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b35戰鬥機

saab35戰鬥機

Saab-35戰鬥機“龍”是瑞典 Saab 飛機公司研製的多用途超音速戰鬥機。可執行截擊、對地攻擊、照相偵察等多種任務。

簡介

4
Saab-35戰鬥機“龍”是瑞典Saab飛機公司研製的多用途超音速戰鬥機。可執行截擊、對地攻擊、照相偵察等多種任務。1951年開始設計,1955年10月原型機首次試飛。預生產型於1958年2月試飛。截止於1973年共生產589架。是60年代瑞典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其型號有:A、B、D、F型,是具有對地攻擊能力的截擊機;C型,雙座教練型;E型,戰術照相偵察型;XD型是向丹麥出口的攻擊/偵察型;XS型是向芬蘭出口的截擊型。

動力裝置

其中D、F型的主要裝備和性能如下:為1台RM-60渦噴發動機。最大推力5800公斤,加力推力8000公斤,主要設備有:火控系統,自動駕駛儀等。武器有:2門30毫米“阿登”機炮,9個外掛架,可掛4枚“蒼鷹”或“響尾蛇”空對空飛彈;用於對地攻擊時,最大載彈量4500公斤(X型)。

該機翼展9.4米,機長15.35米,機高3.89米,機翼面積49.2米(2)。空重74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5000公斤,燃油量(機內、F型)4000升。最大平飛速度M2.0/2120公里/小時(高度11000米),實用升限18300米,海平面爬升率200米/秒,轉場航程3250公里;作戰半徑(高-低-高)560~720公里。起飛滑跑距離460~550米,著陸滑跑距離510米。

數據資料

翼展9.40m

3

機長15.35m

機高3.89m

機翼面積49.2平方米

空重7450kg

起飛重量10220kg(J-35D,無外掛)

最大起飛重量15000kg(J-35D)

最大內油量4000L(J-35F)

最大外油量3500L(J-35F)

動力RM6C渦噴機(J-35D)

無加力推力56.8KN(5796kg)

加力推力78.5KN(8000kg)

最大平飛速度M2.0(J-35D,加力,高度11000m)

實用升限18300m

轉場航程3250km

固定武器2門30mm“拉登”-55機炮

外掛武器Rb-24空空飛彈,各種炸彈等

結構特徵

該機的主要任務是以M1.4-M1.5的速度截擊,也能完成對地攻擊和偵察任務。Saab-35的設計要求在1949年公布,瑞典薩伯-斯堪尼亞公司在1951年底開始具體的設計,1953年8月正式簽定了研製契約,1955年10月第一架原型機首飛。共製造了3架原型機,都安裝引進英國的“埃汶”200渦噴機。第一架預生產型飛機於1958年2月開始試飛,其安裝的是瑞典自行設計的RM6B渦噴機。

截止1973年,瑞典空軍共裝備了589架Saab-35,另外出口到丹麥51架和芬蘭12架。Saab-35採用特殊的無尾雙三角翼設計,橢圓形的發動機進氣口布置在翼根部,大面積的垂直尾翼比較靠前。Saab-35可以在小型機場和公路跑道上起降,非常適合瑞典這個狹長的公路眾多的國家。

其他型號

Saab-35有多種型號:J-35A(Saab-35)是第一種生產型,前62架J-35A安裝採用SFA26加力燃燒室的RM6B發動機;後來的改裝SFA66加力燃燒室。該機安裝了兩門30mm機炮,可以攜帶Rb24(“響尾蛇”)空空飛彈進行空戰。

6

從1964年起,大部分J-35A被改裝成J-35B和J-35C。J-35B(Saab-35B)是A型的改進型,主要採用了新型的火控系統和地面指揮聯繫系統。該機1959年開始試飛,1961年交付使用,後來又被改成了J-35D。SK-35C(Saab-35C)是A型的雙座教練型,用於培訓飛行員,它沒有雷達,在1959年12月試飛。 

Saab-35D)是B型的改進型,裝一台採用SFA67加力燃燒室的RM6C發動機,飛機的最大速度提高到了M2以上。J-35D的機身經過修改,加長了進氣道,增加了內油量,並且採用了新型的自動駕駛儀和自動飛行控制系統。J-35D在1960年12月試飛,1962年投產,1964年初交付。S-35E(Saab-35E)是D型的戰術偵察改型,其機頭內安裝一台光角照相機和4台其他照相機,可以進行180°低空攝影。另外3台長焦距照相機可以進行高空和遠距離拍攝。S-35E在1963年6月試飛,1965年底交付使用。1973年後,該型在機腹下攜帶了一種新型的照相偵察吊艙,可以在100m高度和1167km/h的速度下沿航向有120°視界,並且還有進行夜間和低亮度偵察時使用的設備。

J-35F(Saab-35F)是D型改進的截擊型號,安裝了新型的SAAB-S7B迎頭攔截火控系統、PS-01/A搜尋/測距雷達、PN-594/A和AN-793/D導航系統等設備,並可以攜帶Rb-27或者Rb-28空空飛彈進行空戰。該機到1965年底共製造了148架。

Saab-35XD是出口到丹麥的攻擊/偵察型。其增強了載彈量和航程,最大載彈量達4500kg;用於偵察時,可以攜帶夜間偵察吊艙。1968-1971年,丹麥進口了20架戰鬥/轟炸型、20架偵察型和6架雙座教練型,後來又在1973年末進口了5架雙座教練型。

Saab-35XS是在1970年出口到芬蘭的12架全天候截擊型,1973年全部飛機交付完畢。J-35J(Saab-35J)是66架在J-35F是做的最後改進型,主要的更新改進是增加了兩個掛架,更新了雷達、敵我識別系統等。1991年已完成了全部改進工作。

系列戰鬥機

簡介

Saab-32戰鬥機“矛”是瑞典飛機公司製造。原為雙座全天候攻擊機,以後又發展出全天候戰鬥型和偵察型。1953年提出批生產訂貨,1956年開始服役。共存三種型別:A-32A雙座全天候攻擊型,共生產280架Saab-35戰鬥機
,1958年停產,1972年開始退役,由Saab37取代;J-32B雙座全天候戰鬥機,1957年1月試飛,1958年交付使用,1960年停產,共生產150架;S-32C照相偵察型,1957年3月試飛,1958年交付使用,1960年停產,共生產35架。

6

數據

下面的數據是只適合於A-32A型。動力裝置為1台防制的“埃汶”RA7A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瑞典編號為RM5A2,推力3600公斤,加力推力4500公斤。該機翼展13.00米,機長14.65米,機高4.75米,機翼面積37.40米(2)。正常起飛重量1041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3000公斤,空重744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1009公里/小時(高度11000米),巡航速度850公里/小時(高度11000米)。實用升限15000米,爬升率3600米/分(海平面)。武器有:4門20毫米機炮,可外掛2枚Rb-04C空地飛彈,或4枚250公斤(或2枚500公斤,或12枚100公斤)炸彈,或24枚135毫米(或150毫米)火箭彈。最大載彈量1200公斤。

布局

SAAB-37戰鬥機在氣動外形設計上採用了三角翼鴨式布局,具有良好的短距起降性能。機上裝有1門30毫米奧利康航炮,射速每分鐘1350發,備彈150發。機身和機翼上有7個外掛點,可攜帶2——4枚“天空閃光”空空飛彈和2枚AIM——9L“響尾蛇”空空飛彈,必要時,還可外掛航炮吊艙。為了提高該機的對地攻擊能力,瑞典空軍還專門為SAAB-37研製了一種“VIRGO”破片殺傷延遲落下型低阻炸彈,並可在低空高速平飛時投放,對炮兵、防空飛彈和車輛集結地的毀傷能力較強。SAAB-37戰鬥機的機載設備也很先進。主要配置是PS——46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中央數據處理機,座艙平視顯示器,都卜勒導航系統,自動駕駛儀等。

突破

由於SAAB-37戰鬥機在設計時突出了可靠性、維修性等方面的要求,飛機的良好率相對較高。目前,瑞典空軍裝備的SAAB-37戰鬥機共有5種型別。包括AJ——37攻擊型、JA——37截擊型、SF——37武裝偵察型、SH——37海上偵察型、SK——37雙座教練型等300餘架。隨著JAS——39新式戰鬥機的研製成功,SAAB——37戰鬥機的主戰飛機位置將逐步讓位於JAS——39戰鬥

瑞典作為一個中立國,長期以來國防物資供應主要靠國內自行解決,此外瑞典在製造外觀具有特色的優秀高性能戰鬥機方面也有長期的傳統。從長期服役的Saab-35"龍"(1955~2005)戰鬥機到速度達Mach2的鴨式翼Saab-37"雷"(1971-2005)式戰鬥機,瑞典戰鬥機強調從分散/臨時機場短距起飛、世界一流性能和前沿設計。作為一個國土面積並不很大的國家,其項目成功的記錄使人驚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