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col Stack

Protocol Stack它描述信號的時序和通信數據的結構。在協定棧的較低層定義了廠商們可以遵循規則以使他們的設備可以與其它廠商的設備進行互聯。較高層定義如何管理不同類型的通信會話,用戶應用程式如何才能相互操作。你在協定棧中走得越高,協定也越複雜。

簡介

如果不參考下面進行數據交換的協定或通信過程的討論,那么就不可能討論計算機的互聯。

對協定的任何討論通常都會牽涉到與開放式系統互聯(OSI)協定棧的比較。

OSI協定棧定義了廠商們如何才能生產可以與其它廠商的產品一起工作的產品。

然而,由於缺乏工業界的承認,今天,OSI更象是一個模型,而不是一個被接受的標準。這是因為許多公司已經在他們的產品中實現了另外一些協定。

協定定義

讓我們利用OSI標準來比較廠商的作業系統及產品間網路互聯和互操作性。

在這個OSI模型中,在協定棧中有七層,每個都在不同的硬體和軟體級別進行工作,你可以檢查協定棧的每一層來觀察系統是怎樣在區域網路(LAN)上進行通信的。

如以前所述,許多廠商並不完全跟隨OSI協定棧,他們使用很接近OSI協定棧的其它協定棧,或者將一些獨立的協定組合成一個協定組,使用一種協定棧的產品不能與使用另外一種協定棧的產品直接相連或相互操作。

然而,使用不同的“封裝”技術和協定轉換,是可能在它們之間做到一些級別的互操作性的。

主要協定

1. OSI 協定棧:OSI 協定棧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提倡世界範圍的互操作性而定義的,它通常被用與其它協定棧進行比較的標準。

2. NetWare SPX/IPX 協定:NetWare 串列分組交換/網間分組交換(SPX/IPX) 協定,是由 NovellNetWare 使用的一種本質性協定 (nativeprotocol)。它源於 Xerox 網路系統(XNS) 協定棧。

3. TCP/IP 協定組: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 是最早的網路協定棧之一。它最初是由美國國防部為將多廠商網路產品連線在一起而實現的,其中IP部分提供了一種對網際網路連線的最好定義,並且被許多廠商用於在局域或廣域互聯產品。

4. AppleTalk協定:AppleTalk 協定是由 Apple Computer 為互聯 Apple Macintosh 系統而定義的。

5. IBM/Microsoft協定組:IBM 和 Microsoft 進行互聯的產品通常是結合在一起的,這是因為這兩個公司聯合起來開發使用他們的產品,

例如:L 管理器和 OS/2。

相關條目:Layered Architecture 分層體系結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 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Packets分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