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高級技術支持中心

EMC高級技術支持中心

EMC高級技術支持中心提供了幫助您利用這一資產的工具。憑著我們的系統、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我們能夠與您一道為您的公司打造一個綜合性的信息基礎架構。

EMC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縮寫,中文譯為電磁兼容。美國學者Bernhard Keiser曾把EMC定義為:

EMC高級技術支持中心EMC高級技術支持中心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devices are said to be electromagnetically compatible when the electrical noise generated by each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normal performance of any of the others.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s that happy situation in which systems work as intended, both within themselves and in their environment.”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美國國防部《國防及有關名詞字典》以及美國國家標準學會暨美國電工與電子學會聯合出版的《IEEE電工與電子學名詞標準字典》都對EMC作了類似的定義。根據以上定義,國內不少學者多將EMC直譯為電磁兼容,但如前言所述,EMC學科領域範圍日益擴大,現已不只限於電子設備本身,還涉及到電磁污染、電磁飢餓等一系列生態效應問題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問題,“電磁兼容”一詞似已不能包含EMC學科的全部內容。日本文獻對EMC作了如下定義:“EMC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隨著電磁能量利用的發展,它將研究:預測並控制變化著的地球和天體周圍的電磁環境、為了協調環境所採取控制方法、各項電氣規程的制定以及電磁環境的協調和電磁能量的合理套用等。”正是由於本學科涉及範圍很寬,包括工程學、自然科學、醫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基礎科學理論,且其理論體系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故本學科有時也取名為環境電磁學。

談到環境電磁學的歷史,則可上溯至19世紀。最早出現的電干擾現象是單線電報間的串擾。希維賽德於1881年寫了一篇“論干擾”的文章可算是最重要的早期文獻。但這類干擾現象在當時並未引起干擾者和被干擾者的重視,隨著電氣運輸的出現,在一根通信線與不對稱的強電線之間有較長的平等運行,干擾問題的日益嚴重,這樣在1887年柏林電氣協會就成立了全部干擾問題委員會,成員有赫姆霍爾茲和西門子等。緊接著英國郵電部門在1889年研究了通信干擾問題。美國“電世界”雜誌也登載電磁感應方面的文章。20世紀初期索末菲在這方面進行了卓越的研究。以後人們對電磁感應影響的研究日益深入,其中波拉切克、卡爾生、哈波蘭德、尚德、克留威、柯列、韋特、柯斯琴科、米哈依洛夫、拉茹莫夫等學者的工作都很突出。直至目前,此類干擾問題仍為國際電信聯盟(ITU)第五研究組及第六研究組在各研究期的主要研究課題。

除了上述的感性、容性及阻性等耦合方式引起的干擾外,人們還對國輻射性干擾進行了大量研究。雖然在早期這些工作進行

得還比較零散,但以後逐步走向正軌,各國陸續建立起相關的科研機構。在美國並早已出版有關射頻干擾的專門刊物“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報導了不少科研成果,直至1964年,專刊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改名為EMC專刊,並沿用至今。蘇聯在1984年即已制訂了“工業無線電干擾的極限容許值標準”並頒布施行(1954年曾進行了一次修改),有很多研究單位從事抗干擾的研究。其他國家也已相繼加強了射頻干擾的研究工作。斯密施、摩爾、費奇、萬斯、康達、邁爾、賀賓、亞諾、皮爾斯東、韋特、卡登、克里莫夫、謝昆洛夫、凱賽、格羅德涅夫、荒木庸夫、酒井洋、佐藤、赤尾等學者在這方面都有較大的貢獻。目前國際上除EMC專業學會外,還有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等組織從事與EMC有關的高頻干擾課題的研究。

美國自1945年開始,頒布了一系列電磁兼容方面的軍用標準和設計規範,並不斷地加以充實和完善,使得電磁兼容技術進入新的階段。60年代以來,現代科學技術向高頻、高速、高靈敏度、高安裝密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方向發展,其套用範圍的越來越廣,滲透到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正由於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出現把人類帶入資訊時代,近年來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計算機技術成為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水平主導技術,同時也由於航空工業、航天工業、造船工業以及其他國防軍事工業的需要,使得EMC獲得空前的大發展,放眼未來,EMC還將在信息安全和生物電磁學等方面獲得較大的進展。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美俄等國加緊研究對付核電磁脈衝影響的方法。最近十年,美國科研部門集中力量研究保護通信網和某些軍用飛機不受高空核爆炸影響的方法。美國前總統里根1982年在宣布美國戰略部隊現代化計畫時說,五角大樓將大力加強它的通信系統。為此撥款近2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以對付“電磁脈衝(EMP)”的作用。歐美還有一些國家也已投入力量從事這類科研工作。

我國開展EMC工作較晚,陸續頒布了一些EMC設計要求、測試方法等國家標準和國家軍用標準,但具體的設計規範仍很缺乏。電磁兼容工作滲透到每一個電氣電子系統及設備中,只有通過總體設計部門管理協調,才能解決電磁兼容性問題。我們在長期工作中的組織管理沒有投稿足夠的人力物力做深入的研究,這些經驗往往不能很好的積累、提高和推廣,形成不了設計規範,EMC設計更多是在低水平上的重複,這種局面有待改變。

公司概況

信息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資產。EMC 提供了幫助您利用這一資產的工具。憑著我們的系統、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我們能夠與您一道為您的公司打造一個綜合性的信息基礎架構。

我們幫助客戶設計、構建和管理智慧型、靈活而且安全的信息基礎架構。這些基礎架構形成了多用途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實施他們的信息生命周期戰略,加強其關鍵信息資產的安全性,利用其內容實現競爭優勢,自動化其數據中心操作,減少用電及冷卻成本等等。

利用信息基礎架構,您可以避免潛在的嚴重風險,降低信息管理所產生的巨大成本,同時又能充分利用信息的價值來實現業務優勢。

我們的客戶包羅萬有
EMC 與世界各地的組織合作,它們涵蓋各個行業 — 包括公共事業和私營部門;而且規模不一 — 從剛起步的公司到《財富 500 強》大企業。我們的客戶包括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公司、製造商、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組織、網際網路服務和電信服務提供商、航空和運輸公司、教育機構以及公共事業機構。我們在關鍵的業務及 IT 能力方面的專家經驗已讓許多客戶受益匪淺。

為幫助客戶應對關鍵的業務挑戰,EMC 提供了完整的一套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

系統 — 我們提供了業界種類最齊全的分層存儲平台和技術,它們有全面的性能、可擴展性、功能和連線選項。
軟體 — 我們提供了業界最全面、最穩健的一系列信息基礎架構軟體,以應對如下業務挑戰:歸檔、備份和恢復、業務連續性和可用性、協作、內容管理、數據移動性和遷移、資源管理和虛擬化。
服務 — 我們提供一整套設計、構建和實施信息基礎架構的服務,包括全面的諮詢服務、實施和集成、現場操作支持,以及業界領先的培訓和客戶支持。
解決方案 — 我們將我們自己的以及由合作夥伴提供的產品及服務進行恰當組配,構成可解決一系列具體需要的解決方案。我們的解決方案能夠解決不同行業、不同職能部門及各種規模的公司的面臨的難題。
勇於創新,一路領先

勇於創新是 EMC 的悠久傳統,我們以創新而領先。在 2006 年,我們斥資近 40 億美元用於研發和戰略收購,這大大增強了我們的核心能力,加快了我們進入迅速成長的新興市場的步伐。

這一努力促使 IDC 將 EMC 評為外部存儲系統、整體存儲軟體和虛擬化軟體市場的市場領導者。根據“Gartner 幻方圖”的統計,在企業內容管理、中端企業磁碟陣列、存儲資源管理、安全性、信息和事件管理、Web 訪問管理和存儲服務領域,我們均處於業界領先地位。我們通過了“國際標準化組織”最嚴格的質量管理認證 (ISO 9001),我們的製造運營部門也通過了 MRP II A 級認證。

全球存在,世界公民

我們在 80 多個國家/地區有超過 100 個銷售辦事處和分銷合作夥伴。我們在世界各地擁有超過 33,000 名員工,包括麻薩諸塞州總部的 8,500 多名員工。我們的研發組織分布在多個場所,包括在麻薩諸塞州、北卡羅萊納州、比利時、中國、法國、印度、以色列、日本和俄羅斯的設施,另外,在加利福尼亞州和愛爾蘭還有我們的製造工廠。我們有世界上最大的一支專做存儲的直銷和服務隊伍,而且,我們的經銷商(包括 Dell、Unisys 和 NCR 等)和聯盟合作夥伴(包括 Accenture、EDS 和 Microsoft 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網路。

我們承諾以對社會和環境負責的態度行事,在本地和全球社區中努力與大家建立和睦的鄰里關係。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碼為“EMC”,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交易,並且是“S&P 500 指數”成份股之一。

概況

 8月7日,剛剛迎來兩周歲生日的EMC中國研發中心在華超速發展,業務功能不斷增多。今天,EMC高級技術支

EMC高級技術支持中心EMC高級技術支持中心
持中心落戶中國,成為EMC中國研發中心擔當的又一項全球業務功能。

此舉將有利於加強EMC在全球的技術服務力量,同時意味著有更多以中文為母語的專家為中國客戶和合作夥伴服務。至此,EMC中國研發中心的業務功能已經涵蓋基礎研究、EMC軟硬體全線產品研發、先進技術研發、解決方案驗證、高級技術支持等功能,成為EMC全球最重要的技術力量之一。

EMC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范承工博士表示:“EMC中國研發中心一直致力於成為創新能力最強、技術級別最高、IT人才最嚮往的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之一。在過去短短兩年的時間裡,EMC中國研發中心從無到有,不斷壯大,在中國迅速招募到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他們在EMC中國研發中心這個多國籍、跨文化、充滿創新與活力的集體中表現出色,得到EMC總部的充分認可。”

EMC採用漏斗式的三級技術支持體系確保快速解決內外部客戶和合作夥伴的問題,即首診支持、核心技術支持和客戶支持性研發。客戶的需求由電話、電子郵件或網頁、設備自動呼叫三種途徑進入EMC技術支持體系以後,絕大多數問題在首診支持能夠解決,首診支持不能解決的問題,根據緊迫程度的不同,最快15分鐘就會提升到核心支持,如果核心支持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將由研發工程師上門解決。

EMC在全球1500多名技術專家和400多名來自合作夥伴的技術專家確保這個三級技術支持體系的成功運行,他們分布在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等不同時區的國家,24×7小時為全球客戶遠程解決客戶的疑難問題,每月處理的電話量在15萬次以上。

EMC公司全球技術支持服務副總裁Jim Donovan表示:“中國客戶對EMC公司有著非凡的重要性,將EMC高級技術支持中心設立在中國表明了我們對這個市場的進一步承諾;此外,我們還發現在中國有著許多專家級的雙語技術人才,相信EMC中國高級技術支持中心還將為我們全球和亞太地區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更及時、更高效的服務。”

EMC位於中國研發中心的客戶高級技術支持中心屬於三級技術支持體系的第二級——核心技術支持,在澳大利亞技術支持中心首診服務之後無法解決的問題,將被直接提交到EMC中國高級技術支持中心,在這裡的技術專家將可提供中英文雙語服務。該團隊目前已經招募到30多名資深技術專家,年底計畫達到近百人規模,全面覆蓋Symmetrix、CLARiiON、celerra、IMSG、內容管理及歸檔等EMC產品和解決方案。

相關資料

1:http://www.baidu.com/s?tn=site888_pg&ie=gb2312&bs=EMC%B8%DF%BC%B6%BC%BC%CA%F5%D6%A7%B3%D6%D6%D0%D0%C4&sr=&z=&cl=3&f=8&wd=EMC&ct=0

2:http://tech.sina.com.cn/h/2008-08-08/1327762304.shtml

3:http://china.emc.com/about/emc-at-glance/corporate-profile/index.htm

4:http://www.rumen8.com/html/mingcijieshi/kejizhishi/20080425/25915.html

5:http://tech.mop.com/it/gn/2008/0808/1440214589.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