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6式75mm馱載榴彈炮

M116式75mm馱載榴彈炮

原為M1A1式75mm榴彈炮,1962年重命名為 M116 式 75 毫米馱載榴炮。原型為M1920,於1927年改進定型為M1榴彈炮,1934年定型M1A1。台灣軍隊引進後,主要用於為步兵山地作戰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M116榴彈炮 M116榴彈炮

性能特點:

①全重僅 653 公斤,可分解成 9 大部分進行空投,也可分解成 8 大件由騾馬馱運,特別適合於遠距離機動和複雜地形條件下機動。

②火炮配件標準化程度高,便於維護、維修。

③操作簡便,行軍狀態和戰鬥狀態轉換快速。

基本數據:

口徑 75 毫米

初速 ( 榴彈 ) 381 米/秒

最大射程 8790 米 ( 有效 7500 米 )

最大射速 6 發/分鐘

持續射速 3 發/分鐘

身管長 1195 毫米

炮閂類型 橫楔式

使用M116榴彈炮的國民革命軍士兵 使用M116榴彈炮的國民革命軍士兵

高低射界 -5 °~ +45 °

方向射界 6 °

配用彈種 榴彈;破甲彈;發煙彈

M48 式榴彈彈丸重 8.28 千克

行軍狀態長 3658 毫米

行軍狀態寬 1194 毫米

行軍狀態高 940 毫米

運動方式 4 × 4 吉普車牽引或騾馬馱運

全重 653 千克

炮班人數 5

該炮發射榴彈、破甲彈和發煙彈。除 M66 式破甲彈採用定裝式外, M48 式榴彈和 M64 式發煙彈均為半定裝式炮彈。 M66 式破甲彈彈丸重 7.1 千克,初速 304 米/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