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是由亞歷山大·佩恩自編自導、由保羅·吉亞瑪提,托馬斯·哈登·丘奇,維吉妮婭·馬德森等主演的美國愛情喜劇,主要講述邁爾斯是一個可悲的失敗者,做著遙不可及的作家夢。他還沒從離婚的痛苦中擺脫出來,就看著老朋友傑克即將活生生踏入愛情的墳墓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一名離了婚的中學教師與即將步入禮堂的老友,兩人在加州展開一場醉生夢死的公路旅程,去為他們即將進入中年危機一事無成的人生找尋新的方向……邁爾斯是一個可悲的失敗者,做著遙不可及的作家夢。邁爾斯對葡萄酒頗有研究,就在傑克的婚禮之前,他決定帶著老友一起旅旅遊,去加利福尼亞的葡萄酒生產基地借酒來釋放心情。傑克是一個性慾過剩的老可愛,而邁爾斯卻一直焦慮不堪。傑克希望通過這次旅行來個“最後的放縱”,而邁爾斯只期待自己不再那么抑鬱。傑克用一瓶廉價的酒就能打發,而邁爾斯卻對葡萄酒要求極高。他們兩人真是一對奇怪的組合,他們惟一擁有的共同點就是:落魄的事業和褪色的青春。當他們到達目的地之後,傑克很快找到了新歡史蒂芬妮,史蒂芬妮活潑好動很討人喜歡;而邁爾斯也試探性地靠近了一個曾經相識的女侍者瑪雅,她恰巧是史蒂芬妮的好友。隨著兩對男女關係的加深,一個關於友誼和愛情、酒與性的故事慢慢展開……獲得第62屆金球獎七項提名,橫掃多倫多電影節、美國電影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波士頓電影批評會等等重要電影機構各大獎項,滿載而歸

 

幕後花絮

 

本片劇本改編自雷克斯-平克特(Rex Pickett)的同名小說,由美國著名獨立導演/ 編劇亞歷山大-佩恩與劇作家吉姆-泰勒(Jim Taylor)合作完成。這對黃金搭檔一共有過四次合作:《公民魯絲》(Citizen Ruth)、《選舉》(Election)、《關於施密特》(About Schmit)和這次的《杯酒人生》。四個劇本均是獲獎佳作,奠定了佩恩傑出電影作家的 地位

 

影片上映之後,素來低調的男主角扮演者保羅-吉亞瑪提,因其極為出色的表現立刻  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個頭頂微禿、挺著不雅的啤酒肚,其貌不揚的37歲演員自從影以來一直在扮演諸如《人猿星球》(Tim Burton重拍版)中被販賣的大猩猩、史匹柏《拯救大兵瑞恩》里笨手笨腳的傘兵等時運不濟的小配角。直到飾演了被稱為2003年最大黑馬的影片《光耀美國》(American Splendor)的主角Harvey Pekar,他的才華才得以施展。包括奧斯卡在內的眾多權威機構立即向他大搖橄欖枝。難怪在接受《今日美國》專訪時他會不無諷刺地說:“自從《光耀美國》以來,一切開始變得有趣,我有了許多出演重要角色的機會。但是我們必須面對這個事實:我不是暢銷品,我被我的外貌束縛——我就不可能得到科林-法瑞爾的角色。”“作封面人物?我甚至從來不曾出現在封底。”《杯酒人生》終於改變了這一切,“只要一個眼神,他就能傳達一切”,傑克的扮演者托馬斯-海登-切奇這樣評價吉亞瑪提。是金子終究要發光

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

 

還有一些有趣的事:喬治-克魯尼十分想出演傑克這個角色,但是佩恩認為他太大牌,而且也太帥了。片中的麥爾斯是個品酒專家,而事實上吉亞瑪提僅僅能區分紅酒白酒。不僅對酒類知之甚少,他拙劣的高爾夫技藝使得在拍攝現場的原作者雷克斯看不下去,親自上陣完成了擊球鏡頭的拍攝。愛比死更冷/文

 

媒體報導

 

《杯酒人生》出自亞歷山大·佩恩(《校園風雲》、《關於施密茲》)之手,他擅長運用影像故事諷刺和觀察美國生活。

 

他的風格可以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描述,大衛·林奇喜歡用鏈鋸和屠刀裁切美國夢,而佩恩更習慣於用小巧精緻的手術刀。林奇常常嘲笑他的做法,有時也不乏某些觀眾,但是很顯然佩恩非常中意自己的個性,儘管這種做法不常被人們看好。《杯酒人生》的焦點是一個老舊而奇怪的“文明”習俗:單身派對。並利用它為跳板,講述一個關於友誼和愛情、酒與性的故事

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

 

影片裡面沒有一個大牌明星,但是每個演員的演技卻有目共睹。說到底,這故事主要圍繞著主人公邁爾斯進行。他是一個可悲的失敗者,做著一個遙不可及的作家夢,對朋友的婚姻感到惋惜,卻全然不顧自己的自命不凡。先不論男人在告別單身前的心態,我們可以在邁爾斯身上看到許多自己的影子,因此這個人物輕易就引起了我們的共鳴。他身上存在很多人性的缺點,但他仍然保有善良和誠實的品性,仿佛這個淪喪世界的惟一倖存者。

 

幽默讓《杯酒人生》發生了奇妙的轉變,片中有許多令人捧腹大笑的場面,更不乏一些關於酒的笑料,這顯然來自於一個男人對主題的真實經驗。可以確信的一點是,當你看過本片後,一定會掌握一點關於葡萄酒的品酒知識和生產內容。但這不過是影片帶來的附加值而已,《杯酒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它描繪的角色,以及角色帶領我們進行的那個非同尋常的旅行。

 

如何比較本片和佩恩的前兩部電影?它既不像《校園風雲》那樣尖刻,也不像《關於施密茲》那樣淒涼,《杯酒人生》中的角色比他以往作品塑造得更成功。這是佩恩迄今為止最棒的電影,儘管它有點長,但是每一分鐘都不嫌煩。看來2004年反映中年危機的電影,恐怕沒有能出其右者的了。

 

精彩劇照

《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

相關評論

 

大體上,當一部電影想要測量人心的深度,挖掘人物複雜微妙的情感世界,簡便的做法是從女性身上著手。不乏成功的

《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

例子,比如《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 Diary)和《時時刻刻》(The Hours)。然而導演亞歷山大-佩恩卻偏愛挖掘藏得更深、更難傳達的男性心理體驗。他與劇作家吉姆-泰勒合作的上一部作品《關於施密特》成功展現了退休鰥夫的孤獨生活,這次他們再度聯袂,將目光投向了失敗的中年酗酒者。
 
 
這是一次追尋美酒、佳人,以及迷失了的自我的心靈之旅。陷入中年危機的男人面對未知的生活心懷強烈的渴望,伴隨著同樣強烈的惶惑,不可避免地與現實產生磨擦。全片的戲劇衝突就建構在此基礎之上。

 

《杯酒人生》擁有幽默、睿智、發人深省的立體性格,恐怕現實中難以出現如麥爾斯這般鮮明的形象,他是佩恩動情塑造的眾多平凡角色中最具自覺意識的一個,因此本片也比佩恩以往的作品更具人性光輝。片中最精彩的場面是麥爾斯與瑪雅輪番闡述他們愛上酒精的理由,一個簡單的場景因為兩名演員極具說服力的出色表演,以及才華洋溢而又真實可信的對白成為經典。麥爾斯與瑪雅間深摯但卻極易受傷害的感情是全片的主線,作為副線的傑克和史蒂芬妮放蕩、滑稽的關係同樣被演繹得精彩絕倫。

 

最大的驚喜來自麥爾斯的扮演者保羅-吉亞瑪提,他認為自己古怪的外形有助於塑造這個看似普通的人物。"我喜歡從普通的事物中發掘奇特,也喜歡尋找奇特事物中蘊含的普遍性",保羅這樣解釋他的辯證審美觀,"我也有獵奇心理,在觀看他人表演時,我偏好那些特異的角色,但輪到我自己時,我總是把人物做平凡化處理。這很有趣,平凡有著奇妙的魅力。"談及與角色的關係,他表示自己和麥爾斯的確有些共通之處,他能真切地體會到麥爾斯在藝術追求道路上遭遇的挫折。

 

與當代其他同是講述中年危機的電影(例如《美國麗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杯酒人生》散發出的精緻的悠揚。有時候它從容得如午後的陽光,讓人想起七十年代的影片。它不僅僅是單純地向著角色主導型電影回歸,"當下"的情景與人物賦予了傳統現代性,使快要被我們遺失的藝術手法重又煥發蓬勃而強健的生命力。幾乎所有細節都經得起推敲,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部低成本電影。難怪自04年9月多倫多電影節首映之後,好評如潮,立刻獲得第62屆金球獎七項提名,橫掃多倫多電影節、美國電影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波士頓電影批評會等等重要電影機構各大獎項,滿載而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