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端子

S端子

S端子,或稱獨立視訊端子是一種將視頻數據分成兩個單獨的訊號(光亮度和色度)進行傳送的模擬視頻訊號,不像合成視頻訊號(composite video)是將所有訊號打包成一個整體進行傳送。常見型號為4針、7針和9針。

基本信息

概述

S端子S端子
(部分A)Y/C的合成訊號、(部分B)是S-端子的獨立信號。在S-端子中,光亮度(Y;greyscale)的訊號和調製色度(C;colour)的訊號也是由獨立的電線或電線組所傳送。
在合成視頻中,光亮度的信號是經低通濾波器慮成低頻信號,以防以因線路而干擾,因高頻率的光亮度資訊及色度訊號的一部分是重疊的。而S-端子把兩種訊號分開,這種就不用把光亮度的訊號再轉成低通濾波。這樣可以給予光亮度的訊號有更大的頻寬,也解決了訊號重疊的問題。因此,受干擾的點陣訊號事被排除。這表示S-端子能從完整原先的影像訊號轉送比合成訊號更多的訊息,因此與合成影像相比,S-端子更有效使圖像在低失真的情況下,原畫再生。
但是,影像訊號被分離為亮度與色度兩部分,因此S-端子有時也被視為是一種合成影像訊號,但就品質上而言,S-Video是component訊號中最差的一種,遠不如其他更為複雜的component影像訊號(如RGB)。S-Video與這些更高階component影像的差別在於,S-Video將色度的訊號合為一條訊號進行傳送,因此色度的訊號必須先經過編碼,而且NTSC、PAL或SECAM等影像訊號透過S-Video進行傳送時皆有不同的編碼方式。所以為了使訊號間達到完全兼容性,必須兼顧S-Video接頭與色度編碼方式兩者的兼容性。

分類

S端子S端子
目前市場常見的S-端子型號有三種:4針、7針和9針
1、4針S-端子接口
4針是常見S-端子,目前的電視機影碟機投影儀配接的都是4針接口,較早一些的顯示卡如MX440,FX5200等配置的也是4針S-端子
2、7針S-端子接口
標準的7針S-端子比較4針的多出了一路複合信號,可以單獨分離輸出RCA信號(複合信號),在顯示卡上就可以省去一個黃色的VIDEO輸出接口。雖然多出的2針功能和定義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是把這兩針作為標準AV視頻信號輸出,這樣就使得這個7針接口即能分離出一路4針標準S端子信號,又能分離出一路標準的AV視頻信號。有的配備7針S端子的顯示卡配備一個一轉二的轉接輸出裝置,可以分成S端子和AV輸出兩種模式
不過,7針的S-端子接口可以直接使用4針S端子線,不必另行購買連線線。
3、9針S-端子接口
一種是為其中4針是標準S端子,2針是標準AV視頻信號輸出,餘下2針是音頻信號輸出。
另一種是具備VinVout功能或是HDTV功能的S端子,具備色差輸出YPbPr或YCbCr,目前市場流行的ATI和Navidia顯示卡都帶此種高清功能。

連線器

目前S-Video的訊號一般採用4接腳(pin)的mini-DIN連線端子,終端阻抗須為75歐姆,除此之外與一般mini-DIN線材無異(如Apple所使用之ADB),當沒有S-Video專用線材時,這些mini-DIN線材都可以當成S-Video訊號傳輸之用,但畫面品質可能沒有這么好。
mini-DIN的接腳很脆弱容易變形彎曲,進而造成色彩或其他訊號的損毀或遺失。變形彎曲的接腳可以再將之調整為原本的形狀,但此舉亦可能造成更進一步的損傷或接腳斷裂。
在mini-DIN接頭標準化之前,S-Video訊號經常採用不同類型的接頭,例如在1980年代Commodore64家用電腦的時代,S-Video的輸出線材大部分採用8pinDIN的電腦端接頭與一對RCA的螢幕端接頭。S-Video是筆記型電腦最常使用的影像輸出端子,然而許多具有S-Video輸出的裝置也都有composite輸出端子。
S-Video可以經由SCART接頭來傳送.但因為它並不是SCARTstandard的一部份,所以並非所有的SCART-compatible設備都可以支援它.另外,在使用SCART時S-Video和RGB是相互排斥的.這是由於S-Videoimplementation所使用的pin腳原本是分配給RGB的。

詳述

常規S-端子插孔
針口插孔:
Pinassignments針口插孔簡稱用途
1GND地線(Y)
2GND地線(C)
3Y亮度(Luminance)
4C色度(Chrominance)

套用

S-Video在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地方相當普及,原本是用在一些家用電視、DVD播放機、high-end錄影機、數位電視接收器、DVR與電視遊樂器等。幾乎所有的電視輸出繪圖卡的連線端子都是採用S-Video,甚至在歐洲也有使用S-Video(歐洲因為偏好使用SCART所提供更高品質的RGB訊號,而使得S-Video無法完全標準化)。
某些特別便宜的S-Video線材當傳送距離超過5米的時候,特別可能造成訊號的損失。
因為將S-Video轉為合成訊號訊號十分容易,因此許多電子零售商皆有提供訊號轉換所使用的轉接器。訊號轉換主要在於讓原本不兼容的裝置可以彼此進行連線,無法提高影像品質。
S-Video因為頻寬不足的關係,通常不適合用於高解析度的影像訊號。所以高解析度的訊號通常都以類比component影像訊號或是寬頻數位的方式連線到顯示螢幕(通常採用HDMI或DVI端子)。
S-Video在VCR的套用情形上有點特殊,一般S-Video是設計給SuperVHS所使用的一種高頻寬影像連線端子,而且對其他大多數消費型裝置也是採用相同的設計理念,並延續到DVD格式的崛起。許多數位、Hi-8與S-VHS-C攝錄影機皆支援S-Video輸出,但標準VHS的VCR卻無法提供高解析度的訊號以滿足S-Video端子,因此大多數的裝置包括已經結合DVD播放器的裝置(具有S-Video或component輸出),仍需要從VHS的面板透過composite影像訊號或RF端子輸出。
注意的是S-端子不能傳送聲音的訊號。因此,還需要一組單獨的音頻連線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