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DN

IPCDN所屬現代詞,指的是電纜數據網傳送IP。

簡介

IPoverCableDataNetwork--電纜數據網傳送IP

相關資料

一、概述
ADSL是DSL的一種非對稱版本,它利用數字編碼技術從現有銅質電話線上獲取最大數據傳輸容量,同時又不干擾在同一條線上進行的常規話音服務。其原因是它用電話話音傳輸以外的頻率傳輸數據。也就是說,用戶可以在上網"衝浪"的同時打電話或傳送傳真,而這將不會影響通話質量或降低下載Internet內容的速度。
ADSL能夠向終端用戶提供8Mbps的下行傳輸速率和1Mbps的上行傳輸速率,比傳統的28.8K模擬數據機快將近200倍。這也是傳輸速率達128Kbps的ISDN(綜合業務數據網)所無法比擬的。與電纜數據機相比,ADSL具有獨特優勢:它提供針對單一電話線路用戶的專線服務,而電纜數據機則要求一個系統內的眾多用戶分享同一頻寬。儘管電纜數據機的下行速率比ADSL高,但考慮到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在同一時間上網,電纜數據機的性能將大大下降。另外,電纜數據機的上行速率通常低於ADSL。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全世界有將近7.5億銅質電話線用戶,而享有電纜數據機服務的家庭只有1200萬。

ADSL設計目的有兩個功能:高速數據通信互動視頻。數據通信功能可為網際網路訪問、公司遠程計算或專用的網路套用。互動視頻包括需要高速網路視頻通信的視頻點播(VoD)、電影、遊戲等。目前,ADSL只支持與T1/E1的接口,在未來可以到桌面。

二、ADSL的標準

一直以來,ADSL有CAP和DMT兩種標準,CAP由AT&TParadyne設計,而DMT由Amati通信公司發明,其區別在於傳送數據的方式。ANSI標準T1.413是基於DMT的,DMT已經成為國際標準,而CAP則大有沒落之勢。近來談論很多的G.Lite標準很被看好,不過DMT和G.Lite兩種標準各有所長,分別適用於不同的領域。DMT是全速率的ADSL標準,支持8Mbps/1.5Mbps的高速下行/上行速率,但是,DMT要求用戶端安裝POTS分離器,比較複雜;而G.Lite標準雖然速率較低,下行/上行速率為1.5Mbps/512Kbps,但由於省去了複雜的POTS分離器,因此用戶可以像使用普通Modem一樣,直接從商店購買CPE,然後自己就可以簡單安裝。就適用領域而言,DMT可能更適用於小型或家庭辦公室(SOHO);G.Lite則更適用於普通家庭用戶。

DMT使用了我們熟悉的機制來創建數據機間的連線。當兩個DMT數據機連線時,它們嘗試可能的最高速率。根據線路的噪聲和衰減,兩個數據機可能成功地以最高速率連線或逐步降低速率直到雙方都滿意。

3、G.Lite

正如N1標準和互用性測試曾推動了ISDN市場一樣,如今客戶和廠商也急切地等待著一項DSL設備互用性標準的到來。該標準被稱為G.lite,也被另稱為ConsumerAsymmetricalDSL(消費者ADSL),它正在由一個幾乎包括所有主要的DSL設備製造商的集團--UniversalADSLWorkingGroup進行開發。不過不要將這個標準與Rockwell公司1997年夏天展示的已不再使用的基於QAM的ConsumerDSL晶片集或者與UniversalADSL相混淆。G.lite的第一版工作文檔是1998年6月在亞特蘭大舉行的Supercomm貿易博覽會上公布的。這項初步的G.lite標準首先由UAWG交付表決,然後作為一項建議轉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ITU當時預計在1998年底之前簽署認可一項正式的G.lite標準。

未來的G.lite標準的某些細節已經明了,基於該標準的CPE也許很快就會出現。G.lite標準(即ADSL)將基於ANSI標準"T1.413Issue2DMTLineCode"之上,並且將1.5Mbps的下行速度和384Kbps的上行速度預定為其最大速度。小於那些最大速度的"速度自適應(Rate-Adaptive)"也是該標準的一部分,所以,Internet服務提供商(ISP)可以提供256Kbps的對稱速度作為一個G.lite連線速度。不過,為了簡化設備和供應要求,多數設備將被限制在那些最大速度上。

1.5Mbps的速度限制雖然與DSL的一般被公布的7Mbps的最大下行速度相比似乎具有限制性,但它是基於典型客戶布線方案的經驗測試之上,也是基於可通過ISP獲得的實際骨幹頻寬之上。

DSL線路需要優質銅環--這意味著沒有加感線圈,橋接抽頭之間不超過2500英尺,而一般與中心局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8000英尺。如果速度更高,距離要求就變得更加關鍵,而且線路也更容易被"擾亂者"--和DSL線路處於同樣線捆中的ISDN和T1線路--破壞。

雖然G.lite正被宣傳為一項"不分離(splitterless)"的標準,但新的標準所面臨的工程現實意味著,在一開始可能仍然對分離器、過濾器,甚至新的客戶場所布線有所需要。隨著G.lite的標準走向成熟,人們更好地理解這些問題,更好地實施廠商晶片,它也許才會更接近於成為一項真正的不分離的標準。

當然,即使處於G.lite速度,常規的PC串列連線埠上的UARTs(通用異步接收機/傳送器)也已不能跟上。因此,使用串列技術的單個用戶的外置PC數據機將會在PC上採用通用串列匯流排連線埠(UniversalSerialBus),也有可能採用增強的並行連線埠;路由器和橋接單位則使用乙太網;更新一點的晶片集,如Rockwell最近宣傳的V.90/ADSL配對晶片集,將會把G.lite和V.90標準結合在一個數據機上,為客戶提供一項連線配置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