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細胞

CIK細胞

cik是(cytokine induced killer)的縮寫,最初是指在正常人體外周血中只占1~5%的cd3+cd56+的t淋巴細胞。目前國內外製備的用於過繼免疫治療的cik細胞,實際上是體外擴增出的以cd3+cd56+、cd3+cd8+為主的異質性細胞群。該細胞群是在多種細胞因子如il-2、ifn-γ及某些單克隆抗體(anti-cd3mcab)的刺激下,由從外周血、骨髓或臍血中分離出來的單個核細胞在體外培養擴增而成,具有廣泛的非mhc限制的極強的溶瘤活性。

CIK細胞抗腫瘤作用

CIK細胞CIK細胞

1、CIK細胞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CIK細胞可以通過不同的機制識別腫瘤細胞,釋放顆粒酶/穿孔素等毒性顆粒,導致腫瘤細胞的裂解。

2、CIK細胞釋放的大量炎性細胞因子具有抑瘤殺瘤作用:體外培養的CIK細胞可以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IFN-γ、TNF-α、IL-2等,不僅對腫瘤細胞有直接抑制作用,還可通過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反應性間接殺傷腫瘤細胞。

3、CIK細胞能夠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CIK細胞在培養過程中表達FasL(Ⅱ型跨膜糖蛋白)通過與腫瘤細胞膜表達的Fas(Ⅰ型跨膜糖蛋白)結合,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CIK細胞抗腫瘤特色

1、增殖活性高:在培養的第15天數量就可以達到70多倍,其效應細胞CD3+CD56+的比例和數量更是明顯增加,可以達到1000多倍;

2、殺瘤活性高,而且殺瘤活性的維持不需要外源大量的IL-2的輸入來維持;

3、殺瘤譜廣:CIK對腎癌、惡性黑色素瘤、白血病、乳腺癌、直腸癌、胃癌、肺癌、食管癌、宮頸癌、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非T細胞淋巴瘤)等惡性腫瘤細胞都有顯著的殺傷活性;

4、對多重耐藥腫瘤細胞同樣敏感;

5、殺瘤活性不受CsA(環孢黴素A)和FK506(普樂可復)等免疫抑制劑的影響;

6、對正常骨髓造血前體細胞毒性很小:約為25%;

7、能抵抗腫瘤細胞引發的效應細胞Fas-FasL凋亡:CIK細胞內有抗凋亡基因表達,並檢出多種保護基因,如Bcl-2等和survivin的轉錄水平上調。

CIK細胞治療技術的優勢

1、可有清除手術、放化療 後殘餘的癌細胞及微小病灶,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2、可與放、化療聯合使用,能降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的感染率,提高放化療的療效;

3、可用於放、化療無效的患者,或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患者的治療;

4、對於失去手術機會或已復發轉移的晚期腫瘤患者,能迅速緩解其臨床症狀,延長生存期;大部分患者出現瘤體減小甚至消失或長期帶瘤生存的治療效果;

5、由於CIK細胞具有免疫調節和體細胞修復作用,在治療腫瘤的同時,大部分患者尤其是放化療後的患者,可出現消化道症狀減輕或消失,皮膚有光澤,黑斑淡化,靜脈曲張消失,脫髮停止甚至頭髮生長或白髮變黑等“年輕化”表現,及精神狀態或體力明顯恢復等現象,從而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CIK細胞療法適應症和禁忌症

適應症:①手術後患者,可防止腫瘤轉移復發;②無法進行手術、放療、化療的中晚期患者;③放療、化療失敗的患者;④放療或化療後患者的綜合治療;⑤骨髓移植後或化療緩解後的白血病患者;⑥癌性胸、腹腔積液患者。

禁忌症:①孕婦或者正在哺乳的婦女;② T細胞淋巴瘤患者;③不可控制的嚴重感染患者;④對IL-2等生物製品過敏的患者;⑤愛滋病患者;⑥正在進行全身放療、化療的患者;⑦晚期腫瘤造成的惡病質、外周血象過低患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