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兵書

圖書著作權

程式設計師藏經閣
書名:Linux兵書
作者:劉麗霞 楊宇 編
ISBN :978-7-121-21992-4
出版時間:2014年1月出版
定價:79.00元
頁數:536頁
開本:16開

目錄

第1篇Red Hat基礎入門
第1章拋磚引玉:Linux與開源文化 1
1.1什麼是Linux 2
1.2Linux的誕生和發展2
1.2.14個概念2
1.2.2Linux作業系統的誕生3
1.3Linux的主要版本 4
1.3.1Ubuntu 4
1.3.2Ylmf OS 4.05
1.3.3Linux Mint 5
1.4開源文化 6
1.5小結 7
第2章以逸待勞:安裝Linux 8
2.1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9
2.1.1硬體需求 9
2.1.2光碟啟動安裝 11
2.2安裝Linux11
2.3卸載Linux27
2.4登錄Red Hat Linux28
2.4.1圖形化登錄 29
2.4.2遠程登錄 29
2.4.3圖形化環境 30
2.5小結 30
第3章無中生有:檔案和磁碟管理 31
3.1Red Hat Linux檔案系統入門32
3.1.1檔案簡介 32
3.1.2目錄簡介 33
3.1.3檔案系統的結構 34
3.2檔案的基本操作 36
3.2.1新建和刪除檔案 37
3.2.2複製和移動檔案 38
3.2.3查看和創建檔案 38
3.3壓縮檔案的生成及解壓縮 40
3.3.1以zip命令創建.zip檔案 40
3.3.2以unzip命令進行.zip檔案的解壓縮 41
3.3.3gzip命令的使用 41
3.3.4檔案打包程式tar42
3.3.5以compress或uncompress處理.Z檔案 42
3.3.6圖形化界面下的壓縮與解壓縮 43
3.4設定檔案/目錄訪問許可權43
3.4.1許可權的意義 43
3.4.2在圖形界面下改變檔案/目錄的許可權45
3.4.3使用chmod命令修改檔案/目錄的訪問許可權 45
3.4.4使用命令chown改變檔案/目錄的所有權47
3.5管理磁碟存儲器 48
3.5.1查看系統磁碟使用情況 48
3.5.2用戶磁碟空間管理 49
3.5.3磁碟分區操作 51
3.5.4最佳化Linux系統硬碟 52
3.6使用光碟 55
3.6.1光碟驅動器的設備檔案 55
3.6.2掛載和卸載光碟 55
3.6.3光碟機的彈出與關閉 56
3.6.4製作ISO檔案 56
3.6.5刻錄光碟 58
3.7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60
3.7.1Linux檔案系統的常用操作60
3.7.2Linux檔案的壓縮檔管理 61
3.7.3本章知識點整理 65
3.8小結 65
第2篇Red Hat初步使用
第4章隔岸觀火:系統管理初步66
4.1顯示設定 67
4.1.1設定解析度和色彩深度 67
4.1.2設定桌面 67
4.2硬體配置 68
4.2.1配置音效卡 69
4.2.2配置網卡 70
4.3印表機的安裝、配置和管理 73
4.3.1安裝、配置印表機 74
4.3.2修改印表機配置 76
4.3.3管理印表機 76
4.4配置X Window及顯示卡 77
4.5常見硬體的檢測 78
4.5.1中央處理器狀態的檢測 78
4.5.2硬碟物理壞道的檢測 79
4.5.3記憶體的檢測 81
4.6設定用戶界面 82
4.6.1KDE桌面系統組成83
4.6.2GNOME桌面系統 83
4.7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84
4.7.1網路印表機的安裝 85
4.7.2Linux下的網卡配置 91
4.7.3本章知識點綜合整理 96
4.8小結 96
第5章李代桃僵:網上衝浪97
5.1聯網設定 98
5.1.1網際網路配置嚮導 98
5.1.2撥號連線 98
5.1.3ISDN連線 99
5.1.4區域網路連線 99
5.1.5測試網路連線 99
5.2瀏覽網頁 100
5.2.1使用Mozilla瀏覽器 101
5.2.2使用Mozilla幫助內容 104
5.2.3使用Mozilla快捷鍵 105
5.3收發E-mail 105
5.3.1結識KMail 106
5.3.2KMail郵件處理功能 107
5.3.3KMail聯繫人110
5.3.4KMail垃圾郵件管理 112
5.4下載工具 113
5.5網上聊天 115
5.5.1啟動Kopete 115
5.5.2創建新用戶 116
5.6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116
5.6.1QQ客戶端DEB格式安裝 117
5.6.2QQ壓縮檔安裝 119
5.6.3直接使用WebQQ 120
5.6.4本章知識點綜合整理 121
5.7小結 121
第6章借刀殺人:軟體包管理 122
6.1RPM包管理123
6.1.1RPM軟體包的查詢123
6.1.2RPM軟體包的安裝126
6.1.3RPM軟體包安裝可能出現的問題127
6.1.4RPM軟體包的卸載127
6.1.5RPM軟體包的升級128
6.1.6RPM軟體包的驗證128
6.1.7Red Hat Linux 的添加/刪除應用程式 129
6.2RPM軟體包的密鑰管理 131
6.2.1下載與安裝PGP 131
6.2.2RPM使用PGP產生簽名所需的配置 132
6.2.3配置RPM宏 132
6.2.4RPM的PGP簽名選項 133
6.2.5添加數字簽名 133
6.3tar包管理133
6.3.1tar命令語法及參數選項 133
6.3.2創建tar檔案 135
6.3.3顯示tar檔案內容 136
6.3.4向tar檔案中添加一個檔案 137
6.3.5從tar檔案中取出檔案 137
6.4Linux下常用的壓縮工具138
6.4.1gzip壓縮工具 138
6.4.2zip/unzip命令 140
6.4.3bzip2命令 144
6.5本章知識點整理 146
6.6小結 146
第3篇Red Hat編程套用
第7章連環計:Shell的使用 147
7.1創建和執行Shell程式 148
7.2變數 149
7.2.1給變數賦值 150
7.2.2訪問變數 150
7.3位置參數 150
7.4內部變數 151
7.5特殊字元 152
7.5.1雙引號 152
7.5.2單引號 153
7.5.3反斜槓 153
7.5.4反引號 154
7.6表達式的比較 154
7.6.1pdksh和bash環境下的表達式比較 154
7.6.2tcsh環境下的表達式比較 157
7.7循環語句 159
7.7.1for語句159
7.7.2while循環語句 160
7.7.3until語句 160
7.7.4repeat語句 161
7.7.5select語句 161
7.7.6shift語句 161
7.8條件語句 162
7.8.1if語句 162
7.8.2case語句 163
7.9跳轉語句 165
7.9.1break語句 165
7.9.2exit 語句 166
7.10函式166
7.11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167
7.11.1編寫Shell腳本的一般流程 167
7.11.2Shell編程實例 168
7.11.3本章知識點整理174
7.12小結174
第8章渾水摸魚:Linux下的編程 175
8.1Linux下常用的開發工具176
8.1.1GCC176
8.1.2CVS176
8.1.3Perl 176
8.1.4Linux上的Delphi——Kylix 177
8.2Linux下的Vi文本編輯器 177
8.2.1Vi編輯器介紹 178
8.2.2啟動Vi編輯器 179
8.2.3顯示Vi中的行號180
8.2.4游標移動操作 181
8.2.5螢幕命令 182
8.2.6文本插入命令 183
8.2.7附加(append)命令 183
8.2.8打開(open)命令 184
8.2.9文本修改命令 184
8.2.10退出Vi187
8.3Linux的C編譯器——GCC 187
8.3.1GCC的編譯過程 188
8.3.2GCC的基本用法和常用選項188
8.3.3使用gdb調試C程式 191
8.3.4編寫Makefile檔案 195
8.4Linux下的PHP編程201
8.4.1PHP簡介201
8.4.2配置運行環境 202
8.4.3一個簡單的PHP例子 203
8.5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204
8.5.1Linux的C編譯器實戰204
8.5.2LAMP開發平台環境搭建實戰 207
8.5.3本章知識點整理 213
8.6小結 213
第4篇Red Hat高級管理
第9章暗度陳倉:Linux 中的進程管理 214
9.1Linux進程概述215
9.2Linux進程原理215
9.2.1Linux進程狀態 216
9.2.2Linux進程工作模式 217
9.3Linux守護進程介紹217
9.3.1守護進程簡介 218
9.3.2重要守護進程介紹 218
9.3.3創建自己的守護進程 219
9.4啟動Linux進程 221
9.4.1手工啟動 222
9.4.2任務計畫——at命令 223
9.4.3在資源比較空閒的時候執行命令——batch命令226
9.4.4不斷重複執行某些命令——cron命令 226
9.4.5操作cron後台進程的表格——crontab命令 226
9.5進程的掛起及恢復 229
9.6Linux進程管理230
9.6.1使用ps命令查看進程狀態230
9.6.2使用top命令查看進程狀態 234
9.6.3使用kill命令終止進程 235
9.6.4使用sleep命令暫停進程 236
9.7進程檔案系統PROC 236
9.8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238
9.8.1系統設計 239
9.8.2代碼實現 239
9.8.3本章知識點整理 242
9.9小結 242
第10章樹上開花:Linux用戶與組管理 243
10.1用戶檔案和組檔案244
10.1.1用戶賬戶檔案——passwd 244
10.1.2用戶組賬號檔案——/etc/group246
10.1.3組賬號檔案——/etc/gshadow 247
10.1.4使用pwck和grpck命令驗證用戶及組檔案 248
10.2管理用戶和用戶組250
10.2.1啟動Linux的用戶管理器250
10.2.2添加新用戶250
10.2.3編輯用戶屬性 252
10.2.4創建用戶組253
10.2.5修改用戶組屬性255
10.3命令行界面下的用戶和組管理 255
10.3.1使用useradd命令添加用戶 255
10.3.2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戶信息 257
10.3.3使用userdel命令刪除用戶 257
10.3.4使用groupadd命令創建用戶組 257
10.3.5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戶組屬性 258
10.3.6使用groupdel命令刪除用戶組 259
10.4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259
10.4.1以圖形界面對用戶賬號進行創建和維護259
10.4.2以文本模式對用戶賬號進行創建和維護261
10.4.3本章知識點整理267
10.5小結267
第11章金蟬脫殼:DNS伺服器 268
11.1域名原理簡介269
11.1.1DNS的組成 269
11.1.2DNS的層次結構與域名分配 270
11.1.3根域 271
11.1.4頂級域271
11.1.5二級域272
11.1.6常見的域名伺服器地址 272
11.2DNS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274
11.2.1獲取BIND所需的安裝檔案 274
11.2.2安裝DNS伺服器275
11.2.3設定/etc/named.conf檔案 275
11.2.4主DNS伺服器 277
11.2.5配置解析區檔案/var/named/127.0.0 277
11.2.6配置/var/named/dodoknight檔案 278
11.2.7配置/var/named/202.202.88檔案 279
11.2.8從DNS伺服器 280
11.2.9高速快取DNS 280
11.3DNS伺服器的運行和測試 281
11.3.1DNS伺服器的運行 281
11.3.2測試DNS伺服器282
11.4域名伺服器的安全和最佳化 285
11.4.1限制BIND運行於“虛擬”根環境下 285
11.4.2區帶(Zone)轉移 289
11.4.3允許查詢 289
11.4.4轉發限制 290
11.4.5域名伺服器常見問題290
11.5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290
11.5.1基本要求 290
11.5.2安裝 290
11.5.3修改配置檔案 291
11.5.4輔助DNS伺服器配置293
11.5.5日誌 295
11.5.6本章知識點整理296
11.6小結296
第12章瞞天過海:郵件伺服器 297
12.1郵件伺服器Sendmail簡介 298
12.2郵件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299
12.2.1安裝Sendmail 299
12.2.2郵件伺服器的編譯和最佳化300
12.2.3啟動Sendmail服務系統 302
12.2.4配置Sendmail 303
12.3使用Sendmail伺服器 304
12.3.1建立電子郵件新賬號304
12.3.2設定別名 304
12.3.3限制單個用戶郵件容量 305
12.3.4收取郵件——POP3伺服器安裝 305
12.3.5收取郵件——啟動POP3服務 305
12.3.6保證Sendmail的安全 306
12.3.7Sendmail管理工具 308
12.3.8Sendmail用戶工具 309
12.4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309
12.4.1伺服器端的搭建310
12.4.2Sendmail服務安裝與配置312
12.4.3POP3和IMAP的安裝與配置 317
12.4.4客戶端的搭建 319
12.4.5本章知識點整理323
12.5小結323
第13章反客為主:FTP伺服器 324
13.1FTP伺服器簡介 325
13.2使用Vsftp伺服器325
13.2.1安裝Vsftp伺服器 326
13.2.2編譯和安裝軟體326
13.3啟動和使用Vsftp伺服器 328
13.3.1xinetd啟動方式328
13.3.2命令行方式啟動329
13.3.3使用Vsftp伺服器 329
13.4配置Vsftp伺服器331
13.4.1配置ftpaccess檔案331
13.4.2配置ftphosts檔案 336
13.4.3配置ftpservers檔案 337
13.4.4配置ftpusers檔案 337
13.4.5配置ftpgroups檔案338
13.4.6配置ftpconversions檔案 338
13.5伺服器的運行和測試 339
13.5.1FTP伺服器的啟動 339
13.5.2顯示FTP伺服器線上人數信息339
13.5.3關閉FTP伺服器339
13.5.4FTP內部命令 339
13.5.5下載工具wget 341
13.6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342
13.6.1安裝Vsftpd服務軟體 343
13.6.2FTP常規配置套用案例一 343
13.6.3FTP常規配置套用案例二 346
13.6.4本章知識點整理348
13.7小結348
第14章空城計:WWW伺服器配置349
14.1Apache的安裝和啟動 350
14.2Apache的全局環境配置352
14.3Apache的主伺服器配置355
14.4Apache的高級管理配置358
14.4.1訪問存取控制 358
14.4.2設定Options命令 359
14.4.3設定Allow Override命令 360
14.4.4設定Order命令360
14.4.5設定Allow/Deny命令 360
14.4.6用戶訪問控制 360
14.4.7MIME類型 362
14.4.8關於CGI腳本 362
14.5使用SSI 363
14.5.1編輯伺服器配置檔案開啟SSI 363
14.5.2創建.htaccess檔案啟動SSI 364
14.5.3使用SSI 364
14.5.4使用config命令 365
14.5.5使用include命令 365
14.5.6使用echo命令 366
14.5.7使用fsize命令367
14.5.8使用flastmod命令 367
14.5.9exec命令 367
14.6虛擬主機368
14.6.1每個主機名用不同的守護進程來運行 368
14.6.2用一個守護進程支持所有的虛擬主機 368
14.6.3基於主機名的虛擬主機 369
14.7管理日誌檔案370
14.7.1錯誤日誌 370
14.7.2訪問日誌 372
14.8Web伺服器安全——SSL374
14.9圖形化配置工具 376
14.9.1基本配置 376
14.9.2配置虛擬主機 376
14.9.3伺服器配置及性能調整 379
14.10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380
14.10.1構建測試環境 380
14.10.2創建虛擬機 383
14.10.3實例說明Apache Web伺服器的配置 387
14.10.4本章知識點整理 392
14.11小結 392
第15章假道伐虢:遠程登錄管理 ——Telnet與SSH 393
15.1使用Telnet 394
15.1.1Telnet登錄簡介394
15.1.2Telnet的工作原理 394
15.1.3安裝和啟動Telnet 395
15.1.4配置Telnet396
15.1.5Telnet的會話示例 397
15.2使用SSH 398
15.2.1SSH介紹 398
15.2.2安裝與啟動SSH 399
15.2.3簡單測試和使用SSH 400
15.2.4配置“/etc/ssh/ssh_config”檔案 401
15.2.5配置“/etc/ssh/sshd_config”檔案 402
15.2.6SSH的密鑰管理 404
15.2.7使用scp遠程複製檔案 405
15.2.8使用SSH設定“加密通道” 406
15.2.9配置SSH的客戶端 407
15.2.10配置SSH自動登錄 408
15.3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410
15.3.1Linux SSH安全策略一:關閉無關連線埠 410
15.3.2Linux SSH安全策略二:更改 SSH 連線埠410
15.3.3Linux SSH安全策略三:限制 IP 登錄 411
15.3.4Linux SSH安全策略四:使用證書登錄 SSH 413
15.3.5本章知識點整理414
15.4小結414
第16章盤龍吐信:Samba伺服器配置415
16.1Samba伺服器簡介及安裝 416
16.1.1Samba的工作原理 416
16.1.2Samba伺服器的功能 416
16.1.3SMB協定 417
16.1.4安裝Samba 417
16.2啟動及關閉Samba伺服器 418
16.2.1Samba的命令行啟動和關閉 418
16.2.2在System Services中啟動和關閉Samba服務 419
16.2.3簡單測試Samba伺服器 420
16.3配置Samba伺服器的用戶信息 421
16.3.1創建伺服器待認證用戶 422
16.3.2將用戶信息轉換為Samba用戶信息422
16.3.3用戶轉換 422
16.3.4Samba伺服器和主瀏覽器 423
16.4smb.conf配置檔案實例詳解423
16.4.1設定工作組424
16.4.2設定共享Linux賬戶主目錄 424
16.4.3設定公用已分享資料夾 425
16.4.4設定一般已分享資料夾 426
16.4.5設定共享印表機427
16.4.6印表機配置相關問題428
16.5一個完整的smb.conf檔案實例 429
16.5.1global段 429
16.5.2homes段 432
16.5.3printers段433
16.5.4public段 434
16.5.5一般共享段435
16.5.6smb.conf檔案的更多例子435
16.5.7該配置在Windows系統下的顯示結果 436
16.6smb.conf中的選項和特定約定 437
16.7測試Samba伺服器441
16.8Linux和Windows檔案互訪 442
16.8.1Windows客戶使用Linux系統已分享檔案 442
16.8.2用smbclient工具訪問區域網路上的Windows系統442
16.8.3用smbclient工具訪問區域網路上的其他系統443
16.8.4用LinNeighborhood訪問區域網路上其他系統的已分享檔案 444
16.9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445
16.9.1Samba企業實戰與套用 445
16.9.2需求分析 446
16.9.3解決方案 446
16.9.4Samba排錯 453
16.9.5本章知識點整理454
16.10小結 454
第17章霸王舉旗:Proxy伺服器配置455
17.1Proxy伺服器原理簡介 456
17.2Squid簡介 457
17.3安裝和啟動Squid Server 457
17.3.1安裝Squid Server 458
17.3.2啟動和關閉Squid Server458
17.4在客戶端使用Squid Server459
17.4.1在IE瀏覽器中設定 459
17.4.2在Linux瀏覽器中設定 460
17.5配置Squid Server461
17.5.1配置Squid Server的基本參數 461
17.5.2配置Squid Server的訪問控制 464
17.5.3配置Squid Server的簡單實例 467
17.6配置基於Squid的透明代理468
17.6.1Linux核心的相關配置 468
17.6.2Squid的相關配置選項 469
17.6.3iptables的相關配置470
17.7配置多級快取改善Proxy伺服器的性能 470
17.7.1多級快取(Cache)簡介 470
17.7.2配置多級快取 471
17.8Squid日誌管理 472
17.8.1配置檔案中有關日誌的選項 473
17.8.2日誌管理主檔案——accesss.conf 474
17.9使用Webalizer對Squid進行流量分析 475
17.9.1Webalizer的特點 476
17.9.2安裝Webalizer 476
17.9.3配置Webalizer 476
17.9.4使用Webalizer 477
17.10小結 479
第18章蛟龍攪浪:資料庫伺服器 481
18.1Linux下資料庫系統簡介 482
18.2MySQL資料庫系統簡介 482
18.3MySQL資料庫系統的安裝 482
18.3.1基於原始碼包的MySQL安裝 482
18.3.2基於RPM包的MySQL安裝485
18.3.3在Red Hat Linux 9添加/刪除程式中安裝MySQL485
18.4啟動MySQL資料庫系統487
18.4.1建立MySQL的用戶組和用戶名487
18.4.2建立MySQL的軟連結487
18.4.3設定用戶訪問許可權 488
18.4.4啟動MySQL 488
18.5MySQL常用操作 489
18.5.1連線MySQL伺服器 489
18.5.2退出MySQL伺服器 489
18.5.3密碼管理 490
18.5.4增加新用戶490
18.5.5命令分行 491
18.5.6命令歷史記錄 491
18.5.7顯示資料庫列表491
18.5.8顯示資料庫中的數據表 491
18.5.9顯示數據表的表結構491
18.5.10新建資料庫 491
18.5.11新建資料庫表 492
18.5.12刪除庫和表 492
18.5.13將表中的記錄清空 492
18.5.14顯示錶中的記錄 493
18.5.15向表中插入記錄 493
18.5.16MySQL數據導入和備份 493
18.6在程式中操作MySQL資料庫494
18.7安裝Oracle資料庫系統 495
18.7.1安裝Oracle10g的硬體條件 495
18.7.2下載Oracle10g的安裝檔案 495
18.7.3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495
18.7.4安裝Oracle496
18.8測試Oracle資料庫系統 497
18.8.1使用svrmgrl測試安裝是否成功 497
18.8.2使用sql*plus測試安裝是否成功 498
18.9設定Oracle服務自動啟動 498
18.10操作Oracle資料庫 498
18.10.1創建表空間和創建用戶 498
18.10.2刪除用戶 499
18.10.3修改用戶密碼 499
18.10.4數據導出 499
18.10.5數據導入 499
18.10.6其他數據操作 499
18.11在程式中操作Oracle資料庫 500
18.11.1用C語言操作Oracle資料庫500
18.11.2用PHP語言訪問Oracle資料庫 503
18.12本章知識點綜合套用 507
18.12.1C語言操作MySQL 507
18.12.2C語言操作Oracle 509
18.12.3本章知識點整理 513
18.13小結 513

前言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是目前功能最為強大的Linux伺服器。作為一個類UNIX系統,它具備很好的穩定性和豐富的擴展能力,可以為中小型企業甚至某些大型企業的項目提供堅如磐石的系統支撐。它支持的服務包括資料庫服務、Web服務、FTP服務、域名服務等幾乎所有的企業服務,是開發和套用工程師開發軟體項目的首選系統。
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Red Hat Enterprise管理經驗和心得體會,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寫作了本書。希望讀者能在本書的引領下跨入作業系統管理的大門,成為一名優秀的系統管理員。
本書以大量豐富的實例,全面、系統、深入地介紹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安裝和管理知識,並以大量截圖貫穿於全書的講解之中,使讀者可以快速上手。本書還以專題的形式詳細介紹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下各種常見的伺服器,如FTP、DNS、Mail的搭建和管理等。學完本書後,讀者應該可以具備獨立進行作業系統管理的能力。
本書特色
1.配備大量系統截圖及PPT教學檔案,學習效果好
筆者專門編寫了配合本書的PPT教學檔案,以便讀者可以更加輕鬆、直觀地學習本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2.內容全面、系統、深入
本書介紹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安裝、系統管理、Shell編程、伺服器搭建等內容,並詳細介紹了遠程管理的相關內容。
3.講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適合各個層次的讀者閱讀
本書從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基礎開始講解,逐步深入到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高級管理技術及服務套用,內容梯度從易到難,講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適合各個層次的讀者閱讀,並均有所獲。
4.貫穿大量的實例和技巧,迅速提升管理水平
本書在講解知識點時既注重基礎介紹,也以專題的形式有側重地介紹了管理服務的相關知識,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各種概念和管理技術,迅速提高管理水平。
本書內容及體系結構
第1篇Red Hat基礎入門(第1~3章)
本篇主要內容包括:由淺入深地介紹了Linux的歷史和不同版本,圖文並茂地描述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安裝過程,使讀者對該作業系統的檔案和磁碟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通過本篇的學習,讀者應該能夠熟練地掌握Red Hat的安裝及磁碟的配置管理。
第2篇Red Hat初步使用(第4~6章)
本篇主要內容包括:介紹Red Hat的軟/硬體配置、軟體包管理等常用功能,並對網上衝浪做了專題講解。通過本篇的學習,讀者應該能夠對伺服器的軟/硬體進行各種常見的配置和軟體的管理,並能通過網路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搜尋,從而自行解決問題。
第3篇Red Hat編程套用(第7、8章)
本篇主要內容包括:講解Shell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常見的編程工具,並以一個PHP的實例作為結束,讓讀者對Red Hat下的編程有一個實際的認識。通過本篇的學習,讀者應該能夠對Red Hat下的編程知識有較為全面的掌握,並能夠開發出簡單的應用程式。
第4篇Red Hat高級管理(第9~18章)
本篇主要內容包括:介紹Red Hat下用戶和進程等高級管理的相關知識,並以專題的形式介紹FTP、DNS、Mail及各個伺服器的搭建和管理。通過本篇的學習,讀者能夠有效地管理Red Hat伺服器,並通過搭建各種系統伺服器為開發人員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其成為優秀的系統管理員。
本書讀者對象
● Red Hat系統管理員。
● Red Hat專業管理人員。
● Red Hat愛好者。
● 大、中專院校的學生。
● 社會培訓班學員。
● 需要一本案頭必備手冊的程式設計師。
本書由武警工程學院的劉麗霞、楊宇共同編寫。其中劉麗霞負責編寫了第1~8章,楊宇負責編寫了第9~18章。
由於時間倉促,加之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