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dy in Number 6: Music Saved My Life

The Lady in Number 6: Music Saved My Life

由於她的鋼琴才能,在泰瑞辛集中營期間,她被獲準定期演奏。 她說:“在這些音樂會上,人們坐在那裡,有老人,有無依病弱的人,這些音樂是大家的食糧。 也許有人還不知道,她1周前的今天離開了人生,享年110歲,她平靜的死去。

影片背景

這部紀錄片是奧斯卡最佳導演克拉克(Malcolm Clarke)執導,由李德(Nicholas Reed)製片。波波特說,克拉克是英國人但自1990年代中期起便住在滿地可,李德也是英國人,目前居住洛杉磯。影片主角桑默是世界上年紀最長的鋼琴家,也是已知最年長的二戰大屠殺倖存者。她1943年與丈夫和兒子一同由捷克布拉格送到泰瑞辛集中營。二戰期間,約14萬猶太人被送往該集中營,33430人死在那裡。1945年,泰瑞辛集中營獲蘇軍解放,倖存者不足2萬,桑默一家三口是其中之一。
這位紀錄片嚴格來說不算是加拿大製作,因為出資者也不是加拿大人,但波波特說工作班底全是法裔加拿大人,包括攝影指導Kieran Crilly,剪輯Carl Freed、作曲Luc St-Pierre全是滿地可人。
波波特說,拍片的動機始於2008到2010年他和克拉克構思拍攝另一部電影的時候。當時一位從旁協助的紐約鋼琴師告訴他們赫茲-桑默有多么啟發人心,並說他們應該把她的故事搬上大銀幕。
在桑默去世前,大家普遍認為桑默是英國倫敦目前在世第二高壽的人瑞,全世界大屠殺存活最高壽的人。她在布拉格出生,後來成為馳名的音樂會鋼琴家。波波特說,她的父親告訴她:“盡你所能的學習,因為你腦海里的東西他們永遠拿不走。”
所以她和兒子一起被關在特萊西恩施塔特(Theresienstadt)集中營時,便把重心放在音樂上,在腦海里想像那些音符並且彈奏和唱出來。波波特說:“音樂的美以及置身於這么可怕的環境下,在腦海里回想這些音樂的能力,是讓她在當時以及終其一生保持理智的原因”。

角色介紹

桑默1903年出生於捷克布拉格的猶太家庭,父親是個商人,母親受過良好教育,經常在家中舉辦文化沙龍。奧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經常到她家蹭飯吃。桑默5歲開始學習鋼琴,是一名頗具天賦的鋼琴演奏家。二戰期間,她的家人先後遭到納粹德國迫害。1942年,桑默73歲的母親被送至泰瑞辛集中營,不久後和桑默的丈夫一起被轉送至特雷不林卡滅絕營毒死。母親的死讓她的人生墜入最低谷,從那時起,她每天練琴8小時,以緩解自己的悲傷。沒想到,優美的琴聲打動了住在附近的一名德國軍官。就在她動身去泰瑞辛集中營的前一晚,這名軍官表達了對她的欽佩,告訴她“會想念她的演奏”。
“音樂挽救了我的生命。”在追憶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時,桑默總是這么說。由於她的鋼琴才能,在泰瑞辛集中營期間,她被獲準定期演奏。每當她彈鋼琴時,人們就會圍上來,靜靜地傾聽。她說:“在這些音樂會上,人們坐在那裡,有老人,有無依病弱的人,這些音樂是大家的食糧。我們靠演奏音樂活著。”
桑默苦難而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成為許多藝術家創作的素材。以她的事跡改編的紀錄片《6號屋的女人:音樂拯救生命》在2014年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紀錄片獎提名。她的生活經歷還被寫成兩本書:《地獄中的伊甸園》和《百年智慧:世界上現存最高齡大屠殺倖存者愛麗絲·赫茲·桑默的生活教訓》。
2014年2月23日,愛麗絲·赫茲·桑默在倫敦去世,享年110歲。

獲獎記錄

2014年台北時間3月3日上午9:30(洛杉磯當地時間2日晚)該片獲得獲奧斯卡最佳記錄短片獎。
《6號女人》獲得最佳紀錄短片
獲獎感言:當我遇見6號女人的主人公愛麗絲·赫茲·桑默,她對於喜悅的理解和她對原諒的態度真的讓我震驚。也許有人還不知道,她1周前的今天離開了人生,享年110歲,她平靜的死去。而這個獎項真的是對她最好的禮物。她讓我們所有的團隊都很樂觀,很快樂,她讓我們理解了人生。希望所有看到影片的人都能體會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