊金山已經50 多歲,衰老不堪,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肉體上,都不能滿足王菊豆的需要。

從尊重人性的立場上看,王菊豆與楊天青結合才是和諧的、美的,因為他們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能產生共鳴,達到互相愉悅、互相理解。但這種結合卻又必然以背叛傳統倫理道德為代價。作品正是通過這種微妙的人物關係的設定,把倫理與人性的衝突尖銳化而且明朗化,確實非常高明。

情節發展

小說的情節發展就是由這種衝突決定的,因為情節發展的過程具體表現為“人性戰勝倫理→倫理戰勝人性”的過程。從楊天青在迎親那天愛上王菊豆,到六年之後的春天他們在玉米地里完成那神聖而又快樂的結合,人性戰勝了倫理思想的束縛,取得了勝利。而從楊天青與菊豆生下的孩子成了天青的弟弟、兩個人的偷歡變得顫顫驚驚,到楊天白不承認天青是他爹、天青的第二個兒子取名“天黃”仍屬天字輩,則是人性被倫理制約的過程。

在這種制約下,楊天青和王菊豆承受了過多的精神和肉體的痛苦,衰弱而且蒼老了。

小說通過對人性戰勝倫理到倫理戰勝人性這一過程的描寫,為健康的、充滿生命力的人性唱了一曲讚歌和悲歌。小說最後讓天青成為洪水峪的兒童們崇拜的大英雄,則直接體現了作家本人對健康人性的肯定態度。倫理與人性的衝突不僅是小說情節發展的主體,而且是人物內心世界衝突的主體。正是在倫理與人性的衝突中,人物才有那樣多的痛苦和憂鬱、人物的心靈世界才那樣豐富複雜。對於楊天青來說是這樣,對於楊金山來說也是這樣。天青愛菊豆,這種愛從相見的第一天開始,隨著共同生活的開始和那種帶有卑鄙意味的窺視的反覆,漸漸達到了“純粹的地步”--像小說描寫的那樣。但菊豆是他的嬸子,他如果要把這種偷偷摸摸、單相思式的愛戀轉變為兩個人肉體的愉悅和情感的交流,就必須以承擔亂倫的罪名為代價。因此他陷於極度的煩惱和痛苦之中。顫顫驚驚,一方面放縱自己一方面壓抑自己,人格被嚴重扭曲。這種衝突在楊金山心中表現得比較複雜,倫理對他的制約不表現為扼殺他的性慾與情慾,而表現為擔心斷了香火的那種恐懼感。

他違背自己的生理條件去乾那些力不從心的事,並非為了獲得肉體或情感的快樂,而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為了逃避那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禁忌。這也是一種人性的扭曲,因為這種行為違反自然規律,給楊金山帶來的是疲憊與痛苦。

主題

根據小說的基本衝突,可以把小說的主題概括為反封建。無論是天青、菊豆,還是楊主金山,都在封建倫理思想的重壓下艱難地喘息著。倫理思想的制約使生活變得如此殘酷與荒誕--情人成了嬸子,父親成了哥哥。但由於小說描繪的是具體的生活形態,因此其主題又不是單一的,並非“反封建”所能全部概括。比如從楊金山與王菊豆的成婚我們還可以看到封建剝削關係與人身買賣關係的罪惡。50 多歲的楊金山能娶20歲的王菊豆,是因為他是小地主,有二十畝山地。從藝術上看,這篇小說的成功首先在於把人物的心理活動與生活活動結合在一起,作生動、細緻的刻畫,揭開人物心理最隱密的一層,寫出人的潛意識。這突出表現在對楊天青在迎親的日子裡伴隨著性覺醒而生的騷動與煩惱的描寫及對於他偷看菊豆上廁所的描寫。這種描寫具有心理學生理學的雙重意義。其次是對常人羞於明說的事物作從容、細緻的描寫,並且運用奇妙的比喻與象徵。比如楊天青偷看到的廁所里的景像,菊豆的身子,二人的野合,土方法避孕,楊金山燒壞的老臉,二傻子田鍋的性變態,等等。這種對粗俗乃至骯髒事物的真實、大膽的描繪,不僅有力衝擊著傳統的審美心理,而且撕去了人生的某些虛偽面紗,使人正視生命的本來面目。

歷屆百花獎獲獎小說

歷屆獲獎作品代表了中國當代小說的創作水準,在這些獲獎作家中,無論是雄風猶在的老作家,還是實力出眾的中年作家,以及出手不凡的後起之秀,他們的精心力作,更加緊扣時代與社會的脈搏,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更加直面人生的靈魂深處。他們通過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時代的精神以及社會生活的變遷,進一步拓展了讀者的視野,給人以啟迪,並獲得審美藝術享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