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般秋雨庵隨筆》

《兩般秋雨庵隨筆》

《兩般秋雨庵隨筆》是一部著名的叢著雜纂類筆記,內容十分豐富,大致可分為四類:稽古考辨、詩文評述、文壇逸事、風土名物。由於作者性貫靈犀,博設經典,因而該書中提供的許多資料很有價值,對古代名物佚事的考證論述也有不少獨到的見解。

基本信息

簡介

《兩般秋雨庵隨筆》(一作《秋雨庵隨筆》),八卷,清梁紹壬著。梁紹壬字應來,號晉竹,浙江錢塘人,道光辛巳年舉人,官至內閣中書。著作除《兩般秋雨庵隨筆》外,還有詩集等。

《兩般秋雨庵隨筆》二則

(明初)文定公楊溥主持朝政的時候,他的兒子從家鄉(湖北)到京來看望他。楊溥問兒子:“你一路過來,可聽說哪個守令好嗎?”兒子回答說:兒從家鄉來,路過江陵縣,那個縣的縣令很不好.”楊溥問:“人們說了些什麼?”兒子說:“就是對我的招待太馬虎簡單了,他是天台縣的范理。”楊溥默默地記住了這個名字。不久就向皇帝推薦,將范理提升為德安府知府。范理上任以後,辦了很多好事。

【願為人婦】船山先生,詩才超妙,性格風流。四海騷人,靡不傾仰。秀水金筠泉孝繼,忽告其所親,願化作絕代麗姝,為船山執箕帚。又無錫馬雲堤燦贈詩云:“我願來生作君婦,只愁清不到梅花。”以船山夫人有“修到人間才子婦,不辭清瘦似梅花”之句也。其傾倒之心,愛才而兼鍾情,可謂至矣。先生戲成二律以謝云:“飛來綺語太纏綿,不獨青娥愛少年。人盡願為夫子妾,天教多結再生緣。累他名士皆求死,引我痴情慾放顛。為告山妻須料理,典衣早蓄買花錢。”“名流爭獻女郎身,一笑殘冬四座春。擊壁此時無妒婦,傾城他日盡詩人。只愁隔世紅裙小,未免先生白髮新。宋玉年來傷積毀,登牆何事苦窺臣。”亦詞壇一則雅謔也。(《兩般秋雨庵隨筆》卷八)

清代筆記小說名錄

清代是筆記小說蔚為大觀的時代,許多文學大家鍾情於筆記小說,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張潮的《虞初新志》、沈起鳳的《諧鐸》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
《聞見異辭》
《康輶紀行》
《鋤經書舍零墨》
《觚勝》
《雨窗消意錄》
《溪上遺聞集錄》
《貓苑》
《昔柳摭談》
《三借廬筆談》
《大雲山方雜記》
《黃山領要錄》
《虎口餘生記》
《黃孝子尋親紀程》
《壺天錄》
《兩般秋雨庵隨筆》
《咫聞錄》
《冷廬雜識》
《南漘楛語》
《清嘉錄》
《初月樓聞見錄》
《嘯亭雜錄》
《粵行紀事》
《記縊鬼》
《津門雜記》
《西清筆記》
《此中人語》
《南皋筆記》
《薈蕞編》
《春在堂隨筆》
《誌異續編》
《蜀難敘略》
《瀛濡雜誌》
《瓮牖余談》
《蘿庵游賞小志》
《金壺七墨》
《庸庵筆記》
《重論文齊筆錄》
《郎濳紀聞》
《燕下鄉脞錄》
《明齊小識》
《北東園筆錄》
《熙朝新語》
《宋艷》
《七頌堂識小錄》
《謏聞續筆》
《酒令叢抄》
《海外紀事》
《澳門記略》
《宋瑣語》
《勝飲篇》
《千百年眼》
《榆巢雜識》
《梅花草堂集》
《浪跡叢談》
《瞑庵雜識》
《茶香室叢抄》
《影談》
《道聽途說》
《印雪軒隨筆》
《客窗閒話》
《三異筆談》
《璅雜記》
《秋燈叢話》
《亦復如是》
《埋憂集》
《澆愁集》
《聽雨軒筆記》
《女聊齋志異》
《淞南夢影錄》
《笑笑錄》
《淞濱瑣話》
《石渠隨筆》
《里乘》
《右台仙館筆記》
《耳食錄》
《小豆棚》
《螢窗異草》
《履園叢話》
《諧鐸》
《耳郵》
《子不語》[清代筆記小說]
《蜀碧》
《夜譚隨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