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八號機

eva八號機

八號機在《eva新劇場版:破》的預告中首次出現。 駕駛員不明
在預告中,八號機的頭頂部也出現了與初號機覺醒時相同的光環,但面積明顯要比初號機的大,而且是3機的光環中唯一流動的光環。
八號機將在《EVA新劇場版:Q》中登場。
頭部出現了很怪異的形狀,有可能是三眼。
來自NERV第一支部的機密檔案
Evangelion航標八型“U.S.”
計畫代號:終極力量
設計用途:先進格鬥機型
試驗性武器測試平台
組裝地: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NERV第一支部
合作者:美國防禦遠景研究規劃署、麻薩諸塞州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
第一駕駛員:瑪麗·伊蘭斯翠斯·真希波
第二駕駛員:明日香·蘭格利·式波
關鍵特徵:
>> S5反應堆
>> M-POP系統
>> ESCA裝甲
>>便於達到更高同步率的最佳化神經連線終端
>> A.T.力場調諧器陣列
>> N型裝備支持
>> P型裝備支持
1.S5反應堆(合成超級螺線管儲存系統)
設計用途:延長活動時間的加強型EVA供能裝置
研究部門:麻省理工學院,E計畫技術部,化學與機械工程實驗室
歷史:
S5反應堆在由美國NERV第一支部和德國NERV第三支部參與的EP2計畫(EVA能量延長計畫)中是人造S2機關的競爭對手。德國方面使用從先前捕獲的第三使徒(即之後被EVA五號機擊毀的使徒)提取的S2機關樣本製造了一台原型機,並安裝在了位於內華達州51區的NERV第二支部組裝的EVA四號機上(諷刺的是,四號機是第一支部組裝的三號機的姊妹機)。不久之後的那次臭名昭著的實驗中S2機關摧毀了整個第二支部,這樣S5反應堆就成為了該計畫的唯一解決方案。
第一次啟動實驗是成功的,反應堆穩定地工作了15分鐘,已經達到了之前EVA上裝備的鋰離子電池的3倍。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反應堆達到了先前從未實現過的功率,這為建造一台更加強大、更加耐久的EVA提供了可能。
工作原理:
如它的名字所表示,S5反應堆沒有使用不穩定的天然S2機關,而是用了人工合成的替代化學物質。然而,它的工作原理卻和S2完全相同:電磁感應。反應堆的燃料是由一種納米尺度的螺旋形鐵氧體高分子構成的,分子中的氧原子在一定溫度以下不斷改變極性,從而產生了變化的磁場,也就產生了感應電流。
S2機關中的超導螺線管是超導體,因此可以無限地提供能量;而人類尚未能在地球上找到常溫下超導的材料,因此,人工合成超級螺線管(以下簡稱3S材料)在產生電流的同時會產生一定的熱,並使得分子發生分解,轉化為一種不同的晶體結構,也就停止了發電。
按照化學反應速率定律,3S材料產生的功率與參與反應的分子數目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說,增加一倍的分子就可以提供四倍的電力輸出
上文曾提到,3S材料會隨著溫度上升而自發地分解——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分子都線性地隨著時間推移而被消耗。而與核衰變類似地,3S材料中的分解是完全隨機發生的,但是在巨觀上有著一個固定的半衰期。目前,鐵氧體3S材料的半衰期能夠達到8分34秒,航標八型在最大功率下的活動時間也是這么長。與之相比,鋰離子電池在極限輸出下只能維持EVA運行短短60秒時間。
2.M-POP系統(多級能量輸出設定程式)
工作原理:
M-POP系統是和S5反應堆協同工作的,為不同的戰鬥情況提供了不同等級的電力輸出。駕駛員可以在多個事先設定的檔位之間切換,以換取更長的活動時間或者達到更強的戰鬥力。
3S材料滿足的功率-質量方程表明功率與參與反應的分子數目的平方成正比,最先用於核子反應堆的液壓驅動裝置被用來改變燃料棒插入的深度,從而調整功率。
預設模式:
>> 生命維持
燃料棒深度:2.5%
相對功率輸出(以Racing模式下的EVA二號機為100%):2.2%
活動時間上限(理論上限):57小時6分
用途:機體嚴重損壞時用於維持駕駛員生命
>> 測試
燃料棒深度:5%
相對功率輸出:8.6%
活動時間上限:14小時16分
用途:同步率測試、例行檢查
>> 正常
燃料棒深度:10%
相對功率輸出:34.6%
活動時間上限:3小時34分
用途:啟動實驗、部署、待命、機體回收
>> 戰鬥
燃料棒深度:15%
相對功率輸出:77.9%
活動時間上限:1小時35分
用途:緊急部署、特殊任務(遠程狙擊、水底戰鬥、牽制策略等)、支援
>> 力量
燃料棒深度:25%
相對功率輸出:216.3%
活動時間上限:34分16秒
用途:常規戰鬥
>> SS I (超級力量)
燃料棒深度:37.5%
相對功率輸出:486.6%
活動時間上限:15分13秒
用途:高負荷作戰任務、肉搏
>> SS II (最高力量)
燃料棒深度:50%
相對功率輸出:865.0%
活動時間上限:8分34秒
用途:對“超級天使”的決戰
>> SEI/S∞ (無限力量)
燃料棒深度:100%
相對功率輸出:3460.0%
活動時間上限:60秒(出於安全考慮)
用途:該模式只有得到NERV特殊許可A-28才能啟動,作為對天使的最後一搏,需要事先安裝N型裝備
3.ESCA裝甲(電致超晶體化自適應裝甲)/A.T.力場調諧器陣列
設計用途:強化防禦系統
研究部門:防禦遠景研究規劃署/麻省理工學院,E計畫技術部,力學實驗室
工作原理及歷史:
電致超晶體化現象最初是由一個卡耐基梅隆大學和DARPA的合作研究小組發現的,實驗中,在一種鈦-鑭合金的局部施加一個點電場,該部分就會表現出極高的密度和硬度。DARPA進一步研究這項技術並很快地將之套用於實踐——為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裝備的新式自適應裝甲。ESCA裝甲的性能給人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在測試中,一輛裝備了ESCA裝甲的坦克承受住了90毫米電磁軌道炮的直接攻擊;17枚“地獄火”反坦克飛彈才穿透了這層裝甲,而更驚人的是,這輛坦克面對高能雷射束竟然能19秒堅如磐石。航標八型計畫最初的設計中,防禦力被設在最高的優先權,因此ESCA剛剛投產後的第一個月就安裝在了航標八型上。
儘管如此,面對“超級天使”(目前,只有雷天使雷米爾和力天使澤路爾屬於該分類),常規防禦還是不堪一擊,EVA主要還是靠A.T.力場進行自我保護。力天使澤路爾令人頭暈目眩的A.T.力場的使用,讓力學實驗室的工程師們誕生了要把航標八型改裝成“A.T.力場魔術師”的想法。
因此,儘管Evangelion航標八型在2015年1月就完工,它進行了第二次改裝——這次裝備了一個最拉風的裝置——A.T.力場調諧器陣列。所謂“調諧器”就是一種能和EVA本身產生的A.T.力場同步的共振管,從而增強,甚至,如果操作得當的話,複製整個A.T.力場。陣列總共包括了10個共振管,因此理論上說航標八型可以生成十一倍強度的A.T.力場。
2015年7月第二次改裝完成。2016年,第一支部從NERV總部接收到了航標八型的第二駕駛員(後來成為專用駕駛員)——王牌中的王牌,明日香·蘭格利·式波。僅僅六個月的訓練後(在澤路爾來襲後的時間裡直到2017年,一直沒有天使進攻),駕駛員已經能夠釋放航標八型的全部潛力。在模擬戰鬥中,航標八型對雷米爾的中能粒子炮擊(ESCA裝甲偏重於點防禦,因此難以抵擋大範圍的高能粒子炮擊)以及澤路爾的可伸縮式手臂的攻擊完全免疫,更不要提“弱小”的N2航空爆雷了。
因此,NERV高層宣稱航標八型是“無敵”的,儘管這個理論沒有經過實戰證明,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目前沒有任何一台EVA機體在防禦力和耐力上能和航標八型相提並論。
4.N型裝備/無限力量模式
設計用途:額外加力推進系統
研究部門:麻省理工學院,E計畫技術部,化學與機械工程實驗室
工作原理:
N是一氧化二氮系統,簡稱NOS的首字母,這是一種最初在非法街頭賽車中流行的東西。一氧化二氮這種強氧化性的氣體能夠給汽油發動機提供難以置信的額外動力,通過分解為高活性的氧自由基,將有機燃料以驚人的速率燃燒。這個系統對S5反應堆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只不過一個裝在極速跑車上,一個裝在航標八型上。
M-POP系統可以自動識別N型裝備,並提供三種不同的預設檔位:普通,耐力和火箭,每個檔位都對應不同的N2O流量。正如名稱暗示的,在耐力模式下,N2O通入的更為溫和,僅有普通模式下的一半,並提供25%的額外動力;而在火箭模式下,N2O激烈地湧入到反應堆中並提供75%的額外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N型裝備是解開航標八型潘多拉魔盒——無限力量模式SEI的鑰匙。儘管從未在實際中啟動過,理論上說SEI模式無論對天使還是EVA本身都是毀滅性的。在這個模式下,航標八型擁有著美妙的戰鬥力:與目前最強大的EVA二號機相比,它的功率輸出達到了34.6倍,A.T.力場強度達到了10倍,即使是澤路爾這種超級天使也會被它輕鬆摧毀。但同時,即使在超低溫冷卻系統的幫助下,反應堆還是會產生過量的熱,在短時間內就會超過340攝氏度並燒毀整個動力系統。而N型裝備就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低溫的液態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很好的冷卻劑。儘管如此,SEI模式不能被啟動超過60秒,否則N2O將被用盡。高層擔心駕駛員明日香·蘭格利·式波,一個對於力量有著瘋狂追求的人,會隨便啟動這個模式並損毀整台機器,所以設立了針對SEI模式的NERV特別許可A-28,只有NERV的總司令啶元渡能夠授權。
5.P型裝備
設計用途:終極反-A.T.力場武器
研究部門:防禦遠景研究規劃署
工作原理及歷史:
又一次地,DARPA慷慨地貢獻出了他們最新的秘密武器——一個真正的“大炮”:P.I.C.C.(質子誘導催化轉化炮)。第一支部開展了一個項目,旨在設計一種能夠有效反制天使A.T.力場的武器。日本人在這方面遙遙領先於美國人,早在對雷天使雷米爾的戰鬥中,他們設計建造的超大功率陽電子炮就被證明能夠輕鬆地擊穿高強度的A.T.力場。然而,這種武器只有一個缺點——巨大的耗電量,僅一次發射就用去了全日本的能量,造成了大範圍停電。
暴力貫穿A.T.力場所需的驚人能量使得科學家訴諸於其他的手段,而DARPA則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利用敵人的A.T.力場而不是摧毀它。最初這個想法如同天方夜譚,但A.T.力場調諧器陣列的發明卻使之成為可能。安裝了它的EVA航標八號能夠在相對安全的距離中和天使的A.T.力場,然後使用常規武器進行攻擊。這對水天使沙基耶爾和晝天使沙姆謝爾這類普通的天使是有效地,但對澤路爾和雷米爾就是另一回事了。即使沒有A.T.力場保護,NERV軍械庫中的終極武器——N2爆雷也拿它們沒辦法。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DARPA進一步研發了最初用於遠程轟炸的質子撞擊炮。這種武器發出的高能質子束能夠將目標分子打成碎片,並將之轉化為更多的質子,新生成的質子又會分解其它的分子,於是就產生了鏈式反應,正如核武器那樣,但是質子撞擊炮幾乎沒有放射污染。值得一提的是,質子束能夠像雷射一樣被A.T.力場反射,這聽上去和反制A.T.力場武器毫無關係——至少質子束從外面打過來時是這樣,但如果質子束打中裡邊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只要質子束進入了天使以及它的A.T.力場之間的間隙,它就會不斷的反射,每次反射威力都增強,這樣天使就被自己的A.T.力場擊敗了。但是要想實現這點需要一定策略:航標八型必須先中和對方的A.T.力場,然後向目標發射質子撞擊炮,同時撤銷本身的A.T.力場,這樣擊中天使後產生的第一次反射質子束就會被天使的A.T.力場攔截下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欣賞煙火秀了。
說得容易,做起來難。質子束的速度接近光速,如果反應不及時的話質子束就會打飛,因此駕駛員只有幾毫秒的時間來完成上述操作,這需要絕對的注意力,但這一切似乎對於獨一無二的蘭格利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EVA航標八型的個性化設計:
>> 傀儡系統接口沒有安裝在航標八型上,這主要與駕駛員有關。三號機的事故無疑對她留下了不可抹除的心理陰影,那次她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出於對駕駛員個人感受的尊重,第一支部的工程師們放棄了傀儡系統。
>> 航標八型只有一套個人資料數據,這也是蘭格利的要求,因為她只想讓她一個人駕駛這台獨一無二的機器。
>> 拉風的紅色塗裝。航標八型最初是藍色塗裝,但蘭格利堅持要把它塗成紅色,工程師們就照辦了。類似地,戰鬥服也被重新設計,而且每次修改的樣式都要蘭格利親自過目,直到第六版才真正滿意。不止如此,航標八型比其他EVA有著更多的圖案,每個’EVA 08’的下面都補充了’ASUKA LANGLEY SHIKINAMI’的字樣。在航標八型的很多角落都能找到標有駕駛員姓名的貼紙,就連插入栓也不例外。
>> 獨眼設計。當蘭格利要求去除航標八型的一隻眼睛——在三號機的事故中,她失去了右眼——時,工程師們終於沒有妥協,因為航標八型的右眼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武器裝備,一門等離子切割炮,在接近戰鬥中熔穿天使用來保護核心的裝甲。但是,還是蘭格利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在右眼上安裝一個可開合的裝甲板,在使用的時候才打開。這個建議相當的有創意,正如一位工作人員所說:“獨眼的航標八型簡直太酷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