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ssy Riot樂隊

Pussy Riot樂隊

Pussy Riot樂隊(譯為造反貓咪樂隊、暴動小貓樂隊、小貓暴動樂隊等),是由俄羅斯女性主義朋克樂隊。因該樂隊2012年2月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進行“朋克祈禱”,其中3名成員被政府逮捕,分別判處2年徒刑,罪名是在教堂實施“流氓行為”,後一名成員因緩刑而被釋放,另外兩名成員維持原判。2013年12月23日,根據普京宣布的大赦令,“暴動小貓”成員阿廖欣娜和另一名成員托洛科尼科娃獲釋。

簡介

Pussy Riot女子朋克樂隊Pussy Riot女子朋克樂隊

PussyRiot是一支俄羅斯女性主義朋克樂隊,中文有暴動小貓、造反貓咪、小貓暴動等譯名。樂隊成立於2011年8月,樂隊成員包括12個表演者和約15個負責技術問題的人員來進行拍攝、編輯和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她們的視頻的工作。PussyRiot表演時通常穿著顏色鮮艷的裙子和連褲襪,即使在寒冷的天氣中也不例外。她們的面孔都被頭套掩蓋,在接受採訪時使用化名。

音樂風格

樂隊成員說她們的的音樂主要受到朋克搖滾樂隊AngelicUpstarts,CockneyRejects,Sham69和The4-Skins的影響。還從美國朋克樂隊比基尼殺戮,KarenFinley和Riotgrrrl在20世紀90年代的運動中得到靈感。

意識形態

樂隊成員托洛孔尼科娃,她的丈夫PyotrVerzilov和樂隊成員薩穆特瑟維奇曾經是無政府主義藝術組織"Voina"的成員,2009年分裂出來形成了自己的團體,總部位於莫斯科,名字也叫"Voina",而PussyRiot通常被認為是這一團體的分支。PussyRiot首次亮相是在2011年10月,托洛孔尼科娃和薩穆特瑟維奇對Voina成員的關於“朋克主義”的演講上她們演唱了歌曲Ubeisexista(殺了性別歧視),並說她們是“一個新的俄羅斯朋克樂隊PussyRiot”。
音樂表演團體是有組織的,部分是由於憤怒,她們認為俄羅斯政府的政策,是對婦女的歧視。理由是立法“限制合法墮胎”。她們的共同創辦人說,PussyRiot是“全球反資本主義運動,其中包括無政府主義者,托洛茨基主義者,女權主義者和自治主義者的一部分。”

爭議事件

褻瀆宗教事件

PussyRiot女子樂隊2012年2月21日來到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5名女孩帶著面具走近神壇,打開擴音設備後唱起包含褻瀆神靈內容的歌曲。她們用粗暴的語言攻擊普京和俄羅斯東正教會莫斯科大牧首基里爾一世。樂隊表演的視頻被公布在網際網路上,這些行為後來被樂隊描述為“朋克祈禱”。

斯諾登漫畫事件

2013年8月5日,據俄羅斯“紐帶”新聞網訊息,巴西一文化雜誌的八月封面刊登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中情局前雇員斯諾登的“親吻照”。據報導,在這張合成的封面照片中,斯諾登“擁吻”普京的同時,將一張“釋放‘暴動小貓’樂隊”的標籤貼到了其背後。

被捕入獄

2012年3月,PussyRiot樂隊的其中3名成員因涉嫌侮辱俄羅斯宗教,而被關押在看守所,莫斯科塔甘區法院6月20日延長了對她們的羈押時限。俄羅斯有關部門根據刑法第213條“流氓”條款對她們提出指控,最高可判處被告7年徒刑。

檢察院認為,樂隊成員“給基督教事工工作的神聖價值觀造成巨大損失”,“侵犯了教會聖禮的神秘”,“褻瀆俄羅斯東正教的世俗基礎”。

總檢察院表示,樂隊成員“以對於這種地方過於成人化的方式”演唱“冒犯和褻瀆信仰東正教公民內容的歌曲”。

2012年6月,包括最知名的人民演員、導演、作家與音樂家在內的數百名俄羅斯文化活動家聯名上書俄最高法院與莫斯科市法院,請求釋放因舉辦“朋克禱告”活動被刑事羈押的PussyRiot樂隊的3名成員。請願書中寫道:“在此簽名的我們各位對樂隊2月份在救世主大教堂活動道德層面的評價各不相同,但我們認為,PussyRiot的行為不構成刑事犯罪。姑娘們沒有殺害任何人,沒有搶劫,沒有實施暴力,也沒有毀壞或竊取他人財物。任何反教權主義的行為,如果不屬於刑法範圍,就不可以成為刑事追查的理由。”

在法庭上,PussyRiot的成員拒絕承認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的行為系流氓罪,但在東正教信徒面前表示了懺悔,並稱並不想以自己的朋克演出侮辱他們。3名被告一致認定自己的行為不含俄刑法第213條的內容(流氓罪),她們認為,對朋克禱告的懲罰最多不會超過行政處罰。

12月23日,“暴動小貓”成員阿廖欣娜(右)獲釋後被記者包圍12月23日,“暴動小貓”成員阿廖欣娜(右)獲釋
2012年7月20日,法官馬林娜·西洛娃傾聽了各方的陳述,只做出一項裁決:她同意檢察官的請求,把三名被告羈押半年。

2012年8月17日莫斯科塔乾斯基地區法院作出判決,分別判處3名成員2年徒刑,罪名是在教堂實施“流氓行為”。

2012年10月10日,抗訴後,葉卡特琳娜·薩穆特瑟維奇因緩刑而被釋放,另外兩名成員維持原判。

2012年12月,“暴動小貓”事件入選俄2012十大新聞。

懲罰獲認可

在俄羅斯國內,多數人還是認可對“暴動小貓”的懲罰。俄羅斯獨立研究機構列瓦達研究中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只有6%的俄國民眾同情“暴動小貓”,51%的人對她們反感或者沒有什麼好話來形容她們。《今日俄羅斯》報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42%的人認為她們冒犯了宗教信仰,53%的人認為教會不應作為政治抗議的場所,僅有15%的俄羅斯人認為樂隊成員不應受到懲罰。不過,許多人認為更好的懲罰方式是對她們進行罰款或者強制社區服務。

獲得普京赦免

當地時間2013年12月23日,根據普京宣布的大赦令,“暴動小貓”成員阿廖欣娜和另一名成員托洛科尼科娃獲釋。

輿論爭議

新反對派的象徵

法新社稱,“暴動小貓”被認為是反普京的新反對派的象徵。雖然有些俄羅斯反對派人士認為“暴動小貓”在東正教堂的表演有些低級趣味,但她們遭遇的嚴厲懲罰成為反普京活動人士集結起來的一大原因。更重要的是,她們的出現象徵著年輕反對派渴望擁抱網際網路、並通過大膽創新的方法來挑戰普京。她們的入獄激起西方輿論一系列對普京的批評,並贏得麥當娜、翁山蘇姬等人的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