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e Some

Get Me Some

《Get Me Some》是樂隊The Jeff Healey Band在2000年發行的一張爵士樂專輯。

基本信息

專輯英文名

Get Me Some

歌手

The Jeff Healey Band

音樂風格

爵士

發行時間

2000年

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樂隊簡介
傑夫.海利傑夫.海利
盲人吉他大師Jeff Healey(傑夫.海利)與Eric Clapton、steve ray vaughan、Johnny Winter、Jimme Vaughan並稱為“五大白人藍調樂手”。Jeff Healey自幼失明,但他以他自己非常奇特的方法學會了彈吉它。他是將吉他平放在腿上,左手直接從吉他上方壓弦的方式來彈的,這種方式必須使用拇指,也因此讓他發展出許多獨特的和弦指法,也因為如此他能使用左手的5個手指頭在壓弦,使得他能夠彈出比別人照正常方式無法彈出的指法。這讓Jeff Healey創造了一處革命性技巧,並成為他標誌性的演奏風格。
一歲的Healey就因為眼癌而致盲,他在三歲的時候第一次拿起了吉他,他把吉他平放在大腿上彈,從而創造了一種革命性的技巧,後來這成為他標誌性的表演風格。六歲時,Healey便開始在公眾面前彈唱了。十歲時,這位吉他手已經在好幾個樂隊里彈琴,並試驗了大量音樂風格。十四歲時的Healey赫然已是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首席音樂專家了,主持音樂節目,迄今為止他主播的78轉/秒的唱片已有25,000張。
“十餘年前我接觸了大量風格迥異的音樂,即有演奏的,也有演唱的,尤其是二十世紀早期的爵士和流行音樂”Healey說,“我一直都知道,我終究會以某種方式接觸音樂事務,並參與其中。”
十五歲即被稱“音樂神童”的Healey很快就被一位早期的布魯斯音樂家所吸引,他就是Albert Collins。Healey到多倫多的阿爾伯特大廳與Albert共同舉行了一場演出。此後在同一舞台上,他又與Stevie Ray Vaughan等吉他手一同表演,並於1986年在北美洲的Vancouver博覽會上與B.B.King同台。於是“加拿大最亮的音樂明星”迅速成為了他確認無疑的形象。
Healey評論說:“我不僅與這些偉大的蜚聲國際的樂手一同演奏過,我還與多倫多本地的著名樂手一起即興玩過,如Walsh Brother、David Wilcox、Kim Mitchell,等等。這是一段很好的學習經驗。”
在此期間,多倫多“Grossman的酒店”的“星期日晚即興演奏會”成了一塊吸引北美搖滾界名人的磁鐵,Robbie Robertson、Downchild Blues Band、Steve Ray Vaughan和Bob Dylan等都躋身其中。正是在這裡Healey邂逅了鼓手Tom Stephen和貝斯手Joe Rockman,三人組成了The Jeff Healey Band樂隊(下稱JHB)。Stephen出生於美國西海岸的New Brunswick市,他來到多倫多是搞城市規劃的。有一次他們的規划進行到了南部,於是在那些搞得不好的即興演出中他碰到了Healey。Rockman則是多倫多本地人,是一個受過古典鋼琴訓練的鋼琴師,也彈吉他,但最終選擇了貝斯。遇到Jeff Healey時,已經與多倫多各種爵士、布魯斯以及搖滾樂隊玩了將近十年的Rockman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老手了。
1988年樂隊引起了美國ARISTA唱片公司的注意,於是事情接踵而至。樂隊發行了首張專輯《See the Light》,除了原創歌曲之外還有一些客串明星助陣的歌曲,這些名人包括一些搖滾大牌,如John Hiatt、ZZ Top和Freddie King等。專輯裡的《Confidence Man》進入了排行榜前十名,《Angel Eyes》進入了Billboard百首熱門金曲的前五名,揚名露臉的JHB開始與大牌樂手們同台演出了,在Late Night他們與David Letterman一塊演出,在The Tonight Show,他們同Johnny Carson同台。這張專輯橫掃加拿大樂壇,銷量超過300,000張,在美國則成為白金唱片(一百萬銷量)。Healey還因其在《hideaway》中的演奏與Santana同獲“格萊美最佳器樂曲”獎提名。同時一位名叫Jimmy Iovine的製作人請樂隊出演一部Patrick Swayze公司的電影《Road House》,並讓樂隊飛到洛杉磯剪輯該片音樂。該電影與其原聲專輯都在1989年發行了。
“《See The Light》之後的三年簡直就是一陣旋風,”Healey 說,“幾乎全是馬不停蹄的巡演、脫口秀、新聞發布、電台採訪,只能抽出三個月的時間寫歌,錄新專輯(《Hell To Pay》)。我與ZZ Top、Little Feat、Ringo Starr、Bob Dylan、Bonnie Raitt等樂隊和樂手一起開會,巡演。”
JHB的成功在1989年又加速了。樂隊屢屢得到雜誌封面(《Guitar Player》、《Guitarist》)、Multiple Juno、格萊美、歐洲大獎等的提名,隨即又在從俱樂部到體育場的各種場合演出。90年,Healey發行了《Hell To Pay》,這是一個明星璀璨的專輯計畫,參與的明星樂手有Mark Knopfler、Paul Shaffer、Bobby Whitlock以及George Harrion,除了Healey自己樂隊的六首原創歌曲外,其餘的便是與他們合作的曲目。這張專輯在加拿大買了200,000張,在美國成為金唱片,在世界範圍內共售出200,000張。
這時,樂隊成立了Forte唱片及相關產品公司,簽約了一位不知名的吉他手——Amand Marshall,從此後者便仗其兩張大受好評的專輯《Amand Marshall》和《Tuesday's Day》揚名美加兩國。1992年JHB的第三張專輯,溶合布魯斯、搖滾、民謠和說唱的《Feel This》面世。意識到這張專輯的重要之後,MuchMusic公司邀請JHB去主持一個“私下與互動”特別節目。然後樂隊於Bon Jovi一起進行了巡演。
1994年當Healey在Grossman的Tavern酒店——他的無量前途的出發點——露面並舉行了一場驚人的的演出時,他又回到了他的根。然後他為Rolling Stones一場沒有事先宣布的演出開場,演出地點是在今天被稱為“多倫多的Guvernment”的地方,而這裡曾經是JHB樂隊的“伏都閒人”世界巡演的第一站。
作為對過去的一次緬懷,JHB在1995年決定發行專輯《Cover to Cover》,這是關於搖滾標準和布魯斯的經典一張概念專輯,翌年該專輯獲得了葛萊美獎提名。同年,樂隊為Steven Segal/Kennen Ivory Wayans公司的電影《The glimmer Man》創作了一首歌《Bulletproof》。
然後在樂隊成軍的第十二個年頭,也是其音樂生涯中的第一次,樂隊歇了下來。
時間一晃就到了2000年。經過五年的缺席,Healey與他的音樂公司以原班人馬又殺了回來。新專輯《Get Me Some》有著與其名字一樣的原始可怕的力量。《Which One》中加速的riff與嘶叫的吉他與《Hey Hey》中慢速溫潤的節奏相映成趣。Healey掌控著這張專輯裡的音速調色板,甚至冒險翻唱了Diane Warren的《I Tried》,其效果卻又絕妙無比。他柔順的嗓音唱著憂鬱的《I Should Have Told You》和《Love Is The Answer》,哀慟的效果是Healey無與倫比的風格的特點。
當樂隊在尼亞加拉公園瀑布公園演出時,他們受了公眾面對英雄般的歡迎。NBC與CNN都很重視這次演出,並在全北美現場廣播。
“The Jeff Healey Band樂隊回來了。”Nuff說
專輯曲目

1. Which One
2. Hey Hey
3. My Life Story
4. I Tried
5. I Should Have Told You
6. Love Is the Answer
7. Damage Is Done
8. Feel Better
9. Holding On
10. Macon Georgia Blue
11. House Is Burning Down
12. Runaway Heart
13. Rachel's So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