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MPK衝鋒鎗

基本信息

簡介

MPL/MPK衝鋒鎗 提起沃爾特MPL/MPK衝鋒鎗,很多人都只知道1972年幕尼黑奧運會上營救人質失敗,後來西德組建GSG9時採用了MP5衝鋒鎗。但其實當時營救行動的失敗並不在於武器的選擇,而是由於指揮人員決策錯誤和行動人員缺乏針對性訓練所至,假如換上今天的GSG9而仍舊使用當年的武器,並不一定就會失敗。MPL和MPK其實也是一種很優秀的衝鋒鎗。

詳細信息

沃爾特MPL和MPK衝鋒鎗是在1963年定型和投產,至1987年停產。MP是德文“衝鋒鎗”(Maschinenpistole)的縮寫,該槍族有兩種型號,分別為槍管較長的MPL(Maschinenpistole Lang即“長衝鋒鎗”)和MPK(Maschinenpistole Kurz即“短衝鋒鎗”)。
正如其名稱所示,MPL和MPK之間的區別僅是槍管和槍管套的長度不同而矣。該衝鋒鎗的自動方式為槍機自由后座,採用前衝擊發的原理。槍機的形狀比較特殊,呈“L”形,其上部重量較大,並向前延伸到槍管的上方,起機框的作用,內有容納槍機導桿的通孔,彈底窩平面則位於槍機下部。這樣的設計使槍機的大部分位於槍管上方,因此可以採用一個長度較短的機匣,使全槍設計緊湊。槍機導桿穿過槍機上部的通孔而固定於機匣中,該導桿同時又起復進簧導桿的作用。這樣的設計使槍機重心位於槍機彈底窩上方,槍機和復進簧套在導桿上作往復運動時,質心移動是在槍管軸線上方進行的,由此減小了射擊中的槍口跳動,保持較好的點射散布精度。另外,槍機兩側開有縱槽,可容納灰塵和油泥,保證槍機在各種惡劣環境條件下的動作可靠性。
由於是採用前衝擊發,因此拉動拉機柄後,槍機停留在後方,當扣下扳機時,槍機復進,其下部的推彈凸筍從彈匣中推出一發槍彈,槍彈在槍管下方飛彈斜面的導引下進入彈膛。當槍彈與彈膛對正時,拉殼鉤卡入彈底環槽。槍彈入膛後,由於摩擦力的作用而使槍彈前進速度減慢。於是,槍機彈底窩平面上的固定擊針撞擊底火擊發槍彈,而此時槍機仍在復進。這樣,槍機向前的動量就會抵消一部分火藥氣體壓力衝量,藉以減輕槍后座的猛烈程度。
阻鐵上有一橢圓孔,阻鐵軸穿過其中,故阻鐵可前後移動。在阻鐵簧(同時又是扳機簧)的作用下,阻鐵後端總是力圖向後上方運動,而扳機則趨於向前上方運動。扳機上方為扳機連桿,其前端控制不到位保險,後端控制阻鐵。
保險/快慢機柄位於握把兩側、板機後方,射手用左、右手均能方便地操作快慢機。當快慢機裝定於全自動射擊“D”位置時,快慢機軸推阻鐵向前,阻鐵軸貼於橢圓孔釣後壁。扣壓扳機,扳機連桿後端上抬,帶動阻鐵前端向上,而使阻鐵後端的突肩向下離開槍機的待發卡槽。槍機復進,進行擊發。由於扣壓扳機的同時,扳機連桿的前端還使不到位保險阻鐵頭下降,所以只要扣住扳機不放,槍機便可無阻地作往復運動,實現連發。
當快慢機裝定於半自動射擊“E”位置時,阻鐵便不受快慢機軸的制約,可前後移動。
槍在非待髮狀態時(阻鐵未掛住槍機),阻鐵僅受阻鐵簧力的作用而向後。但當槍成待髮狀態之後(阻鐵掛住槍機),由於復進簧力大於阻鐵簧力,因此復進簧通過槍機將阻鐵推向前方。扣壓扳機使槍機解脫後,阻鐵後端便又只受到阻鐵簧力的作用而向後上方運動,等待槍機再次復進時將槍機掛住。當阻鐵尾端的突肩一旦卡入槍機的待發卡槽,阻鐵即重新被槍機推向前方而抵在扳機連桿的後端。鬆開扳機後,扳機連桿後端便回到阻鐵前端的下方。此時即可再次扣壓扳機,發射另一發槍彈。
快慢機裝在保險位置“S”時,快慢機軸鎖住阻鐵,於是扣不動扳機而形成保險。
該槍有不到位保險。當槍因意外原因而使槍機反跳至彈匣後方而又不足以被阻鐵掛住時,槍機雖然也能復進並推彈入膛,但隨之卻被不到位保險阻鐵掛住,這樣就可避免發生“走火”的事故。
該槍的部分零部件用厚鋼板衝壓件製成,上機匣向前延伸形成槍管護套/護木,護套兩側沖有散熱孔,加速槍管射擊時散熱。拉機柄在護套的左前方,向上突起,即使左撇子射手使用也很方便。扳機座和彈匣插座為一整體衝壓件,構成下機匣。彈匣插座的入口呈漏斗狀,便於迅速插入彈匣。彈匣為瑞典的卡爾·古斯塔夫楔形彈匣,容彈量為32發。
機匣頂部安裝有機械瞄準具。準星為片狀,帶護翼,可調高低或風偏。照門為覘孔和缺口組合式,MPL的照門是兩個分別裝定為100米和200米的翻轉式,而MPK只有一個裝定射程100米的缺口照門。在正常條件下是用覘孔和準星進行瞄準的,而光線昏暗的條件下,可用照門上方的缺口與和準星護罩的頂端構成瞄準線。
槍托用細鋼管制成,按壓槍托鉸鏈上方的按鈕,可使槍托摺疊於槍的右側,摺疊後托底板還能充當前握把使用。
這兩種型號均可配裝消聲器和空包彈助退器。
沃爾特MP系列衝鋒鎗的分解過程非常簡單。先取下彈匣,檢查膛內有無槍彈。取出機匣左側、彈匣正前方的連線銷,向下壓槍管。將機匣分解成上、下兩部分。再將機柄後拉,取出槍機和復進簧。最後卸下槍機導桿。
沃爾特MPL和MPK衝鋒鎗結構簡單,輕巧便攜,點射散布精度良好,動作可靠。在當時確是很優秀的衝鋒鎗。在投產後,當時的西德陸軍裝備的制式衝鋒鎗是以色列的Uzi 9mm衝鋒鎗,並命名為MP2,所以MPL和MPK衝鋒鎗主要是被西德警方廣泛裝備。同一時間HK公司也研製了HK54,但直到1966年才定型為MP5,在時間上已經失了先機,所以在西德國內只被少數採用。此外,沃爾特MPL和MPK衝鋒鎗還出口到其他國家,例如被墨西哥海軍和葡萄牙海軍採用為制式裝備,巴西、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也購買了相當多的數量,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在越南也使用過MPL和MPK衝鋒鎗。而此時的MP5由於結構複雜、價格昂貴還沒有為人所熟悉,這種情況直到“慕尼黑事件”後才開始改變。
1972年7月,西德慕尼黑奧運會上發生了巴勒斯坦“黑九月”組織劫持以色列運動員的恐怖事件,西德警察營救失敗導致人質全部喪生,舉世震驚。世界各國都掀起組建專門反恐怖部隊的熱潮,這些新組建的部隊都需要採購合適的武器。然而世人都通過電視看到德國警察攜帶MPL和MPK企圖營救以色列運動員的鏡頭。雖然導致人質喪生是由於決策失誤和沒有足夠數量的訓練有素的狙擊手所致,罪不在沃爾特MP,然而沃爾特MP系列衝鋒鎗的名譽卻因此而一落千丈,MP5乘機異軍突起,成為世界各國反恐怖部隊的標誌性武器。但在1979年成立的三角突擊隊在1980年代初仍選用MPL和MPK,足見此槍並非一無是處。但在MP5的擠壓下,MPL和MPK由於沒有足夠的市場份額來維持生產線的運作,最終在1987年停產,現在的沃爾特公司也只以半自動手槍為主打產品。
  MPL
MPK
全槍長
槍托展開 746 mm
659 mm
槍托摺疊 462 mm 381 mm
槍管長
260 mm
173 mm
槍口初速 396 m/s 356 m/s
瞄準基線長 357 mm 270 mm
膛線 6條,右鏇
空槍重
3.0 kg
2.83 kg
帶實彈匣重 3.63 kg 3.46 kg
理論射速
550 RPM
實際射速 全自動 96 RPM
半自動 40 RPM
有效射程
200 m
100 m
彈匣容量
32 rds 32 rds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