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形龍

C形龍

紅山文化典型玉器中,最有名的就是“C形龍(中華第一玉龍)”,即1971年內蒙古赤峰市博物館從三星他拉村徵集的青玉大龍。

基本信息

夏朝的圖騰即為“勾龍” 夏朝的圖騰即為“勾龍”

考古專家們斷定此龍為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祭祀玉器,實屬中國最早的玉龍,於是將其命名為“中華第一玉龍”。華夏銀行的標誌,即取材於此龍的形象,寓意弘揚華夏文化。“中華第一玉龍”身高26厘米,馬臉長鬃,體彎似鉤,從右側面看,頗似英文字母“C”,於是又被玉器鑑藏界稱之為“C形龍”。“勾”的古字通假為“句”字,所以,“ 勾龍”古又寫作“句龍”。而“句龍”或“ 勾龍”,則為古史中“句龍氏”的簡稱與象徵。“句(勾)龍”,在古史傳說中為“共工”之子“后土”的別稱,為中華民族遠古祖先之一。

《左傳·昭公廿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

紅山文化C龍 紅山文化C龍

《國語·魯語》:“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著名神話學者丁山考證,“共工”的合音可讀為“鯀”,“能平九土”的共工之子“句龍”,就是“治水土定九州”的“禹龍”,夏人祭祀“神社”,就是紀念先祖“禹皇”。許慎《說文解字》解“禹”為“蟲也,象形。”丁山根據甲骨文、金文字形,解“禹”為“虺蛇”即“ 勾龍”。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論證夏朝的圖騰即為“句龍”:“夏有祀龍之官者,當因民族祀典,以龍為尊。龍者,句龍也。而世傳夏後氏郊鯀宗禹,此余所以疑禹即句龍;句龍平九土,亦演自夏後氏圖騰神話。”聞一多《天問疏證》也曾說:“共工子 勾龍即鯀子禹”。當今被考古界定論為夏朝遺址的二里頭文化陶器上,便繪有“蛇身龍”,龍身修長、彎曲如勾,可稱“ 勾龍”。“ 勾龍氏”為夏人的祖宗——禹皇,“ 勾龍”當為夏族的先祖圖騰,因此,中國第一個世襲帝制皇朝——夏朝的圖騰即為“ 勾龍”。夏朝為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統一國家,夏朝的國家圖騰:“ 勾龍”,當然也為華夏民族的先祖圖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