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2敗血症的皮膚表現

DF-2敗血症的皮膚表現(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of DF-2 Septicemia)於1976年首先由Bobo等報告其病原菌DF-2(dystonic fermenter type 2)系一種革蘭陰性桿菌。病原菌DF-2常寄生於健康狗的口咽部,感染多發生於被狗咬後或接觸狗的人特別是免疫功能受損者,故本病是一種能傳染給人的動物疾病。發病機制還不確切。被狗咬後1~3天內突然出現發熱噁心嘔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症狀。診斷主要依靠血液或腦脊液培養,發現難以辨認的細長革蘭陰性桿菌。抗生素敏感。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1976年首先由Bobo等報告其病原菌DF-2常寄生於健康狗的口咽部,感染多發生於被咬後或接觸狗的人。特別是免疫功能受損者,故本病是一種能傳染給人的動物疾病。

病因

DF-2敗血症的皮膚表現(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of DF-2 septicemia)於1976年首先由Bobo等報告其病原菌DF-2(dystonic fermenter type 2)系一種革蘭陰性桿菌,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陽性,能使硝酸鹽還原。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還不確切。可能被狗咬後病原菌DF-2侵入人體,快速生長繁殖,引起發熱、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症狀

臨床表現

常於被狗咬後1~3天內突然出現發熱、噁心、嘔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症狀。可出現腦膜炎心內膜炎、蜂窩織炎、菌血症、關節炎及皮疹等。皮膚損害為被咬部位發生壞死性焦痂,其他部位可發生斑疹斑丘疹、蕁麻疹和瘀點等。

併發症:

可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腦膜炎、心內膜炎、蜂窩織炎菌血症

診斷

診斷主要依靠血液或腦脊液培養,發現難以辨認的細長革蘭陰性桿菌根據形態學和生化反應證實為DF-2。Westerink等於1987年報告本病實驗室檢查惟一特點為腦脊液隱球菌抗原的乳膠凝集試驗假陽性。

檢查

血液或腦脊液培養,發現難以辨認的細長革蘭陰性桿菌。

治療

本病致病菌對多種抗生素敏感,首選大劑量青黴素,其他如克林黴素頭孢菌素、紅黴素、四環素也為敏感的抗生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