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ing Boing

Boing Boing

gBoin gBoin gBoin

波音波音(Boing Boing ,最早稱為bOING bOING)是一份出版品,最早是以雜誌方式出版,後來轉為成以網站方式出版。最早是由馬克·弗勞恩菲爾德Mark Frauenfelder)以及卡拉·辛克萊爾(Carla Sinclair)在1988年創辦的刊物(zine),刊物的副標題是“世界上最棒的神經志”("The World's Greatest Neurozine")。

(圖)Boing BoingBoing Boing

在1995年時,波音波音轉變為一網站,並且在2000年1月21日時成為一份網誌(weblog),站台敘述為“蒐羅各種美好的事物”(directory of wonderful things)。

經過了一段時間,另外三位編輯—科利·多克托羅(Cory Doctorow)、大衛·培思考維茲(David Pescovitz)以及潔妮·賈丁(Xeni Jardin),也共同加入了馬克·法蘭腓勒德爾的行列。

在2004年時,波音波音成立了“快樂突變”公司(Happy Mutants LLC),並且由約翰·巴特勒(John Battelle)擔任經理工作。

一般來說,波音波音報導的主題包括科技、未來主義、科幻小說、以及智慧財產權等主題。

Boing Boing 是一個關於奇趣文化和趣味科技的部落格,是Technorati評選出的世界上最流行的部落格,2006年曾在 Bloggies 慶典上獲得終身成就獎和最佳集體部落格獎。

入選福布斯07年網際網路名人榜

網址:http://www.boingboing.net/

(圖)Mark FrauenfelderMark Frauenfelder

馬克·弗勞恩菲爾德(Mark Frauenfelder)

年齡:46

職業:編輯、部落格、演說家

網址:www.boingboing.net/

人物簡介:當1988年馬克·弗勞恩菲爾德聯合創建技術和文化雜誌《Boing Boing》時,很少有人想到它最終會發展成為新媒體巨人。但現在,Boing Boing已成為讀者最多、影響最廣泛的部落格之一。它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它的五名編輯中有三名登上了今年的福布斯網際網路名人榜。弗勞恩菲爾德排位靠前的原因是他還是DIY發燒友雜誌《MAKE》的主編。今年,弗勞恩菲爾德出版了一本名為《統治網際網路》的著作,該書指導人們如何“在網際網路上更好、更快、更容易地做任何事和每件事。”Boing Boing向播客(視頻分享)和視頻領域的拓展進一步增加了弗勞恩菲爾德的知名度。

奇趣文化、趣味科技

網址:boingboing.net

(圖)Boing Boing新版Boing Boing新版

這個網站主要跟蹤網際網路的各類網頁,並在網頁上貼出有趣的網站連結,供讀者點擊接入。成立於2000年,曾被著名部落格搜尋引擎Technorati評為世界上最流行的部落格,對部落格風格及語言的形成影響深遠。2006年該網站在Bloggies 慶典上獲得終身成就獎和最佳集體部落格獎。

BoingBoing是一個非常有趣的blog,專門收集一些搞怪有趣的事。目前國內已經有三個中文網站要么模仿其風格,要么直接翻譯上面的文章。分別是:

Pose Show:獨樂不如眾樂 、Boing Boing in China和BoingBoing中文版

關於poseshow和boingboing in China,主要都是模仿BoingBoing的風格。而根據的訊息,兩個網站即將合併,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兩者風格實在太接近了,合併有利於“整合資源”。具體可以參考poseshow創立者horse的兩篇post:

poseshow與boingboing in China即將合併
poseshow來龍去脈以及現狀

而BoingBoing中文版是我今天才注意到的站點,相比前兩者似乎更“正統”一些,這裡甚至還貼出BoingBoing的許可。該站點由BoingBoing愛好者John Kuang創立,內容都翻譯自英文BoingBoing。

國內模仿Boing Boing 模式

(圖)Mark FrauenfelderMark Frauenfelder

繼模仿slashdot的slashdotcn後,又出現了兩個仿Boing Boing的blog,Pose Show 和 Boing Boing in China。不知道和我的“慫恿”(1、2)有沒有關係。:) 一下子出現出現兩個,都不知道該參加哪個了。或者哪個都不參加吧,時間不多的說。
一個快速的印象,會說Boing Boing比較有趣。可是再細琢磨,並不是有趣這么簡單啊。有趣很容易劣化為好玩,然後是無聊。但是Boing Boing不。

Boing Boing和Slashdot完全不同。Slashdot厲害的是讀者的參與,一個短小的新聞會引來無數討論,不知道它如何做到的,有心的人可以去研究研究slashdot,它的歷史。Boing Boing不開放評論,當然它每個帖子都給了個technorati連結,用來發掘網誌空間的回應。Boing Boing這種模式下,背後blog作者是關鍵。他們的視野,風格,品味決定blog能否成功。

Boing Boing的5個作者:mark, cory, david, xeni, john,察看一下他們各自網站,會發現他們都是牛人,在技術與媒體兩方面都有很強的經驗。Xeni還是個美女。另外發現,除了Boing Boing Blog,Mark自1988年開始出版一份叫bOING bOING的通俗技術雜誌。

我想說的是做好一個“Boing Boing”,並不容易。Boing Boing本質上是一個主題明確的團隊blog。想像一下,如果keso,王建碩,等人一起維持一個網誌,那會多好看啊,即使對IT圈外的人。 (轉自桑林志部落格)

參考文獻

http://llm.blog.hexun.com/746553_d.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ing_Boing
http://www.xooob.com/277165_326196.htm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