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Donne

John Donne

約翰·鄧恩(John Donne,1572~1631 ), 是十七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為T·S艾略特特別推崇,於其中布羅茨基和這位久遠年代的異國詩人 .曾在歐洲大陸遊歷。也曾是宮廷中瀟灑倜儻、前途無量的紳士。1598年,他被任命為伊莉莎白宮廷中最重要的一位爵士的私人秘書。他的仕途似乎一片光明。鄧恩也能夠逢迎那些達官貴人。但是1601年,他的人生出現了重大轉折。他與一位17歲少女秘密結婚,由此毀了自己的大好仕途。

簡介

John Donne
Donne是17世紀著名的英國詩人。1572年生於倫敦的一個富商之家,1631 年3月31日卒於倫敦。信仰羅馬天主教。早年曾參加埃塞克斯伯爵對西班牙的海上遠征軍,後成為女王大臣托馬斯埃格爾頓爵士的秘書。1615年改信英國國教,後出任教職,成為當時著名的布道者,1621年起被任命為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教長。

人生歷程

多恩生於一個羅馬天主教家庭,他的母親與壯烈犧牲的托馬斯莫爾爵士(Sir Thomas Moore)沾親。多恩在牛津和劍橋學習過幾年,然後開始學習法律,並在倫敦度過了一段世俗而耽於情慾的生活,此後他被外派到國外工作,然後和他僱主,托馬斯·伊戈爾頓爵士(Sir Thomas Egerton)出身名門的侄女結了婚,從務實的角度說,這段婚姻是不明智的。多恩的事業陷入了低谷,年輕的夫妻二人整整度過了十年悲傷而貧困的生活。
四十二歲時,經過認真的反覆思考,多恩拋棄了對於家庭的忠誠,聽命於英國國教教會。直到他成為聖保羅大教堂的教長(Dean of St. Paul’s)後才有了聲望,成為他那個時代最著名的牧師。那個早先撰寫愛情詩的勇敢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忍受上帝折磨的人,時時被死亡的想法和疾病的侵襲所困擾。他排斥那“詩歌,我少年時的情人”,轉而熱愛“神學,我中年時的伴侶”。隨著時間的流逝,死亡對他的困擾也越發強烈。今天如果參觀聖保羅大教堂的地下室,還可以看到多恩的塑像,這個塑像是在他生前製作的,用布單纏繞著。生命的最後時刻降臨時,多恩在床邊構想了一幅圖畫,他被裹在屍布當中,雙目緊閉,似乎死神已經來到了他的身邊。

作品及手法

Donne是玄學派詩歌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創作啟迪了包括喬治赫伯特、安德魯馬維爾等一大批傑出詩人在內的所謂“玄學詩派”。
因為玄學派作品受到歐陸巴洛克風格的影響,而且選用基督教神秘主義和情色主題,玄學詩歌運用指南針、蚊子等新奇的或“沒有詩感”的物體來達到驚奇的效果。詩中體現出來的恐懼和焦慮也象徵著近代地理科學發現對傳統思想的衝擊。因此他的詩歌也運用了大量的奇妙大膽的描寫手法,詩歌節奏有力,語言生動,想像奇特而大膽,常使用莎士比亞式的機智的隱喻,而且作品內容主要來源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十四行詩,愛情詩,宗教詩,拉美翻譯,警句,輓歌,歌曲,諷刺和說教。
《歌與十四行詩》(Songs and sonnets),《輓歌》(the Elegies),《一周年與二周年》(The First and Second Anniversaries ),《聖十四行詩》(Holy Sonnets),《突發事件的禱告》(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等。

名句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e;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No man is an island
------《 Meditation XVII》
Death, be not proud, though some have called thee / Mighty and dreadful, for thou art not so.
-------《Holy sonnet X》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