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自行榴彈炮

M7自行榴彈炮

M7自行榴彈炮是美國一款火力強大的自行榴彈炮,最大射程約為11千米。

設計靈感

在阿伯丁試驗場的試驗表明,這種自行火炮的性能很好,主要缺點是缺乏高射武器。於是,很快在車頂部右上角安裝了一個環形槍架,用以安裝12.7毫米高射機槍。由於這個機槍架的形狀很像教壇,很快它就有了“牧師”的別名。1942年4月,T32正式定名為M7自行榴彈炮,也稱為M7“牧師”(Priest)自行榴彈炮,國內也有人譯作M7“普里斯特”自行榴彈炮。生產廠家為美國機車車輛公司。

結構

M7自行榴彈炮開始時以M3中型坦克為底盤,後來改用M4A3中型坦克為底盤,稱為M7B1自行榴彈炮。其戰鬥全重近23噸,乘員7人,主要武器是1門M2型105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約11千米;輔助武器是1挺12.7毫米機槍;車輛最大速度為42千米/小時,越野速度為24千米/小時。M7自行榴彈炮為頂部敞開式結構,頂部的防護性差。

歷史評價

M7自行榴彈炮的總生產量達4267輛,是盟軍中的第一種重要的自行火炮。它首先提供給英軍,在阿拉曼戰役中,英軍用它來對付德軍掩體中的88毫米火炮,占有明顯優勢,深得英軍士兵的喜愛。其後,M7自行榴彈炮參加了義大利戰役和諾曼第登入戰役。不過,英國人更喜歡換裝25磅火炮(口徑為88毫米)的自行榴彈炮。諾曼第戰役後,M7的性能已顯落後,為此,盟軍往往把M7自行榴彈炮的火炮去掉,改裝成裝甲輸送車,稱為“牧師·袋鼠”裝甲輸送車。它和“謝爾曼·袋鼠”、“邱吉爾·袋鼠”一道,構成了二戰後期的不大不小的“袋鼠”群。顯然,這是戰爭中的一種應急的措施,也是“物盡其用”的具體體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