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氮肥

氮肥是農業生產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種, 2、植物體內氮的營養生理功能①蛋白質的重要組分。 9、土壤中氮的來源、形態與含量

一、基本定義

氮肥是農業生產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種, 氮肥含有作物營養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對作物生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體內胺基酸的組成部分、是構成蛋白質的成分,也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起決定作用的葉綠素的組成部分。氮還能幫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N2氮肥是一種採用高新技術的氮肥

二、研究前沿

1、雅拉r商標於2007年1月24日提出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於2009年12月21日核准註冊,並頒發註冊商標證書;雅拉品牌包裝袋外觀設計於2010年8月23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於2011年4月27日審批通過並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專利號ZL201030283134.1),自此,雅拉商標、雅拉高端品牌包裝外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受到國家法律保護。
2、雅拉商標於2007年開始在進口肥料硝酸鉀上使用,使用初期就具備了高端品牌肥料的形象,2010年開始在經濟作物專用硝硫基氮肥、水溶性硫酸鉀等高品質化肥上使用,2011年在高品質複合肥上全面使用。
3、雅拉品牌主要肥料產品包括高端品質複合肥料、硝酸鉀、水溶性硫酸鉀、水溶性有機肥、硝硫基N2氮肥、高品質N3美加倍氮肥、水溶性複合肥料等化肥產品。
4、雅拉品牌以其獨特的產品品質和優良的效果表現、獨特的包裝外觀風格,區別於一般普通肥料,在高端肥料品牌中有著重要地位,在海南、福建、廣西、廣東、雲南、新疆等省區域市場甚至可以與進口肥料媲美。以雅拉牌複合肥料為例,雅拉牌複合肥料包裝一改進口複合肥料包裝的顏色單一、信息匱乏、風格傳統的缺點,給經銷商和廣大農民耳目一新見到包裝就有了高檔品牌的感覺。加上良好的品質,在作物光合作用效率、肥料利用率、農民使用增產效果、農產品優等率和農民使用滿意度等指標上都比普通肥料明顯提高,對改善農產品品質和農產品優等品率有著重大突破,切實提高農產品經濟價值,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三、氮肥常識

1、植物體內氮的含量和分布

氮含量:植株乾物重的0.3 ~ 5%
影響因素:植物種類:豆科作物> 禾本科作物 器官:籽粒、葉片> 葉片、根系
生育期:生育前期> 生育後期 生長環境:高氮土壤> 低氮土壤(施肥情況)
氮的分布:幼嫩組織>成熟組織>衰老組織 生長點>非生長點
氮的再利用能力強:在作物生育期中,約有70%的氮可以從較老的葉片轉移到正在生長的幼嫩器官中被利用。

2、植物體內氮的營養生理功能

①蛋白質的重要組分。(蛋白質中平均含氮16%-18%);
②核酸和核蛋白的成分。(核酸中的氮約占植株全氮的10%)
③葉綠素的組分元素。(葉綠體含蛋白質45~60%,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④許多酶的組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質);
⑤氮是多種維生素的成分(如維生素B1、B2、B6等)--輔酶的成分
⑥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IAA、細胞分裂素)--生理活性物質
⑦氮也是生物鹼的組分(如菸鹼、茶鹼、可可鹼、膽鹼--卵磷脂--生物膜)
總而言之:氮對植物生命活動以及作物產量和品質均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3、氮的吸收形態

無機態:NH4+-N、NO3--N(主要)NO2-N、 N2
有機態:NH2 -N、胺基酸、(少量)核酸等

4、植物對硝態氮的吸收與同化

吸收:旱地作物吸收NO3-為主,(屬主動吸收)
吸收機理:①被動滲透(Epstein,1972) ②接觸脫質子(Mengel,1982)
吸收後:10%~30%在根還原;70%~90%運輸到莖葉還原;小部分貯存在液胞內。

5、降低植物體內硝酸鹽含量的有效措施

①選用優良品種②控施氮肥 ③增施鉀肥 ④增加采前光照 ⑤改善微量元素供應

6、作物氮素營養失調的形態表現

氮缺乏 (1) 外觀表現
整株:植株矮小,瘦弱
葉脈、葉柄:有些作物呈紫紅色
葉片:細小直立,葉色轉為淡綠色、淺黃色、乃至黃色,從下部老葉開始出現症狀
莖:細小,分櫱或分枝少,基部呈黃色或紅黃色
花:稀少,提前開放
種子、果實:少且小,早熟,不充實
根:色白而細長,量少,後期呈褐色
氮素過多的危害
⑴營養體徒長,葉面積增大,葉色濃綠。
⑵莖稈變得嫩弱,易倒伏。
⑶作物貪青晚熟,籽粒不充實,生長期延長。
⑷細胞壁薄,植株柔軟,易受機械損傷(倒伏)和病害侵襲(大麥褐鏽病、小麥赤霉病、水稻褐斑病)。
實例:大量施用氮肥會降低果蔬品質和耐貯存性;棉花蕾鈴稀少易脫落;甜菜塊根產糖率下降;纖維作物產量減少,纖維品質降低。

7、植物缺氮

大麥缺N:老葉發黃,新葉色淡
玉米缺N:老葉發黃,新葉色淡,基部發紅(花色苷積累其中)。
水稻田氮肥過多,群體太大,遇風倒伏

8、長效氮肥和緩釋氮肥

(一)、長效氮肥與速效氮肥的特點比較
9、土壤中氮的來源、形態與含量
①土壤中氮的來源
1)施肥:化肥和有機肥料(主要來源)
2生物固氮作用:固氮微生物分共生和自生兩種
3)大氣層中所發生的自然雷電現象。可以將氮氧化為NO2和NO為主的各種氧化物。這些氣態氮散布於大氣中,通過降水的溶解,隨雨水帶入土中。
4)由灌溉水帶入的氮。有些地區利用地下水和池塘會灌溉,有時水中短期內硝態氮和氨態氮量大於10 ppm (肥水) (主要以硝態氮為主)
②土壤中氮的含量以及影響因素
耕地土壤全氮含量為0.04%~0.35%之間,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呈正相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