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Science Café

GeoScience Café

GeoScience Café 是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生們自發組織的定期的開放式學術交流活動,始於2009年4月。由熊彪博士、毛飛躍博士等人發起 ,活動口號為“談笑間成就夢想”。一般情況下活動每周一次,形式以講座和報告為主。主講嘉賓可以是院士學者和各行精英,也可以是學校里能夠天天見面的同學——只要你有與眾不同之處,皆可成為主講嘉賓。報告的主題內容一般以地理信息學者(學生)的科研、學習生活為主,有時也會有一些軟體套用、考研就業、留學出國、業餘生活等方面的主題。報告現場氣氛輕鬆活躍,聽眾和嘉賓可以進行密切的現場交流。目前活動有固定的學生團隊在負責運營,並受到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大力支持。

基本情況

GeoScience Café 是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生們自發組織的定期的開放式學術交流活動,始於2009年4月。由熊彪博士、毛飛躍博士等人發起,活動口號為“談笑間成就夢想”。一般情況下活動每周一次,形式以講座和報告為主。主講嘉賓可以是院士學者和各行精英,也可以是學校里能夠天天見面的同學——只要你有與眾不同之處,皆可成為主講嘉賓。報告的主題內容一般以地理信息學者(學生)的科研、學習生活為主,有時也會有一些軟體套用、考研就業、留學出國、業餘生活等方面的主題。報告現場氣氛輕鬆活躍,聽眾和嘉賓可以進行密切的現場交流。目前活動有固定的學生團隊在負責運營,並受到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大力支持。

目前該活動的開展時間為每周五晚19:30,偶有特殊情況會提前至周四晚19:30。地點為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樓的休閒廳。每周二或三,當周的 GeoScience Café 海報就會貼滿武漢大學信息學部的各大宣傳欄,海報會簡要介紹當期的主講嘉賓及其報告內容,供有興趣的聽眾參考。活動當天運營團隊會在會場準備好新鮮水果供嘉賓和聽眾隨意取用,以營造一種輕鬆隨意的氣氛,便於聽眾和主講嘉賓進行互動。

報告內容

因為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所在的信息學部的學院研究的學科多為與測繪、遙感、地理信息相關的學科, GeoScience Café 的報告內容大多以地球物理、大地測量、GPS 技術、遙感與攝影測量、地理信息科學、地圖學、地圖製圖學等領域為主。不過,除了向聽眾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主講嘉賓往往還會分享一些科研生活的趣事、留學生活的苦與樂等內容,甚至有時還可以是音樂創作或者戶外徒步等。

從2009年起,每一期講座的簡要資料記錄如下   :

第1~40期

期數活動時間主講嘉賓報告題目
12009-04-24謝俊峰基於星敏感器的衛星姿態測量
胡曉光計算機軟體水平考試經驗談
張雲生基於近景影像的建築物立面三維自動重建方法
22009-05-08李樂林基於等高線族分析的 LiDAR 建築物提取方法研究
程曉光一種從離散點雲中準確追蹤建築物邊界的方法
張帆當文化遺產遭遇雷射掃描——數字敦煌初探
32009-05-15邱志偉顧及相干性的星載 SAR 成像算法研究
趙珊珊星載 InSAR 圖像級仿真
彭芳媛基於特徵提取的光學影像與 SAR 影像配準
42009-05-22袁名歡基於自適應推進的建築物檢測
付東傑基於粒子群最佳化算法的遙感最適合運行尺度的研究
52009-06-05欒學晨3S 技術與智慧型交通——交通中心研究工作概述
馬盈盈基於層次分類與數據融合的星載雷射雷達數據反演
62009-06-12鍾成LiDAR 輔助高質量真正射影像製作
高志宏基於多源遙感數據的城市不透水面分布估算方法研究
72009-06-19黑迪畢業生專題 之 飛躍重洋
朱春皓
胡君
歐陽怡強
82009-09-25陸建忠Coupling Remote Sensing Retrieval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SPM Study
92009-11-06鍾燕飛關於科研和寫作的幾點體會
102009-11-13胡曉光攝影選材與思路
112009-11-27Marcin UradzinskiThe Usefulness of Internet-based (NTrip) RTK for Precise Navigation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於傑在讀研究生因私出國手續辦理
122009-12-04黃亮分散式空間數據標記語言
132009-12-11曾興國空間認知在中華文化區劃分中的套用模型探究
張翔居民地綜合中的模式識別與套用
142009-12-18麥曉明科技創新與專利入門
152010-01-08李妍輝專利的法律保護
劉敏測繪遙感科學與環境法學的關係
162010-03-12黃昕高解析度遙感影像處理與套用
172010-03-19杜全葉新一代航空航天數字攝影測量處理平台——數字攝影測量格線 (DPGrid)
182010-04-01王騰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數據分析技術及其在三峽地區的套用
192010-04-23曹晶交通時空數據獲取、處理、套用
202010-05-21杜博高光譜遙感影像亞像元目標探測
212010-06-03羅安基於語義的空間信息服務組合及發現技術
222010-06-11林立文出國留學的利弊分析和申請過程介紹
李凡
程曉光
232010-06-22瞿莉基於動態交通流分配係數的網路交通狀態建模與分析
242010-10-15張洪艷高光譜影像的超解析度重建
252010-10-22馬盈盈基於多平台衛星觀測的大氣參數反演方法研究
262010-10-29陳龍“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亞軍團隊解讀“智慧型駕駛無人車 Smart VII 系統”
麥曉明
張亮
方彥軍
272010-11-05於之鋒基於 HJ - 1A/B CCD 影像的中國近岸和內陸湖泊水環境監測研究——以南黃海和鄱陽湖為例
282010-11-12陸建忠遙感與 GIS 套用:從流域到湖泊——以鄱陽湖為例
292010-11-19蔣波濤GIS 技術人員的自我成長
王東亮矢量道路輔助的航空影像快速鑲嵌
302010-11-26救護之翼組織一切“救”在身邊
312010-12-10胡曉光赴美參加 ASPRSA 2010 會議見聞
322010-12-14史振華新西伯利亞交流報告會
沈盛彧
陳喆
史磊
顧鑫
332011-03-11毛飛躍分享科研與寫作的網路資源
342011-03-25周寶定“車聯網”套用之“公路列車”
352011-04-15孫婧可視媒體內容安全研究
362011-04-22萬雪SIFT 運算元改進及套用
372011-05-06咼維四位青年教師暢談學習和科研方法
陸建忠
馬盈盈
張洪艷
382011-05-27袁強強基於總變分模型的影像復原及超解析度重建
392011-06-24李曉明大規模三維 GIS 數據高效管理的關鍵技術
張雲生香港交流訪問經歷
402011-09-16劉大煒全腦奇像記憶法基礎——數字信息記憶以及英語單詞記憶
李鳳玲

第41~80期

期數活動時間主講嘉賓報告題目
41 2011-10-21 Steve McClur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cial Theory and Convergence with Graph Theory
42 2011-11-12 曹晶 武漢大學第六屆學術科技文化節之“博士生學術沙龍”走進 GeoScience Café
鄒勤
常曉猛
43 2011-12-02 田馨 走進 GeoScience Café: Summary of FRINGE 2011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xperiences
44 2011-12-02 邵遠征 走進 GeoScience Café: 網路環境下對地觀測數據的發現與標準化處理
45 2012-01-06 屈孝志 三個簽約騰訊同學的經驗分享
陳克武
李超
46 2012-02-17 毛飛躍 大氣雷射雷達算法研究和科研經驗分享
47 2012-02-24 黃昕 高解析度遙感影像處理與套用
48 2012-03-23 魏徵 GeoScience Café: 2012年武漢大學地理信息科學技術文化節博士沙龍系列活動“LiDAR 之夜”
方莉娜
陳馳
49 2012-04-13 張樂飛 第一篇 SCI 背後的故事:遙感影像模式識別研究
50 2012-05-04 欒學晨 第一篇 SCI 背後的故事:城市道路網模式識別研究
51 2012-05-21 陳澤強 第一篇 SCI 背後的故事:感測器整合關鍵技術研究
52 2012-06-01 胡騰 無人機影像的稠密立體匹配技術研究
53 2012-06-08 李華麗 第一篇 SCI 背後的故事:高光譜遙感影像處理研究
54 2012-06-21 李家藝 第四屆 WHISPERS 會議感受與體會
55 2012-09-14 欒學晨 參加第21屆 ISPRS 大會和出國交流的感受與體會
張樂飛
56 2012-09-21 史磊 第一篇 SCI 背後的故事:極化合成孔徑雷達 (PolSAR) 圖像處理研究
57 2012-10-12 謝瀟 赴俄羅斯參加 GeoMIR 2012 學術交流的感受與體會
曹茜
黎旻懿
58 2012-10-19 徐川 這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水平集理論用於 SAR 圖像分割及水體提取”
59 2012-10-26 馮煉 水環境遙感研究——以鄱陽湖為例
60 2012-11-02 吳華意 從地理數據的共享到地理信息和知識——兼談學術過程中的有效溝通技巧
61 2012-11-23 張樂飛 高光譜數據的線性、非線性與多維線性判別分析方法
62 2012-12-07 李慧芳 多成因遙感影像亮度不均勻性的變分校正方法研究
63 2013-03-08 袁偉 不做沉默的人
64 2013-03-15 張志 締造最完美的PPT演示
65 2013-03-29 凌宇 2013 求職分享報告
歐曉玲
孫忠芳
66 2013-05-17 胡楚麗 對地觀測網傳遙感器資源共享管理模型與方法就厭
67 2013-06-14 石茜 第一篇 SCI 背後的故事:高光譜影像分類研究
68 2013-09-13 焦洪贊 第一篇 SCI 背後的故事:科研心得體會
69 2013-10-25 李洪利 新西伯利亞國際學生夏季研討會交流體會
李娜
70 2013-11-22 張雲菲 多元矢量空間數據的匹配與集成
71 2013-11-29 李星星 實時 GNSS 精密單點年定位及非差模糊度快速確定方法研究
72 2013-12-13 王曉蕾 地理空間感測網語義註冊服務
73 2014-01-03 劉立坤 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訪學經歷分享
74 2014-02-28 毛飛躍 大氣雷射雷達數據反演和論文寫作經驗談
75 2014-03-28 陳敏 遙感影像線特徵匹配研究
76 2014-04-25 鄭傑 地理空間數據可視化之美
77 2014-05-09 程曉光 一種非監督的 PolSAR 散射機制分類法
78 2014-05-16 熊彪 機載雷射雷達三維房屋重建算法與讀博經驗談
79 2014-05-23 王挺 高光譜遙感影像目標探測的困難與挑戰
80 2014-06-19 劉湘泉 2014 求職/考博經驗分享報告
李鵬鵬
顏士威
朱婷婷

第81~120期

期數活動時間主講嘉賓報告題目
81 2014-09-19 李昊 空間信息智慧型服務組合及其在社交媒體空間數據挖掘中的套用
82 2014-09-26 曾玲琳 基於 MODIS 的農業遙感套用研究
83 2014-10-10 馮如意 高光譜影像混合像元稀疏分解方法研究
84 2014-10-17 黃榮永 由最近點疊代算法到雷射點雲與影像配準
85 2014-10-31 李家藝 高光譜遙感影像分類研究
86 2014-11-15 武辰 遙感影像火星地表 CO 冰層消融監測研究及法國留學經歷
郭賢
87 2014-11-21 曾超 時空互補觀測數據的融合重建方法研究
88 2014-11-27 吳華意 大牛的 GIS 人生
孫玉國
89 2014-12-05 朱映 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平台震顫
90 2014-12-12 劉沖 城市化遙感監測
91 2014-12-19 方偉 TLS 強度套用
92 2014-12-26 幸晨傑 中德雙碩士生活一瞥
喻靜敏
93 2015-03-13 袁樂先 我眼中的南極
94 2015-03-20 李建 多元多尺度水環境遙感套用研究與野外觀測經歷分享
95 2015-03-27 馬昕 地基差分吸收 CO 雷射雷達的軟硬體基礎
96 2015-04-03 Michael Jendryke Urban Dynamics in China
97 2015-04-17 冷偉 珈和遙感創業經驗分享
98 2015-04-24 史緒國 雷達影像變形檢測方法與套用研究
99 2015-05-08 張文婷 好工作是怎樣煉成的?
羅俊灃
王帆
張學全
100 2015-05-13 李德仁 李德仁院士講“成功”
101 2015-05-15 王曉蕾 答辯 PPT 早知道
102 2015-05-22 李英 美國留學感悟
103 2015-06-03 王樂 從武大學生到美國教授
104 2015-06-05 向濤 做創客第六年
105 2015-07-03 陶燦 音樂伴我行
106 2015-09-18 葉茂 月球重力場解算軟體研究與羅馬生活
107 2015-09-24 秦雨 地圖之美:紙上的大千世界
108 2015-10-16 羅慶 留學達拉斯
109 2015-10-23 趙伶俐 極化 SAR 典型地物解譯研究
110 2015-10-30 許明明 高光譜遙感影像端元提取方法研究
111 2015-11-06 Pedro Rodriguez Perez 西班牙人的中德求學之路
112 2015-11-13 韓舸 CO 探測雷射雷達
113 2015-11-20 熊禮治 遙感影像共享時代的安全性挑戰
114 2015-11-27 臧玉府 多元雷射點雲數據的高精度融合與自適應尺度表達
115 2015-12-04 王珂 水溫觀測感測網資源建模與最佳化布局方法研究
116 2015-12-11 任曉東 GNSS 高精度電離層建模方法及其相關套用
117 2015-12-18 樊珈佩 基於時空相關性的群體用戶訪問模式挖掘與建模
118 2016-01-08 嚴銳 數據挖掘:數據就是財富
119 2016-01-16 桂志鵬 第四範式下的 GIS ——地理服務網路
120 2016-03-04 賀威 基於低秩表示的高光譜遙感影像質量改善方法研究

第121~160期

期數活動時間主講嘉賓報告題目
121 2016-03-11 張覓 計算機視覺最佳化在遙感領域的套用
122 2016-03-18 康朝貴 城市計程車活動子區探測與分析
123 2016-03-25 申力 空間信息方法在人地關係研究中的套用——美女老師教你愛上科研
124 2016-03-31 汪韜陽 太空之眼:高解析度對地觀測
125 2016-04-08 屈猛 我在武大玩戶外
126 2016-04-15 袁夢 “最強大腦”圓夢之旅
127 2016-04-22 鄭先偉 面向 3D GIS 的高精度 TIN 建模與可視化
128 2016-05-06 王夢秋 基於 MODIS 觀測的大西洋馬尾藻時空分布研究進展
129 2016-05-13 顏會閭 人文築境:珞珈山下的古建築
130 2016-05-20 佘冰 網路約束下的時空數據分析
131 2016-05-27 陳銳志 移動地理空間計算,從感知走向智慧型
132 2016-06-03 楊曦 三年走向高級研發經理
133 2016-06-17 盧賓賓 地理加權模型——展現空間的“別”樣之美
134 2016-06-23 蘇小元 從計算機博士到電台台長
135 2016-06-24 馬志豪 考博&就業專場——經驗分享交流會
劉文軒
馮明翔
136 2016-07-01 張帆 遙感數據分析迎來“深度學習”浪潮
137 2016-09-23 班偉 GNSS-R 的相關研究進展
138 2016-10-14 郭靖 導航和低軌衛星精密訂軌研究
特別策劃 2016-10-20 郭丹 《我的科研故事(第一卷)》新書發布會
楊旭
陳銳志
毛飛躍
139 2016-10-21 李禮 全景及正射影像拼接研究
140 2016-10-28 勾佳琛 行走的力量
141 2016-11-04 宋曉鵬 基於衛星遙感的區域及全球尺度土地覆蓋監測
142 2016-11-11 雷芳妮 土壤濕度反演與水文數據同化
143 2016-11-18 張豹 聯合 GPS 和 GRACE 數據探測冰川質量的異常變化
144 2016-11-25 柳景斌 智慧型手機室內定位與智慧型位置服務
145 2016-12-02 季青 北極海冰遙感研究與現場考察
146 2016-12-08 Sarah Yang R.P.L.S 如何成為德州註冊專業土地測量師
Gary
陳銳志
147 2016-12-16 李傑 遙感影像的空-譜聯合先驗模型研究
148 2016-12-23 楊龍龍 師兄師姐教你輕鬆拿 Offer
高露妹
李琰
劉飛
149 2016-12-29 彭漪 基於遙感光譜數據的植被生長監測
150 2017-01-06 張磊 美國聯合培養留學感悟
151 2017-03-03 魯小虎 聚類分析與滅點提取研究
152 2017-03-10 唐偉 InSAR 對流層延遲校正及大氣水汽含量反演
1532017-03-17張翔面向乾旱監測的多感測器協同方法研究
1542017-03-24桂禕明一個中國背包客眼中的伊斯蘭世界
155 2017-03-31 王鍇華 學科嘉年華 之 熱膨脹對 GNSS 坐標時間序列的影響研究 (點評嘉賓:楊元喜院士、李德仁院士、龔健雅院士、陳銳志教授、姜衛平教授、牛小驥教授)
曠儉 學科嘉年華 之 基於智慧型手機端的穩健 PDR 方案 (點評嘉賓:楊元喜院士、李德仁院士、龔健雅院士、陳銳志教授、姜衛平教授、牛小驥教授)
楊元喜學科嘉年華 之 院士座談交流
李德仁
龔健雅
GSC團隊“我的科研故事”頒獎禮
1562017-04-07王美玉獨愛那一抹綠——華中農業大學綠色協會簡介
1572017-04-14趙辛陽美國憲法的誕生
1582017-04-20凌雲光技術集團科學成像技術研討會
1592017-04-28范雲飛舊體詩詞的音樂性漫談
1602017-05-05王德浩從 RocksDB 到 NewSQL 商用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161~200期

期數活動時間主講嘉賓報告題目
1612017-05-12陳維揚心理學與生活
1622017-05-19董燕妮高光譜遙感影像的測度學習方法研究
1632017-05-26傅鵬時序遙感分析的算法和套用
1642017-06-02沈煥鋒資源環境時空連續遙感監測方法與套用
165
1662017-06-09杜文英洪澇事件信息建模與主動探測方法研究
1672017-06-10范子英夜光遙感“點亮”社會經濟學研究
1682017-06-16無人機熱感團隊區域供暖管網熱能泄漏檢測
169楊健螢光雷射雷達及其對農作物氮脅迫定量監測的研究
1702017-09-19龔威團隊LiDAR Team Research Report
1712017-09-29鍾燕飛團隊智慧型化遙感數據提取分析與套用(RSIDEA)研究組信息分享
172
173
1742017-10-09翟晗高光譜遙感影像稀疏子空間聚類研究
1752017-10-26袁偉如何成為演講高手
176Bit Tiger“矽谷精神”中的教育理念——人工智慧工程師求學新概念
1772017-11-03祁崑崙基於關聯基元特徵的高解析度遙感影像場景分類
GSC 團隊《我的科研故事(第二卷)》新書發布會
1782017-11-18李加元多模態影像特徵匹配及誤匹配剔除
1792017-11-24張祖勛從 VirtuoZo 談攝影測量時代的變遷
1802017-12-01汪志良新西伯利亞“3S”暑期研討會見聞錄
康一飛
安凱強
1812017-12-08肖雄武無人機影像實時處理與結構感知三維重建
1822017-12-15袁鵬飛直擊就業——經驗交流會
楊羚
賈天義
王若曦
1832017-12-29胡凱如何利用科學計量學開始科研之旅
1842018-01-05秦雨CorelDRAW竟有這種操作——學長的地圖設計學習筆記
1852018-01-12李小曼信息革命的傳播學解釋
1862018-01-14盧萌(蝦神)探索與思考——空間數據挖掘與空間大數據
1872018-01-19潘迎春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GeoScience Café English

IssueDateLecturerTitle
E1 2017-03-10 HUANG Xianfeng Applications of Laser Scanning and Oblique Imagery for High Precision 3D Modeling
E22017-03-24Prof. Tsehaie WoldaiThe A/B/C of Writing a Winning Journal Paper
E32017-04-07Prof. Timo BalzVery-high Precision SAR Remote Sensing
E42017-04-21Prof. Wolfgang KainzA Brief Guide to Your Thesis
E5
E62017-05-25Prof. Yun Wu (吳雲)GNSS Integrity Systems and Status
E72017-06-01Prof. Xiaotong ZhangThe Geopolitical Risks On Traveling abroad by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
E82017-06-30Prof. Ruizhi Chen (陳銳志)High Precise Indoor Positioning and Location-Based Services
E92017-09-25Prof. Orhan ALTANDisaster (what why?)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Reduce Disasters Effects
2017-09-26Best Practices for the Use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for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and Economic Value of it
E102017-10-13Mr. Patrik SilvaMapping Urban Expansion and Exploring Its Driving Forces in the City of Praia, Cape Verde, from 1969 to 2015
E112017-10-19Mrs. Amanda IrwinRobots in Newsrooms and Fake News: Concerns for the State of Journalism Today
E122017-11-03Mr. Indika PussellaAssessment of Vulnerability for Coastal Erosion, Case Study: Southern Coastline of Sri Lanka
E132017-11-27Prof. Tinghua Ai (艾廷華)Continuous Map Generalization and On-line Service
E142017-12-08Prof. Bill BerkeleyNew American President and the American Media
E152017-12-14Mr. Stefan WeiGlobal PPP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Technology Hi-RTP
E16
E172018-01-13Dr. Germán Olivares PulidoA 3D Ionospheric Model to Support PPP-RTK

網路交流和傳播平台

GeoScience Café 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早期的 GeoScience Café 能夠留下來的資料比較少,主要形式為照片、新聞稿和報告音頻。隨著網路的不斷發展,GeoScience Café 的交流和傳播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Café 主頁、微信公眾號

在 GeoScience Café 的微信公眾號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的 GeoCafe 主頁   上能夠找到每期報告的海報通知、新聞報導稿和現場照片。

QQ 交流群

GeoScience Café 活動設有 QQ 討論群,平時熱心聽眾和主講嘉賓可以在群里自由交流。

網路視頻

從2016年5月開始,每期的 GeoScience Café 報告都會留下視頻,上傳至 GeoScience Café 的優酷網賬號的視頻專輯   中。不小心錯過報告的觀眾可以選擇此方式回放報告視頻。

直播平台

從2016年夏開始, GeoScience Café 活動實現了網路直播。不在學校的網友可以通過網路直播平台(鬥魚平台)   同步觀看 GeoScience Café 的活動盛況。

活動文化

發起人與口號

GeoScience Café 曾使用過的 logo GeoScience Café 曾使用過的 logo

GeoScience Café 的活動發起人為原實驗室博士生熊彪(現已畢業)、毛飛躍(已留校任教),他們在活動初期就提出了“談笑間成就夢想”的活動口號。這個響亮的口號自活動之初就一直伴隨 GeoScience Café 成長。  

活動 LOGO

GeoScience Café 目前使用的 logo GeoScience Café 目前使用的 logo

GeoScience Café 的活動 logo 從起初到現在更換了幾次。現役版本的活動 logo 設計者為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博士生秦雨。他也是 GeoScience Café 第107期——《地圖之美:紙上的大千世界》的主講嘉賓   。

目前使用的 logo 的主要圖案為咖啡杯,突出 Café 的輕鬆氛圍。咖啡杯的托盤和杯柄被抽象為兩條形似水波的色帶,暗示活動地點在有著“大江大湖”的大武漢。咖啡杯上騰起的水霧拼成了活動單詞 GeoScience Café 的首字母 GSC。背景的經緯網則表示活動的大學科背景為測繪、遙感和地理信息。Logo 分為彩色版和單色版,可分別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單色版的三個色彩分別為珞珈綠、櫻花紅和東湖藍,分別代表了武漢大學的三個著名景觀——珞珈山、櫻花大道和東湖。

Café 書香

《我的科研故事(第一卷)》封面 《我的科研故事(第一卷)》封面

2016年10月, GeoScience Café 迎來了自己的處女作——《我的科研故事(第一卷)》的出版。書中收錄了活動前100期的嘉賓資料及其報告的信息,並精選了其中二十多次報告的精彩內容整理成文字資料分享給讀者。全書共500多頁。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界的領頭人之一李德仁院士,和時任實驗室主任龔健雅院士為此書作了序文。該書的出版社為武漢大學出版社。

《我的科研故事(第二卷)》已於2017年8月正式出版。書中選錄了15篇2015~2016年間精彩 GeoScience Café 報告的文字材料,以及 GeoScience Café 活動組織和策劃的相關信息。除李德仁與龔健雅兩位院士外,時任實驗室主任的陳銳志教授也為新書題寫了序文。

《我的科研故事(第三卷)》目前已開始編輯工作,書中擬選錄2016~2017年間的部分精彩報告的文字材料集結成冊,預計將於2018年年內出版。

運營團隊

指導教師

龔健雅 楊旭 李平湘 史振華   關琳 溫智傑

團隊負責人

2009/03 ~ 2010/09 熊彪 毛飛躍

2010/09 ~ 2011/08 毛飛躍 陳勝華 瞿麗娜

2011/09 ~ 2012/08 毛飛躍 李洪利

2012/09 ~ 2014/02 李洪利 李娜

2014/03 ~ 2015/02 張翔 劉夢雲

2015/03 ~ 2016/01 肖長江 劉夢雲

2016/01 ~ 2016/12 孫嘉 陳必武

2017/01 ~ 至今 陳必武 許殊 孫嘉

團隊成員

2009/09 ~ 2010/08 袁強強 於傑 劉斌 郭凱 陳勝華

2010/09 ~ 2011/08 焦洪贊 李娜 張俊 李會傑 李洪利

2011/09 ~ 2012/08 李娜 張俊 李會傑 劉金紅 唐濤 張飛 李鳳玲 王誠龍

2012/09 ~ 2013/08 毛飛躍 劉金紅 唐濤 張飛 李鳳玲 付琬潔 宋志娜 章玲玲 趙存潔 程鋒 劉文明

2013/09 ~ 2014/08 毛飛躍 李鳳玲 付琬潔 宋志娜 章玲玲 趙存潔 董亮 程鋒 張翔 劉夢雲 李文卓

2014/09 ~ 2015/08 毛飛躍 李洪利 李娜 董亮 程鋒 李文卓 郭丹 熊紹龍 韓會鵬 孫嘉 張閨臣 鍾昭 肖長江

2015/09 ~ 2016/08 毛飛躍 李洪利 李娜 董亮 李文卓 郭丹 熊紹龍 韓會鵬 孫嘉 張閨臣 鍾昭 肖長江 張少彬 李韞輝 張宇堯 簡志春 徐強 王彥坤 王銀 張玲 楊超  

八方支持

GeoScience Café 自開展之初就收到來自實驗室黨委和行政、專家學者和師生的強力支持。實驗室為活動給予一定的物質條件保障。專家學者們則常來 Café 當嘉賓與聽眾談談科研聊聊人生。學生們常來聽一聽自己喜歡的報告,追一追自己崇拜的嘉賓,成為科學界的“追星族”。

(其餘部分待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