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

Devo

Devo品牌鞋是華威公司自主品牌,Devo的設計理念始於德國100多年前,是在於整個鞋床基於人體腳部特徵而設計。這些年來流於世界各地,這種獨特具有保健功能性鞋床已經在世界各地掀起熱潮。

Devo

 
組建時間:1972國籍: 解散時間: 1991

風格類型


American Punk(美國朋克) American Underground美國地下) College Rock(學院搖滾) New Wave(新浪潮) Post-Punk(後朋克) Synth Pop(合成器流行樂)
樂隊介紹:
"敬禮!今天我站在DEVO的利益立場上懷著一份緊迫感向你們說 幾句話。DEVO的工作與我們所生活著的這個廣大而變幻無常的世界有 著直接聯繫。你們也許還沒明白到,我們現在正處於笫三次世界大戰 中。我們所害怕的武器並不是核子彈,而是人類思想本身,也許我們 明天的命運就是失去思想。對那些意圖節省金錢的飛機乘客要判處他 們以死刑;對那些在加油站閒逛的小流氓,不必吝惜我們的子彈;想 去曬日光浴的旅客們,等著在三哩島上迎接打開你們腦殼的螺旋鑽吧 。我們必須對他們宣戰。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所要。我們的所要必須 是我們的所需。我們的所需就是'為了明天對今天負責'。DEVO繼續擔 負著他們的責任,為此他們正準備再次走進實驗室。昏睡的年代過去 了;七十年代過去了,現在到了迎接DEVO的中國計算機搖滾樂的時間 了。禮畢!"
--DEVO
我們該如何看待上面的這一段宣言呢?一張恐怖份子的宣戰通告? 一番精神病患者的痴話囈語?一次法西斯主義的借屍還魂?對我來說, 這只不過是DEVO這幫幽默感超常的科學家給上級機關的一份工作報告。 DEVO的成員,由一群食肉人猿的直系後裔所組成,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這群人猿在今天的美國俄亥俄州Akron地區定居下來,而DEVO成員的誕 生,那已經是在核子彈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事了。在自然進化 選擇的過程中,他們遇見了對方,並分享著共同的習性愛好∶製造電 子噪音,看電視,看別人幹活--他們把自已周圍所發生的一切都稱為" 退化"(De-evolution),並把自已製造的音樂稱為--DEVO。這種音樂聽 上去就像一台老掉牙的機器在不停地往下掉零件。過去,在他們玩音樂 時,總有一些小流氓在旁邊起鬨,並把啤酒瓶子拋向他們。但到了197 7年,這幫小流氓拋給他們的是掌聲與歡呼,因為,其他城市裡的小流 氓發現了"一切都在退化!"其實,這句話DEVO在幾年前的"Booji Boys "中已經告訴了他們。不僅如此,DEVO還在自製的笫一部影片中告訴他 們"關於退化的真相"。現在,差不多每個人都發現了DEVO的一些明顯特 征∶這五個來自俄亥俄的小流氓都愛穿制服,他們的身高几乎一樣,他 們的體重幾乎一樣,他們都穿著8c碼數的鞋子。當然,還有些別的∶Al an負責製作出叢林風味的細碎拍子;Jerry則放射著低頻的聲響脈衝;而 Bob二號給他們加上如同機器人般一絲不苟的節奏;Bob一號則用變化多 和混亂不堪的旋律回敬給他的同伴;至於Mark,他用來自外太空的合成器給這個聲音混合體再噴上一層霧氣外衣。另外,他開口的時間要比 其他四個人多得多,因為他是主唱。
看著拿在手上的八張DEVO唱片,想著認識DEVO以來的五年歲月,竟然無 法對他們的音樂風格或類型做一界定--除了用"幽默"二字。從74年他們 的笫一張專輯<Jocko Homo 'b/w' Mongoloid>直到九六年的<Advent ures Of The Smart Patrol>,DEVO在他們的作品中所套用的音樂風 格形式真是多不勝數∶朋克、KrautRock、後朋克、工業噪音、硬核、S yn-Pop、實驗電聲、說唱、Techno、鄉村┅┅其實,我們應該在每一種 風格前都加上一修飾定語"搞笑的"∶ "搞笑的" 朋克、"搞笑的" Kraut rock┅┅"U Got Me Bugged"中,他們以模仿公雞打鳴的嗓音來演繹 出後工業噪音的混亂秩序;而在"Mongoloid"里那種如Pixies暴風般推進 的曲式,是那么地激動人心,再細看歌詞,描寫的卻是一蒙古人的無聊 日常生活;更不用說專輯<EZ Listening Disc>中原來嚴謹優美如In The Nursery的結構與旋律之下,卻給他們不合時宜地加上一堆弱智之 極的電子效果音(想想N年以前的連續劇<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 "中那種"揪揪"的聲音,還有遠至石器時代之前的任天堂紅白機遊戲"瑪 莉一代"中的原始幼稚的效果音吧)。每次聽他們的東西,我的內臟都幾 乎能被自已的笑聲震碎,幸虧當年我還算身強體壯,不然┅┅更難得的 是,DEVO一直以如同科學院研究員般的嚴謹態度一如既往一成不變一絲 不苟地製作著這些老母豬聽了也會狂笑的音樂,因為,這是"DEVO神聖而
科學的使命",而他們為了捍衛這一使命的榮譽性,更不惜與別人大打出 手。
讓時光再倒流到1970年吧。在DEVO尚未成為一支樂隊之前,在DEVO 尚未明白他們的需要之前,只有Akron市那兩對兄弟--Mark Mothersba ugh和Bob Mothersbaugh;Jerry Casale和Bob Casale。(實際上還有 另一位Mothersbaugh兄弟,那是他們的第一任鼓手,後來被Alan所取代 。)不管怎么說,那時他們是一群穿戴整潔得如同學校畢業生一般的公寓 經紀人、橡皮圖章推銷員和化學實驗室助手。他們在1973年組建DEVO的 原因,用Mark Mothersbaugh的話來說,就是"我們沒別的事好乾"。這 年,他們在Akron Creative Arts Festival中登台演出。笫二年,他 們同樣參加了這個藝術節的演出,那是DEVO的笫二次公開演出。實際上 ,DEVO這支樂隊只是他們自製的電影"關於退化的真相"中的一個組成部 分。這部電影終於在1975年完成。在同年他們開始在Akron那家傳奇性的 Crypt里舉行現場演出,後來,Pere ubu樂隊的Crocus Behemoth同意 讓他們在克里夫蘭的Pirate's Cove里演出。而他們的下一站是紐約, 不過,在那裡沒有人懂得DEVO和他們的音樂。
"我們在演出時和Dead Boys的傢伙好好地幹了一架,"Jerry笑著說 。"在這以前我們已經和他們打過架了。他們正是與我們對立的化身。他 們正是我們所不是的一切。他們是活生生的人--被感情和自已所不能理 的東西,還有啤酒,所驅使,經常作出無意義的反抗自我的行為。我們 是科學家,我們是機器人。這一切就像是外星人與猿人之間的戰爭。我們 正唱著"Jocko Homo",突然間Cheetah Chrome(Dead Boys的前吉它手 )跳上舞台,衝著我們大聲嚷嚷∶'你們把我叫做猴子?!'這就讓底下那 幫狂暴的野猴子聒噪起來┅┅"
其實,在他們開始巡迴演出和四處旅行之前,DEVO已經自已成立了一家 小型音樂廠牌--Booji Boy Records--總部就設在一間破車庫裡,並自 已製作了一張專輯<Jocko Homo 'b/w' Mongoloid>,一張大概是美國 歷史上銷量最好的自製唱片,銷量竟超過了七萬五千張。再乘著在紐約" 成功演出"的盛名,DEVO開赴往洛杉磯。他們在那兒度過了76年的春天。在一段時間裡,他們被看作是又一隊新的拙劣的Tubes翻版。在A&M唱片公 司的要求下,DEVO轉戰於西海岸。那個夏天他們來到了舊金山的Mabuhay ,他們毫無預兆的在當地獲得巨大的成功。從此DEVO就再未回過俄亥 俄。"反正,我們從來就不喜歡俄亥俄的冬天。" 又想起了<EZ Listening Disc>唱片內頁中的一幅影像∶一支碩大的手 指著你的眼晴,冷酷銳利的眼神直視著你的靈魂,下面寫著一行大字--DEVO在看著你!這簡直是奧威爾的《1984》中"老大哥"的翻版。DEVO的出 現,在由朋克和硬核所統治的美國七八十年代音樂圈裡的確是個異端。其 實我們只要細品一下,不難發現DEVO那份幽默底下深藏的悲壯。當時的 音樂圈(不僅是音樂圈,而且是整個社會)中,已經充斥了過多的憤怒、 自省、思辯和說教這些大家都認為是"嚴肅"的東西。而幽默,卻往往被人 解成幼稚與做作,人們已經忘了,幽默,其實是人類得以生存繁衍的最基 本天性之一。過多地糾纏於虛渺感覺與抽象意義之中,而拋棄掉一些最本 能的需要,我們是否還是在往前進化?或許,猿比人更適於生存在這宇宙 中?或許,在將來得由機器人教會我們什麼叫做笑?孤軍作戰的DEVO,就 像堂吉訶德,對我們發下了戰書。
我們是來自郊區的小流氓我們是機器人我們的行動全由程式編碼所決定我們 的任務是娛樂一切的群居性生命體┅┅DEVO說∶反駁與造反已經過時適者生 存劣者不一定被淘汰這在那兒都是一樣。
有看過由翁貝爾托.艾柯的小說《玫瑰之名》改編的電影<魔宮傳奇>(由肖思 .康納利主演)的人應該還記得這么一個故事∶中世紀的義大利某處山區,有 那么一座修道院,裡面藏著本禁書;有很多年輕的修道士冒著生命危險去偷 看這部書;又有那么一個老古板,把每個看過這本書的人都幹掉了。該老古 板宣稱,這本禁書毒害人的心靈,動搖人的信仰,還會摧毀教會在人間的統 冶--為此,他不但殺人,還放了火,把這本書和整座修道院都燒了,也包括 他自已。熊熊火光中傳出他那陰慘兮兮的怪笑聲--這是個詭異恐怖的故事, 由始至終都貫穿著一個懸念∶這是本什麼書?不用說,這書里一定寫了些你 想知道又不敢問的東西。在故事結束時,說出了書名,它就像一頂沾滿了糞 便的皇冠,戴到你的頭頂上∶它就是亞里土多德久已失傳的<詩學>笫二部。 這本書只講了一件事--什麼叫做幽默。
這個故事的講敘,可以放在中世紀的義大利,可以放在DEVO時期的美國,也可以放在現代的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