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T

HHT是hand held terminal(手持終端)的英文縮寫。

定義

手持終端,是指具有以下幾種特性的便於攜帶的數據處理終端。

1、具有數據存儲及計算能力

2、可進行二次開發

3、能與其他設備進行數據通訊

4、有人機界面,具體而言要有顯示和輸入功能

5、電池供電

按以上定義,手持終端常見的有PDA、手機、智慧型手機、條碼數據採集器、手持IC卡數據終端、手持指紋採集終端、抄表機等等。

功能

除基本功能外手持終端還具有一些其他功能,這些功能與具體的套用與系統密切相關,也是手持終端選型需要首先考慮的。

1、條碼掃描:條碼掃描功能目前有兩種技術,雷射和CCD,雷射掃描只能識讀一維條碼,CCD技術可以識別一維和二維條碼,比較流行的觀點是識讀一維條碼時,雷射掃描技術比CCD技術更快更方便。具有條碼掃描功能的手持終端通常被稱為條碼數據採集器。

2、IC卡讀寫:集成IC卡讀寫功能的手持終端通常稱為IC卡手持數據終端,主要用於IC卡證卡管理

3、非接觸式IC卡讀寫:集成非接觸式IC卡讀寫功能的手持終端通常稱為非接觸式IC卡手持數據終端,主要用於非接觸式IC卡管理。

4、內置信息鈕:所謂信息鈕就是內置的非接觸式IC卡晶片,主要用於巡更。

5、指紋採集、比對:集成指紋採集模組的手持終端主要用於公安、社會保險等等

6、GPS:行業套用主要用於公安,更大量的在於民用市場,為駕車人提供電子地圖及定位服務

7、GSM/GPRS/CDMA無線數據通訊:主要功能為可以通過無線數據通訊的方式與資料庫進行實時數據交換。主要在兩種情況下需要使用此功能,一是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很高的套用,二是套用中因各種原因無法將所需要的數據存儲在手持終端的時候,可能是所需要的數據過大,也可能需要保密等等。

8、GSM/GPRS/CDMA簡訊通訊:幾乎所有支持無線數據通訊的手持終端都支持簡訊通訊,之所以將該功能列出,是因為有些手持終端產品只支持簡訊通訊,該功能的實時性較GSM/GPRS/CDMA無線數據通訊的實時性稍低,並且有時因為簡訊伺服器的原因可能會喪失實時性,除非租用專用簡訊伺服器,並且通訊過程中整體數據頻寬很小。

9、GSM/GPRS/CDMA無線語音通訊:該功能主要用於語音通話,經過二次開發後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對講機。

10、紅外數據通訊(IrDA):作為最早的短距離無線數據通訊技術,目前該功能在各種手持終端中幾乎是標準配置,除了部分手機和很少的手持終端外,大部分手持終端都含此功能。不過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號稱支持IrDA的手持終端都是真正支持IrDA,很多手持終端只實現了IrDA協會給出的物理層規範,並沒有實現IrDA協定棧,在IrDA的官方標準中是不承認的。

11、紅外數據通訊(電力紅外):電力紅外規約是中國電力部頒布的標準,是用於電力設備之間的數據通訊標準,之所以在這裡提到這個功能是因為國產的大量抄表機都在帶有該功能。

12、藍牙通訊:藍牙通訊功能是新一代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目前主要是PDA和手機中採用的比較多。其他的數據終端中也逐漸開始使用該技術,短距離藍牙通訊可達10m,長距離藍牙通訊可達100m,在通訊數據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藍牙技術也可以替代802.11B組網。

13、RS232串列通訊:作為最基本的數據通訊方式,基本上所有的手持數據終端都帶該功能。

14、RS485串列通訊:RS485是用於長距離的串列通訊技術,只有很少的專用手持終端帶該功能。

15、USB通訊:USB通訊技術因其通訊速率快,所以目前很多手持終端都開始採用,特別是PDA,其用途主要是與PC機進行大量的數據交換。但USB通訊不是對等的,USB設備分為主設備與從設備,主設備只能與從設備通訊,無法與主設備通訊,只有所以很少有手持終端即可以作為USB主設備、又可以作為USB從設備。選購者在這方面容易產生誤區,認為只要兩個設備都支持USB

16、802.11B:802.11B作為無線區域網路的主流技術,目前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多手持終端已經配備了該功能,具有該功能的手持終端可以在一個比較大的範圍內組網並與PC、伺服器等進行數據交換,可在大的封閉空間(如廠房、倉庫)進行無線數據交換。如果空間超過了無線信號可以覆蓋的範圍的話,可以增加多個節點的來解決。

17、列印:有些手持終端集成了列印功能,可以直接列印單據。

18、手寫識別:手持終端的輸入功能與PC、工控機等設備相比,一直是非常弱,手寫識別可以緩解這個問題,如果用戶需要大量的文字輸入,那么必須要有此功能。

19、漢字輸入:對於一些沒有手寫識別功能的手持終端,如果要進行漢字輸入的話,那么該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輸入法也要考慮,全拼已經落伍,T9相對來說更能接受。

20、其他功能,還有些手持終端帶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拍照、可插CF卡、可插SD卡等等,需要根據用戶的需要選擇了。

套用領域

目前國內主要的移動套用領域有如下幾種:

1、物流,典型的有菸草配送,倉庫盤點、郵政配送,值得開發的有各大日用品生產製造商的終端配送、藥品配送、大工廠的廠內物流、物流公司倉庫到倉庫的運輸。

物流系統根據不同的系統,使用的手持終端擴展功能各不相同,主要用到的功能為條碼掃描、接觸式/非接觸式IC卡讀寫和802.11b、藍牙數據通訊等等。

2、三表抄表,在可預見的將來,這是一個容量比較大市場。

三表抄表的抄表機中集成的擴展功能主要為電力紅外、條碼掃描和數據通訊等等。

3、移動政務,移動警務,當科技強警不僅僅只是一個口號了之後,警用設備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特別是交警、巡警和刑警也已經開始配備移動數據設備,其中手持終端的配備,為警察提供了更強有力的執行警務的工具。除警務外,目前衛生、城管、稅務等等行政部門也開始嘗試使用手持終端來規範行政業務,同時提高行政效率。

移動警務所使用的手持終端的功能主要有GPRS/CDMA數據、語音通訊、IC卡讀寫,以後可能還會需要指紋採集、比對等等。

4、移動交易,當交易越來越多而櫃檯空間已經不能滿足迅速交易,或交易場所本身就缺乏櫃檯的時候,只有選擇移動交易了,比如肯德基、麥當勞、火車上補票,體育場館售票、停車廠收費等等。

移動交易根據不同的場合需要的功能也不盡相同,第一節描述的各種擴展功能都有可能用到。

5、保險,比如移動保險系統、養老保險金上門發放。

移動保險系統手持終端需要的功能有GPRS/CDMA數據或簡訊通訊等等。養老金上門發放需用的手持終端擴展功能主要為指紋採集、比對等功能。

6、無線點菜,用於餐廳的無線點菜系統

無線點菜系統使用的手持終端的擴展功能主要有802.11b、藍牙數據通訊等等

7、卡片管理,用於管理各種IC卡和非接觸式IC卡,如身份卡、會員卡等等

卡片管理顧名思義就是管理各種接觸式/非接觸式IC卡,所以其使用的手持終端主要的擴展功能為接觸式/非接觸式IC卡讀寫。

8、巡更管理,主要用於小區保全和巡警執行巡邏任務時規範路線。巡更管理用的手持終端一般集成信息鈕。

9、還有其他一些筆者不太熟悉的移動套用。

分類

手持終端的生產廠商很多,每個廠商對於產品的命名都是五花八門,都不統一,而且有時候會造成歧義,這對於用戶和商家來說,都很容易造成混亂。筆者在這裡想給這些手持終端命名也只是想為用戶選型時提供一些方便。

1、數據採集器

通常所說的數據採集器指的是帶條碼掃描功能的手持終端,但不是所有的帶條碼掃描功能的手持終端都被稱為數據採集器,數據採集器的作業系統通常是生產廠商自行開發的,如帶條碼掃描功能的POCKET PC、PALM等掌上電腦就不被稱為數據採集器。

由於歷史原因,數據採集器有各種叫法:

盤點機:最初此類產品是用於盤點的,所以叫盤點機

移動POS機:該名稱很奇怪,而且某些行業用PDA、IC卡手持終端也被稱為移動POS機,其實除了在移動交易中與POS有點關係外,其他場合套用與POS一點關係都沒有;

條碼數據採集器:這應該是目前最確切的名稱了;

資料收集器:台灣的叫法;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叫法,還有一些不常用的叫法:如條碼手持終端,手持終端採集器,手持式條碼數據終端、數據採集終端等等。

數據採集器

2、IC卡手持終端

集成接觸式/非接觸式IC卡讀寫功能的手持終端稱為IC卡手持終端,又稱手持IC卡終端,手持IC卡讀寫器、手持式IC卡數據採集器等等

3、 移動通訊數據終端

移動通訊數據終端是筆者杜撰的一個名稱,目前還未見哪家廠商使用該名稱。顧名思義,移動通訊數據終端是可以實現移動通訊的手持終端,這類產品類似於手機,但與手機不同的是,因為具有一些手機不具備的功能如條碼掃描、IC卡讀寫等等從而主要套用在一些行業的系統中。

4、PDA/手機/智慧型手機

之所以將這三者不同的產品放在一起描述,是因為這三種產品以前都是民用品。隨著PDA在民用市場的低迷,很多PDA廠商開始大力拓展行業套用市場,同時也帶動了手機和智慧型手機在行業市場的套用。用於行業的這三種產品有一個共同特點是採用了通用的作業系統,如POCKET PC、PALM、SMARTPHONE、SYMBIAN、LINUX等,擁有數量龐大的開發群。

5、手持指紋採集終端

手持指紋採集終端是指集成了指紋採集、比對功能的手持終端。

6、抄表機

抄表機嚴格說不能按此種方式分類,因為前面的產品都是按產品自身的特性分類的,而抄表機是按用途分類的,但這種手持終端的名稱一直都是這個,沒有改變,所以筆者也就這么叫了。

抄表機就是用於公用事業(水、電、氣、以後還會有暖氣)抄表用的手持終端。用於電力抄表的抄表機通常集成電力紅外功能,其他的就是一個只帶基本功能的手持終端,有些帶有條碼掃描功能。

HHT,希爾伯特-黃變換

希爾伯特一黃變換(Hilbert一HuangTransform,簡稱HHT)是由美籍華裔NordenE.Huang教授於1998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提出的一種新的處理非平穩信號的方法。它是分析非穩態資料的一種獨特分析方法,可用於地震工程、地球物理探測、潛艇設計、結構損害偵測、衛星資料分析、血壓變化和心律不整等各項研究。

Hilbert一Huang變換是一種兩步驟信號處理方法。首先用經驗模態分解方法(Empirical

Modality Decomposition Method,簡稱EMD)獲得有限數目的固有模態函式(Intrinsic Mode Function,簡稱IMF),然後再利用Hilbert變換和瞬時頻率方法獲得信號的時一頻譜—Hilbert譜。

與傳統的信號或數據處理方法相比,HHT具有如下特點:

(1) HHT能分析非線性非平穩信號。

傳統的數據處理方法,如傅立葉變換適合處理線性、平穩的信號,小波變換雖然在理論上能處理非線性非平穩信號,但在實際算法實現中卻只能處理線性非平穩信號。歷史上還出現過不少信號處理方法,然而它們不是受線性束縛,就是受平穩性束縛,並不能完全意義上處理非線性非平穩信號。HHT則不同於這些傳統方法,它徹底擺脫了線性和平穩性束縛,其適用於分析非線性非平穩信號。

(2) HHT具有完全自適應性。

HHT能夠自適應產生“基”,即由“篩選”過程產生的IMF。這點不同於傅立葉變換和小波變換。傅立葉變換的基是三角函式,小波變換的基是滿足“可容性條件”的小波基,小波基也是預先選定的。在實際工程中,如何選擇小波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選擇不同的小波基可能產生不同的處理結果。我們也沒有理由認為所選的小波基能夠反映被分析數據或信號的特性。

(3) HHT不受Heisenberg測不準原理制約——適合突變信號。

傅立葉變換、短時傅立葉變換、小波變換都受Heisenberg測不準原理制約,即時間視窗與頻率視窗的乘積為一個常數。這就意味著如果要提高時間精度就得犧牲頻率精度,反之亦然,故不能在時間和頻率同時達到很高的精度,這就給信號分析處理帶來一定的不便。而HHT不受Heisenberg測不準原理制約,它可以在時間和頻率同時達到很高的精度,這使它非常適用於分析突變信號。

(4) HHT的瞬時頻率是採用求導得到的。

傅立葉變換、短時傅立葉變換、小波變換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預先選擇基函式,其計算方式是通過與基函式的卷積產生的。HHT不同於這些方法,它藉助Hilbert變換求得相位函式,再對相位函式求導產生瞬時頻率。這樣求出的瞬時頻率是局部性的,而且精度很高,而傅立葉變換的頻率是全局性的,小波變換的頻率是區域性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