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Server2007技術大全

《ExchangeServer2007技術大全》,作 者:(美國)BarryGerberJimMcBee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ExchangeServer2007技術大全ExchangeServer2007技術大全
MicrosoftExchangeServer2007技術大全》還介紹了MicrosoftExchangeServer2007的新特性以及一些增強功能,它們在使用MicrosoftExchangeServer2007執行日常任務時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MicrosoftExchangeServer2007技術大全》內容淺顯,圖文並茂,操作步驟清晰明了,非常適合於初學者閱讀,對於MicrosoftExchangeServer系統管理員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BarryGerber是一位致力於通信系統、網路和高級資料庫技術的IT顧問。他目前是TomsHardware.com的編輯技術主管。Barry是暢銷書MasteringExchangeServer的作者。他還是NetworkComputing雜誌的主編。
JimMCBee(MCSE和MCT)是以夏威夷的檀香山為基地的顧問。他專攻Exchange部署和教育,並且為許多上榜財富500強的客戶和美國國防部工作。他是MicrosoftExchangeServer2DD3AdvancedAdministration的作者。也是Cabling:theCompleteGuidetoNetworkWiring的合著者。

目錄

第1部分 理解和規劃
第1章 ExchangeServer2007簡介 2
1.1 電子郵件的發展 3
1.1.1 電子郵件 3
1.1.2 訊息複雜性 5
1.1.3 集成語音郵件、傳真和電子郵件 5
1.1.4 多個接入點 6
1.1.5 只是超越郵件的一步 6
1.1.6 信箱大小限制 7
1.1.7 現成的支持訊息傳遞的應用程式 8
1.1.8 對象 8
1.1.9 使用Exchange公用資料夾的應用程式 9
1.1.10 電子表單 10
1.2 Exchange2007的新特性 10
1.2.1 64位體系結構 11
1.2.2 Exchange管理 11
1.2.3 伺服器角色 13
1.2.4 改進的訊息和內容控制 14
1.2.5 內容存儲改進 16
1.2.6 改進的高可用性特性 17
1.2.7 改進的日曆和資源管理 19
1.2.8 新的和改進的OutlookWebAccess 20
1.2.9 邊緣傳輸服務 21
1.2.10 統一訊息 22
1.2.11 新編程接口 22
1.3 不再強調或逐步淘汰的功能和特性 23
1.3.1 不再重點強調的功能 23
1.3.2 不再包括的特性 23
1.4 消除一些混淆 25
1.5 小結 26
第2章 ExchangeServer2007的體系結構 27
2.1 ExchangeServer2007的要求 27
2.1.1 硬體要求 27
2.1.2 作業系統要求 30
2.1.3 遷移到64位的體系結構 30
2.2 ActiveDirectory和ExchangeServer2007 32
2.2.1 Exchange依賴於ActiveDirectory 32
2.2.2 ActiveDirectory站點成員 33
2.2.3 域控制器和全局目錄伺服器 34
2.2.4 與ActiveDirectory之間良好互動的提示 34
2.3 Exchange的版本 35
2.4 伺服器角色 36
2.4.1 伺服器角色概述 36
2.4.2 Microsoft和部署規劃 39
2.4.3 組合或劃分伺服器角色 42
2.5 主要組件 42
2.6 資料庫和資料庫尺寸 45
2.7 訊息傳送 45
2.7.1 訊息傳送和集線器傳輸伺服器 46
2.7.2 訊息傳輸安全 47
2.7.3 站點間訊息傳送 48
2.8 把ExchangeServer2007用作客戶端/伺服器系統 48
2.8.1 已分享檔案套用 49
2.8.2 客戶端/伺服器應用程式 49
2.9 小結 50
第3章 設計一種新的Exchange2007系統 51
3.1 總論 51
3.2 指派計畫、設計和管理職責 52
3.2.1 指派計畫和設計職責 53
3.2.2 指派日常管理的職責 53
3.3 執行需求評估 54
3.3.1 評估用戶需求 55
3.3.2 調查組織的地理狀況 56
3.3.3 評估組織的網路 57
3.4 計畫網路配置 58
3.4.1 建立命名約定 59
3.4.2 選擇一種MicrosoftActiveDirectory域模型 66
3.4.3 定義ActiveDirectory站點 66
3.4.4 Exchange2003管理組的界線 67
3.4.5 Exchange2003路由組的界線 68
3.5 計畫磁碟空間要求 69
3.5.1 信箱伺服器存儲 70
3.5.2 計畫擴展 71
3.6 計畫伺服器以及到達它們的內部連線 71
3.6.1 設計Exchange伺服器 71
3.6.2 建立Exchange伺服器存儲策略 73
3.6.3 備份Exchange伺服器 73
3.6.4 把Exchange用戶連線到網路中 74
3.7 驗證和最佳化設計 75
3.7.1 有保障的訊息傳送 75
3.7.2 訊息完整性 75
3.7.3 訊息安全性 76
3.7.4 系統通用性 76
3.7.5 最佳化 76
3.8 首次展示計畫 76
3.9 小結 77
第2部分 安裝、配置、遷移和擴展
第4章 安裝ExchangeServer2007 80
4.1 前期的準備工作 80
4.2 選擇角色 81
4.2.1 邊緣傳輸 82
4.2.2 客戶端訪問 83
4.2.3 集線器傳輸 85
4.2.4 信箱 86
4.2.5 統一訊息 87
4.2.6 管理工具 87
4.2.7 建議的安裝次序 88
4.3 準備Windows伺服器 89
4.3.1 Windows要求 89
4.3.2 記憶體配置 90
4.3.3 磁碟配置 90
4.3.4 Exchange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 91
4.4 安裝Exchange 92
4.4.1 圖形安裝程式 92
4.4.2 命令行安裝程式 94
4.5 執行安裝後的任務 99
4.5.1 啟動“Exchange管理控制台” 99
4.5.2 委託許可權 100
4.6 小結 101
第5章 升級到ExchangeServer2007 102
5.1 在進行升級前需要考慮的因素 103
5.1.1 前提條件 103
5.1.2 設定遺留的路由伺服器參數 105
5.1.3 連線器 108
5.1.4 遺留的Exchange服務和第三方服務 110
5.2 選擇策略 110
5.3 管理控制台 116
5.4 共存 117
5.5 小結 117
第6章 上擴和外擴 118
6.1 決定何時擴展 118
6.2 性能監視 120
6.2.1 性能降級 120
6.2.2 “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式”的cmdlet 121
6.2.3 把性能監視看作是一種藝術 122
6.2.4 性能監視計數器 123
6.3 添加更多的信箱存儲 125
6.3.1 管理存儲組 126
6.3.2 管理信箱資料庫 129
6.4 本地連續複製 135
6.4.1 本地連續複製的要求 136
6.4.2 配置本地連續複製 136
6.4.3 管理本地連續複製 138
6.4.4 使用本地連續複製進行恢復 141
6.5 小結 143
第3部分 ExchangeServer2007的基本管理
第7章 管理Exchange2007 146
7.1 新的管理體系結構 146
7.2 安裝管理工具 148
7.2.1 安裝Exchange2007的管理工具 148
7.2.2 安裝Exchange2003的管理工具 149
7.3 “Exchange管理控制台” 150
7.3.1 控制檯布局 150
7.3.2 自定義Exchange管理控制台 155
7.3.3 “工具箱”工作中心 158
7.3.4 “完成部署”提示 159
7.3.5 嚮導及其他內容 160
7.4 委託管理許可權 164
7.4.1 Exchange2007管理角色 164
7.4.2 Exchange2007內置的管理組 165
7.5 “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式” 166
7.5.1 命令語法 167
7.5.2 面向對象 170
7.5.3 獲得幫助 174
7.6 小結 182
第8章 Exchange組織、伺服器和收件人管理 183
8.1 ActiveDirectory配置分區 183
8.2 管理組織級配置參數 184
8.2.1 設定JunkE-mail資料夾閾值 184
8.2.2 設定訊息大小和收件人計數限制 184
8.2.3 配置管理許可權 185
8.2.4 配置郵件記錄管理 186
8.2.5 管理地址列表 187
8.2.6 設定ActiveSync策略 188
8.2.7 刪除或擦除ActiveSync設備 189
8.2.8 管理出站郵件格式 189
8.2.9 配置SMTP接受域 190
8.2.10 生成和分配電子郵件地址 191
8.2.11 管理傳輸規則 192
8.2.12 管理日記 193
8.2.13 管理髮往外部SMTP域的出站電子郵件 195
8.2.14 管理邊緣傳輸訂閱 195
8.2.15 配置ExchangeServer的反垃圾郵件特性 196
8.3 執行逐個伺服器的配置 198
8.3.1 輸入產品密鑰 198
8.3.2 管理伺服器屬性 199
8.3.3 管理信箱和公用資料夾資料庫 199
8.3.4 管理客戶端訪問伺服器的屬性 201
8.3.5 管理接收連線器 203
8.4 收件人管理 204
8.4.1 信箱管理 204
8.4.2 已啟用郵件的組管理 206
8.4.3 已啟用郵件的聯繫人管理 207
8.4.4 公用資料夾管理 207
8.5 小結 208
第9章 強加限制 209
9.1 典型的限制 210
9.2 設定信箱存儲限制 212
9.2.1 設定信箱資料庫的限制 213
9.2.2 設定各個信箱的限制 214
9.3 郵件大小限制 215
9.3.1 套用全局郵件大小限制 215
9.3.2 逐個信箱地套用郵件大小限制 216
9.3.3 限制Internet郵件大小 216
9.3.4 限制最大附屬檔案大小 217
9.4 收件人限制 218
9.5 託管資料夾限制 219
9.6 公用資料夾限制 220
9.6.1 定義每個資料庫的限制 220
9.6.2 定義各個資料夾的限制 221
9.7 小結 222
第10章 管理收件人 223
10.1 定義電子郵件地址 223
10.1.1 接受域 223
10.1.2 電子郵件地址策略 224
10.1.3 更改現有的策略 225
10.1.4 創建新的電子郵件地址策略 227
10.2 管理信箱 230
10.2.1 管理用戶信箱 230
10.2.2 管理資源信箱 242
10.2.3 移動信箱 250
10.2.4 獲取信箱統計信息 253
10.2.5 刪除信箱 255
10.2.6 重新連線已刪除的信箱 256
10.3 管理已啟用郵件的組 258
10.4 管理聯繫人 267
10.4.1 使用“Exchange管理控制台”管理已啟用郵件的聯繫人 267
10.4.2 使用“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式”管理已啟用郵件的聯繫人 269
10.5 小結 271
第11章 管理地址列表 272
11.1 管理全局地址列表 273
11.1.1 創建全局地址列表 273
11.1.2 對郵件對象套用全局地址列表 275
11.1.3 對全局地址列表套用許可權 276
11.2 管理地址列表 277
11.3 管理脫機通訊簿 281
11.3.1 管理默認脫機通訊簿 281
11.3.2 創建脫機通訊簿 283
11.3.3 定義脫機通訊簿生成日程安排 284
11.3.4 分配脫機通訊簿 284
11.3.5 使用“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式”管理脫機通訊簿 285
11.4 小結 285
第12章 管理資料夾內容 286
12.1 郵件記錄管理的基礎知識 286
12.1.1 用戶參與 287
12.1.2 可能的方案 287
12.1.3 初識郵件記錄管理 288
12.2 管理默認資料夾 288
12.2.1 現有的默認資料夾 289
12.2.2 創建託管內容設定 289
12.3 創建和管理自定義資料夾 293
12.4 託管資料夾信箱策略 294
12.4.1 創建託管資料夾信箱策略 295
12.4.2 把託管資料夾信箱策略分配給用戶 295
12.5 在信箱伺服器上啟用郵件記錄管理 297
12.6 小結 298
第13章 管理傳輸中的郵件 299
13.1 新的Exchange2007傳輸體系結構簡介 299
13.2 建立郵件分類 300
13.2.1 修改和創建郵件分類 302
13.2.2 部署郵件分類 302
13.3 建立傳輸規則 304
13.3.1 選擇條件和異常 304
13.3.2 選擇操作 306
13.3.3 利用“Exchange管理控制台”創建新規則 307
13.3.4 利用“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式”創建新規則 309
13.4 日記 310
13.4.1 實現日記 311
13.4.2 閱讀日記報告 312
13.5 小結 312
第14章 公用資料夾管理 313
14.1 Exchange2007對公用資料夾的支持 313
14.1.1 Exchange2007固有的支持 314
14.1.2 使用“Exchange命令行管理程式” 314
14.1.3 使用Outlook 319
14.1.4 使用Exchange2003“系統管理器” 320
14.1.5 使用PublicFoldersDAV管理工具 321
14.1.6 使用其他的公用資料夾工具 322
14.2 使用公用資料夾層次結構 322
14.2.1 複製公用資料夾 323
14.2.2 管理公用資料夾 324
14.3 小結 334
第4部分 Exchange伺服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15章 可靠性和可用性 336
15.1 高可用性源自常識 336
15.1.1 可靠性與可用性 336
15.1.2 計畫維護 337
15.1.3 對9的追求 337
15.1.4 過程與技術同樣重要 338
15.1.5 建立可靠的平台 338
15.1.6 容錯性與高可用性 339
15.1.7 複雜性和支持 339
15.1.8 Outlook本地快取模式和感知停機時間 340
15.2 建立冗餘 340
15.2.1 伺服器冗餘 341
15.2.2 網路負載平衡 346
15.2.3 網路冗餘 350
15.3 支持性基礎設施冗餘 350
15.4 群集簡介 351
15.4.1 群集與更高可用性 352
15.4.2 群集的優點、缺點和難點 352
15.4.3 單一副本群集 353
15.4.4 “群集連續複製”群集 354
15.5 小結 355
第16章 備份和災難恢復 357
16.1 提供良好的可恢復性 357
16.1.1 良好的可恢復性 357
16.1.2 在線上備份 359
16.1.3 可能出現的問題 360
16.2 運行備份 361
16.2.1 Exchange備份類型 361
16.2.2 備份頻率、日程安排及恢復 361
16.2.3 備份媒質的循環使用 362
16.2.4 使用“Windows備份工具”來運行Exchange備份 363
16.2.5 校驗Exchange備份 365
16.3 恢復信箱和信箱中的郵件 368
16.3.1 恢復已刪除的郵件 368
16.3.2 恢復已刪除的信箱 369
16.4 恢復Exchange資料庫 370
16.5 使用恢復存儲組 373
16.5.1 準備使用恢復存儲組 373
16.5.2 將信箱資料庫還原到恢復存儲組 374
16.5.3 從恢復存儲組中恢覆信息 376
16.6 從災難中恢復 379
16.7 小結 382
第5部分 Outlook
第17章 支持Outlook2007 384
17.1 系統需求 384
17.2 安裝Outlook2007 384
17.2.1 管理員模式安裝 385
17.2.2 語言 385
17.2.3 自定義 385
17.2.4 部署客戶端 386
17.2.5 “自動發現服務” 386
17.3 Outlook2007的用戶界面 387
17.3.1 收件箱 387
17.3.2 編輯器 388
17.3.3 日曆 389
17.3.4 聯繫人 389
17.3.5 任務 389
17.4 Outlook2007中新增的電子郵件功能 390
17.4.1 外出時的助理程式 390
17.4.2 信箱已滿 391
17.4.3 信箱清除 391
17.4.4 恢復已刪除的郵件 391
17.4.5 RSS源 391
17.4.6 32KB規則限制的取消 392
17.5 通過“即時搜尋”查找郵件及其他內容 393
17.6 與SharePoint同步 393
17.7 使用Outlook管理時間 394
17.7.1 分類和後續設定 395
17.7.2 日曆與日程安排 395
17.8 資源預定 395
17.9 使用Outlook2007和“自動發現服務” 396
17.9.1 內部自動發現和外部自動發現 397
17.9.2 配置“自動發現服務” 398
17.10 小結 403
第6部分 連通性
第18章 投遞電子郵件 406
18.1 組織內部的郵件路由 406
18.1.1 Exchange郵件路由簡介 407
18.1.2 傳送和接收連線器 408
18.1.3 Exchange2000/2003的連通性 413
18.2 支持Internet電子郵件 416
18.2.1 配置Exchange接收Internet郵件 416
18.2.2 使用邊緣傳輸服務 418
18.3 小結 430
第19章 ExchangeAnywhere 432
19.1 使用OutlookWebAccess 432
19.1.1 配置OutlookWebAccess 436
19.1.2 OutlookWebAccess和較大的組織 438
19.1.3 啟用文檔訪問 438
19.2 使用OutlookAnywhere 440
19.2.1 配置Exchange使用OutlookAnywhere 441
19.2.2 配置Outlook客戶端使用OutlookAnywhere 442
19.3 WindowsMobile和ActiveSync 445
19.3.1 配置Exchange以支持ActiveSync 446
19.3.2 定義ActiveSync策略 447
19.3.3 配置WindowsMobile設備 448
19.4 管理WindowsMobile設備 450
19.5 支持POP3和IMAP4客戶端 451
19.5.1 配置Exchange以支持POP3和IMAP4客戶端 452
19.5.2 配置POP3或IMAP4客戶端 453
19.6 小結 453
第7部分 安全性和跟蹤活動
第20章 保障Exchange伺服器安全 456
20.1 ExchangeServer安全基礎 456
20.1.1 從顯眼處著手 456
20.1.2 考慮入侵者 457
20.1.3 郵件安全類型 457
20.1.4 保護防火牆 458
20.2 使用“安全配置嚮導” 459
20.2.1 準備將“安全配置嚮導”用於Exchange2007 459
20.2.2 使用“安全配置嚮導” 460
20.3 在Exchange中使用“安全套接字層” 463
20.3.1 使用自簽名證書和Exchange2007 464
20.3.2 在ExchangeServer2007中請求並安裝證書 464
20.4 實現郵件清潔系統 467
20.4.1 選擇防病毒系統 467
20.4.2 阻攔附屬檔案 468
20.4.3 實現多層保護 470
20.5 使用反向代理保護Web服務 471
20.6 小結 472
第21章 日誌、審核和監視 473
21.1 使用“最佳實踐分析工具” 473
21.1.1 最佳實踐的運行示例 474
21.1.2 我們的最佳實踐和你的最佳實踐 479
21.2 審核和日誌記錄 479
21.2.1 Windows審核 479
21.2.2 Exchange診斷日誌記錄 481
21.3 使用郵件跟蹤 485
21.3.1 採用郵件跟蹤日誌 486
21.3.2 跟蹤郵件 486
21.3.3 採用協定和連通性日誌 489
21.3.4 配置連通性日誌記錄 489
21.3.5 配置傳送和接收日誌記錄 490
21.4 監視 492
21.4.1 檢查佇列 493
21.4.2 監視運行狀況 497
21.4.3 使用性能監視計數器 497
21.4.4 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案 500
21.5 清除有害內容 501
21.6 小結 505
附錄A 用於Exchange伺服器和Outlook客戶端的一些很實用的第三方應用程式 506
A.1 監管和管理 506
A.2 監視和報告 508
A.3 備份、恢復和存檔軟體 509
A.4 傳真伺服器 511
A.5 複製和高可用性軟體 512
A.6 網路安全監視器、掃描器以及入侵探測器 513
A.7 統一訊息 514
A.8 病毒、垃圾郵件和內容控制 514
A.9 Outlook和OutlookWebAccess外掛程式 515
A.10 工作流程 516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