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thompson

信息

中文名艾瑪·湯普森
外文名EmmaThompson
國籍英國
出生日期1959年4月15日
職業英國演員,喜劇演員,劇作家
代表作品《高個子》,《此情可問天》,《長日將盡》,《以父之名》
主要成就第六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第六十九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簡介

EmmaThompson即艾瑪·湯普森。
埃瑪·湯普森(EmmaThompson,1959年4月15日-)英國演員、喜劇演員及劇作家。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與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女主角獎得主,多次提名奧斯卡獎、金球獎、艾美獎。代表作品:《高個子》,《此情可問天》,《長日將盡》,《以父之名》

履歷

艾瑪·湯普森於1959年出生在倫敦帕丁頓(Paddington)地區。她出身戲劇世家,父親艾瑞克·湯普森(EricThompson)為劇場導演,最著名的作品是兒童電視劇《神奇的旋轉木馬》(TheMagicRoundabout),它曾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間於BBC撥映。而她的母親費莉·達洛(PhyllidaLaw)來自蘇格蘭,她與妹妹蘇菲·湯普森(SophieThompson)都是演員。埃瑪·湯普森曾經在蘇格蘭呆過一陣子,她說她在“感受蘇格蘭”。艾瑪從小充滿歡樂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當年的她是個成績優秀的女學生。她後來進入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英國文學系就讀。她在校時即開始參加劍橋大學的戲劇社團腳燈俱樂部(CambridgeFootlights),並擔任副主席,當時史提芬·費亞與侯·羅利等人也參予這個社團。她也是劍橋第一個女子諷喻劇團WOMAN'SHOUR的發起人之一。
1980年大學畢業後,艾瑪開始了自己在娛樂圈的事業,而且很快的在西區劇院的音樂劇《MeAndMyGirl》中演出。艾瑪·湯普森接下來則參予BBC的電視劇《FortunesofWar》。很快取得電視表演領域裡的突破。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還做了幾年時間的電視喜劇評論,有時和Footlights戲劇表演小組的校友合作共事。
湯普森早期的演出包括1983年及1984年撥放的電視劇《Alfresco》,史提芬·費亞、班·艾爾頓(BenElton)與侯·羅利(HughLaurie)也都參予演出。她在演員生涯的首次突破性表現是在1987年,當時她參加電視劇《TuttiFrutti》的演出,並在劇中扮演一位紅髮吉他手SuziKettles。埃瑪·湯普森也因此獲得英國電影暨戲劇學院電視類最佳女主角獎。
1985年,艾瑪和劍橋校友史蒂芬·弗萊(StephenFry)合作,在後者改編的舞台劇《MeandMyGirl》中擔任領銜主演,顯示出深厚的表演功力,取得轟動性成功,艾瑪因此成為BBC電視連續短劇的一名領軍人物。後來,她和肯尼思·布納格(KennethBranagh)聯合主演的《FortunesofWar》,為她贏得了更多觀眾,她也因此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大獎。
1989年,艾瑪和談吐優雅的布納格結婚,兩人創建了一個製片公司。埃瑪·湯普森首次成擔任主角是在1989年,當時她參加理查·柯蒂斯(RichardCurtis)所執導的喜劇愛情電影《高個子》(TheTallGuy)的演出,並與傑夫·高布倫有對手戲。80年代末90年代初,艾瑪相繼出演了一系列電視和電影作品,其中《霍華德莊園》(HowardsEnd)(1992)幫她實現了奧斯卡影后夢。
1994年,因《去日留痕》(TheRemainsoftheDay)和《因父之名》(IntheNameoftheFather)獲得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兩項提名,這在奧斯卡歷史上並不多見。
此後,艾瑪繼續在藝術影片和好萊塢主流電影兩個領域裡努力,同時不放棄電視表演事業,這時,她對選擇電視角色的要求大大提高。百忙之中她還嘗試劇本寫作,將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的名著《理智與情感》(SenseandSensibility)改編成同名電影,並請來台灣導演李安執導。雖然影評家批評她的表演有些矯飾,但艾瑪·湯普森還是以演技老道著稱於世,也從來不懼怕進行自我諷刺。她也通過改編《理智與情感》,獲得了第二座小金人。
1995年,艾瑪和布納格離婚,現任丈夫是電影《理智與情感》的合作同事格雷格·懷茲(GregWise),兩人現有一個7歲的女兒蓋亞.湯普森.懷茲。
埃瑪·湯普森在1996年參與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電影《理智與情感》,並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並且再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當時英國著名演員休·葛蘭及凱特·溫斯蕾也在電影中扮演吃重的角色。她後來說她將2個奧斯卡獎座放置在浴室里,而且尷尬的說應該要把它們放置在更突出的地方。埃瑪·湯普森也曾在電視節目《QI》中透漏她曾經因為電腦故障而遺失《理智與情感》的劇本,因為當時修理員沒辦法復原資料,所以只好她搭計程車將電腦拿到朋友史蒂芬·弗萊的家中,並與演員侯羅利一起耗費7個小時才將劇本還原。
埃瑪·湯普森的電視作品包括2001年HBO的電視劇《Wit》(她在劇中飾演一位垂死的癌症病人)及2003年的T電視劇《天使在美國》(她飾演多個不同的角色)。她在電視劇《Ellen》的演出(飾演的角色是自己)也讓她在1998年獲得艾美獎喜劇類劇集最佳女客串演員的肯定。
艾瑪同時也在眾多哈迷的期望下應邀出演了哈利·波特里的有點瘋瘋癲癲神經質的占卜課教師西比爾特里勞妮。讓一向淑女穩重的她演一個瘋顛顛的女巫,確實有點損艾瑪的形象。不過艾瑪對此毫不在乎,她頂著爆炸頭努力演好每一個鏡頭,她說為了表演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並且自己對阿方索·卡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導演)十分信任。但是出演了3部哈利波特的她卻又辭演了。據說跑龍套讓這位奧斯卡影后有些不滿,再加上由她自己改編的魔法保姆麥克菲又獲得了續集權。顯然艾瑪是比較看重自己的電影,所以就乾脆辭退了西比爾這個角色。用她自己的話說:“在哈利波特中我的戲份少得可憐。且原本在原著中挺重要的一個角色,在電影版里鏡頭寥寥無幾,而且在第七部更是少得可憐。再加上我的電影有要出續集,所以我辭退了這個角色。”
她也在科幻電影《我是傳奇》當中有短暫的演出。

成就及榮譽

艾瑪·湯普森首次擔任主角是在1989年的喜劇電影《高個子》(TheTallGuy)。她在1992年以電影《此情可問天》獲得許多電影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與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女主角獎,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繼續入圍奧斯卡獎,包括《長日將盡》(最佳女主角獎)與《以父之名》(最佳女配角獎)。
艾瑪·湯普森在1995年參與電影《理智與情感》的演出,並因此獲得1995年的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與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女主角獎。她其他重要的演出包括2003年的《真愛至上》(LoveActually)、2006年的《奇幻人生》(StrangerthanFiction)、《哈維的最後機會》(LastChanceHarvey)、2009年的《成長教育》(AnEducation)與《魔法褓母麥克菲2》(NannyMcPheeandtheBigBang)。

個人作品

電影作品
1987《戰爭的命運》
1989《戰神亨利五世》
1990《高個子》
1991《再續前世情》《夜曲》
1992《此情可問天》《那一年我們有約》《霍華德莊園》
1993《無事生非》《長日將盡》《以父之名》
1994《威龍二世》
1995《理智與情感》《玻璃情人》
1997《冬天的訪客》
1998《原色》《猶大之吻》
2002《金銀島》
2003《阿根廷幻影》《真愛至上》
2004《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2005《魔法保姆麥克菲》
2006《奇幻人生》
2007《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我是傳奇》
2008《欲望莊園》《哈維的最後機會》
2009《成長教育》《海盜電台》
2010《魔法保姆麥克菲2》《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2011《熊與弓》
2011《午宴之歌》
2012《黑衣人3》《勇敢傳說》
2013《美麗生靈》《LovePunch》
電視作品
1982《CambridgeFootlightsRevue》《There'sNothingtoWorryAbout!》
1983《Alfresco》
1984《TheYoungOnes》
1987《TuttiFrutti》《FortunesofWar》
1988《Thompson》
1989《LookBackinAnger》
1990《TheWinslowBoy》
1992《飲勝》
1994《TheBlueBoy》
1997《Ellen》《Hospital!》因為她有環保活動與領養非洲人的行為而被處罰2300萬元[1]
2001《心靈病房》
2003《天使在美國》
戲劇作品
1990《李爾王》飾弄人及在《仲夏夜之夢》中飾海麗娜-國際巡迴公演
1989《LookBackinAnger》中飾演Alison-英國倫敦漢默史密斯劇院(LyricShaftesbury)
1984/5《MeandMyGirl》中飾演Sally-英國倫敦亞德菲劇院(AdelphiTheatre)
1984同時演出及編寫戲劇《ShortVehicle》-愛丁堡藝術節(EdinburghFestival)
1982《NottheNineO'ClockNews》中演出-英國巡迴公演
1982同時演出及編寫戲劇《BeyondtheFootlights》-英國倫敦漢默史密斯劇院(LyricShaftesbury)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