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ense監控管理

國內市場境況

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HPC技術來應對市場的挑戰,越來越短的新產品周期,不斷提升的技術創新要求等。企業在高性能計算平台建設的投資中,軟體的投資已經大大地超過了在硬體上的投資。大量的、昂貴的商業軟體成為制約企業擴大計算規模的一個重要原因。企業HPC環境中涉及的商業軟體包括:建立幾何模型使用的CAD軟體、進行工程分析前後處理的CAE軟體、用來進行計算求解的各類求解器、進行數據管理的PDM/PLM系統、進行工程和實驗數據管理的SDM系統等等。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高度鼓勵自主創新,大力推進軟體正版化,國產軟體包括CAD/CAE軟體逐漸迎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但是我們仍然看到,國外引進軟體仍然占絕對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在高端三維CAD市場、CAE市場,國產軟體市場基本上為空白。我國企業每年在引進國外CAD/CAE/PLM/PDM/SDM系統上投入巨大。隨著HPC門檻的不斷降低,尤其是性價比很好的集群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藉助HPC技術,來求解更加複雜的、計算規模更大的問題。但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商業軟體居高不下的價格。即使擁有很強的計算能力,如果沒有足夠商業軟體license數量,也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計算和求解。即使擁有很多性能卓越的工作站,仍不能進行更大規模的產品設計。因此,對HPC全過程中涉及的軟體license的採購、採購後的有效分配和管理、統計和記賬,都應該加以高度重視。本文擬就以上幾方面進行探討。因此,充分了解這類商業軟體的license模式,根據公司的需要,做出明智的採購各類商業軟體license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商業軟體license的授權和計費方式

在license的授權和計費方式方面,軟體廠商(ISV)提供了很多種license模型。以下為最常用的license授權模式:
Subscription-BasedPricingModel時間受限license根據IDC統計分析,該類型license約占市場1/3,預計2008年約占一半。但是從國內市場來看,遠遠低於這個數值。
PerpetualLicense永久性license目前為最主流的方式,但是由於該種license沒有很好地平衡ISV和用戶的需求,將來可能被其他license模型取代。以上兩種許可授權方式,採用的計費方式基本上都是基於並發用戶數量。
UsageMetric-BasedPricingModel基於使用數據的許可該種全新的授權和收費方式,IDC估計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方面讓ISV能保證其軟體著作權不被侵犯,另外一方面由於用戶一次性付出降低,增加了市場吸引力,同時保證了其現金流;另外一方面,對用戶而言,僅為實際使用軟體的時間和數量付費,無須擔心license過多帶來的浪費或者許可證過少帶來的對業務的限制。
從ISV軟體收費方式上來看,分以下幾種:
模組化收費ISV將軟體的功能模組化,各個模組單獨收費,各個模組之間license無法共用,可同時使用某模組的用戶數量取決於該模組擁有的許可的數量。這種收費方式漸漸被市場淘汰了。
Token-based收費ISV將軟體的功能模組化,但所有模組使用同一個license池,不同的模組需要不同數量的license,其具體數量可能非常複雜,通常用戶並不清楚。license通常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浮動(networkfloating)。目前在這種方式下,有一些新的技術,比如:同一個用戶在同一個機器(host)上使用兩個模組的話,需要的license只是兩個模組中較高的那個。該種方式對用戶而言,無法準確預知需要的license數量,不能保證高峰時刻的使用需求。
Usage-based收費在該種方式下,用戶能以較低的預算取得可伸縮性高的軟體license,僅需要為實際的使用來付費,同時能保證高峰需求。另外用戶可以保留選擇競爭對手的解決方案的靈活性。對ISV而言,能更快地推進市場普及和保證自身的利益,如著作權、現金流、銷售周期等等。

LMT-LicManager客戶端對license的監控管理

在針對License管理的第三方軟體中,行業里的領軍人物Lanmantech公司特地花費五年時間從事軟體license監控管理研究,對license管控很有經驗。其研發的LMT—LicManager軟體集中監控管理系統,可以提供全面具體的license數據統計報告、license使用分析、license自動回收釋放、license分組調度、license外借及license優先授權等功能。下面主要以介紹其對license的管控方面做一個全面的分析。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確定企業的需求,從而確定準確的需要購買的軟體license數量,故而必須考慮到以下因素:
1)目前企業所擁有的該類軟體license的數量,使用的狀況,使用的效率,license數量和用戶的對應關係,哪些軟體哪些模組出於無人使用的狀況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憑藉歷史的數據來作出科學判斷。
2)避免license由於分配不合理,誤認為license總數不夠,從而繼續購買該類許可證。確定是否有可能把各個部門的license整合起來,在部門間共享,讓需求大的部門得到更多的license。通過察看過去一時間,各個部門對某一軟體的累積使用時間,並考察各個部門使用該軟體的人數,可以判斷哪些部門license占用過多而利用效率低。
根據企業的計算需求,考慮硬體平台、軟體特性、計算問題特性之間的搭配,確定license的類型(SMP/MPP/DMP)和數量,做好benchmark。建議尋找專業諮詢公司的幫助。
另外,我們將這些軟體分成兩類,第一類是互動性軟體,如各類CAD軟體、CAE前後處理軟體。這些軟體除非在global的範圍內使用,否則其可預期的最佳使用效率只能是工作日的8小時。對於該類軟體,企業很難為每個工程師配備一套軟體,通常採用浮動license,在用戶之間分配,通常用戶人數大於軟體license數量。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制定license的分配、使用政策,成為提高使用效率的關鍵因素。所以對於第三方管理軟體LMT-LicManager的功能要求:
--預測高峰期,提供實時更新的license使用狀況,指導用戶避開高峰期;使用情況可以公布在企業區域網路上,自動更新,用戶很容易看出,什麼時候license處於緊缺狀態;
--僅允許相關工程師使用對應其業務的軟體license;
--對每個工程師能同時使用的最大license數量做出技術上的限制;
--規定單個用戶連續使用license的最長時間;
--對用戶累積使用時間進行統計甚至費用分攤,指導用戶理性使用license;
--在部門之間,按照業務需要和歷史使用記錄,進行動態license分配和共享;
--採取技術和政策措施,避免有人濫用license;
--為重大、緊急項目預留license,保證業務目標的實現;
--建立license外借政策,方面外出員工,減少固定單機版軟體需求。
第二類是密集計算類軟體,這些包括各類求解器、批處理套用等。通常這些軟體的license的費用和處理器的數目、參與計算的節點的數目相關,價格比第一類更昂貴。理想的情況下,用戶通常希望它們能夠24*7*365小時滿負荷工作。在實際上用戶普遍面臨很多問題。例如:
1)計算資源(硬體或者license)數量不能滿足緊急任務、峰值計算能力要求,求解時間過長;
2)大多數情況下,已經擁有的license處於空閒狀態,因為企業的計算量是階段性的,需要的時候不夠,平時處於空閒;
雖然擁有許多license,但是因為license不支持並行的計算或者license隸屬不同部門,不能同時利用這些license進行計算從而提高計算峰值能力;
計算任務很重,但license利用效率、硬體利用效率低下,用戶在提交計算任務、取得計算結果上耗費時間太多,由於軟、硬體故障引起作業失敗率高;
故而在這種情況下,提高軟體license的利用效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通過LMT-LicManager客戶端可以採用的措施包括:
--儘量整合和共享license;
--能為重要作業預留或者搶占license;
--保證license僅給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候、在合適的機器上運行(如:企業在低端機器上有和機器綁定的node-locklicense,小的作業最好在其上運行,這樣的調度應該對用戶透明。);--對license的使用進行統計和分析和記賬,甚至費用分攤;
--確立作業的優先權,確保緊急、重要的作業先運行,非緊急作業放在夜間運行;
--保證硬體和license能24*7*365不間斷運行,提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採用商業HPC計算管理軟體);
--在保密性可行的情況下,考慮租賃其他機構資源;
--在購買軟體時,考慮採用年度license,最好是基於使用時間的license租賃;
--整合企業的license資源,做到最大程度的共享;
--對license的全局利用效率進行可視化統計;
--尋找專業license諮詢公司的幫助;
另外,在token-based的license類型下,來自同一個ISV的第一類軟體和第二類軟體通常使用同一個license資源池,在這種情況,對license的管理更是勢在必行,否則會造成license資源和硬體資源的極大浪費。最最佳化的license管理可以為公司提供一個有效節省成本的機會,很多沒必要的花費往往都是由於過多的license造成,另外,新的法律規定中已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違法license使用權所要承擔的責任,而且生產商相比之前也都更加嚴格的去追究這種侵權行為。進而,如果沒有全面的license管理就無法真正確定license成本背後的責任。
有效的license管理的基礎在於是否能夠對已知和未知的產品,以及他們在網路中所有系統上安裝的不同版本之間進行可靠的識別。這些數據必須要自動而且靈活的分配給對應的license契約,以實現最大化的節省。因此,現代license管理就包括:提供一種可以在全公司內統一分發license的辦法,浮動調度使用license點數,節省至少30%的相關成本。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將license管理集成到全公司的生命周期管理中,能夠幫助企業獲得一個受益遠遠大於開銷的解決方案。

結論

LMT-LicManager客戶端對license資源進行科學管理,提高軟體license的利用效率,是企業利用HPC技術進行技術創新的關鍵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