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視覺設計]

VI[視覺設計]
VI[視覺設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VI全稱Visual Identity, 即企業VI視覺設計,通譯為視覺識別系統。是將CI的非可視內容轉化為靜態的視覺識別符號。設計到位、實施科學的視覺識別系統,是傳播企業經營理念、建立企業知名度、塑造企業形象的快速便捷之途。企業通過VI設計,對內可以徵得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加強企業凝聚力,對外可以樹立企業的整體形象,資源整合,有控制的將企業的信息傳達給客群,通過視覺符碼,不斷的強化客群的意識,從而獲得認同。VI為企業CIS中的一部分,企業CI包含三個方面。分為BI、MI、VI,三方面為行為識別,企業理念識別和視覺識別。

基本信息

歷史演變

古代

VI的歷史可謂久遠。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在民族或國家的意識形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媒介。遠古人類的圖騰出現,古代的洞穴畫和岩畫可視為最古老的平面設計。原始部落的共同信仰、生活方式、圖騰標誌、服飾打扮和語言習慣,使部落之間形成個性鮮明的形象界定這是早期部落之間形成的無意識的形象識別。奴隸社會的視覺符號是城邦家族通過族徽、服飾和行為習慣,形成對內外的階級劃分和城邦間的形象區分。中世紀的視覺識別是一些歐洲國家?有著大量宗教的象徵“徽記”“標識”;以及代表貴族身份和地位的“紋章”。縱觀歷史的社會行為,都帶有明確的標識、統一的服裝、有特點的建築、高度認同的理念及形象痕跡。

近代

VIVI

近現代的VI是二戰後由於和平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以及資本主義的經濟在渡過一次次的經濟危機中得到發展。日本,美國很快便發現了設計與管理兩股巨大威力。日本和美國全面推行視覺識別系統,使VI走向成熟階段。視覺識別系統從誕生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

設計意義

企業可以通過VI設計 實現這一目的。對內徵得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加強企業凝聚力,對外樹立企業的整體形象,資源整合,有控制的將企業的信息傳達給客群,通過視覺符碼,不斷的強化客群的意識,從而獲得認同。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國企業如美國通用可口可樂、日本佳能中國銀行等,無一例外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他們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與科學有效的視覺傳播不無關係。近20年來,國內一些企業也逐漸引進了形象識別系統,最早的太陽神健力寶,到後來的康佳創維海爾,也都在實踐中取得了成功。在中國新興的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要想長遠發展,有效的形象識別系統必不可少,這也成為企業騰飛的助跑器。

基本原則

進行VI策劃設計必須把握同一性、差異性、民族性、有效性等基本原則。
一、同一性
為了達成企業形象對外傳播的一致性與一貫性,應該運用統一設計和統一大眾傳播,用完美的視覺一體化設計,將信息與認識個性化、明晰化、有序化,把各種形式傳播媒本上的形象統一,創造能儲存與傳播的統一的企業理念與視覺形象,這樣才能集中與強化企業形象,使信息傳播更為迅速有效,給社會大眾留下強烈的印象與影響力。
對企業識別的各種要素,從企業理念到視覺要素予以標準化,采同一的規範設計,對外傳播均采同一的模式,並堅持長期一貫的運用,不輕易進行變動。
要達成同一性,實現VI設計的標準化導向,必須採用簡化,統一、系列、組合、通用等手法對企業形象進行綜合的整形。
簡化:對設計內容進行提煉,使組織系統在滿足推廣需要前提下儘可能條理清晰,層次簡明,最佳化系統結構。如VI系統中,構成元素的組合結構必須化繁為簡,有利於標準的施行。
統一:為了使信息傳遞具有一致性和便於社會大眾接受,應該把品牌和企業形象不統一的因素加以調整。品牌、企業名稱、商標名稱應儘可能地統一,給人以唯一的視聽印象。如北京牛欄山酒廠出品的華燈牌子北京醇酒,廠名、商標、品名極不統一,在中央廣播電台播出廣告時很難上人一下記住,如把三者統一,信息單純集中,其傳播效果會大大提升。系列:對設計對象組合要素的參數、形式、尺寸、結構進行合理的安排與規劃。如對企業形象戰略中的廣告、包裝系統等進行系列化的處理,使其具有家族式的特徵,鮮明的識別感。
組合:將設計基本要素組合成通用較強的單元,如在VI基礎系統中將標誌、標準字或象徵圖形、企業造型等組合成不同的形式單元,可靈活運用於不同的套用系統,也可以規定一些禁止組合規範,以保證傳播的同一性。
通用:即指設計上必須具有良好的適合性。如標誌不會因縮小、放大產生視覺上的偏差,線條之間的比例必須適度,如果太密縮小後就會並為一片,要保證大到戶外廣告,小到名片均有良好的識別效果。
同一性原則的運用能使社會大眾對特定的企業形象有一個統一完整的認識,不會因為企業形象的識別要素的不統一而產生識別上的障礙,增強了形象的傳播力。

二、差異性
企業形象為了能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必須是個性化的、與眾不同的,因此差異性的原則十分重要。
差異性首先表現在不同行業的區分,因為,在社會性大眾心目中,不同行業的企業與機構均有其行業的形象特徵,如化妝品企業與機械工業企業的企業形象特徵應是截然不同的。在設計時必須突出行業特點,才能使其與其它它行業有不同的形象特徵,有利於識別認同。其次必須突出與同行業其它企業的差別,才能獨具風采,脫穎而出。
日本享譽世界的五大名牌電器企業:索尼松下東芝三洋日立,其企業形象均別具一格,十分個性化,有效地獲得了消費大眾的認同,在競爭激烈的世界家電市場上獨樹一幟。

三、民族性
企業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應該依據不同的民族文化,美、日等許多企業的崛起和成功,民族文化是其根本的驅動力。美國企業文化研究專家秋爾和甘迺迪指出:“一個強大的文化幾乎是美國企業持續成功的驅動力。”馳名於世的“麥當勞”和“肯德基”獨具特色的企業形象,展現的就是美國生活方式的快餐文化。
塑造能躋身於世界之林的中國企業形象,必須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優勢,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有許多我們值得吸收的精華,有助於我們創造中華民族特色的企業形象。

四、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企業經策劃與設計的VI計畫能得以有效地推行運用,VI是解決問題學,不是企業的裝扮物,因此能夠操作和便於操作,其可操作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企業VI計畫要具有效性,能夠有效地發揮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的作用,首先在其策劃設計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企業的市場行銷的地位,在推行企業形象戰略時確立準確的形象定位,然後以此定位進行發展規劃。在這點上協助企業導入VI計畫的機構或個人負有重要的職責,一切必須從實際出發,不能迎合企業領導人一些不切合實際的心態。筆者在協助產品在市場信息上剛有較好走勢但實力並不雄厚的一家企業導入VI計畫時,第二次接觸時該企業領導人即提出要在五年進入全國100家企業前幾名等過於盲目樂觀的規劃與想法。如果適合滿足企業家這種不正常心態,來構建成企業形象戰略的架構,其有效性將要大打問號。事實上一年之後該企業由於行銷上的失誤全面跌入了低谷。
企業在準備導入VI計畫時,能否選擇真正具有策劃設計實力的機構或個人,對VI計畫的有效性也是十分關鍵的。VI策劃設計是企業發展一筆必要的軟投資,是一項十分複雜而耗時的系統工程,是需要花費相當經費的。筆者在與一家乳製品企業談及其VI戰略時,得到企業領導的認同,涉及計畫費用時因雙方差距太大未能合作,後來該企業花極低的費用找了一家廣告公司,推出的標誌,吉祥物等企業形象要素水平十低劣,其有效性可想而知。
要保證VI計畫的有效性,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企業主管有良好的現代經營意識,對企業形象戰略也有一定的了解,並能尊重專業VI設計機構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因為沒有相當的投入無法找到具有實力的高水準的機構與個人。而後期的VI戰略推廣更要投入巨大的費用,如果企業領導在導入VI計畫的必要性上沒有十分清晰的認識,不能堅持推行,那前期的策劃設計方案就會失去其有效性,變得毫無價值。

設計規範

在諸多要素中,企業名稱是首先要重視的,好的名稱能產生一種魁力,是企業外觀形象的重要組成因素。人們對一個企業的記憶和印象直接來自名稱,俗話說“名不正言不順”,企業的名稱對企業形象有重大影響。如果企業名稱不適於信息傳遞,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商業活動。從傳播學的角度,企業定名的要訣在於:
簡。越單純、明快的名稱,越易於和消費者進行信息交流,易於刺激消費者的暇想。根據“日本經濟新聞”調查,企業名稱的字數對認知度有一定影響,名稱越短越利於傳播,4個字的企業名稱在被調查者中的平均認知度為 11. 3%, 8個字的則只 2. 88%。
可見,易讀易記的名稱是理想選擇。中國企業從計畫經濟體制中留來的名稱往往長而呆板,如XX地區XX行業第X廠,不適於市經濟中競爭的需要。為適應信息傳遞,歐美許多公司進行“縮簡法”,把公司名稱縮短或用簡化名稱,往往同時擁有信息傳遞專名和法律公司名,如3M公司用“3M”於一般商業活動中,只在涉及法律意識的場合用全稱(Minesote Minlnsand Manu(actureCompany)。 IBM公司亦將其全稱(International BusinessMainess)的縮寫用於企業形象的塑造、特。VI的功能之一就是儘可能將企業的個性強調出來,以便擴大影響力,雷同、重複或易混淆是企業定名之大忌。日本索尼公司,原名東京通訊工業公司,原名讀起來拗口,英譯名又太長而累贅,本想取縮寫TK作名稱,卻發現在美國這類公司多如牛毛,其創始人盛田昭夫認為要使企業成為國際型企業,必須有一個適於全世界的名稱。盛田昭夫下決心為企業創造一個獨特的名稱,也查了不少字典,終於找到一個拉丁詞“Sonus”(“聲音”),該詞本身充滿聲韻,但Sonny在日語中讀成“Sohnee”(“丟錢”),自然犯了商家之忌,於是將Sonus和Sonny綜合變形,創造出一個字典上找不到的新詞“sony”,大寫成“sony”。很快風行世界。
中國企業過去的定名不注意特色的突出,一律“”第X廠”,掩埋了個性。鳳凰腳踏車享譽海內外,但生產該產品的原上海腳踏車三廠卻鮮為人知、外商甚為困惑,該廠在中國才排列第三名?中國是不是排列第一的廠有更好的產品?後來該廠以“鳳凰”作為企業名稱,才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起完整而值得信賴的形象。
新。新和特有時不可分離,唯有富含新鮮感、有創意的名稱,才有可能是獨特的。以全然未出現過的詞語作為新公司的名稱時,往往引人注意,但也要冒能否被大眾接受的風險,有必要反覆宣 傳。“柯達”一詞在英文中根本不存在,本身也無任何意義,但響亮新奇,廠商通過設計和宣傳建立起獨特的概念。
亮。發音響亮、朗朗上口的名字,比那些難發音或音韻不好的名字容易傳誦。企業擁有一個響亮的名稱,是讓消費者“久聞大名”的前提條件。如音響中的“名流”健伍(KENWOOD),原名特麗歐(TRIO),發音節奏感不強,最後一個音“O”念起來沒有氣勢,後改名為KENWOO,KEN與CAN諧音,有力度和個性,而WOOD又有短促音與和諧感,整個名稱節奏感強,頗受專家好評和消費者喜愛。
巧。巧妙地利用聯想的心理現象,使企業名稱能給人以好的、 吉利的、優美的、高雅的等多方面的提示和聯想,熊較好地反映出企業的品味,在市場競爭中給消費者好的印象。“娃哈哈”這個名稱,使人自然地聯想起天真活潑的孩子,反映出企業的本質和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企業宗旨;“卓夫”,含義是“卓越的大丈夫”,演繹出一種高雅、領先、超群的風格,有氣魄和感染力;中國傳統名牌“穩得福”,中文意思吉利喜氣,英文諧單Wonderful有“精彩、奇妙、了不起”的含義。
總之,好名稱應該是“音”、“形”、“意”俱佳的完美結合,通俗地說要好認、好讀、好記、好看又好聽,使人一接觸就難以忘懷,細想想又別有風味。“商品品牌名稱和企業名稱是否統一併沒有硬性規定,一般來說,品牌因涉及到具體商品及特定的消費者,而更具針對性。首先,品牌名稱必須能與產品目標公眾直接交流,要有針對消費對象的提示,如不宜給日用品取專業型產品的名字;不宜給兒童用品取過於複雜和文縐縐的名字;男性用品名稱音韻上宜趨於硬派,女性用品名稱則應輕柔。其次,品牌名稱有對商品性能和功能的提示、暗示和象徵,可對消費者產生一定吸引力,如“飛柔”、“海飛絲”洗髮用品,“美而暖”羊毛衫等等。
品牌名稱與企業名稱一致,適用於性質、價格和目標市場大體一致的產品,在同一名稱下推出各種系列產品,可顯示企業實力,提高企業威望,也可節約廣告宣傳費用,但這種親密的聯繫擔負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風險。上海鳳凰腳踏車廠北京長城風雨衣公司。日本TDK公司等都是在創名牌產品後,統一品牌和企業名稱,來提升企業知名度,再進一步維護品牌形象,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品牌名稱與企業名稱不一致,適用於經營多元化,產品特性、價格、目標市場有差異的企業,一類產品一個品牌,有利於維護品牌聲譽的獨立性,不會產生“連帶”影響,又可吸引更多的不同偏好的消費者。但品牌多了,宣傳廣告費用激增,而且企業的整體形象淡化,導致有些消費者只知某名牌產品,不知生產企業是誰,難以樹立企業整體形象。

設計要素

◆標準色的設計
標準色是用來象徵公司或產品特性的指定顏色,是標誌,標準字型及宣傳媒體專用的色彩.在企業信息傳遞的整體色彩計畫中,具有明確的視覺識別效應,因而具有在市場競爭中致勝的感情魅力.
企業標準色具有科學化,差別化,系統化的特點.因此,進行任何設計活動和開發作業,必須根據各種特徵,發揮色彩的傳達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制訂一套開發作業的程式,以便規劃活動的順利進行.
企業標準色彩的確定是建立在企業經營理念,組織結構,經營策略等總體因素的基礎之上的.有關標準色的開發程式,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企業色彩情況調查階段
調查的重點在於分析企業本身同競爭企業之間的差異,特別是在使用色彩方面的差異,色彩與企業經營理念的關係,企業商品色彩的特點與消費者的評價,企業環境和企業宣傳色彩的情況,以利未來的整體作業.
2.表現概念階段
3.色彩形象階段
4.效果測試階段
標準色設計儘可能單純,明快,以最少的色彩表現最多的含義,達到精確快速地傳達企業信息的目的.其設計理念應該表現如下特徵:
1.標準色設計應體現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產品的特性,選擇適合於該企業形象的色彩,表現企業的生產技術性和產品的內容實質.
2.突出競爭企業之間的差異性.
3.標準色設計應適合消費心理.
設定企業標準色,除了實施全面的展開,加強運用,以求取得視覺統合效果以外,還需要制訂嚴格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特形圖案設計
特形圖案是象徵企業經營理念,產品品質和服務精神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或具有紀念意義的具象化圖案.這個圖案可以是圖案化的人物,動物或植物,選擇一個富有意義的形象物,經過設計,賦予具象物人格精神以強化企業性格,訴求產品品質.
特形圖案又稱"企業造型".它是通過平易近人,親切可愛的造型,給人製造強烈的記憶印象,成為視覺的焦點,來塑造企業識別的造型符號,直接表現出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服務特質.比如,麥當勞專賣店門前的"麥當勞叔叔",肯德雞專賣店門前的老爺爺.
企業造型的功能,在於通過具象化的造型,來理解產品的特質及企業理念,因此,在選材上須慎重.造型的設定上,須考慮宗教的信仰忌諱,風俗習慣好惡等.
企業造型圖案設計應具備如下要求:
1.個性鮮明:圖案應富有地方特色或具有紀念意義.選擇圖案與企業內在精神有必然聯繫,如:日本的麒麟啤酒,美國麥當勞等.
2.圖案形象應有親切感,讓人喜愛,以達到傳遞信息,增強記憶的目的.
海爾的兩個中法兒童吉祥物的設計,即具有活潑,親切,可愛的形象,對海爾產品形象的推廣,起了極大作用.

◆象徵圖案設計
在識別系統中,除了企業標誌,標準字,企業造型外,具有適應性的象徵圖案,也經常運用.
象徵圖案又稱裝飾花邊,是視覺識別設計要素的延伸和發展,與標誌,標準字型,標準色保持賓主,互補,襯托的關係,是設計要素中的輔助符號,主要適套用於各種宣傳媒體裝飾畫面,加強企業形象的訴求力,視覺識別設計的意義更豐富,更具完整性和識別性.
一般而言,象徵圖案具有如下特性:
1.能烘托形象的訴求力,使標誌,標準字型的意義更具完整性,易於識別.
2.能增加設計要素的適應性,使所有的設計要素更加具有設計表現力.
3.能強化視覺衝擊力,使畫面效果富於感染力,最大限度地創造視覺誘導效果.
然而,不是所有的企業形象識別系統都能開發出理想的象徵圖案.有的標誌,標準字型本身已具備了畫面的效果,則象徵圖案就失去了積極的意義,這種情況,使用標準色豐富視覺形象更理想.
一般而言,標誌,標準字型在套用要素設計表現時,都是採用完整的形式出現,本容許其圖案相重疊,以確保其清晰度,對象徵圖案的套用效果則應該是明確的,而不是所有畫面都出現象徵圖案.
日本三井銀行的象徵圖案設計非常成功,整組圖案是由標誌圖形延儕變化而來,並對套用效果用了相應的規定,大面積的畫面則使用整組圖案,小面積的畫面則使用一個單元的圖案.像這樣規劃的象徵圖案非常便於展開運用,有利於強化視覺形象的識別效果.
象徵圖案的設計是為了適應各種宣傳媒體的需要而設計的,但是,套用設計項目種類繁多,形式千差萬別,畫面大小變化無常,這就需要象徵圖案的造型設計是一個富有彈性的符號,能隨著媒介物的不同,或者是版面面積的大小變化作適度的調整和變化,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定型圖案.

設計階段

A、準備階段:成立VI設計小組,理解消化VI,確定貫穿VI設計的基本形式,蒐集相關咨訊,以利比較。VI設計小組由各具所長的人士組成。人數不在與多,在於精幹,重實效。一般說來,應由企業的高層主要負責人擔任。因為該人士比一般的管理人士和設計師對企業自身情況的了解更為透徹,巨觀把握能力更強。其他成員主要是各專門行業的人士,以美工人員為主體,以行銷人員、市場調研人員為輔。如果條件許可,還邀請美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專業人士參與部分設計工作。
B、設計開發階段:
VI設計一般包括基礎部分和套用部分兩大內容。視覺識別系統分為基本要素系統與套用要素系統兩方面。
基本要素系統主要包括:企業名稱、企業標誌、標準字、標準色、象徵圖案、宣傳口語、市場行銷報告書等。
套用系統主要包括:辦公事務用品、生產設備、建築環境、產品包裝、廣告媒體、交通工具、衣著制服、旗幟、招牌、標識牌、櫥窗、陳列展示等。視覺識別(VI)在CI系統中最具有傳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社會大眾所接受,據有主導的地位。
VI設計小組成立後,首先要充分地理解、消化企業的經營理念,把MI的精神吃透,並尋找與VI的結合點。這一工作有賴於VI設計人員與企業間的充分溝通。在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之後,VI設計小組即可進入具體的設計階段。
C、反饋修正階段
D、調研與修正反饋
E、修正並定型在VI設計基本定型後,還要進行較大範圍的調研,以便通過一定數量、不同層次的調研對象的信息反饋來檢驗VI設計的各細部。F、編制VI設計手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