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computing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定義和特點

雲計算是個2007年第4季度才興起的新名詞。對它的定義和內涵眾說紛紜,我們至少可以在網上找到100種說法,但目前還沒有公認的定義。本文借鑑了一些論斷的優點,提出雲計算的定義和特點與大家商榷,希望能夠集眾人智慧找到一種較為貼切的說法。對這個定義的要求:能夠用最精煉的語言描述,抓住雲計算的本質,覆蓋當今流行的典型雲計算解決方案(包括Google雲計算 、Amazon雲計算、Salesforce雲計算、雲安全等),但又能區別其它相關概念(如格線計算、並行計算等)。

定義: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它將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構成的資源池上,使各種套用系統能夠根據需要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各種軟體服務。

描述:

這種資源池稱為“雲”。“雲”是一些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計算資源,通常為一些大型伺服器集群,包括計算伺服器、存儲伺服器、寬頻資源等等。雲計算將所有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並由軟體實現自動管理,無需人為參與。這使得套用提供者無需為繁瑣的細節而煩惱,能夠更加專注於自己的業務,有利於創新和降低成本。

之所以稱為“雲”,是因為它在某些方面具有現實中雲的特徵:雲一般都較大;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它的邊界是模糊的;雲在空中飄忽不定,你無法也無需確定它的具體位置,但它確實存在於某處。

之所以稱為“雲”,還因為雲計算的鼻祖之一亞瑪遜公司將曾經大家稱作為格線計算的東西,取了一個新名稱“彈性計算雲”(EC2),並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有人打了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傳輸的。

雲計算是並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分散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格線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雲計算是虛擬化(Virtualization)、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台即服務)、SaaS(軟體即服務)等概念混合演進並躍升的結果。

早在2002年,劉鵬就針對傳統格線計算思路存在不實用問題,提出計算池的概念[3][4]:“它把分散在各地的高性能計算機用高速網路連線起來,用專門設計的中間件軟體有機地粘合在一起,以Web界面接受各地科學工作者提出的計算請求,並將之分配到合適的結點上運行。計算池能大大提高資源的服務質量和利用率,同時避免跨結點劃分應用程式所帶來的低效性和複雜性,能夠在目前條件下達到實用化要求。”如果將文中的“高性能計算機”換成“伺服器集群”,將“科學工作者”換成“商業用戶”,就與當前的雲計算非常接近了。

雲計算具有以下特點:

(1) 超大規模。“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 Amazon、IBM、微軟、Yahoo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一般擁有數百上千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 虛擬化。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套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套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套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

(3) 高可靠性。“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 通用性。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套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套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套用運行。

(5) 高可擴展性。“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套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6) 按需服務。“雲”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你按需購買;雲可以象自來水,電,煤氣那樣計費。

(7) 極其廉價。由於“雲”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採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雲,“雲”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業無需負擔日益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雲”的通用性使資源的利用率較之傳統系統大幅提升,因此用戶可以充分享受“雲”的低成本優勢,經常只要花費幾百美元、幾天時間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數萬美元、數月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Sun力推格線計算:不用買計算機 買CPU小時即可, http://www.chinagrid.net/dvnews/show.aspx?id=1089&cid=15

[2] 公總計算啟動顯現苗頭, http://www.chinagrid.net/dvnews/show.aspx?id=1412&cid=15

[3] 劉鵬. 提出一種實用的格線實現方式——格線計算池模型, 2002-11-27, http://www.chinagrid.net/dvnews/show.aspx?id=47&cid=23

[4] Peng Liu, Yao Shi, San-li Li, Computing Pool--a Simplified and Practical Computational Grid Model,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rid and Cooperative Computing (GCC 2003), Shanghai, Dec 7-10, 2003, published i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LNCS), Vol. 3032,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2004. http://www.chinagrid.net/dvnews/show.aspx?id=291&cid=5
出處:中國雲計算 http://www.chinacloud.cn 作者:劉鵬
原文連結: http://www.chinacloud.cn/show.aspx?id=741&cid=17

內涵

MarkusKlems
雲計算是一個囊括了開發,負載平衡,商業模式,以及架構的時髦詞,是軟體業的未來模式(Software10.0),或者簡單地講,雲計算就是以Internet為中心的軟體。
ReuvenCohen
雲計算是一種基於Web的服務,目的是讓用戶只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錢,同時消除傳統軟體在硬體,軟體,專業技能方面的投資。雲計算讓用戶脫離技術與部署上的複雜性而獲得套用。
JeffKaplan
雲計算這個詞將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內將炙手可熱,人們會依此實現虛擬化並重造IT套用,創造出基於服務的業務模式。
DouglasGourlay
雲計算指的是一個大的宏圖,基本上說,就是讓用戶透過Internet訪問技術服務,現在,我每次登入Facebook或搜尋航班,事實上都是在使用雲計算。
PraisingGaw
雲計算就是新的Web2.0,一種既有技術上的市場綻放。就象以前人們在自己的網站上放一點ajax就宣稱自己是Web2.0一樣,雲計算是一個新的流行詞。積極的一面是,Web2.0最終抓住了主流眼球,同樣,雲計算概念最終也會改變人們的思想,最終爆發出各種各樣的概念,託管服務,ASP,格線計算,軟體作為服務,平台作為服務,任何東西作為服務。
DamonEdwards
雲計算還有很多令人費解的東西,然而不必如此複雜,只有三種服務是基於“雲”的,SaaS,PaaS和雲計算平台。
BriandeHaaff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SaaS是雲計算的一種,然而行業內的人必須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簡單說,雲計算就是SaaS的升華。
BenKepes
雲模式的初衷是讓硬體層的消費象按需計算,按所需存儲空間那樣進行,而為了讓雲模式帶來更多力量,我們需要在整個套用架構中,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實現配製,部署,服務。
KirillSheynkman
我曾經和客戶這樣比喻雲計算,我們可以把雲計算比作“雲廚”,我是一家的廚師,負責一家人的飯食,如果我的孩子想吃義大利食物,我就或做或訂義大利飯給他,這些東西可能每天都變。拿我們的DataCenter3.0來說,你可以決定你的應用程式是在本地運行,還是在別的其它數據中心運行,如果發現資源不夠,你也可以中途改變主意。事實上,基於自動化管理,你可以實時改變。
OmarSultan
雲計算就是為一些需要動態改變的需要訪問資源與服務。套用和服務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雲就是一些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資源。
KevinHartig
雲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你按需購買;雲是虛擬化的;雲可以象自來水,電,煤氣那樣計費。
JanPritzker
雲計算是用戶友好的格線計算。
TrevorDoerksen
雲計算的意思是,外包的,用多少買多少的,各取所需的,一些來自Internet的東西。ThorstenvonEicken要想討論圍繞著雲計算這個概念的問題,我們需要在一個歷史背景中進行,看看雲計算的先驅者,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會給我們一些指引,以避免同樣的問題。
PaulWallis
關於雲計算的分布,我們可以借用金字塔模型。處於頂端的是那些只需要用戶關心這是什麼的一些套用,如Gmail,Hotmail,QuickenOnline等等。處於中間的是一些服務,你擁有逐漸增強的靈活性與可控制性,但仍受一些限制,GoogleAppEngine,Heroku,mosso,EngineYard,Joyentorshijiexuexi(SalesForceplatform)一類的套用算這一類別。處於底端的是一些諸如AmazonEC2,GoGrid,RightScale和linode一類的架構。
MichaelSheehan
Web與部落格世界繁榮讓人相信,任何套用都可以走向Web化,事實上,有些是可以的,但大部分不可以。可靠性,可擴展性,安全,以及一大堆問題會阻止多數公司將他們的核心業務放到“雲”中,如果那樣,出現問題的成本將非常高。Amazon是雲計算的領先者,但即使是Amazon也遇到很多問題,雲計算還需要不斷完善,它需要走的路可能比多數人估計的都要長。
DonDodge
現在的高速網路,高性能圖形處理器,快但並不貴的伺服器和存儲讓工程師將越來越多的計算能力集中到數據中心,10年前,研究者們創造了格線計算的概念,而雲計算將更強大。
AaronRicadela
當我們向不懂計算機技術的人提供虛擬技術的時候,我們希望虛擬或隱藏的是其複雜性。絕大多數人希望同套用或服務,而不是軟體打交道。對於雲計算,我們希望軟體本身被虛擬或躲藏在系統或專業人員的背後,或者說“雲”的背後。技術的發展也應了這句古話,總是螺旋上升的。早期的大型機時代,大型機集中了所有計算;而到了PC時代,計算能力則分布在每一台PC上;即將進入以“雲計算”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時代之後,計算能力又將走向集中。分散式計算的PC時代,創造了微軟;集中式計算的“雲時代”,創造了谷歌。與谷歌試圖將所有計算和套用搬到“雲”里不同,微軟提出“雲-端計算”的平衡理念:“雲”和終端都將承擔一部分計算和套用。微軟提出“雲-端計算”的基礎是:雖然“雲計算”時代,由摩爾定律及WINTEL架構所決定的平衡正在打破,但一個由硬體、頻寬、內容構成的新平衡正在形成:終端性能、頻寬的發展,永遠也趕不上內容的增長速度,三者總是維持一個動態的最佳平衡。
IrvingWladawskyBerger
在我看來,雲計算就是將以前那些需要大量軟硬體投資以及專業技術能力的套用,以基於Web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用戶。掌握雲計算其實也是一種利用網際網路上的軟體和數據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