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L03式300毫米多管火箭炮

PHL03式300毫米多管火箭炮

PHL03型300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PHL03型300毫米火箭炮是中國發展的新一代多管火箭炮。 2004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第7套軍事頻道首度公開代號為PHL03的300毫米火箭炮進入解放軍服役,同時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也以AR-2的稱呼將其推向國際市場。 ‍PHL-03式遠程多管火箭炮齊射‍按照解放軍的作戰編制,PHL03多管火箭炮系統的基本作戰單元包括一輛指揮車、4~6輛發射車和4~6輛供彈車。

簡介

PHL03型300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PHL03型300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
‍PHL03型300毫米火箭炮是中國發展的新一代多管火箭炮。發射車採用萬山WS2400型8×8越野底盤,12根發射管分上、中、下三排布局成田字形排列,使調整火箭炮射角的液壓桿等設備安置在其中。自重21噸,載重22噸,可攜帶12發火箭彈。滿載時在公路上最大行駛速度應該可達60千米/小時,一次加油行程不小於650千米,最小轉彎半徑15米,最大爬坡度57%,最大涉水深度不低於1.1米。該發射車可在公路、土路或灘頭實施機動,在中雨、中雪或能見度大於50米的霧天進行發射,在局部照明條件下進行夜間發射。從行進狀態轉入戰鬥準備狀態僅需3分鐘。戰車占據發射位置、得到目標指示後,地形定位、火箭彈軌跡定位、發射仰角確認自動完成,齊射時間38秒,戰鬥班組緊急撤出發射陣地的時間為1分鐘。 中國PHL03型300毫米火箭彈:火箭彈長7.3米,直徑0.3米,起飛質量840千克,戰鬥部質量235千克,最大射程為150公里.眾多新技術的採用使火箭彈在射程、命中精度、殺傷威力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火箭彈採用先進的一次拋散的破甲、殺傷雙用途子母彈戰鬥部,開殼、拋殼、拋撒子彈一次完成。子彈不少於500個,子彈的動破甲厚度不小於50毫米,有效殺傷半徑不小於7米,子彈散布半徑為100±40米。‍‍

研發歷史

PHL30式300毫米遠程多管火箭炮實彈射擊PHL30式300毫米遠程多管火箭炮實彈射擊
‍在20世紀80年代的對越“兩山輪戰”期間,解放軍活用炮兵,取得了“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勝利”的戰術成功,也堅定了中央軍委建設陸軍炮兵拳頭部隊的信心。不過,剛剛從“文革”混亂中擺脫出來的中國軍工部門暫時無力開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口徑精確打擊多管火箭炮,僅能以122、130毫米等中口徑火箭炮滿足部隊的需求,它們的射程基本在20千米以內,無法對敵人縱深目標實施毀滅性打擊,而作為技術儲備的83式273毫米四管火箭炮無論在射擊精度還是火力覆蓋等關鍵性指標方面都存在不小的缺憾。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不僅以強大的制空權剝奪了伊拉克地面部隊的機動權利,還將神秘的美制M270多管火箭炮投入實戰,約200門M270火箭炮共發射了9600多枚227毫米口徑火箭彈,這些火箭彈對伊拉克地面目標投送了約600萬枚M77雙用途子彈藥。因為這種火箭炮在一個連齊射時能覆蓋並摧毀標準軍用地圖上一英里方格上的所有物體,被多國部隊稱為“方格終結者”,而伊拉克人對這種射程45千米的火箭炮的形容更貼切,那就是“鋼雨”。‍
由於海灣戰爭的刺激,以及中國軍事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尋求射程大於60千米的火箭炮武器系統成為中國陸軍的急需。恰在此時,正逢蘇聯解體,許多過去被雪藏在家的絕密級裝備被手頭拮据的獨立國協國家紛紛拿到國際市場上“充飢”。據台灣《軍事家》雜誌披露,1992年馬來西亞在吉隆坡舉行亞洲防務展,沒有國家做靠山的俄羅斯幾家“草根”軍火商居然都拿出“龍捲風”300毫米火箭炮進行交易,各家還大肆壓級壓價,試圖最先拉到客戶。有意思的是,正遭受西方武器制裁的中國卻也派出龐大的代表團,在展會期間推薦自己的軍品,並尋找適合引進的海外軍事技術。通過了解,中國軍事代表團對“龍捲風”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並向多家俄企發出歡迎來華洽談業務的信號。
“龍捲風”火箭炮系統於1983年設計定型,1987年入役,最初為14管,後變為12管樣式。它是蘇聯(俄羅斯)最大口徑的火箭炮,主要裝備軍屬遠程火箭炮兵旅,每旅下轄3個營,每營下屬3個連,每連各裝備3輛9A32型炮車和1輛9T234-2裝填運輸車,全旅共27台炮車。“龍捲風”火箭炮旅主要擔負作戰地域內的火力支援,壓制和殲滅有生力量,摧毀裝甲目標、炮兵連隊,同時也可加強到主要進攻軸線以提高突擊火力密度,打擊正面之敵的前沿機場、軍師指揮所、倉庫等。‍
60周年國慶閱兵中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方陣60周年國慶閱兵中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方陣
‍據台灣《尖端科技》雜誌稱,20世紀90年代初,來自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的廠商相繼向中國提供了“龍捲風”火箭炮的相關技術和資料,內容涉及發射系統、彈道控制系統、火箭彈、多種戰鬥部等。事實上,中國軍工企業在發展自己的300毫米遠程火箭炮方面確實吃過“百家飯”,絕非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單純從俄羅斯進行整體技術引進。到21世紀初,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加以及工業技術的提升,國產300毫米火箭炮終於在厚積薄發中光彩亮相。2004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第7套軍事頻道首度公開代號為PHL03的300毫米火箭炮進入解放軍服役,同時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也以AR-2的稱呼將其推向國際市場。

結構性能

‍

底盤 
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兩向視圖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兩向視圖
‍PHL03火箭炮車戰鬥全重43噸,車長12米,車寬3米,車高3米,底盤系中國內地所能提供的最佳大型輪式越野車輛——萬山一2400型8×8越野車。說起萬山一2400,還得談起大名鼎鼎的白俄羅斯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瑪斯),該廠最興盛時曾擁有2.3萬名員工,可生產400種不同型號的汽車,蘇聯時期幾乎包攬了蘇聯陸軍和戰略火箭軍大部分特種輪式車輛的訂單,“瑪斯”牌汽車的形象就此與飛彈、火箭炮緊密相聯,“飛毛腿”、“撒旦”、“薩姆”這些飛彈明星乃至“龍捲風”火箭炮都用“瑪斯”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21世紀初,明斯克廠與中國三江航天集團建立合資企業,向其轉移全套MAZ-543飛彈發射車(該車也是“龍捲風”火箭炮所用底盤)的設計圖紙,協助中方進行部件改進並進行技術升級,最終使三江集團製造出性能更優良的萬山2400型20噸級越野車。該車繼用作“東風”11型戰術飛彈的發射車和供彈車後,又被選為PHL03火箭炮的底盤,足見其在解放軍重型輪式車輛家族中的王者地位。‍
而PHL03系統的炮車和裝填車底盤均採用萬山2400底盤。駕駛艙均有裝甲防護,其中炮車的駕駛艙後部還有一個無線電通訊設備和火控系統指揮艙,艙內有火箭炮的發射控制系統,並可搭載除車長、副駕駛外的另兩名炮班成員。無論裝填車還是炮車,駕駛艙和火控系統指揮艙內均裝有整體式三防濾毒通風設備,配合全車各主要部分的遙控功能,車組成員不佩帶防毒面具、穿著防護服就可操縱車輛行軍、發射和裝填。
底盤採用V-3D12柴油發動機,功率超過500馬力,單位功率達到20馬力/噸以上,這在同級別的越野底盤中屬於佼佼者。該底盤載重量超過20噸,配備各類設備、武器後整車重量一般在45噸左右。其傳動系統也頗為“豪華”:三檔位液力行星齒輪變速箱、液壓傳動系統驅動每側4個1.5×0.5米(直徑×寬度)的大型輪胎,扭桿懸掛系統加上每個寬大的低壓胎都有自己的獨立懸掛減震器,再配合全輪驅動和中央輪胎壓力調整系統使其越野能力超群。PHL03火箭炮可以開上中國通行地域最惡劣的青藏高原,其公路最高行駛速度為65千米/小時,一次加油行程不小於850千米,最小轉彎半徑15米,車輛爬坡度達60%,最大涉水深度不低於1米。‍發射系統
PHL03式300毫米遠程多管火箭炮裝彈過程PHL03式300毫米遠程多管火箭炮裝彈過程
‍該炮設計有12根定向發射管,分上、中、下三層配置,上層4個並排配置,中、下層則分左右配置,左右各並排配置2個發射管,調整火箭炮射角的液壓桿等設備則安置在集束髮射管下方。進行射擊時,炮車位於第三軸和第四軸之間的兩個液壓千斤頂下落到地面,以便使炮車穩定。火箭炮能夠在炮車中軸兩側正負30度的弧形區域內射擊,即人們平常所說的方向射界正負30度,因此該炮在進入陣地時不需要嚴格按照射擊測地指向線來停車。炮車可在公路、土路或灘頭實施機動,在中雨、中雪或能見度大於50米的霧天進行發射,在局部照明條件下進行夜間發射。從行進狀態轉入戰鬥準備狀態僅需3分鐘。發射車占據發射位置、得到目標指示後,地形定位、火箭彈軌跡定位、發射仰角確認自動完成。可以單發或齊射火箭彈,單發最小間隔3秒,齊射時間38秒,戰鬥班組緊急撤出發射陣地的時間為1分鐘。
同樣基於萬山-2400底盤的PHL03供彈車運載另外12枚火箭,需要裝填彈藥時,該車通過位於駕駛艙後部的液壓起重機,為炮車提供機械化裝彈,裝填時間小於20分鐘。‍

作戰套用

PHL-03式遠程多管火箭炮齊射PHL-03式遠程多管火箭炮齊射
‍按照解放軍的作戰編制,PHL03多管火箭炮系統的基本作戰單元包括一輛指揮車、4~6輛發射車和4~6輛供彈車。它採用無預置陣地和有預置陣地兩種作戰模式,在無預置陣地作戰模式下,各炮車接收到指揮車或上級提供的目標坐標和高空氣象數據後,自主定位定向、測量低空氣象數據、測量發動機藥溫、進行發射諸元計算、瞄準、發射。而在有預置陣地作戰模式下,各炮車接收到指揮車或上級命令後,進入預定發射陣地,到達發射位置後按標誌進行方向瞄準。指揮車計算射擊主要諸元,然後傳送給各炮車,炮車收到數據後進行瞄準,並進行火箭參數校訂及點火、發射。供彈車所攜彈藥可供炮車再齊射一次,因此每輛炮車可連續發射24發火箭彈,一個作戰單元可連續發射火箭彈96~144發,覆蓋大於2平方千米的範圍。
出於對“龍捲鳳”系統所用火箭彈的欣賞,中國也為PHL-03所發射的各類300毫米口徑火箭彈引入了初始段簡易控制自動修正系統(INS),該系統可以使該炮獲得比傳統火箭炮密集得多的彈著點,彈著點密集度提高一倍,射擊精度提高兩倍,只需較少的火箭彈就可以發揮較高的殺傷機率。因為這種火箭彈只修正初始飛行主動段的速度矢量,而不進行其他控制,所以稱之為“簡易制導火箭彈”。PHL03火箭炮的每根定向發射管頭部都有一個顯著的方盒子,其功能是發射火箭彈之前用來自動給各自定向管中的火箭彈裝訂程式。中國軍隊曾做過試驗,300毫米火箭彈只需在主動段控制2.5秒,就可以取得相當理想的精度效果。
雖然中國官方尚披露PHL03所用火箭彈的詳細情況,但通過分析中國出口型AR-2火箭炮所配彈藥的結構,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推斷PHL03用火箭彈也採用了固體燃料發動機推進技術,其最大射程達150千米,最小射程則為20千米,大致覆蓋了師屬炮兵與陸軍用戰術飛彈之間的火力空白。英國“中國防務網站”推測,PHL03所用火箭彈長7.3米,直徑0.3米,起飛質量840千克,戰鬥部質量235千克,它所採用的彈頭可能包括帶反裝甲/人員高爆碎片子彈藥的集束彈頭、內裝數百枚反步兵地雷的布雷彈頭、整體式溫壓彈頭等。據《軍事家》雜誌披露,中國曾從俄羅斯引進了9M55K1制導火箭彈,它採用9N152末敏彈戰鬥部,內裝5枚MOTIV-3M末敏子彈藥,每枚末敏彈重15千克,使用降落傘延遲下落,採用雙波段紅外尋的器,視場30度,視距150米,自鍛破片穿甲戰鬥部能在入射角70度的狀態下穿透70毫米厚的軋制均質裝甲。有訊息稱,中國已熟諳該彈藥的技術訣竅,並衍生髮展出自己的雙波段熱成像末敏火箭彈,已投入到PHL03火箭炮的發射測試,一旦成功,將標誌著中國陸軍炮兵正式進入遠程精確打擊的時代。‍

影響與評價

俄羅斯“軍事平等網”分析,PHL03火箭炮在解放軍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殺傷遠近地域內的群目標,消滅開闊地帶和掩體內的有生力量,摧毀摩步連、坦克連和炮兵部隊的非裝甲、輕裝甲和裝甲設備,攻擊戰術飛彈、防空系統和機坪上的直升機,也可摧毀指揮所、聯繫樞紐和軍工設施。
台灣英文版《台北時報》稱,在2010年南京軍區舉行的演習中,隸屬於第1集團軍第9炮兵師第201團的PHL03火箭炮充當了“絕對主角”,該團還配備了“紅箭”9重型反坦克飛彈和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陸軍反炮兵火控系統。該報還稱,廣州軍區第42集團軍第1炮兵師第209團也有類似的裝備。從中國官方媒體披露的視頻和圖像來看,中國PHL03火箭炮的打擊精度尚無法達到美國M270的水平,但其對150千米範圍內的目標實施可怕的火力覆蓋和投擲末端制導“聰明彈藥”的能力,仍然對台灣地面部隊和機場、港口等固定目標構成巨大威脅。‍
儘管PHL03火箭炮以AR-2的名義出口到巴基斯坦蘇丹摩洛哥等國,但俄羅斯專家始終將其視為本國“龍捲風”火箭炮的翻版,稱“克隆產品永遠沒有原裝貨好”。PHL03的製造商則堅決否認這一點,強調PHL03/AR-2的性能遠勝過“龍捲風”。事實上,自2004年以來,中國已推出大批遠程大口徑多管火箭炮系統,並積極尋找海外買家。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北方工業公司的國內競爭對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甚至推出“神鷹”400制導火箭炮系統。西方擔心,如果像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這樣的武裝獲得PHL03/AR-2或“神鷹”400這樣的大威力武器,誰能構想中東會發生什麼樣的戰爭。
另據《軍事家》雜誌報導,台灣軍方已對PHL03火箭炮變身為船載火箭炮感到擔憂,因為解放軍的火炮自動指揮系統已經可以自動控制一個炮兵連進行集火射擊,所以船載炮兵除了裝彈以外的瞄準工作完全能夠實現自動化,不但可以消除人為的誤差,並且無需對人員進行特殊的訓練。如果火控系統採用雷射測距儀來確定與目標的距離,還可以使船載火炮對岸上目標進行直接瞄準射擊。對於以面積覆蓋射擊為主的火箭炮來說,船載使用造成的射彈散布影響更小,只要有一套數字地圖和導航衛星系統就可以滿足幾乎全部射擊控制的要求。這樣,船載炮兵火力不但可以完成支援登入灘頭的地面部隊的任務,而且還可以對防禦方沿海機場、橋樑、公路和兵力集結地等目標進行攻擊,其火力攻擊的持續性、有效性和反應靈活性都要超過空中支援。由此可見,採取了必要技術措施的船載型PHL03火箭炮,在射擊精度上應能達到地面炮兵火力支援的基本要求,而且這方面的相關技術在地面炮兵自動化指揮系統和坦克火控系統上的套用都已經十分成熟,技術改進所需要的費用也比採用其他方法達到同樣效果更加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