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基因

DCC基因最初從直腸癌中得到鑑定,位於18q21.1,含有1.4Mbp和29個外顯子。其表達產物為190kD的跨膜磷蛋白,膜外有1100個胺基酸,膜內有324個胺基酸。

DCC的胺基酸序列與NCAM及其它相關的細胞表面糖蛋白具有同源性,這提示DCC功能的丟失可能導致細胞間接觸、粘附能力下降,從而提高癌細胞的轉移能力。

癌變時DCC基因存在多種改變,如等位基因丟失、5’端同源性喪失、內含子及外顯子點突變、雜合缺失 (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和DCC低表達等。在食管癌的原發灶和轉移淋巴結中分別檢測DCC基因的B、C、D、E 4個外顯子,結果只在轉移淋巴結髮現有保守密碼子的錯義點突變。另DCC的等位缺失的頻率則直接與轉移程度有關,即轉移得越遠,等位缺失的頻率越高。有人報導DCC的等位缺失與直腸癌和肺癌遠器官轉移有關。Hiroshi等研究表明DCC等位缺失還存在於低分化和中等分化的鱗形細胞癌中,卻不存在於高分化的鱗癌中,這說明DCC的等位缺失還與細胞分化有關,提示DCC功能缺失可導致癌細胞轉移及去分化。此外,在鱗癌的轉移復發灶而未在原發灶中發現18qLOH的結果提示,位於18q的抑癌基因在腫瘤轉移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