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sna賽斯納

Cessna賽斯納

賽斯納(Cessna)飛機公司成立於1927年,是世界上設計與製造輕型、中型商務飛機、渦輪螺旋槳飛機,以及單發活塞式發動機飛機的主要廠商。目前,賽斯納公司已經生產了188,000多架飛機,這一數字大大超過了世界上任一其他國家生產的通用航空飛機的總量。賽斯納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堪薩斯州的 Wichita,全球有12000多名雇員。

簡介

79年始終不逾堅守通用航空飛機製造業,並成為行業老大,這就是Cessna。

從1927年至今,交付18.8萬架飛機,其數量乃世界之最。在人類征服天空的歷史進程中,Cessna功績卓著,突出貢獻在於:
1、設計生產交付了近16萬架多種型號活塞發動機輕型飛機,推動了美國和世界私人飛行、培訓飛行以及通用航空業的發展,為整個民用航空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設計並不斷更新獎狀系列高性價比噴氣公務機,讓更多人買得起用得起,大大拓寬了美國和世界噴氣公務機市場。
3、開發出Caravan(凱旋,亦稱大篷車)單發渦槳多用途飛機,以其廣泛的適用性和低成本,為小支線客貨航空運輸提供了便利,並憑藉良好的安全記錄,促進美國和其它國家破除了對單發飛機不準載客運營的限制。

面向最廣泛的客戶;產品應市場需求不斷更新;追求高性價比;做好售後服務,這是Cessna飛機公司的一貫準則。憑此,Cessna在世界通用航空市場鑄造出優秀信譽,經歷若干次經濟蕭條的歷史衝擊依舊巍然屹立,青春不老。無論公務、培訓、私用飛機,首先選擇Cessna,世界如此,中國亦如此。

中國市場業績

1980年,香港航材有限公司作為Cessna飛機公司的合作夥伴,踏上了開拓中國市場的征程。

1981年,中國航空工業部試飛研究院與Cessna簽定了購買3架獎狀II噴氣公務機的契約,次年飛機交付到中國。25年過去了,這3架獎狀II不僅完成了試飛院若干科研實驗項目,還成為後來成立的中飛通用航空公司的主力飛機,承擔了包括西藏地區在內的大量高空攝影和探測作業,至今仍是中國高空攝影的主要承擔者。

1985年,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訂購的2架獎狀SII飛機交付到北京。

1992年,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民航飛行校驗中心訂購的2架獎狀VI中型公務機交付到北京。2000年和2005年Cessna又交付了1架著名的獎狀X和2架獎狀XLS飛機給民航飛行校驗中心,形成了以Cessna獎狀系列為主力機型的校驗飛機機隊。

1998和2000年,遠大空調有限公司在長沙先後接收了1架獎狀Jet輕型公務機和1架獎狀Excel中型公務機,開創了中國企業擁有自用噴氣公務機的歷史。

2005年,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接收了6架獎狀CJ1輕型公務機,從此開始用裝備先進的噴氣高級教練飛機培訓飛行員。

不僅Cessna獎狀系列公務機在中國成功推廣,Cessna的凱旋號單發渦槳多用途飛機和天鷹172R單發活塞輕型飛機在中國市場也成功推廣。

2001年,山東彩虹公務機公司在濟南接收了4架凱旋208(675)水陸兩棲飛機和1架208B客運飛機;

2002年,北方航空公司在瀋陽接收了3架凱旋208B客運型飛機;

1998-2004年,遠大空調有限公司、東方航空上海教育培訓有限公司、廣東省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廣東白雲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國民航學院(天津)先後接收了12架天鷹172R飛機,用於飛行俱樂部和初級飛行員培訓。

2006年,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接收了42架天鷹172R,將作為培訓飛行員的主力初教機。

至此,Cessna飛機公司通過香港航材有限公司交付給中國大陸用戶的飛機總數達到80架。作為世界通用航空市場占有率最高的Cessna飛機公司,在中國市場占有份額同樣最高。

以下是迄今為止中國Cessna飛機用戶分布表:

Cessna賽斯納Cessna賽斯納

前景預測

1、獎狀系列噴氣公務機

獎狀系列最適合中等以下航程公務飛行的用戶使用,它的購買和運營成本相對低,對起降跑道的長度要求較短,飛行和維護操作容易。如果用轎車作比較,獎狀系列飛機總體來說堪稱中小排量轎車,在世界燃油價格持續攀升的今天,當小排量轎車正成為市場新寵之際,相對小排量的公務機也必將受到更多用戶的寵愛。這是世界趨勢,更適合中國,因為中國的國土面積特別適合選用中等以下航程公務機,而且中國用戶主要用途是在國內旅行,如同美國多數用戶一樣,獎狀系列公務機自然成為最佳選擇。然而迄今為止,中國運營公務機的公司還沒有一家選擇獎狀系列,這決非市場經濟環境下的正常現象,相信這個誤區3年之內可望被消除,若欲推動中國客戶乘坐公務機在國內旅行成為時尚,運營獎狀勢在必行。市場經濟存在客觀規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只有遵循客觀規律經營,才能獲得成功。

未來5年中國對公務機的需求會有明顯增加,其中包括科研事業單位特殊用途飛機、企業自用公務機和商業運營用公務機,數量約15-30架。因為主要用途都是在國內飛行,從價格、性能、售後支援服務、運營和維護成本等諸多因素全面比較,選擇獎狀系列飛機的機會應該超過80%。

2、凱旋(大篷車)單發渦槳多用途飛機

Cessna賽斯納Cessna賽斯納
Caravan 208/208B型飛機從1985和1990年推出,至今已交付將近1500架。它的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4噸,有效載重(燃油+機組+商載)超過2噸,可以在450米海平高度簡易場地起降,最大航程近2000公里;結構簡單(固定起落架)堅固,運營成本低廉,容易飛行和維護,特別適合小型多種經營的通用航空企業選用。2001年-2002年中國山東彩虹公務機公司和南航北方航空公司分別引進了8架,三年多的運營實踐,結果他們沒有成功。

為什麼如此高性能低成本的飛機也不能盈利?關鍵問題在於管理體制和經營觀念。

在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非洲和歐洲等很多地區,凱旋號飛機成功運營,都是私人小企業,他們的老闆管理企業同時,也是機長或機務工程師,僱傭最少的人,每個機長都擁有飛機檢查簽字放行的工程師資質,在運送客人時,機長還兼任導遊;專職機務工程師精通飛機全部檢修,不分什麼機械電子,這樣小的飛機完全沒有再細分的必要;企業若擁有5架飛機,所有人員不會超過15名。經常性飛行機組成員只有機長1人,因為該飛機允許單駕駛。由於飛機適合飛抵偏遠地區,條件相對艱苦,機組對此從無抱怨,自行安排自己的食宿,並參與貨物裝卸工作,從不認為自己是機長而高人一等。企業全體員工都把為客戶提供周到服務當作自己的職責,一心維護企業信譽。他們的高效率工作,真正把凱旋飛機的低成本優勢發揮致極,促成企業盈利而成功運營。在美國,不少私人機長承包1架聯邦快遞公司的208B貨運飛機,與1-2名家人共同承擔幾條支線的貨物遞送業務。

要知道,1架凱旋飛機運營1天,在保持低成本的前提下,按目前中國市場情況,盈利也僅僅在幾百元到1千元人民幣之間。對於運輸航空企業來說,這算錢嗎?何況若爭取到如此微小的盈利,不知要付出多大努力,對於北方航空公司,這明顯難以接受。山航彩虹公司同樣如此,他們的人員來自山東航空公司,一切習慣照搬山航,必然不適應小飛機運營。

因此,只有新籌建的民營企業或艱苦奮鬥中的通用航空企業,把幾百元當錢對待,才有可能成功。客觀來講,無論支線客貨運、旅遊包機、企業公務、緊急救援、低空攝影、航空體育、軍隊後勤支援等廣闊領域,中國更期盼凱旋號飛機,上百架也不算多。

3、活塞發動機輕型飛機

Cessna1996年重建生產線生產6種型號活塞發動機飛機,首要目的不為盈利,而是為保持和發揚傳統,繼續推動初級航空事業發展,讓初學飛行者從一開始就了解並記住Cessna。

2002年Cessna為促進中國市場銷售,在香港航材有限公司之外又選擇了PTE公司作為Cessna活塞輕型飛機中國銷售代理。如今PTE也獲得成功,銷售了2架172R和3架206H/T206H給安陽航校和北京航校。

1997至2005年,Cessna新一代活塞飛機交付了6000架,重新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對於中國來說,除民航飛行學院因批量使用活塞飛機能從蘭州煉油廠批量訂購100號航空汽油外,其它單位擁有的飛機都難以獲得合格汽油,使他們的飛機很難發揮作用,特別是轉場飛行難實現,需要加油車同行,不僅加大成本,還因勉強使用95號航空汽油對發動機造成損傷而降低飛行安全性。因此,雖然活塞飛機對推動初級航空業發展具有極大推動作用,在中國民航採取措施解決100號航空汽油市場供應問題之前,該作用仍僅僅是潛在的。

天鷹172R
172R是4座飛機,上單翼,固定起落架,燃油容量約200升,飛行高度4100米以下,巡航時速122-226公里,最大航程1000公里,每飛行小時直接成本(燃油+航材+大修儲備)約人民幣600元。2006年所有Cessna活塞飛機都裝備了G1000型集中顯示飛行數據的大螢幕LCD儀表系統,操作更方便,與現代化飛機一致,當然價格也上漲到21.6萬美圓。與同樣配置的其它飛機比較,它仍然是便宜的。雖然是初級飛機,也擁有完整儀表飛行系統,可以盲降;在作為培訓用途時,可以進出螺旋飛行狀態,符合民航總局對培訓用初教機執行特技飛行的標準要求。它的安全性在同類飛機中排首位;它的機身沒有壽命限制;它的起落架沒有起落架次限制;它的維護簡便;它的培訓成本最低。這一系列優點,使它成為世界多數航空培訓單位初教機的首選機型。對初次嘗試擁有私人飛機的人,從172R開始也最好。

期盼中國民航當局的新政策

1、運輸飛機進口增值稅為5%,而迫切需要鼓勵發展的通用航空飛機進口增值稅是17%,大大阻礙著通用航空飛機的進口。

2、100號航空汽油的供應問題急待解決。

3、應當允許並鼓勵偏遠地區、旅遊景點所在地區、交通不便地區自籌資金修建簡易起降點,讓私人或企業小型飛機能方便起降,形成小型飛機交通網。

4、允許符合安全標準的私人飛行員和私人飛機註冊並經營小型飛機航空經營業務。

CAAC的CESSNA 750 Citation X

Cessna賽斯納Cessna賽斯納

Cessna賽斯納Cessna賽斯納

賽斯納(Cessna)441“征服”(Couquest)Ⅱ

“征服”II是美國賽斯納飛機公司研製的一種5/11座、座艙增壓、雙發渦輪螺槳式行政機。1974年11月15日,賽斯納飛機公司宣布它正在研製一種介於當代雙發活塞式行政機和渦輪風扇式行政機之間的一種雙發渦槳式行政機441型(Model 441)。該機原名“征服”,1983年起改名為“征服”II。原型機於1975年8月26日首次試飛。至1987年12月31日止,共交付了360架。單價179.5萬美元(1986年)。1987年底已停產。

設計特點

賽斯納飛機公司為使“征服”II具有較高的性能,採用了為滿足該公司的高空高速要求而專門研製的加雷特公司TPE331-8-403S渦輪螺槳發動機,大展弦比膠接機翼和高強度搖臂式起落架。

從第116架生產型飛機起,“征服”II裝了發動機扭矩和溫度自動限制裝置、螺旋槳同步定相器、操縱客艙門上面部分的冷氣作動筒、新型低壓燃油加壓泵和燃油壓力開關。從第173架起,定型飛行高度增至10670米,採用了駕駛員速戴氧氣面罩,並可選裝柯林斯公司帶電子顯示的無線電、雙變流器裝置和本迪克斯公司DRD160彩色雷達顯示器。從第195架起,用麥考利公司螺旋槳取代哈策爾公司螺旋槳,每個減重5.2千克。

機翼

懸臂式下單翼。翼根處翼型NACA23018,翼尖處翼型NACA23019。機翼內段上反角3°30′,外段上反角4°55′。安裝角翼根處2°,翼尖處-1°。機翼內段為滿足美國聯邦航空條例第23部破損安全要求的全金屬三梁式結構,外段為雙梁結構。液壓操縱輕合金結構富勒式後緣襟翼。左副翼帶配平調整片。可選裝冷氣除冰裝置。

機身

輕合金全金屬半硬殼結構

尾翼

懸臂式結構。後掠式垂直尾翼。水平尾翼上反角12°。方向舵和每個升降舵上都有大的調整片。

起落架

單輪液壓收放前三點式。主起落架向內收入機翼,前起落架向後收起。應急放起落架靠壓力為138×105帕(140公斤/厘米2)、可再次充氣的氮氣瓶。賽斯納飛機公司油-氣減震器。所有起落架都為搖臂式。克利富蘭公司主輪無內胎,輪胎尺寸22×7.75-10,胎壓6.55×105帕(6.68公斤/厘米2)。前輪有內胎,輪胎尺寸6.00-6,胎壓3.45×105帕(3.52公斤/厘米2)。克利富蘭公司單圓盤式液壓剎車。有停放剎車裝置。

動力裝置

兩台加雷特公司TPE331-8-403S渦輪螺槳發動機,單台功率降低至474千瓦(644馬力,4875米高度以下)。哈策爾公司HC-B3TN-5E/T10178B-11三槳葉恆速全順槳可逆槳距螺旋槳或麥考利公司3GFR34C60T/93JA3螺旋槳。總油量1823升,其中可用油量1798升。每個機翼上表面有加油口。滑油容量14.2升。

座艙

增壓和空調座艙內容納駕駛員和4~10名旅客。每側6個矩形舷窗。艙門位於左側機翼後方,分上下兩段,下段帶登機梯。客艙右側機翼上方有應急出口。機頭行李艙兩側都有行李艙門。最多可載行李680千克。選裝件包括點心櫃、盥洗室、寫字桌和立體聲音響系統。

系統

增壓系統最大壓差0.43×105帕(0.44公斤/厘米2)。可選裝容量為8.4×106焦耳或16.9×106焦耳的氟利昂空調系統。用於操縱襟翼和起落架的液壓系統壓力120.7×105帕(123公斤/厘米2)。剎車另用一套液壓系統。電源系統包括2個28伏200安直流起動/發電機和裝在機頭艙內的2個24伏22安小時鎳鎘電池。電子燃油控制系統。裝容量為0.31米3的氧氣瓶,也可選裝容量為0.62米3或3.25米3的氧氣系統。

機載設備

標準電子設備包括霍尼韋爾公司的2套通信、導航、下滑信標點和指點標接收機、無線電羅盤、測距設備、無線電磁指示器、應答器、400系列編碼高度表、1000系列綜合飛行控制系統和C-14羅盤系統等。標準設備包括電子鐘、2個人工地平儀、航向陀螺、外界氣溫表、轉彎傾斜儀、2個爬升速度表和燃油油量表等。

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機長:11.89米

機高:4.01米

翼展:15.04米

展弦比:9.5

機翼面積:23.56米2

主輪距:4.28米

前主輪距:3.81米

螺旋槳直徑:2.29米

客艙門

高×寬:1.30米×0.64米

應急出口

高×寬:0.67米×0.58米

機頭行李艙門

最大高度:0.41米

寬度:0.86米

內部尺寸

客艙

長度:5.71米

最大寬度:1.41米

最大高度:1.29米

重量及載荷

空重:約2631千克

最大可用燃油重量:1444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4468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4246千克

最大停機坪重量:4502千克

最大零燃油重量:3855千克

最大翼載荷:1.86千牛/米2(189.6公斤/米2)

最大功率載荷:4.79千克/千瓦(3.52公斤/馬力)

性能數據(除註明者外,均在最大起飛重量時)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4875米):547公里/小時

最大巡航速度(巡航中點重量,高度7315米):543公里/小時

經濟巡航速度(巡航中點重量,高度10670米):480公里/小時

失速速度(修正空速,慢車狀態)

起落架和襟翼收上167公里/小時

起落架和襟翼放下141公里/小時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12.37米/秒

爬升率(海平面,單發):3.63米/秒

實用升限>10670米

實用升限(單發)6515米

最大使用高度:10670米

起飛滑跑距離:544米

起飛距離(至15米高):751米

著陸滑跑距離:334米

著陸距離(自15米高,最大著陸重量) 572米

航程(帶1444千克燃油,最大巡航功率,計及發動機起動、滑行、起飛、爬升、下降和45分鐘飛行用余油)

高度7620米:2909公里

高度10670米:4064公里

航程(最大航程功率,其它條件同上)

高度7620米:3363公里

高度10670米:4245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