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I

JMI

聯合庫存管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是一種在VMI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權利責任平衡和風險共擔的庫存管理模式。聯合庫存管理強調供應鏈中各個節點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計畫,使供應鏈過程中的每個庫存管理者都從相互之間的協調性考慮,保持供應鏈各個節點之間的庫存管理者對需求的預期保持一致,從而消除了需求變異放大現象。

聯合庫存管

JMIJMI
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一種新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比較傳統的庫存管理方式,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聯合庫存管理。這種庫存管理策略打破了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有效地控制了供應鏈的庫存風險,是一種新的有代表性的庫存管理思想。

JMI概述

聯合庫存管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是一種在VMI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游企業下游企業權利責任平衡和風險共擔的庫存管理模式。聯合庫存管理強調供應鏈中各個節點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計畫,使供應鏈過程中的每個庫存管理者都從相互之間的協調性考慮,保持供應鏈各個節點之間的庫存管理者對需求的預期保持一致,從而消除了需求變異放大現象。

JMI的優點

1.由於聯合庫存管理將傳統的多級別、多庫存點的庫存管理模式轉化成對核心製造企業的庫存管理,核心企業通過對各種原材料和產成品實施有效控制,就能達到對整個供應鏈庫存的最佳化管理,簡化了供應鏈庫存管理運作程式。
2.聯合庫存管理在減少物流環節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提高了供應鏈的整體工作效率。聯合庫存可使供應鏈庫存層次簡化和運輸路線得到最佳化。在傳統的庫存管理模式下,供應鏈上各企業都設立自己的庫存,隨著核心企業的分廠數目的增加,庫存物資的運輸路線將呈幾何級數增加,而且重複交錯,這顯然會使物資的運輸距離和在途車輛數目的增加,其運輸成本也會

JMIJMI
大大增加。
3.聯合庫存管理系統把供應鏈系統管理進一步集成為上游和下游兩個協調管理中心,從而部分消除了由於供應鏈環節之間不確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現象導致的庫存波動。通過協調管理中心,供需雙方共享需求信息,因而提高了供應鏈的穩定性。從供應鏈整體來看,聯合庫存管理減少了庫存點和和相應的庫存設立費及倉儲作業費,從而降低了供應鏈系統總的庫存費用。
供應商的庫存直接存放在核心企業的倉庫中,不但保障核心企業原材料、零部件供應、取用方便,而且核心企業可以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統一進行庫存控制,為核心企業的快速高效地生產運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條件。
4.這種庫存控制模式也為其他科學的供應鏈物流管理如連續補充貨物、快速反應、準時化供貨等創造了條件。

JMI與VMI的區別

聯合庫存管理是解決供應鏈系統中由於各節點企業的相互獨立庫存運做模式導致的需求放大現象,提高供應鏈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種有效方法。聯合庫存管理和供應商管理用戶庫存不同,它強調雙方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計畫,使供應鏈過程中的每個庫存管理者(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都從相互之間的協調性考慮,保持供應鏈相鄰的兩個節點之間的庫存管理者對需求的預期保持一致,從而消除了需求變異放大現象。任何相鄰節點需求的確定都是供需雙方協調的結果,庫存管理不再是各自為政的獨立運作過程,而是供需連線的紐帶和協調中心。

JMI實施策略

1. 建立供需協調管理機制
為了發揮聯合庫存管理的作用,供需雙方應從合作的精神出發,建立供需協調管理的機制,明確各自的目標和責任,建立合作溝通的渠道,為供應鏈的聯合庫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機制。沒有一個協調的管理機制,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聯合庫存管理。建立供需協調管理機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共同合作目標要建立聯合庫存管理模式,首先供需雙方必須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標。為此,要理解供需雙方在市場目標中的共同之處和衝突點,通過協商形成共同的目標,如用戶滿意度、利潤的共同增長和風險的減少等。
(2)建立聯合庫存的協調控制方法聯合庫存管理中心擔負著協調供需雙方利益的角色,起協調控制器的作用。因此需要對庫存最佳化的方法進行明確確定。這些內容包括庫存如何在多個需求商之間調節與分配,庫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庫存水平、安全庫存的確定,需求的

JMIJMI
預測等等。
(3)建立一種信息溝通的渠道或系統信息共享是供應鏈管理的特色之一。為了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需求信息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減少由於多重預測導致的需求信息扭曲,應增加供應鏈各方對需求信息獲得的及時性和透明性。為此應建立一種信息溝通的渠道或系統,以保證需求信息在供應鏈中的暢通和準確性。要將條碼技術、掃描技術、POS系統EDI集成起來,並且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在供需雙方之間建立一個暢通的信息溝通橋樑和聯繫紐帶。
(4)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勵機制要有效運行基於協調中心的庫存管理,必須建立一種公平的利益分配製度,並對參與協調庫存管理中心的各個企業(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或批發商)進行有效的激勵,防止機會主義行為,增加協作性和協調性。
2. 發揮兩種資源計畫系統的作用
為了發揮聯合庫存管理的作用,在供應鏈庫存管理中應充分利用目前比較成熟的兩種資源管理系統:MRPII和DRP。原材料庫存協調管理中心應採用製造資源計畫系統MRPII,而在產品聯合庫存協調管理中心則應採用物資資源配送計畫DRP。這樣在供應鏈系統中把兩種資源計畫系統很好地結合起來。
3. 建立快速回響系統
快速回響系統是在80年代末由美國服裝行業發展起來的一種供應鏈管理策略,目的在於減少供應鏈中從原材料到用戶過程的時間和庫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應來年的運作效率。快速回響系統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供應鏈管理中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管理策略,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商品條碼化,通過對商品的標準化識別處理加快訂單的傳輸速度;第二階段是內部業務處理的自動化,採用自動補庫與EDI數據交換系統提高業務自動化水平;第三階段是採用更有效的企業間的合作,消除供應鏈組織之間的障礙,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如通過供需雙方合作,確定庫存水平和銷售策略等。
目前在歐美等西方國家,QR系統套用已到達第三階段,通過聯合計畫、預測與補貨等策略進行有效的用戶需求反應。美國的Kurt Salmon
JMIJMI
協會調查分析認為,實施快速回響系統後供應鏈效率大有提高:缺貨大大減少,通過供應商與零售商的聯合協作保證24小時供貨;庫存周轉速度提高1-2倍;通過敏捷製造技術,企業的產品中有20%~30%是根據用戶的需求而製造的。快速回響系統需要供需雙方的密切合作,因此協調庫存管理中心的建立為快速回響系統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4. 發揮第三方物流系統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系統是供應鏈集成的一種技術手段。TPL也叫做物流服務提供者(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LSP),它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如產品運輸、訂單選擇、庫存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系統的產生是由一些大的公共倉儲公司通過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務演變而來,另外一種產生形式是由一些製造企業的運輸和分銷部門演變而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