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C

IPDC,通訊技術術語,全稱是InternetProtocolDataCast。

簡介

IPDC(InternetProtocolDataCast),

相關資料

當地投入行動電視(MobileTV)的腳步格外快速,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芬蘭等地都已進行過基於3G(UMTS)或DVB-H技術的行動電視測試,行動電話龍頭廠商Nokia也積極支援這項新服務,為行動電視的開花結果積極催生,而結合DVB-H和電信網路(CellularNetwork)的IPDC(InternetProtocolDataCast),則是更令人寄予厚望的嶄新服務平台…。
歐洲推展MobileTV套用主要是基於兩種不同技術基礎,其一是基於3GPP規格、UMTS行動電信網路(CellularNetwork)的MBMS(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另外則是以DVB-H/T廣播技術為基礎。

目前於德國Braunschweig科技大學IfN(英譯:InstituteforCommunicationTechnology)擔任研究員,同時為DVB-GBS(GenericDataBroadcasting&ServiceInformationProtocols)Ad-Hoc小組成員之一的HeikoFollscher表示,以3GPP為基礎的MBMS同一時間上線人數有限制,大約是1.2萬人左右,人數超過則會造成網路壅塞。

Heiko表示,GPRS或UMTS網路容量均有限制,隨著容量縮減,每單位資料傳輸的成本會越來越高,所以較適合作為一對一傳輸之用;屬於地面廣播(TerrestrialBroadcasting)的DVB-H網路則沒有容量限制,不會產生上述問題,適合作為一對多傳輸之用。

除了DVB-H之外,MobileTV標準還包括韓國自行推出的T-DMB以及日本自行推出的ISDB-T,而且這兩項標準都已經或即將付諸實際運作。Heiko認為,與DVB-H相較,日本的ISDB-T雖然一樣採用MPEG-2壓縮技術,調變方式也類似(OFDM),可傳輸頻寬也和DVB差不多(6MHz;3.7~23.2Mbps),但是地區性較為明顯,成為全球性標準難度較高。源於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技術的T-DMB可傳輸頻寬則較窄、能同時容納的頻道數有限,對於未來MobileTV套用進一步成長有其侷限。

至於DVB-H和DVB-T的差異,Heiko表示,DVB-H主要是新增了Time-slicing、4KMode、MPE-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等技術。

Time-slicing技術可以讓基於DVB-H的前端(Front-end)耗電量降低,與DVB-T相比大約可節省70~90%(dependonburstbitrate),因此可以一直維持開啟而不必關斷,另經由此項技術可能實現使用單一接收天線達到交遞(smoothhandover)之功能。

4KMode(4096carriers、3409usedcarrier)則是介於原本2KMode(2048carriers、1705usedcarrier)和8KMode(8192carriers、6817usedcarrier)的中間路線並融合了2KMode和8KMode的優點(2K:highspeedbutlowareaSFNcapability;8K:lowspeedbutlargerareaSFNcapability。另提高2KMode和4KMode的in-depthinterleavers加強接收機對脈衝雜訊的抗干擾能力;不過目前的DVB-T系統並不支援4KMode,故規範將4Kmode列為DVB-H選用技術。

MPE-FEC藉由”virtual”timeinterleave去避免因為增加除錯機制而使用過大的time-interleaver,並避免使用過多的記憶體空間而影響接收機的運算速度及耗電量,且提高於惡劣環境中的接收效果。此項新的技術並可相容於現有之DVB服務並不造成衝突。

此外,DVB-H比DVB-T更適合在高速移動下使用,理論上可在200km/hr下維持訊號接收不斷。DVB-H+DVB-T雙模系統則是Heiko認為十分合理的解決方案,解決方式包括DVB-H和DVB-T共享一個MUX,或是DVB-H和DVB-T在同一RF頻道中使用階層(hierarchical)方式傳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