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i連線埠

dvi連線埠

DVI是由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數字顯示工作組)發明的一種高速傳輸數位訊號的技術,有DVI-D和DVI-I兩種不同的接口形式。DVI-D只有數字接口,DVI-I有數字和模擬接口,目前套用主要以DVI-D為主。

特點

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作為一種新型連線埠其特點是可以將數位訊號直接傳送給一台具有DVI連線埠的顯示器上,隨著技術的發展,如今DVI已推進到第二代,第二代DVI數碼視頻傳輸方案不僅提供有更高的頻寬,而且在高解析度模式下可實現很高的刷新率,加上視頻的“數字/模擬”轉換是由顯示器自己完成的,免除了外部模擬傳輸過程的損耗,因而能使顯示性能更出色。

dvi接口的特點:DVI全稱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爾)、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組成的數字顯示工作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標準,其外觀是一個24針的接外掛程式。顯示設備採用DVI接口具有主要有以下兩大優點:

速度快

:DVI傳輸的是數位訊號,數字圖像信息不需經過任何轉換,就會直接被傳送到顯示設備上,因此減少了數字→模擬→數字繁瑣的轉換過程,大大節省了時間,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現象,而且使用DVI進行數據傳輸,信號沒有衰減,色彩更純淨,更逼真。

畫面清晰

計算機內部傳輸的是二進制的數位訊號,使用VGA接口連線液晶顯示器的話就需要先把信號通過顯示卡中的D/A(數字/模擬)轉換器轉變為R、G、B三原色信號和行、場同步信號,這些信號通過模擬信號線傳輸到液晶內部還需要相應的A/D(模擬/數字)轉換器將模擬信號再一次轉變成數位訊號才能在液晶上顯示出圖像來。在上述的D/A、A/D轉換和信號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信號的損失和受到干擾,導致圖像出現失真甚至顯示錯誤,而DVI接口無需進行這些轉換,避免了信號的損失,使圖像的清晰度和細節表現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區分標準

DVI接口有多種規格,分為DVI-A、DVI-D和DVI-I,它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術為基礎,基於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電子協定作為基本電氣連線。TMDS是一種微分信號機制,可以將象素數據編碼,並通過串列連線傳遞。顯示卡產生的數位訊號由傳送器按照TMDS協定編碼後通過TMDS通道傳送給接收器,經過解碼送給數字顯示設備。一個DVI顯示系統包括一個傳送器和一個接收器。傳送器是信號的來源,可以內建在顯示卡晶片中,也可以以附加晶片的形式出現在顯示卡PCB上;而接收器則是顯示器上的一塊電路,它可以接受數位訊號,將其解碼並傳遞到數字顯示電路中,通過這兩者,顯示卡發出的信號成為顯示器上的圖像。

對於DVI接口在數位電視、平板電視上的套用研究,更為關鍵的是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即擴展顯示識別數據)編程,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功能的實現。這些對於數位電視來說都是全新套用,只有EDID和HDCP在數位電視上實現後,DVI接口才是真正的數位電視接口。

DVI-D接口

DVI-I接口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DVI也分為幾種規格,其中DVI-A其實就是VGA接口標準,只是換湯不換藥而已,目前的DVI接口主要是DVI-D和DVI-I兩種,而這兩種規格中,又再分為“雙通道”和“單通道”兩種類型,我們平時見到的都是單通道版的,雙通道版的成本很高,因此只有部分專業設備才具備。

區分不同DVI標準

常見的DVI接口中,DVI-D接口只能接收數位訊號,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個針腳,其中右上角的一個針腳為空。不兼容模擬信號。

DVI-I接口可同時兼容模擬和數位訊號。兼容模擬信號並不意味著模擬信號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連線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須通過一個轉換接頭才能使用,一般採用這種接口的顯示卡都會帶有相關的轉換接頭。

接口

18針和24針DVI接口

在買液晶顯示器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DVI有18針和24針兩種,有人說18針DVI是簡化版,比24針的性能差很多,而也有的人說24針DVI就是多了一些地線二者根本沒有區別。究竟事實是怎樣?

之前我們已經跟大家提到過,在DVI的不同規格中,又分為“雙通道”和“單通道”兩種類型,其實這18針、24針就是這兩種類型的差別。18針的DVI屬於單通道,而24針屬於雙通道,也就是說,18針的DVI傳輸速率只有24針的一半,為165MHz。在畫面顯示上,單通道的DVI支持的解析度和雙通道的完全一樣,但刷新率卻只有雙通道的一半左右,會造成顯示質量的下降。一般來講,單通道的DVI接口,最大的刷新率只能支持到1920*1080*60hz或1600*1200*60hz,即現有23寸寬屏顯示器和20寸普通比例顯示器的正常顯示,再高的話就會造成顯示效果的下降。

那18針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是不是不能買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目前我們使用的顯示器尺寸大多在20英寸以下,準確的說並不能算是大屏液晶顯示器,這些顯示器的標準解析度都在18針DVI的能力範圍之內,除非是購買23英寸以上的大屏液晶顯示器,否則對18針還是24針這樣的煩惱完全沒必要太過在意。

DVI接口有五種 液晶顯示器連線埠全解析

液晶顯示器逐步淘汰傳統CRT顯示器是外來顯示設備的趨勢,液晶的優勢本文不再贅述。我們在購買液晶顯示器的過程中,發現買台液晶似乎要比買台CRT顯示器要多不少的“學問”才可以買到誠心如意的好貨。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了液晶面板的相關參數,今天來幫大家看看另一個常常提及的問題,液晶顯示器的連線埠。液晶顯示器的連線埠分類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就以出現的頻繁程度來分類闡述。

一、 常用連線埠:

目前,主流的液晶顯示器一般都配備的是D-SUB或DVI。那么我們來看一下他們的區別和 功能。

1、D-SUB連線埠

D-SUB連線埠,(也稱VGA連線埠)。CRT顯示器上都用的是該接口。此接口共15針,分為3排,每排5針,接口為D字型,用於傳送模擬信號。一般主機板集成的顯示卡只提供該接口的輸出。目前,該接口的15針並沒有完全利用起來。15針中有5針是用來傳送紅(R)、綠(G)、藍(B)、行(H)、場(V)這5種分量信號的,1996年起,為在Windows環境下更好實現即插即用(PNP)技術,在該接口中加入了DDC數據分量。該功能用於讀取顯示器EPROM中記載的有關彩顯品牌、型號、生產日期、序列號、指標參數等信息內容。該接口有成熟的製造工藝、廣泛的使用範圍,使模擬信號傳輸中最常見到的一種連線埠。但,不論多么成熟,他畢竟是傳送模擬信號的接口。

2、DVI連線埠

DVI數字輸入接口:DVI接口是1999年由數字顯示工作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標準,是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的縮寫,其造型是一個24針的接外掛程式。是專為LCD顯示器這樣的數字顯示設備設計的。傳輸模擬信號的過程中,首先要在計算機的顯示卡中經過數字/模擬轉換,將數位訊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傳輸到顯示設備中,而在數位化顯示設備中,又要經模擬/數字轉換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然後顯示。在經過2次轉換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丟失,對圖像質量也有一定影響。而DVI接口中,計算機直接以數位訊號的方式將顯示信息傳送到顯示設備中,避免了2次轉換過程,因此從理論上講,採用DVI接口的顯示設備的圖像質量要更好。另外DVI接口實現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免除了在連線過程中需關閉計算機和顯示設備的麻煩。所以,現在很多液晶顯示器都採用該接口。DVI又分為DVI-A、DVI-D和DVI-I。

DVI-A連線埠用於傳輸模擬信號,其功能和D-SUB完全一樣。

DVI-D連線埠用於傳送數位訊號,是真正意義上的數位訊號接口。

DVI-I連線埠用於傳送兼容信號,通過接口上活躍針腳定義的不同,傳送模擬或數位訊號。其中DVI-I連線埠中還分為單通道和雙通道。

關於D-SUB和DVI的各種接口的對比,參考下圖:

各種div接口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