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級通緝令[通緝令的一種]

a級通緝令[通緝令的一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公安部A級通緝令是為了緝捕公安部認為應該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首先通過A級通緝令通緝的重大在逃犯罪嫌疑人必須能夠明確鎖定要抓捕的犯罪嫌疑人,其次必須是案情重大應當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A級通緝令是在全國範圍內發布的級別最高的通緝令。公安部B級通緝令是公安部應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請求而發布的緝捕在逃人員的命令。

基本信息

含義

《公安部通緝令》分成“A級”、“B級”兩個等級。其中《公安部通緝令》(A級)是為了緝捕公安部認為應該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而《公安部通緝令》(B級)是公安部應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請求而發布的緝捕在逃人員的命令。這是從2000年2月開始實施的,此前通緝令不分等級也不設懸賞金。分級後A級通緝令的懸賞金不少於5萬元且不封頂,B級的懸賞金不少於一萬元。在獎勵方式上,兩種通緝令也略有不同:對抓獲《公安部通緝令》(A)級被通緝人或者提供關鍵線索的有功單位或個人,由公安部給予獎勵;對抓獲《公安部通緝令》(B)級被通緝人或者提供關鍵線索的有功單位或個人,則申請發布通緝令的省級公安機關給予獎勵。

公安部門專家細解通緝令分級制度:公安部對重大在逃犯罪嫌疑人實行“A、B級通緝”,將公安部通緝令分成“A級”、“B級”兩個等級。

除“公安部通緝令”外,省份、市、縣也可在所轄區域內對在逃涉案人員發布通緝令。

必要條件

“發布A級通緝令,說明其涉及的犯罪比較重大。”據公安部人士昨晚介紹,“公安部通緝令”是由公安部發布的面向全國通緝在逃人員的命令,分為“A”、“B”兩個等級。“A級”是為了緝捕公安部認為應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主要適用於情況緊急、案情重大或突發惡性案件。

據了解,公安部對重大在逃人員實行“A、B級通緝令”於2000年2月份開始實行,“B級”是公安部應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請求而發布的緝捕在逃人員的命令。“A級”懸賞金不少於5萬元且不封頂,“B級”賞金不少於1萬元。

發布途徑

公安部發布通緝令一般通過傳真或者公安機關內部網路系統傳送,1小時之內可將通緝令發至全國各省級公安廳,包括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體貌特徵、近期清晰照片等,在12小時內就會傳到派出所、治安、巡警、監所等部門等。

在一些通訊系統較先進的地區,這個速度會更快,通緝令在30分鐘左右即可下發至二級指揮系統。

通緝令

2016年12月13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十名重大盜搶騙犯罪在逃人員。被通緝的十名在逃人員是:尹群僧、尹群偉、吉克爾曲、韋海恩、沙馬阿年、朱彥輝、田正鋒、黃愛民、洛多降措、郝星。

2018年4月,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十名重大盜搶騙犯罪在逃人員。被通緝的十名在逃人員是:何明、施春紅、郎愛平、陳雨、李盛、潘瀟黔、潘建軍、胡薇、李宏利、代怡紅。

2018年4月,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馬廷江。

2018年6月11日,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第三批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被通緝的10名在逃人員是:劉邦強、徐道銀、張恆、吳光成、范黨輝、馬衛國、房國利、關金崗、王建韜、韓萬里。

2018年8月30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10名重大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在逃人員。被通緝的10名在逃人員是:耿建平、陳富香、張健、劉絲家、吳強、陳聲清、王濤、衛才營、姚雄波、葉富林。

2018年11月23日,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公緝〔2018〕83號),全國緝捕先後於2015年9月、2018年10在廣西環江、廣東陸豐兩地殺害5人的犯罪嫌疑人覃志鋼(男,39歲,廣西環江人)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