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ystephens

tobystephens

Toby Stephens,中文名為托比·史蒂芬斯,於1969年4月21日在英國倫敦出生,是一名演員。

基本信息

簡介

出生於演藝之家的Toby Stephens自然而然地繼承了父母的演藝天份,儘管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Toby卻並未受到業界及媒體的特別關照。同其他出身於演藝之家的演員一樣,父母盛名之下的陰影總是籠罩著他,Toby幾乎每一次的演出都被拿出來同父母進行比較。這種與身俱來的壓力既帶給他動力,又使他養成了低調,不事張揚的行事風格。如果說在演藝界還有人不把名氣和金錢看在眼裡的話,Toby絕對算得上一個。還有誰會在即將聲名鵲起,金錢與工作機會滾滾而來的時候選擇遠遁天涯,答案是Toby Stephens。而且這樣的逃避他做過不止一次,恐怕今後免不了還要繼續做下去。這種對工作與世態人情的清醒認識使得他以超然和灑脫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並在工作中獲得同樣超然和灑脫的地位。

儘可能塑造各種類型的角色也許才是Toby的終極目標,因此他才會拒絕好萊塢的遊戲規則,拒絕被框定為類型演員。拒絕好萊塢式的名星身份,Toby大概永遠不想生活在聚光燈下。在演出《哈姆雷特》期間,他曾說過:“我希望觀眾在散場後的三四分鐘內就忘記我。”工作與思想的相悖構成了一個獨特而又個性的Toby Stephens。也許這種期待被遺忘恰是他在表演中一種不斷自我追求的體現。

同他的父母和大多數演員同胞一樣,Toby承襲著英國演員一貫的高素質以及他們從舞台到影視無所不通的能力,所以很難界定他究竟屬於舞台劇演員還是影視演員,而他在兩個領域裡顯示出同等的不俗實力更是給界定他的身份帶來了難度。也許用周星星的那句“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來描述他才是最為樸實,也是最為恰當的。

儘管是因為2006年BBC拍攝的《Jane Eyre》,Toby才被更多的人所熟悉和了解,但他真正開始釋放光彩並贏得廣泛讚譽卻是在1994年,憑藉著在莎士比亞戲劇《科里奧拉努斯》(Coriolanus)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和兩個戲劇類獎項,他自己也以25歲的年紀成為在著名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中擔當莎劇主角的最年輕演員。《泰晤士報》這樣評論他的表演:“Toby Stephens給予我們一次引人矚目的表演。我們都知道我們正見證著一個現象,一個優秀的充滿危險的新演員的到來。”("Toby Stephens gives a riveting performance.We all knew we were witnessing a phenomenon, the arrival of a splendidly dangerous new actor".)

此後Toby在舞台和銀幕雙向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優秀的作品。在2000年到2002年他轉向美國發展,儘管他一直聲稱他在美國的三年是失敗的,但相較於他那些在美國苦苦打拚多年才稍有名氣的同胞來說,他的發展速度仍可用驚人來形容。在三年的時間裡他既投身於百老匯舞台又出現在好萊塢的大銀幕之上,先後在百老匯舞台上主演了舞台劇《Phedre》、《Britannicus》、《Ring Round the Moon》和《Japes》。主演了電視劇《了不起的蓋茨比》,出演了電影《奧涅金》、《太空牛仔》和007影片《擇日再死》。他在好萊塢的發展或許會在出演《擇日再死》之後得到更好的延續,但Toby此時已厭倦了好萊塢由金錢作主卻壓抑演員個性的電影模式。在《擇日再死》票房上取得輝煌的成績之後,Toby回到了故鄉,回到了舞台。他和朱迪·丹奇共同主演了舞台劇《TheRoyal Family》,並於2004年主演了廣獲好評的《哈姆雷特》。此時他已經徹底走出了父母的陰影,形成了他自己的表演風格。《每日郵報》這樣說:“Toby Stephens就是王子。此後人們想到他的時候不會再把他當作瑪吉·史密斯的兒子或者Robert Stephens的兒子,人們會說他們是他的父母。這是一次偉大的表演……即使是獨自一人站在舞台上,他也使人們從各個方向感覺到他的存在。太了不起了。”

Toby的表演風格真正走向成熟卻是在2006年拍攝的《Jane Eyre》之中,他對鏡頭的掌握能力和嫻熟的表演技巧得以充分展現,各種複雜的性格特徵在他身上一一呈現並且水乳交融。他罕有地表現出了一個多面的、立體的、既理想化又生活化的Rochester,他不但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內心,更可貴的是他能把這個角色的沉重用一種輕鬆而灑脫的方式表現出來,使人體會到角色的深刻又不感到沉重。有國外的Jane Eyre迷說他就是為Rochester這個人物而生的,而他的生日與Jane Eyre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重合似乎也訴說著冥冥之中的注定安排。

表演風格:毫無疑問Toby應該屬於性格演員之列。與他那些著名的同胞們不同,他有休·格蘭特的優雅,優雅中卻含著激情;他有拉爾夫·法因斯的冷峻,冷峻中卻帶著活力;他有克里夫·毆文的粗暴,粗暴中帶著貴族式的高貴和傲慢。作為跨界(舞台與銀幕)的演員,兩種不同的表演方式並沒有為他帶來阻礙和困惑,相反在他身上表現為相互的滋養。我們可以在他的影視劇中,從他優雅的肢體語言中看到舞台訓練帶給他的良好素養,當然也不難想見在舞台上他一定也從影視表演中借鑑著經驗。兩種表演方式的完美結合和互補,使他在銀幕和舞台上都充滿著自信。無論是銀幕還是舞台,他塑造的人物都帶有Stephens式的鮮明特點:力量、激情、浪漫、灑脫和自信。從農夫到皇帝,從紳士到軍官,從壞蛋到王子,都讓觀眾感受到男性獨有的意志與力量。而這些角色的演繹也讓觀眾們看到一個多面的Toby Stephens,一個適應力極強的演員。

Toby是一個“全面”的演員, “聲、色、藝”俱佳是對一個演員最極致的要求,而Toby幸運地讓觀眾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演員。他的面部和肢體語言精確而優雅,既是一種視覺享受又無聲地傳遞著語言難以轉達的信息,準確地刻畫著人物,其精確度足以用做電影教科書。在他身上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既有著一把好聲音,又有著極強的通過聲音塑造人物的能力,單只用聲音,他已經可以把人物塑造得形象而豐滿,他錄製的一系列電子書帶給人聽覺上的強烈衝擊和享受。Toby影迷稱他的聲音是“融化中的朱古力”,而2006版Jane Eyre迷們克制不住地把原劇的音軌轉成MP3隨時放來聽,可以想見他的聲音是如何的性感和迷人了。

他在表演方面的獨到之處還在於他賦予角色表演以音樂的節奏感和韻律感,他的表演大概是最好配樂的一個,大氣磅礴如交響樂,這一點在2006版《Jane Eyre》中表現得尤為充分。他對文學作品也有著獨到的理解力,擅長從細節入手表現人物,恰與文學上講究細節的特點相合。他的表演不但傳神地表現出原著人物的特點,而且時常以自己的特點彌補原著人物刻畫上的缺憾,他不是單單地表現人物,完成演員的職責,他的表演也在傳達著他自己對原著人物的理解,這種理解足以與觀眾造成互動,既引人入戲又引人思考。

如今Toby又重返摯愛的舞台,在西區接連主演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羅德·品特的《背叛》和根據威廉·威徹利於1675年寫作並首演的《鄉下女人》。

作品年表

影視

1992年 ThecamomileLawn (同1995BBC《傲慢與偏見》的主演Jennifer Ehle共同主演)

1992年 《奧蘭多》

1996年 《第十二夜》(公爵奧西諾)

1996年 《懷爾德菲爾府的房客》(吉爾伯特•馬克漢姆

1997年 Sunset Heights(日落高地)

1997年 Photographing Fairies

1998年《貝蒂表妹》

1999年 《奧涅金》(蘭斯基)

2000年 Announcement

2000年 《了不起的蓋茨比》(傑伊•蓋茨比)

2000年 《太空牛仔》

2001年 Perfect Strangers

2002年 《迷夢情緣

2002年 《拿破崙》(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2002年 《擇日再死》(古斯塔夫•格雷夫斯)

2003年《劍橋間諜》(Cambridge Spies 飾Kim Philby)

2003年 《啤酒謀殺案

2004年 Terkle in trouble(配音:老師賈斯汀)

2004年 《倫敦》(卡薩諾瓦)

2005年 西版牙卡通片《仲夏夜之夢》(配音:德米特里厄斯)

2005年 《抗暴英雄

2005年 系列劇《喚醒死者之Subterraneans》(Waking the Dead)

2005年 Queen’s Sister(斯諾頓公爵)

2006年 The Best Man(Peter)

2006年 《夏普的挑戰》

2006年 《黑暗角落》

2006年 Severance

2006年 《簡•愛》(愛德華•羅切斯特)

2006年 短劇《一天》

2007年 《狂野西部》(喬治•卡斯特)

戲劇

1992年 《偽善者》(英名:Tartuffe)

1992年 《泰姆勃蘭》(英名:Tamburlaine

1992年 《安東尼和克里奧佩特拉》(扮演龐貝)

1992年 《皆大歡喜》(扮演伯特倫)

1993年 Walenstein

1993年 Cheapside

1994年 Unfinished Business

1994年 《仲夏夜之夢》(扮演拉山德)

1994年 Measure for Measure

1996年 《欲望號街車》(扮演斯坦利)

1998/99年 Phedre

1998/99年 Britannicus(扮演尼祿)

1999年 Ring Round the Moon

2001年 Japes

2001年 The Royal Family

2004年 The Pilate Workshop(客串耶穌)

2004年 《哈姆雷特》(扮演哈姆雷特)

2007年 《背叛》(扮演傑瑞)

2007年 《鄉下女人》(扮演Horner)

電子書

《安娜·卡列尼娜》、《白衣女人》、《黑暗的心》、《The Prince’s Choice》、《李爾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埃涅伊德》(Aeneid)、《The Riddle of the Sands》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