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et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是由國家投資建設,教育部負責管理,清華大學等高等學校承擔建設和管理運行的全國性學術計算機網際網路。它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單位,是全國最大的公益性網際網路。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是由國家投資建設,教育部負責管理,清華大學等高等學校承擔建設和管理運行的全國性學術計算機網際網路。它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單位,是全國最大的公益性網際網路。

簡介

CERNET分四級管理,分別是全國網路中心;地區網路中心和地區主結點;省教育科研網;校園網。CERNET全國網路中心設在清華大學,負責全國主幹網的運行管理。地區網路中心和地區主結點分別設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東北大學等10所高校,負責地區網的運行管理和規劃建設。
CERNET省級結點設在36個城市的38所大學,分布於全國除台灣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
CERNET已經有28條國際和地區性信道,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和香港特區聯網,總頻寬達到250Mbps。與CERNET聯網的大學、中國小等教育和科研單位達1000多家(其中高等學校800所以上),聯網主機120萬台,個人用戶達到1000多萬人。
CERNET目前已基本具備了連線全國大多數高等學校的聯網能力,並完成了CERNET八大地區主幹網的升級擴容、建成了一個大型的中國教育信息搜尋系統。
CERNET建成了總容量達800GB的全世界主要大學和著名國際學術組織的10個信息資源鏡像系統和12個重點學科的信息資源鏡像系統,以及一批國內知名的學術網站。
CERNET建成了系統容量為150萬頁的中英文全文檢索系統和涵蓋100萬個檔案的檔案檢索系統。
CERNET是我國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重要平台。為了適應國家《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中遠程教育工程的要求,1999年, CERNET開始建設自己的高速主幹網。利用國家現有光纖資源,在國家和地方共同投入下,到2002年底,CERNET已經建成20000公里的 DWDM/SDH高速傳輸網,覆蓋我國近200個城市,主幹總容量可達40Gbps;在此基礎上,CERNET高速主幹網已經升級到2.5Gpbs, 155M的CERNET中高速地區網已經連線到我國35個重點城市;全國已經有1000多所高校接入CERNET,其中有100多所高校的校園網以 100~1000Mbps速率接入CERNET。
CERNET是我國網際網路研究的排頭兵,具有雄厚的技術實力。CERNET完全是由我國技術人員獨立自主設計、建設和管理的計算機網際網路。在網路建設的同時,CERNET還注重加強網路安全工作,1999年CERNET建成國內第一個網路緊急回響中心CCERT,並提供服務。迄今為止 CCERT小組已經先後處理了2000多網路安全事件的報告,有效的保證了CERNET正常的網路運行秩序,促進了CERNET網路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CERNET還是中國開展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的試驗網路,它以現有的網路設施和技術力量為依託,建立了全國規模的IPV6試驗床。1998年 CERNET正式參加下一代IP協定(IPv6)試驗網6Bone,同年11月成為其骨幹網成員。CERNET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與國際下一代高速網 INTERNET 2的互聯,目前國內僅有CERNET的用戶可以順利地直接訪問INTERNET2。
CERNET也是我國信息網路人才重要的培養基地。僅在"九五"國家重點科技公關項目"計算機信息網路及其套用關鍵技術研究"建設期間,CERNET研究人員與其他合作單位在國內外發表相關學術論文數百篇,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
CERNET還支持和保障了一批國家重要的網路套用項目。例如,全國網上招生錄取系統在200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和錄取工作中發揮了相當好的作用。
CERNET的建設,加強了我國信息基礎建設,縮小了與國外先進國家在信息領域的差距,也為我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建設,起到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建設背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上幾乎所有已開發國家都已相繼建成了國家級的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路,並相互連成覆蓋全球的國際性學術計算機網路Internet。這種全球計算機信息網路的產生加快了信息傳遞速度,為廣大教師學生,以及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網路計算環境,從根本上改變並促進了他們之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科學計算和科研合作,成為這些國家教育和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從而促進了這些國家教育和科研事業的迅速發展。近兩年來,許多已開發國家為進一步保持其在經濟和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又相繼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計畫,並正在緊鑼密鼓地付諸實施。

正是在上述情況下,中國政府決定建設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路,其重要意義在於:

有利於中國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建立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能夠使中國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師、研究生和科研人員在全國和全世界的計算機網路環境下進行學習和開展科研工作,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和研究水平,成為中國高等學校進入世界科學技術領域的快捷方便的入口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設施,培養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層次人才。

有利於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目前正處於一個全力發展經濟、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階段。國家經濟信息化建設的高潮正在到來,若干個國家級計算機信息網路工程正在規劃或開始籌備建設之中。這些工程能夠加速和推動中國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發展,使中國能夠參加世界範圍內信息交流和技術競爭,使信息產業成為中國下世紀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的建設先行一步,能夠提供網路試驗和研究開發網路技術的試驗環境,而商業網是不能進行這類試驗的,可以積累經驗,提供成熟技術,培養高層次的網路建設人材和大批能夠很好使用網路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人員。

有利於中國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根據已開發國家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網路技術的計畫和經驗,首先建立由政府資助的教育和科研試驗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建設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的過程中,將為建設中國的信息高速公路作好各種技術準備和進行部分試驗,積累經驗,鍛鍊隊伍,爭取逐步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在下一世紀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競爭中處於較為主動的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