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元史》

《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濂(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基本信息

簡介

元史元史
元朝是中國境內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興起於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東部,後來逐漸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廣大地區。成吉思汗建國以前,蒙古人還沒有文字,後來借用畏兀兒文寫蒙古語,創製了畏兀兒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國師八思巴用藏文創製“蒙古新字”,作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國前和建國後的一段歷史,都是後來追述的,比較簡略,也有錯誤。蒙古太宗(窩闊台)到憲宗(蒙哥)時期編成的史書《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兒字的蒙古文寫成的。這部史書對了解十二——十三世紀上半期蒙古族歷史有重要價值。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由參知政事王鶚建議,忽必烈始設翰林國史院,開始纂輯國史。至元年間,又設立蒙古翰林院,專用蒙古文記錄史事。這些機構的設立,使元朝除了元順帝的“實錄”缺失,其他十三帝都有較為完整的“實錄”,為撰修《元史》提供了主要史料依據。後來由於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無實錄可據,明太祖為了彌補元順帝一朝歷史,派歐陽佑等十二人為採訪官,到北平(今北京)、山東等地,蒐集史料,以備續編。另外歷代的《后妃功臣列傳》也是《元史》本紀和列傳的重要資料來源。

元朝的典章制度史也不少,主要有《皇朝經世大典》(《元史》中的《志》和《表》主要取材於此)八百八十卷、留存至今的《元典章》、王禎的《農書》、郭守敬的《授時曆經》等,這些都是修《元史》的重要參考材料。此外,還有些史料雜著,如宋人著的《黑韃事略》、《蒙韃備錄》、《長春真人西遊記》等,也是修《元史》的材料來源。《元史》依據上述材料成書,因而具有原始史料豐富的特點。

編寫過程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一),在南京的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宮東)正式開局編寫,以左丞相李善長為監修,宋濂、王禕為總裁,征來山林隱逸之士汪克寬、胡翰趙塤等十六人參加纂修。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學家宋濂是主要負責人。這次編寫至秋八月癸酉(十一日)結束,僅用了188天的時間,便修成了除元順帝一朝以外的本紀37卷,志53卷,表6卷,傳63卷,共159卷。這次修史,以大將徐達從元大都繳獲的元十三朝實錄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經世大典》為基礎。

由於編纂的時間太倉促,缺乏順帝時代的資料,全書沒有完成,於是派歐陽佑等人到全國各地調集順帝一朝資料,於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開史局,仍命宋濂、王禕為總裁,率領趙塤,朱右、貝瓊等15人繼續纂修,經過143天,七月初一書成,增編順帝紀10卷,增補元統以後的《五行》、《河渠》、《祭祀》、《百官》、《食貨志》各1卷,三公和宰相表的下卷,《列傳》36卷,總計53卷。然後合前後二書,按本紀、志、表、列傳厘分後,共成210卷,也就是現在的卷數。兩次纂修,歷時僅331天。

主要內容

《元史》的本紀,以記載忽必烈事跡的《世祖本紀》最為詳盡,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紀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順帝本紀》,有十卷之多。這是因為元世祖和元順帝在位時間都長達三十多年,原始史料豐富,所以對他們的記述就比較詳細。這體現了《元史》編纂中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編,材料少就少編。像蒙古建國前後的史料不多,那時《元朝秘史》尚未譯出,因此,成吉思汗和蒙哥的本紀就只各有一卷。

《元史》的志書,對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述,保存了大批珍貴的史料。其中以《天文》、《歷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為珍貴。《天文志》吸取了元代傑出科學家郭守敬的研究成果。《歷志》是根據元代歷算家李謙《授時曆議》和郭守敬的《授時曆經》編撰的。《地理志》是根據《大元一統志》,《河渠志》是根據《海運紀原》、《河防通議》等書編撰的。而今,《大元一統志》等書已經散佚,《元史》中保存了這些書的內容,史料價值就更為可貴。

《元史》的列傳有類傳十四種,大多沿襲以往的史書,只有《釋老》一傳是《元史》的創新。《釋老》是記載宗教方面的列傳,從中可以了解宗教在元朝所居的地位和發展情況。類傳中以《儒學》、《列女》、《孝友》、《忠義》四種所記的人物最多,說明宋以來封建的思想統治在逐步加強。《元史》列傳還有個特點是,所敘述的事,都有詳細的年、月、日記載,這就更增加了參考價值。

《元史》的體例整齊,文字淺顯,敘事明白易懂,還保留了當時的不少方言土語,這同朱元璋提倡淺顯通俗的文字是分不開的。宋濂修《元史》時,遵照朱元璋的意圖,強調“文詞勿致於艱深,事跡務令於明白”,因此《元史》稱得上是一部較好的正史。

存在問題

《元史》《元史》

《元史》由於編修時間倉促,而且出於眾手,使它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歷來就遭到學者們的非難。同時也因為它多照抄史料,所以保存了大量原始資料,使它具有比其他某些正史更高的史料價值。元朝的13朝實錄和《經世大典》已經失傳,部分內容只是靠《元史》才得以保存下來。《元史》的本紀和志占全書一半,而本紀又占全書近1/4,保存了大量失傳的史料。列傳部分,由於元代史館的資料就不完備,漢人(特別是文人)常有碑傳資料可以參考,而一些蒙古名臣的資料常常無處可找,因此立傳的不及一半。就列傳中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一部分人已沒有別的史料可供參考,後世對這些在當時很有影響的歷史人物的事跡只有通過《元史》才能了解。《元史》的編修者違反一般的修史慣例,把一些儒家學者認為不值一提的史實也記入《元史》。如本紀中記載作佛事,禮樂志中記載游皇城,列傳則把佛教道教人物排在最前面,其次是方伎傳。這些內容雖還有悖慣例,但恰恰反映了元代真實的社會情況,對研究金朝、元朝時期佛教,尤其是道教各流派的情況提供了重要資料。

《元史》《元史》關於人口調查的記載

《元史》存在的不足也是很多的。就資料而言,在長期戰亂之後,史籍散失很多,一時難以徵集,很難完備,已經收集到的資料,限於翻譯條件,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如《元朝秘史》以及元朝的蒙古文典籍、檔案等等,都是很大的缺憾。所指出的問題主要是:隨得隨抄,前後重複,失於剪裁;又不彼此互對,考定異同,時見牴牾。如本紀或一事而再書,列傳或一人而兩傳。同一專名,譯名不一。史文譯改,有時全反原意。沿襲案牘之文,以致《河渠志》、《祭祀志》出現了耿參政、田司徒、郝參政等官稱而不記其名。又據案牘編宰相年表,僅刪去其官銜而不予考訂,以致有姓無名。

《元史》列傳照抄碑誌家傳之類,取捨不當之處甚多。改寫紀年的乾支,竟有誤推一甲子六十年的情況,使史實完全錯亂。史料中沒有具體廟號的皇帝,改寫時弄錯的例子甚多,如將太祖誤為太宗,太宗誤為太祖,憲宗誤為世祖,世祖誤為憲宗等。纂修人對前代和元朝蒙古族的制度也不熟悉,如宋朝各州另有軍號、郡名,《地理志》述沿革,卻寫成某州已改為某軍、某郡之類。又如蒙古各汗的斡耳朵,汗死“其帳不曠”,由後代后妃世守以享用其歲賜,《后妃表》編者竟據此名單列為某一皇帝的妻妾。如此等等。所以清人錢大昕嘲笑“修《元史》者,皆草澤腐儒,不諳掌故”,因此下筆“無不差謬”。

不過,由於《元史》的編纂距元朝滅亡只有一兩年時間,元朝的一些史料,當時還沒有得到。像大將常遇春攻克開平,俘獲元順帝北逃時帶走的史料,因是洪武三年六月,《元史》已二次修成。這些史料就來不及引用了。又因當時的編纂人不懂蒙古文,考訂的功夫也不夠,造成《元史》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如有的應立傳而無傳,甚至開國勛臣的傳記也有缺略;有的一個人立有兩傳。至於史實錯誤,譯音不統一等,就更不勝枚舉。因此,閱讀《元史》,應參考《元朝秘史》、《新元史》等書籍。

朱元璋在建國之初,立即著手組織《元史》的編纂,而且在很短的期間成書,主要出於政治上的需要。他的意圖是以此來說明元朝的滅亡和明朝的興起都出於天命”,而他自己則是“奉天承運”的真命天子。

貢獻影響

《元史》問世後,很多學者對它表示了不滿,錢大昕則是不滿者中持激烈否定態度的一個。他指出:“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無如《元史》者”“開國功臣,首稱四傑,而赤老溫無傳。尚主世胄,不過數家,而鄆國亦無傳。丞相見於表者五十有九人,而立傳者不及其半”“本紀或一事而再書,列傳或一人而兩傳”。明朝的徐一夔也說:順帝在位三十六年的事,既無“實錄”可據,又沒有參考書,只憑採訪寫成,恐怕史事未必核實。對於《元史》的批評,主要認為它的編纂工作過於草率,沒有認真的融合貫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獻資料,略加刪削修改而成。

但是,作為研究元代歷史的史料來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價值更高。它仍是今天了解、研究元代歷史的極其珍貴的文獻。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統記述元代歷史的著作。①元代的十三朝實錄和《經世大典》已經失傳,其部分內容賴《元史》得以保存下來。②《元史》的本紀和志占去全書一半,而本紀占全書近四分之一,《文宗紀》竟多達一年一卷。有人批評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這種作法卻起到保存上述失傳史料的作用。列傳部分,由於元代史館的資料就不完備,漢族文人常有碑傳可資參考,而一些蒙古名臣往往無從搜尋,因此立傳有詳於文人,略於蒙古將相大臣的現象。如丞相見於表的有五十九人,而立傳的不及一半。太祖諸弟、諸子僅各有一人有傳,太宗以後皇子無一人立傳。可是就見於列傳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沒有別的史料可供參考,後世對這些當時有很大影響的歷史人物的事跡只能通過《元史》才能了解。③纂修者違反了修史的慣例,沒有刪去儒家學者認為不屑一提的史實。如有人批評“作佛事則本紀必書,游皇城入之禮樂志”。又批評它“列傳則先及釋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遺規”。但這些保留或增加的內容,正是反映元代一些重大社會內容的史實。此外如《地理志》附錄河源、西北地、安南郡縣等項,《祭祀志》附國俗舊禮,《食貨志》增創歲賜一卷,這都是根據元代實際情況保留下來的重要史料。

修訂補充

《元史》《元史》

明成祖時命解縉改修《元史》, 他寫了《元史正誤》一書。後來,參加纂修《元史》的朱右又寫《元史拾遺》,許浩《元史闡微》等,都是對《元史》的訂正和補充。清朝的學者,進一步對《元史》加以考證和改編,成果纍纍,像邵遠平的《元史類編》、魏源的《元史新編》、洪鈞的《元史譯文證補》、曾廉的《元書》、屠寄的《蒙兀兒史記》等;還有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元朝秘史》。這些書籍對《元史》作了不少增補考證,但仍有許多遺漏。直到清末民初的柯劭忞撰成了《新元史》。但它們都不能取代《元史》原書。

《元史》版本

《元史》的版本很多,最早的是洪武刻本,洪武三年(1370)秋七月《元史》修成,十月便已“鏤版訖功”。嘉靖初年,南京國子監編刊二十一史,其中《元史》用的是洪武舊版,損壞的版面加以補刊,一般版心有嘉靖八、九、十年補刊字樣,是為南監本。萬曆二十四年(1596)至三十四年(1606),北京國子監重刻二十一史,《元史》也在其中,是為北監本。

清朝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又仿北監本重刻《元史》,是為殿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對遼、金、元三史的譯名進行了謬誤百出的妄改,挖改了殿本的木版,重新印刷,通稱乾隆四十六年本,這個版本是《元史》最差版本之一。道光四年(1824),又對《元史》作了進一步的改動,重新刊刻,是為道光本。以後還有各種翻刻重印的版本,通常為治元史者所不取。

1935年商務印書館以99卷洪武本和南監本合配在一起影印出版,是為百衲本,此在通行各本中最接近於洪武本的原貌,為治元史的中外學者沿用了四十餘年,但其中有描修的錯誤。1976年4月,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以百衲本為底本,校對了北京圖書館藏原書、北京大學圖書館藏一百四十四卷殘洪武本及其他版本,還吸收了前人對《元史》校勘的成果,並利用了大量的原始資料,校正了有關史文,這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考訂著作

《元史》《元史》

元史稿100卷(清錢大昕)島田翰曾見手稿殘本28巨冊,缺首卷至25見訪餘錄。

元史本證50卷(清汪輝祖汪繼培補)嘉慶7年家刊本紹興先正遺書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14冊第293-555頁鹹豐刻本

元史考訂4卷(清曾廉)宣統3年自刊本二十四史訂補第14冊第555-587頁清刻本

元史弼違(明周復俊)二十四史訂補第14冊第587-627頁民國刻本

元史札記1卷(近人葉瀚)晚學廬叢稿本,未刊,今藏上海圖書館。

元史語解24卷(清官書)乾隆46年武英殿刊本江蘇書局刊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14冊第645-?頁清光緒四年江蘇局本

元史譯文證補30卷(清洪鈞)光緒23年元和陸氏刊本廣雅書局刊本藩屬輿地叢書本

叢書集成第3912-14冊二十五史三編第9冊第1-119頁二十四史訂補第15冊第1-137頁光緒23年刻本

仰儀簡儀二銘補註1卷(清梅文鼎)勿庵歷算全書本藝海珠塵竹集叢書集成第1325冊

元史西北地理考4卷(清徐松)島田翰曾見手稿本,見訪餘錄。

元史地名考(清李文田)科學院圖書館藏稿本

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錄釋地(清洪鈞)上海圖書館藏稿本同聲3卷6號學術界1卷4期—2卷1期

二十五史三編第9冊第120-138頁

元史地理志西北地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二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9冊第139-150頁

元史外夷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9冊第151-158頁

元史特薛禪昌思麥里速不台郭寶玉等傳地理考1卷郭侃傳辨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第二集本

元史地理通釋4卷(近人張郁文)1925年吳縣張氏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9冊第159-210頁

《元史》《元史》

二十四史訂補第15冊第151-203頁蘇州刊江蘇印書社本

補元史藝文志4卷(清錢大昕)嘉慶11年顧蓴手寫本潛研堂全書本江蘇書局刊本廣雅書局刊本

八史經籍志本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叢書集成第14冊嘉定錢大昕集第5冊

元分藩諸王世表1卷(清黃大華)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

元西域三藩年表1卷(清黃大華)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

元行省丞相平章政事年表1卷附元初行省年表(近人吳廷燮)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

元書后妃公主傳1卷(清毛岳生)休復居文集附刊本漸學廬叢書本

岳生答李申耆書云:元史益得統紀,已寫出后妃公主二傳,其所由舛錯刪增,又成考辨四卷,諸表皆定,惟須自書,病後頗畏繁賾中止。朱氏結一廬書目有元史二百十卷,注云毛生甫刪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15冊第137-151頁漸學廬叢書本

新舊元史表2卷異同(近人陳漢章)浙江圖書館藏稿本

新舊元史史目表1卷(近人陳漢章)浙江圖書館藏稿本

補遼金元藝文志1卷(清盧文弨)群書拾補本八史經籍志本廣雅書局刊本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清倪燦撰盧文弨校正叢書集成第12冊

補三史藝文志1卷(清金門詔)金東山全集本昭代叢書庚集本八史經籍志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叢書集成第13冊

木刺夷補傳稿二十四史訂補第15冊第203-207頁光緒20年刻本

目錄

1本紀
2志
3表
4列傳

本紀

卷1 本紀第1:太祖
卷2 本紀第2:太宗定宗
卷3 本紀第3:憲宗
卷4 本紀第4:世祖一
卷5 本紀第5:世祖二
卷6 本紀第6:世祖三
卷7 本紀第7:世祖四
卷8 本紀第8:世祖五
卷9 本紀第9:世祖六
卷10 本紀第10:世祖七
卷11 本紀第11:世祖八
卷12 本紀第12:世祖九
卷13 本紀第13:世祖十
卷14 本紀第14:世祖十一
卷15 本紀第15:世祖十二
卷16 本紀第16:世祖十三
卷17 本紀第17:世祖十四
卷18 本紀第18:成宗一
卷19 本紀第19:成宗二
卷20 本紀第20:成宗三
卷21 本紀第21:成宗四
卷22 本紀第22:武宗一
卷23 本紀第23:武宗二
卷24 本紀第24:仁宗一
卷25 本紀第25:仁宗二
卷26 本紀第26:仁宗三
卷27 本紀第27:英宗一
卷28 本紀第28:英宗二
卷29 本紀第29:泰定帝一
卷30 本紀第30:泰定帝二
卷31 本紀第31:明宗
卷32 本紀第32:文宗一
卷33 本紀第33:文宗二
卷34 本紀第34:文宗三
卷35 本紀第35:文宗四
卷36 本紀第36:文宗五
卷37 本紀第37:寧宗
卷38 本紀第38:順帝一
卷39 本紀第39:順帝二
卷40 本紀第40:順帝三
卷41 本紀第41:順帝四
卷42 本紀第42:順帝五
卷43 本紀第43:順帝六
卷44 本紀第44:順帝七
卷45 本紀第45:順帝八
卷46 本紀第46:順帝九
卷47 本紀第47:順帝十

卷48 志第1:天文一
卷49 志第2:天文二
卷50 志第3上:五行一
卷51 志第3下:五行二
卷52 志第4:歷一
卷53 志第5:歷二
卷54 志第6:歷三
卷55 志第7:歷四
卷56 志第8:歷五
卷57 志第9:歷六
卷58 志第10:地理一
卷59 志第11:地理二
卷60 志第12:地理三
卷61 志第13:地理四
卷62 志第14:地理五
卷63 志第15:地理六
卷64 志第16:河渠一
卷65 志第17上:河渠二
卷66 志第17下:河渠三
卷67 志第18:禮樂一
卷68 志第19:禮樂二
卷69 志第20:禮樂三
卷70 志第21:禮樂四
卷71 志第22:禮樂五
卷72 志第23:祭祀一
卷73 志第24:祭祀二
卷74 志第25:祭祀三
卷75 志第26:祭祀四
卷76 志第27上:祭祀五
卷77 志第27下:祭祀六
卷78 志第28:輿服一
卷79 志第29:輿服二
卷80 志第30:輿服三
卷81 志第31:選舉一
卷82 志第32:選舉二
卷83 志第33:選舉三
卷84 志第34:選舉四
卷85 志第35:百官一
卷86 志第36:百官二
卷87 志第37:百官三
卷88 志第38:百官四
卷89 志第39:百官五
卷90 志第40:百官六
卷91 志第41上:百官七
卷92 志第41下:百官八
卷93 志第42:食貨一
卷94 志第43:食貨二
卷95 志第44:食貨三
卷96 志第45上:食貨四
卷97 志第45下:食貨五
卷98 志第46:兵一
卷99 志第47:兵二
卷100 志第48:兵三
卷101 志第49:兵四
卷102 志第50:刑法一
卷103 志第51:刑法二
卷104 志第52:刑法三
卷105 志第53:刑法四
卷106 表第1:后妃表
卷107 表第2:宗室世系表
卷108 表第3:諸王表
卷109 表第4:諸公主表
卷110 表第5上:三公表一
卷111 表第5下:三公表二
卷112 表第6上:宰相年表一
卷113 表第6下:宰相年表二

列傳

卷114 列傳第1:后妃一太祖後孛兒台旭真(即孛兒帖)太宗後脫列哥那(即乃馬真後)定宗後斡兀立海迷失(即海迷失後)憲宗後忽都台世祖後察必(即弘吉剌·察必)世祖後南必(即南必皇后)成宗後失憐答里成宗後卜魯罕(即伯岳吾·卜魯罕)武宗後真哥(即弘吉剌·真哥)武宗後速哥失里武宗妃亦乞烈氏唐兀氏仁宗後阿納失失里英宗後速哥八剌泰定帝後八不罕泰定帝妃必罕速哥答里明宗後邁來迪(即罕祿魯邁來迪)明宗後八不沙(即乃馬真八不沙)文宗後卜答失里寧宗後答里也忒迷失順帝後答納失里(即欽察答納失里)順帝後伯顏忽都順帝後完者忽都(即奇皇后)
卷115 列傳第2:睿宗(即拖雷)裕宗(即孛兒只斤·真金)顯宗(即甘麻剌)順宗(即答剌麻八剌)
卷116 列傳第3:后妃二睿宗後唆魯和帖尼(即克烈·唆魯禾帖尼)裕宗後伯藍也怯赤(即弘吉剌·伯藍也怯赤)顯宗後普顏怯里迷失(即弘吉剌·普顏怯里迷失)順宗後答己
卷117 列傳第4:別里古台朮赤禿剌牙忽都寬徹普化帖木兒不花
卷118 列傳第5:特薛禪孛禿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卷119 列傳第6:木華黎博魯術(即博爾朮)博爾忽
卷120 列傳第7:察罕札八兒火者朮赤台鎮海(即田鎮海)肖乃台吾也而曷思麥里
卷121 列傳第8:速不台按竺邇畏答兒博羅歡抄思
卷122 列傳第9:巴而術阿而忒的斤鐵邁赤按扎兒雪不台(即速不台)唵木海昔里鈐部槊直腯魯華昔兒吉思哈散納
卷123 列傳第10:布智兒召烈台抄兀兒闊闊不花拜延八都魯阿術魯紹古兒阿剌瓦而思抄兒也蒲甘卜趙阿哥潘純只海苫徹拔都兒怯怯里塔不已兒直脫兒月里麻思捏古剌阿兒思蘭哈八兒禿艾貌
卷124 列傳第11:塔本哈剌亦哈赤北魯塔塔統阿岳麟帖穆爾李楨速哥忙哥撒兒孟速思
卷125 列傳第12:賽典赤贍思丁布魯海牙高智耀鐵哥
卷126 列傳第13:安童廉希憲
卷127 列傳第14:伯顏
卷128 列傳第15:阿術阿里海牙相威土土哈
卷129 列傳第16:來阿八赤紐麟阿剌罕阿塔海唆都李恆
卷130 列傳第17:徹里不忽木完澤阿魯渾薩理
卷131 列傳第18:速哥囊加歹忙兀台奧魯赤完者都伯帖木兒懷都亦黑迷失拜降
卷132 列傳第19:杭忽思步魯合答玉哇失麥里探馬赤拔都兒昂吉兒哈剌_沙全帖木兒不花
卷133 列傳第20:塔出拜延也罕的斤葉仙鼐脫力世官忽剌出重喜旦只兒脫
歡完者都拔都失里伯孛蘭奚怯烈暗伯也速_兒昔都兒
卷134 列傳第21:撒吉思月合乃昔班鐵連愛薛闊闊禿忽魯唐仁祖朵兒赤
和尚劉容迦魯納答思闊里吉思小雲石脫忽憐斡羅思朵羅台弟闊闊出子脫歡也先不花
卷135 列傳第22:鐵哥術塔出塔里赤塔海帖木兒口兒吉忽都孛兒速月舉連
赤海牙阿答赤明安忽林失失剌拔都兒徹里曷剌乞台脫因納和尚
卷136 列傳第23:哈剌哈孫阿沙不花拜住
卷137 列傳第24:察罕曲樞阿禮海牙奕赫抵雅爾丁脫烈海牙
卷138 列傳第25:康里脫脫燕鐵木兒伯顏馬札兒台脫脫
卷139 列傳第26:乃蠻台朵兒只朵爾直班阿魯圖紐的該
卷140 列傳第27:別兒怯不花太平鐵木兒塔識達識帖睦邇
卷141 列傳第28:太不花察罕帖木兒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
卷142 列傳第29:答失八都魯慶童也速徹里帖木兒納麟
卷143 列傳第30:馬祖常巙巙自當阿榮小雲石海涯泰不華余闕
卷144 列傳第31:答里麻月魯帖木兒卜顏鐵木兒星吉福壽道童
卷145 列傳第32:亦憐真班廉惠山海牙月魯不花達禮麻識理
卷146 列傳第33:耶律楚材粘合重山楊惟中
卷147 列傳第34:張柔史天倪史天祥
卷148 列傳第35:董俊嚴實
卷149 列傳第36:耶律留哥劉伯林郭寶玉石天應移剌捏兒耶律禿花王珣
卷150 列傳第37:石抹也先(即石抹阿辛)何伯祥李守賢耶律阿海何實郝和尚拔都趙瑨石抹明安張榮劉亨安
卷151 列傳第38:薛塔剌海高鬧兒王義王玉趙迪邸順王善杜豐石抹孛迭兒賈塔剌渾奧敦世英田雄張拔都張榮趙天錫
卷152 列傳第39:張晉亨王珍楊傑只哥劉通岳存張子良唐慶齊榮顯石天祿石抹阿辛劉斌趙柔
卷153 列傳第40:劉敏王檝王守道高宣王玉汝焦德裕石天麟李邦瑞楊奐賈居貞
卷154 列傳第41:洪福源鄭鼎李進石抹按只謁只里鄭溫
卷155 列傳第42:汪世顯史天澤
卷156 列傳第43:董文炳張弘范
卷157 列傳第44:劉秉忠張文謙郝經
卷158 列傳第45:姚樞許衡竇默
卷159 列傳第46:宋子貞商挺趙良弼趙璧
卷160 列傳第47:王磐王鶚高鳴李冶李昶劉肅王思廉李謙徐世隆孟祺閻復
卷161 列傳第48:楊大淵劉整
卷162 列傳第49:李忽蘭吉李庭史弼高興劉國傑
卷163 列傳第50:李德輝張雄飛張德輝馬亨程思廉烏古孫澤趙炳
卷164 列傳第51:楊恭懿王恂郭守敬楊桓楊果王構魏初焦養直孟攀麟尚野李之紹
卷165 列傳第52:張禧賈文備解誠管如德趙匣剌周全孔元朱國寶張立齊秉節張萬家奴郭昂綦公直楊賽因不花鮮卑仲吉完顏石柱
卷166 列傳第53:王綧隋世昌羅璧劉恩石高山鞏彥暉蔡珍張泰亨賀祉孟德子義鄭義張榮實石抹狗狗楚鼎樊楫張均信苴日王昔剌趙宏偉
卷167 列傳第54:張立道張庭珍張惠劉好禮王國昌姜彧張礎呂掞譚資榮王惲
卷168 列傳第55:陳佑劉宣何榮祖陳思濟秦長卿趙與蒨姚天福許國禎
卷169 列傳第56:賀仁傑賈昔剌劉哈剌八都魯石抹明里謝仲溫高觹張九思王伯勝
卷170 列傳第57:尚文申屠致遠雷膺胡祗皞王利用暢師文張照袁裕張昉郝彬高源楊湜吳鼎梁德圭
卷171 列傳第58:劉因吳澄
卷172 列傳第59:程鉅夫趙孟頫鄧文原袁桷曹元用齊履謙
卷173 列傳第60:崔斌崔彧葉李燕公楠馬紹
卷174 列傳第61:姚燧郭貫夾谷之奇劉賡耶律有尚郝天挺張孔孫
卷175 列傳第62:張珪李孟張養浩敬儼
卷176 列傳第63:曹伯啟李元禮王壽王倚劉正謝讓韓若愚趙師魯劉德溫尉遲德誠秦起宗
卷177 列傳第64:張思明吳元珪張升臧夢解陳顥
卷178 列傳第65:梁曾劉敏中王約王結宋瑽張伯淳
卷179 列傳第66:賀勝楊朵兒只蕭拜住
卷180 列傳第67:耶律希亮趙世延孔思晦
卷181 列傳第68:元明善虞集揭傒斯黃溍
卷182 列傳第69:張起岩歐陽玄許有壬宋本謝端
卷183 列傳第70:王守誠王思誠李好文孛術魯翀李泂蘇天爵
卷185 列傳第72:呂思誠汪澤民乾文傳韓鏞李稷蓋苗
卷186 列傳第73:張楨歸煬陳祖仁成遵曹鑒張翥
卷187 列傳第74:烏古孫良楨賈魯逯魯曾貢師泰周伯琦吳當
卷188 列傳第75:董摶霄劉哈剌不花王英石抹宜孫
卷189 列傳第76:儒學一-趙復・金履祥・許謙・陳櫟・胡一桂・黃澤・同恕・安熙
卷190 列傳第77:儒學二胡長儒・熊朋來・戴表元・牟應龍・陳孚・董朴・楊載・劉詵・韓性・吳師道・陸文圭・周仁榮・陳旅・李孝光・宇文公諒・伯顏・贍思
卷191 列傳第78:良吏一
卷192 列傳第79:良吏二
卷193 列傳第80:忠義一-李伯溫・石圭・攸哈剌拔都・任志・耶律忒・伯八・合剌普華・劉天孚・蕭景茂
卷194 列傳第81:忠義二-張桓・李黼・李齊・褚不華・郭嘉・喜同・韓因・卞琛・喬彝・顏瑜・王士元・楊朴・趙璉・孫撝・石普・盛昭・楊乘・納速剌丁
卷195 列傳第82:忠義三-伯顏不花的斤・樊執敬・全普庵撒里・周鏜・聶炳・劉耕孫・兪述祖・桂完澤・醜閭・孛羅帖木兒・彭庭堅・王伯顏・劉濬・朵里不花・野峻台・陳君用・卜理牙敦・潮海・魏中立
卷196 列傳第83:忠義四-普顏不花・閔本・趙弘毅・鄭玉・柏帖穆爾・迭里彌實・朴賽因不花・丁好禮
卷197 列傳第84:孝友一
卷198 列傳第85:孝友二
卷199 列傳第86:隱逸-杜瑛・張特立・杜本・孫轍・何中・武恪
卷200 列傳第87:列女一
卷201 列傳第88:列女二
卷202 列傳第89:釋老-八思巴・丘處機・祁志誠・張宗演・酈希成・蕭輔道
卷203 列傳第90:方技工藝-田忠良・靳德進・張康・孫威・阿老瓦丁・亦思馬因・阿尼哥
卷204 列傳第91:宦者李邦寧・朴不花
卷205 列傳第92:奸臣-阿合馬・盧世榮・桑哥・鐵木迭兒・哈麻・搠思監
卷206 列傳第93:叛臣李璮・王文統・阿魯輝帖木兒
卷207 列傳第94:逆臣-鐵失・孛羅帖木兒
卷208 列傳第95:外夷一高麗耽羅日本
卷209 列傳第96:外夷二安南
卷210 列傳第97:外夷三緬國占城暹國爪哇琉求三嶼馬八兒等國
●纂修元史凡例
《新元史》問世後,對《元史》的改造並無過多出色之處。

歷史評價

《元史》問世後,很多學者對它表示了不滿,錢大昕則是不滿者中持激烈否定態度的一個。他指出:“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無如《元史》者”“開國功臣,首稱四傑,而赤老溫無傳。尚主世胄,不過數家,而鄆國亦無傳。丞相見於表者五十有九人,而立傳者不及其半”“本紀或一事而再書,列傳或一人而兩傳”。明朝的徐一夔也說:順帝在位三十六年的事,既無“實錄”可據,又沒有參考書,只憑採訪寫成,恐怕史事未必核實。對於《元史》的批評,主要認為它的編纂工作過於草率,沒有認真的融合貫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獻資料,略加刪削修改而成。

但是,作為研究元代歷史的史料來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價值更高。它仍是我們今天了解、研究元代歷史的極其珍貴的文獻。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統記述元代歷史的著作。

①元代的十三朝實錄和《經世大典》已經失傳,其部分內容賴《元史》得以保存下來。

②《元史》的本紀和志占去全書一半,而本紀占全書近四分之一,《文宗紀》竟多達一年一卷。有人批評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這種作法卻起到保存上述失傳史料的作用。列傳部分,由於元代史館的資料就不完備,漢族文人常有碑傳可資參考,而一些蒙古名臣往往無從搜尋,因此立傳有詳於文人,略於蒙古將相大臣的現象。如丞相見於表的有五十九人,而立傳的不及一半。太祖諸弟、諸子僅各有一人有傳,太宗以後皇子無一人立傳。可是就見於列傳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沒有別的史料可供參考,後世對這些當時有很大影響的歷史人物的事跡只能通過《元史》才能了解。

③纂修者違反了修史的慣例,沒有刪去儒家學者認為不屑一提的史實。如有人批評“作佛事則本紀必書,游皇城入之禮樂志”。又批評它“列傳則先及釋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遺規”。但這些保留或增加的內容,正是反映元代一些重大社會內容的史實。此外如《地理志》附錄河源、西北地、安南郡縣等項,《祭祀志》附國俗舊禮,《食貨志》增創歲賜一卷,這都是根據元代實際情況保留下來的重要史料。

二十四史

序號書名記載年代成書年代作者體例卷數
1史記始於黃帝,止於漢武帝元狩元年西漢司馬遷紀傳體130
2漢書始於漢高祖六年,止於王莽地皇四年東漢班固紀傳體100
3後漢書始於劉秀起兵推翻王莽,止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南朝宋范曄紀傳體120
4三國志始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止於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陳壽紀傳體65
5晉書始於司馬懿,止於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房玄齡紀傳體130
6宋書始於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宋順帝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南朝梁沈約紀傳體100
7南齊書始於齊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止於齊和帝中興2年(公元520年南朝梁蕭子顯紀傳體59
8梁書始於梁武帝蕭衍稱帝(公元502年),止於陳霸先滅梁(公元557年姚思廉紀傳體56
9陳書始於陳武帝陳霸先即位,止於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姚思廉紀傳體36
10魏書始於公元四世紀末,止於六世紀中葉北齊魏收紀傳體114
11北齊書始於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止於北齊亡國李百藥紀傳體50
12周書始於北周宇文氏建立周朝(公元557年),止於公元581年令狐德棻紀傳體50
13隋書始於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止於隋恭帝義寧二年(公元618年魏徵紀傳體85
14南史始於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李延壽紀傳體80
15北史始於北魏登國元年(公元386年),止於隋義寧二年(公元618年李延壽紀傳體100
16舊唐書始於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止於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後晉劉昫紀傳體200
17新唐書始於太原起兵歐陽修宋祁紀傳體225
18舊五代史始於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止於周世宗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北宋滅後周薛居正紀傳體150
19新五代史始於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止於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歐陽修紀傳體74
20宋史始於趙匡胤建宋脫脫紀傳體496
21遼史始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公元907年),止於天祚帝耶律延禧遼朝歷史(公元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脫脫紀傳體116
22金史始於女真族的興起,止於金朝滅亡脫脫紀傳體135
23元史始於從蒙古族興起,止於元朝滅亡宋濂紀傳體210
24明史始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止於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廷玉紀傳體332
相關新元史止於北元昭宗宣光八年(1378年)民國柯劭忞紀傳體257
相關清史稿始於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1616年),止於清朝滅亡(1911年民國趙爾巽紀傳體5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