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pod

dopod

dopod,多普達的英文,是台灣的一家通信製造商。

名稱

dopod

介紹

每當提起PPCsmartphone智慧型手機,人們總是首先想起多普達。對,多普達無論是在PPC領域還是smartphone領域給人的影響都是非常深刻的,因為多普達一直專注做智慧型手機。
關注水貨手機的朋友可能已經留意到了,多普達同一款產品總會有很多不同的型號,例如O2版,T-Mobile版,VODAFONE版等等,因此,有許多網友引起了爭論,說多普達是國外手機的貼牌貨,自己並不生產手機。
其實,多普達剛剛成立初期,的確是“貼牌”貨,貼著CECT的牌在賣,所以更令人誤會多普達是不折不扣的貼牌產品。本人在市場上也的確聽到過有消費者購買多普達產品時,詢問為什麼多普達的手機上會有CECT的標誌?多普達是不是CECT生產的?在銷售百般解釋下,用戶始終還是不放心,對CECT這個標誌更是不可理解和接受,畢竟自己花的是高價購買多普達。
那么究竟多普達是不貼牌貨?在多普達智慧型手機用戶群中,真正懂手機,了解多普達手機的僅有少數。(這裡的多普達智慧型手機用戶群指的是多普達系列手機,包括國外運營商定製版的水貨)其實這些朋友的理解是錯誤的,關於多普達手機說來話長,但是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難。在這裡可以肯定告訴大家,多普達是貼牌貨,不過貼的是自己家的“牌”。
你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測試,提問身邊的朋友四個問題。一、多普達手機是誰生產的?二、多普達和HTC什麼關係?三、多普達和CECT又是什麼關係?四、國外運營商的定製版手機和多普達又是什麼關係?
四個問題過後,基本能知道其實很多人對基於多普達的智慧型手機了解甚少!
說到多普達,不禁讓人想起了多普達的一些歷史。有的人說多普達是台灣品牌,有的人說多普達是純正的國產品牌,到底那個才是正確的呢?
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7月1日,由台灣宏達和威盛電子共同出資組建,最初由宏達的王雪紅擔任董事長。為了避免宏達電子有代工和自主品牌的雙重分身,所以後來董事長改由威盛監察人丁秀鳳擔任。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在中國台灣,工廠在台灣新竹。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經營項目是行動電話和手持設備的產品設計(PPC phone、PDA),行銷、業務以及客戶服務,業務遍布台灣、中國香港以及東南亞。
除了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外,還有一個多普達。
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是由留美博士楊興平先生(又有多普達之父的美稱)回國創辦,由中國電子集團公司(CECT)與海外合資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公司總部設在上海,生產基地設在武漢。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業務範圍主要集中在大陸地區,我們通常指的行貨多普達手機就是出自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商標是“dopod”,諧音就是“多普達”了。
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在國內沒有自己的手機牌照,所以當時銷售的產品同都打上了CECT的標誌,藉助CECT的牌照銷售,所以當時很多人誤認為多普達是CECT旗下的一個品牌,其實多普達和CECT只不過是合作的關係。隨後,多普達取得了國內的手機牌照,正式銷售多普達自由品牌的智慧型手機產品。
其實大家也都發現了,在各大手機賣場幾乎沒有多普達手機專櫃,也很少能在賣場見到多普達手機的身影,其實這個是和多普達的銷售策略有著莫大的關係,為什麼會在市面上買不到多普達手機呢?這個在後面會有更詳細的解釋。
兩家多普達都是宏達(HTC)旗下的公司,一家是“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在台灣,工廠在台灣新竹;而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總部是在上海,工廠在武漢。簡答的解釋,“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是負責中國大陸地區的業務,而“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是負責亞太區的業務。
多普達和台灣宏達(HTC)有著莫大的淵源。多普達是宏達(HTC)的全資子公司,多普達是其自有品牌。通俗的講,多普達的東家就是宏達(HTC),負責操作多普達在國內運營。而HTC則是台灣的一家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設計製造商,自己設計產品,給其它品牌貼牌)廠商。
宏達(HTC)主要以OEM為主,給歐美各大運營商做定製手機,自己本身的產品不對外銷售。宏達(HTC)旗下擁有多普達和多普達國際兩家企業,為了能使自己的家的兩個“多普達”都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HTC也對它們做了一些強有力的保護措施。
多普達在武漢的工廠主要以零部件組裝為主,機器的主要部件主要是從上家處採購,這裡指的上家自然就是宏達(HTC)了,其實從設計到生產,多數是由HTC來負責。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一些評測中經常提及HTC,其實HTC XXX就是原廠型號,因為給不同的運營商定製,所以最終到了運營商手上的機器型號命名都是不同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通常說的多普達D900,HTC原廠型號就是Universal,而O2的定製機型則是XDA Exec,T-Mobile定製機型為MDA IV,Orange版的是SPV M5000,雖然最終的名字各不相同,但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
另外,在大體相同的基礎上,HTC也會根據運營商的要求進行小的調整,例如配置上的調整以及外觀設計的調整。典型的例子就是多普達838,VODAFONE版的外殼是方形,而T-Mbolie版是有些流線型。
在許多人眼裡,多普達的PPC智慧型手機非常牛,其實並不是多普達牛,而是其東家宏達(HTC)牛。其實世界世界上生產PPC、PDA的廠商並不多,全球70%採用Windows Mobile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包括PPC及Smartphone)都來自台灣,主要是宏達(HTC)與MiTAC(神達)兩家,他們都是從iPAQ時代開始代工,並掌握了一些技術。
宏達(HTC)在成立之初就取得 Microsoft Windows CE授權,之後又在美國CES大展上,展出了全球第一台WIN CE掌上型電腦,由此得到微軟的高度認可,之間的合作關係進一步加強。
現在宏達(HTC)是Windows Mobile的主要客戶,壟斷了Windows Mobile手機80%的市場份額。前面也提到過了,宏達(HTC)一家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設計製造商,自己設計產品,給其它品牌貼牌)廠商,專門為歐洲的運營商生產貼牌智慧型手機,我們常見的有法國Orange、英國O2、德國T-Mobile等,但是實際上宏達(HTC)的客戶遠遠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家。
由於宏達(HTC)給OEM的廠商或運營商實在是太多了,不便一一列舉出來,大家看一看這張圖就清楚了。這個圖表是本人從網上獲得的,據說是宏達(HTC)的內部資料,但是實際上到底是不是,也無從考究。從表中的數據分析,這個表覆蓋的產品確切的說是截止到2006年年中左右,應該說間隔的時間並不長,非常有參考價值。
表中就是所有由宏達(HTC)代工的產品,除了智慧型手機以外,其中還包括了主流的PDA產品,例如HP IPAQ系列,康柏,plam,DELL,富士通-西門子,這幾家的PDA也全都是由宏達(HTC)代工的。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水貨手機中,大多數貼的是國外運營商的牌,而採用正統“dopod”標的產品真是少之又少,並且有很多機型是行貨多普達裡面根本沒有的,為什麼宏達(HTC)總是把更新,更優秀的機型在國外賣,而自己家的多普達連邊都粘不著呢?許多人對宏達(HTC)這種做法十分不理解。
其實這種做法是和宏達(HTC)的運作方式有著非常大的聯繫。宏達(HTC)是負責設計和生產原型手機,自己並不負責銷售,銷售全都交給定製的運營商來負責,所以宏達(HTC)的合作夥伴都是各大運營商,自己家負責銷售的只有多普達。
宏達(HTC)擁有著眾多的合作夥伴,試想歐洲眾多運營商同時賣HTC的產品多,還是多普達自己一家賣的產品多?當然是歐洲幾個運營商同時賣的多,出貨量上去了,才有錢賺。所以宏達(HTC)一般有了新品都會先在國外上市,國內的產品數量較少,而且上市時間總是慢半拍。所以,有很多不了解的人就認為是多普達貼了國外運營商的牌,這樣的理解其實是錯誤的。
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同是一個型號手機,國外運營商和中國移動都有定製機型,只不過中國移動的定製機型不僅有“china mobile”的標,而且同時也還會有多普達的標。而國外的定製機型只會存在運營商的標。其實機器的源頭都是宏達(HTC),只不過貼的牌不一樣,國內與國外上市的時間早晚罷了。
但是由於運營商的不同,歐洲各國進貨的渠道不同,價格就有一定的差異。根據觀察市場,不難發現Orange的定製機型價格普遍偏高,而T-Mobile的機型則偏低,這個不是個別現象,幾乎每款手機都這樣。
據小道訊息稱,宏達(HTC)與Orange的關係最為密切,生產出來的產品首先要保證Orange定製機的品質,質量最穩定,性能最優秀,所以價格也是最貴的。
此外,宏達(HTC)的代工產品還有“買斷”一說,不過買斷的只有極少數型號。例如,歐洲某個運營商買斷了宏達(HTC)的某個產品,那么宏達(HTC)就只為他一家生產這款產品,其他運營商只有乾看的份。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在國外上市的機型,國內的多普達沒有相應的型號。
事情要追溯到PDA時代,當時還沒有PPC phone,PPC和phone都分得非常清楚。當時PDA的老大可以算是HP,但是HP本身自己不生產,旗下的IPQA的產品從設計到生產都交給宏達(HTC)一手包辦,當時宏達(HTC)就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PDA代工廠。
那時正好趕上HP和COMPAQ合併,合併之後,宏達(HTC)萌生了在PDA中加入電話功能的想法,但是HP並不買單,一時之下帶電話功能的PDA陷入了困境,幾乎就要胎死腹中。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英國著名移動運營商O2看中了宏達(HTC)這款帶電話功能的PDA產品,向宏達(HTC)下訂單,並取名XDA,隨後由宏達(HTC)代工的PPC Phone都沿用了XDA名字,區分不同的產品在後面都加上了相應的具體型號。由於這部PDA手機是新鮮實物,所以當時國外賣得非常好,歐洲其他運營商也都看好這款產品,紛紛向宏達(HTC)下訂單,所以最終延伸出了O2、Qtek、T-Mobile等多個版本。
多普達686是多普達手機的鼻祖,由於當時多普達剛剛成立不久,還沒有手機牌照,所以只能藉助CECT的牌照開賣,所以在早期的多普達產品上除了有多普達的LOGO之外,還會有CECT的LOGO。在多普達取得了正式牌照之後,可以獨立銷售,所以在之後的多普達產品中,就再也沒有CECT的LOGO了。
多普達藉助686這款PDA手機,知名度迅速提升,由於只專注於智慧型手機,所以多普達的全線產品都是高端的智慧型手機,大陸行貨也是貴得離譜,因此,許多水貨手機商家開始倒賣國外版的多普達智慧型手機回中國來賣,同一條生產線出來的機器,由於國外簽約機之類比較特殊的銷售方式,使得國外定製版的水貨手機價格比大陸行貨便宜得多,幾乎只用行貨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水貨,所以水貨多普達手機在市場上很興旺。
為了便於識別和記憶,通常人們會把宏達(HTC)代工手機叫為多普達手機。水貨市場上,絕大多數在賣的都是宏達(HTC)為歐洲運營商代工的智慧型手機。那么為什麼有這么多國外定製版的智慧型手機流到中國?……
水貨windows mobile手機在中國賣得很好,為什麼?因為價格便宜量又足,試想,能花得起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去買一款智慧型手機的人在中國來說畢竟屬於少數,水貨智慧型手機2000-3000元左右的價格更能吸引人,也更靠普,畢竟這個價位還是許多人能夠承受得起的。
應該說在中國有一個潛規則,購買多普達智慧型手機的人一般都會選擇水貨,那么中國這么需求者,需要多少水貨手機才能滿足供應中國市場,這些水貨手機都來自國外運營商。
其實水貨手機對行貨多普達行貨手機的衝擊是巨大的,多普達也非常痛恨這種水貨手機,因為這些手機在以自己的一半價格在賣,許多人都去購買水貨手機,不買多普達正規行貨了。其實目前很多水貨多普達手機國內是沒有正規行貨的,也就是說多普達在賣的只是宏達(HTC)的一部分產品,而更多新機器都賣到歐美去了。
從多普達到HTC,又從HTC到“雙多普達”。宏達(HTC),隱藏在多普達背後的老東家,世界上最大的windows mobile系統智慧型手機代工廠商,壟斷了Windows Mobile手機80%的市場份額,為世界上眾多電信運營商在做代工手機,業務遍布全球。
相信看完本文,許多人都會對多普達,對宏達(HTC)都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也許有的人看完以後就完全暈了,不知道到底誰是誰了,下面再來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本文的主旨在於以下幾點:
一、多普達和宏達(HTC)的關係:多普達是宏達(HTC)的全資子公司。
二、宏達(HTC)和“雙多普達”的關係:宏達(HTC)旗下有兩家多普達,一家是“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多普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在台灣,工廠在台灣新竹;而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總部是在上海,工廠在武漢。
三、宏達(HTC)是全球最大的windows mobile智慧型手機代工廠商,壟斷了80%的市場份額,為歐美各大電信運營提供代工智慧型手機業務,包括從設計到生產的全系列服務,在最終的產品上只會打上運營商的LOGO,而不會出現多普達或HTC的LOGO,而自家多普達銷售的產品均有“dopod”的LOGO。
四、宏達(HTC)不僅代工智慧型手機,還是全球最大的PDA代工廠,HP、plam、DELL的PDA大多數多出自HTC之手。
五、宏達(HTC)為各大電信運營商提供定製的手機,在大體功能基本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會根據運營商的要求進行配置或外形上的修改,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六、了解了宏達(HTC)和運作模式,和國外運營商的合作夥伴關係,國外運營商的銷售模式,自然就能理解為什麼在國內會出現那么多定製版的windows mobile智慧型手機,其實這些機器都是出自HTC之手。
這么總結一下以後,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這些廠商之間的關係也都非常清晰明了。那么本文剛開始提出的四個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