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3步兵車

BMP-3步兵車

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是俄羅斯第三代履帶式步兵戰車,80年代初開始研製,1986年投產,投產前,該車在各種實戰條件下進行了大規模的野外試驗,其性能較之俄羅斯BMP-2步兵戰車第二代步兵戰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曾在俄軍及俄羅斯駐民主德國的部隊中裝備,該車還參加過阿富汗戰爭。

基本信息

BMP-3步兵車

簡介

名稱:БМП-2步兵戰車
研製單位:蘇聯
現狀:生產
裝備情況:蘇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БМП-3步兵戰車系蘇聯第三代履帶式步兵戰車,80年代初開始研製,1986年投產,1990年l1月在紅場閱兵式上首次露面。投產前,該車在各種實戰條件下進行了大規模的野外試驗,其性能較之BMP—2第二代步兵戰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主要特點

1.能發射飛彈的100mm主炮

БМП-3步兵戰車最顯著的特點是主炮為l門既能發射普通炮彈,又能發射飛彈的100mm滑膛炮,該炮與蘇聯能發射同型飛彈的T—55AM2B坦克和MT—12牽引式反坦克炮的火炮一樣。這是國外步兵戰車迄今裝備的口徑最大的火炮
BMP-3BMP-3

100mm滑膛炮所發射的飛彈與T-55AM2B坦克上配用的相同,即9Ml17型,北約稱之為AT—10型。
9Ml17型飛彈與普通炮彈相似;也是裝在有發射藥的藥筒內,射程為4000m,能穿透500mm厚的均質鋼裝甲,雖對付安有先進裝甲的現代主戰坦克比較困難,但用於攻擊輕型裝甲車輛和攻擊直升機卻十分有效。火炮配用的瞄準裝置只便於飛彈攻擊懸停時的攻擊直升機。9M117型的射程表明,這種飛彈只有在來襲的攻擊直升機,如美國AH-64A“阿帕奇”攻擊直升機,位於該機接載的飛彈射程之內才有可能命中目標。9Ml17飛彈採用雷射制導,彈重26.8kg,到4000m的飛行時間為12s。100mm滑膛炮除了能發射飛彈外還可發射殺傷爆破彈,射速8一10發/min,彈的初速為250m/s,最大有效射程4000m。至於能否發射T-54/T-55坦克和MT—12反坦克炮配用的高速炮彈尚不清楚,儘管飛彈藥筒與其炮彈藥筒的尺寸是一樣的。
輔助武器有30mm機關炮l門、 PIIK式7.62mm並列機槍l挺和同口徑車首機槍2挺。
БМП-3步兵戰車車載的30mm機關炮位於主炮右側,目前尚未確認是否是BMP—2步兵戰車上的2A42型.同口徑火炮。該炮採用的是雙向單路自動供彈系統,配用三種彈,即BT曳光穿甲彈,初速970m/s;OCPE榴彈和OT曳光榴彈,初速均為960m/s。OT曳光穿甲彈在15O0m距離上能擊穿25mm/60度的鋼裝甲。該炮有三種射擊方式:單發、慢速連發(200-300發/min)和快速連發(500發/min),對地面目標的最大有效射程為2000m。該炮有可能安裝了與BMn—2步兵戰車30mm機關炮類似的火炮穩定系統。
車載的PIIK式7.62mm並列機槍的實際射速為250發/min,有效射程為1500m。此外,車首兩側還各有同型車首機槍l挺,由坐在駕駛員兩側的乘載士兵發射,但射界有限。
據蘇聯報導,БМП-3步兵戰車車載武器在1000m的距離上對目標開火的時間不到3s,命中率為90%;在2000m距離上對目標開火的時間為14s。面對第二個目標開火的時間,在1000m和2000m的距離上分別為4.9s和19.6s。無論是車長還是炮手都能使用炮塔內武器進行瞄準射擊。
БМП-3步兵戰車的炮塔能鏇轉360D度,武器俯仰範圍為—5度--+60度,故可對付直升機。炮塔鏇轉和武器俯仰均用動力操縱,

2.較高的單位功率

BMP-3步兵戰車單位功率高,達25馬力/t,採用了l台500馬力的柴油機,車輛戰鬥全重為18.7t。其單位功率比BMP—l和BMP-2步兵戰車分別高12.5%和15%。

3.新型液力機械傳動

蘇聯的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輸送車的傳動裝置歷來是機械式的,採用定軸式變速箱,而БМП-3步兵戰車突破了蘇聯傳動裝置的傳統型式,採用帶變矩器的新型液力機械傳動裝置,檔位是可預選的。

4.扭桿與液氣懸掛相結合的行走機構

BMP-3步兵戰車的行動部分與蘇聯以往的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輸送車的單一扭桿式比較具有獨特之處。主要是採用了扭桿和液氣混合式懸掛,即第二、第三和第四負重輪處為扭桿懸掛,而第一、第五和第六負重輪處為液氣懸掛。故車底距地高為可調的,可調範圍為190mm至510mm。

5.全焊式鋁合金裝甲

據蘇聯報導,БМП-3步兵戰車和蘇聯EMII傘兵戰車相似,整車採用焊接式鋁裝甲。採用這種裝甲固然使車輛具有重量輕的特點,但由於蘇聯鋁裝甲焊接設施和技術員工並不是隨時隨地能找到的,因而給野外維修帶來了困難。
BMP-3BMP-3

6.架駛員居中的車內布置

БМП-3步兵戰車與蘇聯以往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輸送車所不同的另一個特點是,駕駛員位置居中。而BMP—l和BMP—2駕駛員都在發動機的左側。駕駛員的位置在車內兩側,相對而言,一旦觸雷易於受傷,而位置居車內中央在車輛觸雷時似較安全,並且駕駛操作也較方便。

7.不斷提高的可靠性

БМП-3步兵戰車在其剛剛問世的1986年行駛1000km的平均故障率為17.1,到1990年已經下降到2.8,預計到該車生產的第五年,1000km的平均故障率有可能接近l。但故障還是時有發生,例如,有個部隊裝備的БМП-3的30mm機關炮耳軸曾出現裂紋。

8.載員上下車困難

據報導,該車的主要缺點是車內載員上下車。不便,不如BMP-l和BMP—2內的載員出入迅速。原因有兩個:一是車內底板太高;二是車後門打開後不能自動形成上下車的台階。唯一補救的辦法是載員通過車頂窗門出入,這樣,載員易暴露面被敵火力傷亡。
除了上述基本特點外,БМП-3步兵戰車可水陸兩用,藉助車後水上推進器在水中行駛。行駛前,應將車首的防浪板升起。車內其他設備還有三防裝置、內部通信器材和最大通信距離為20km的電台。據來自波蘭的訊息透露,車上還可能有敵我識別裝置。
蘇聯發展БМП-3步兵戰車的真正意圖現今還不明朗,其實際作用有可能是協同T—80主戰坦克作戰,因為該車的裝甲、火力和機動性均較已列裝10年的BMP—2要好。根據1990年簽訂的歐洲常規力量協定,蘇'聯在烏拉爾以西部署的БМП-3步兵戰車,其數量不能超過54輛。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訊息證明這種車輛是否已停止大規模生產。據“簡氏情報評論”獲悉,БМП-3步兵戰車也可用於出口並已向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出售。

基本性能

乘、載員(人) 3十7 戰鬥全重(t) 18.7
公路最大行程(km) 600 越壕寬(m) 2.5
過垂直牆高(m) 0.8 單位功率(hp/t) 25
爬坡度 35度 側傾坡度 20度
車長(m) 6。730 車寬(m) 3.300
車高(至炮塔頂)(m) 2.450 車底距地高(mm) 450
公路最大速度(km/h) 70 水上最大速度(km/h) 10
單位壓力(kg/平方厘米) 0.62

BMP-3步兵戰車武器系統

主要武器(mm) 100× l 輔助武器(mm) 30Xl
並列武器(mm) 7.62×1 前機槍(mm) 7.62×2
煙幕發射器(mm) 81×2×3 反坦克飛彈 AT-10

彈藥基數

100mm炮彈(發) 40 30mm炮彈(發) 500
7.62mm槍彈(發) 6000 反坦克飛彈(枚) 6
BMP-3BMP-3

衍生車型

⊙ BMP-3M步兵戰車
儘管BMP-3步兵戰車從開始服役至今已經17年過去了,但它仍是當今同類戰車中性能較好的一種車輛,得到了科威特、賽普勒斯、阿聯等許多國家陸軍官兵的證實。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俄坦克裝甲車輛設計師採用了許多新工藝和新技術方案,對這種戰車進行了全面的現代化改進,使其各方面戰術技術性能顯著提高,使戰車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在17年的使用歷史中,BMP-3步兵戰車經歷了許多,設計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種戰車在世界各地-40攝氏度到50攝氏度地區的使用經驗,特別是在車臣和科索沃戰爭中的戰鬥使用經驗,為其現代化改進工作指明了途徑和方向。1995年,在攻占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戰鬥中,杜達耶夫武裝分子對俄軍BMP-3戰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襲擊,在城市環境中戰鬥的BMP-3戰車遭到了高層樓房內100毫米口徑炮火的有效壓制,7輛BMP-3戰車被武裝分子利用火箭筒和坦克炮火摧毀,另外兩輛嚴重受損,其中1輛車身右側被火箭筒擊穿了兩個洞,第2輛戰車車尾液壓傳動裝置被120毫米迫擊炮彈片擊毀,無法移動。俄軍士兵用生命換來的寶貴經驗是:使用操作不便、防護性能不強。
BMP-3步兵戰車在行進和戰鬥使用中發現的致命缺陷是:武器系統從準備到發射的操作比較複雜;由於測距儀的收發兩用機裝配在100毫米2A70火炮的炮管上,測距儀距離校準經常受到壓制,無法正常發揮火力;近距接觸戰中防護性能不強。
因此,從1998年起,俄工程師開始為BMP-3戰車裝配帶固定測距儀的新型組合瞄準儀——索日(白俄羅斯明斯克方位公司研製),替代先前的1K13-2型瞄準儀。阿聯坦克裝甲兵(阿陸軍BMP-3戰車納入坦克部隊編制)特別喜歡這種使用和維護比較簡單、方便的新型瞄準儀。
 俄羅斯庫爾乾機械製造廠工程師們根據在步兵戰車研製和生產方面長期積累的經驗,考慮到對發動機冷卻系統及戰鬥使用的現代化要求,制訂了BMP-3戰車系統改進計畫。這一計畫充分考慮到了大多數國家陸軍對戰鬥性能的要求,結合第三代現代化步兵戰車先進的軍事技術水平,主要改進方向是完善各種戰術技術性能。這一計畫還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優先改進方向,是改進炮火威力、戰車防護性能、機動性能、使用效率等戰鬥性能指標,還是其它。這些改進方向可以整體實現,也可單獨完成,一切視客戶的選擇而定。
為了提高炮火威力,戰車裝配了春天-K瞄準系統,這種系統配備有電視攝像機、固定雷射測距儀、反坦克飛彈信息控制通道、目標自動跟蹤器。改進後的戰車在對移動目標進行攻擊時,瞄準手不再需要完成把瞄準標誌對準目標的手動操作,目標自動跟蹤器會自動完成一切操作。武器彈藥儲備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30毫米自動機炮的彈藥基數從6000發增加到了9000發。
新型火炮控制系統能夠保障武器系統使用一些新型彈藥,如次口徑破甲彈、帶串連戰鬥部的制導飛彈等,保障摧毀5000米距離內的任何現代化坦克。與原型不同,BMP-3改進型步兵戰車實現了制導飛彈自動化裝填,極大地提高了制導武器系統的戰鬥速射能力。之前,為了保障反坦克飛彈的快速裝填,需要由登入艙中的一名隊員來幫助瞄準手裝彈,如今,反坦克飛彈自動裝填裝置直接裝配在戰鬥艙中,而且不需要對戰鬥艙設計進行較大的修改。
為提高乘員的觀察能力,戰車裝配了TKH-AN車長觀察儀,這種新型儀器配備有雷射主動脈衝輔助照明燈,能夠增加目標發現距離,保障對有效作用距離內的目標進行觀察和測量,能在夜間發現3000米距離內的敵方光電設備,同時,照明燈還採取了特殊偽裝措施,降低紅外輻射特徵,避免被敵方發現。新型車長觀察儀也能在照明不太理想的情況下高效工作,同時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為提高防護能力,改進型BMP-3戰車加裝了附加防彈鋼板和競技場-E主動防護系統。
加裝附加防彈鋼板是為了增強車載部件的防護水平,它們能夠防護在150米距離內,從任何角度發射的12.7毫米口徑破甲彈,保護主裝甲不會形成裂口,還能降低聚合火箭筒擊中後聚合射流的後效破壞作用。在設計上,附加膨體防彈鋼板以車載外掛防護部件的形式使用,主要鉚接在車身上段裝甲和下段鉸鏈防護裝甲上,特別是下段附加鋼板,能夠對戰車底盤進行較好的防護,保障戰車的機動能力和維護能力。附加防彈鋼板可通過拆卸翼片和鋼板組的方法進行裝配,不需要改變車身設計,可在初級技術裝備水平的維修廠內由具有中等培訓水平的人員進行。附加防彈鋼板重量並不大,不會影響戰車高速行駛性能和航海性能,不會降低其漂浮性能參數,改進後的戰車機動性能仍然保持在系列戰車同等水平上,不經特殊準備,可輕鬆突破3級水浪下的任何水上障礙。
競技場-E主動防護系統能夠保障改進型BMP-3步兵戰車防護制導和非制導反坦克飛彈及反坦克火箭筒的攻擊,可自動搜尋、判別以70-700米/秒速度來襲的各種類型反坦克炮彈飛行的彈道,並把它們摧毀。這種自動化系統可在完成對系統完好性能的控制後,自動進入戰鬥狀態,乘員可集中全部精力完成自己的主要戰鬥任務,而不會再有任何額外負擔。競技場-E系統能全天候24小時晝夜使用,能保障戰車在任何戰鬥條件下搜尋和摧毀目標,其中包括移動目標。炮塔轉動時,系統方位防護區域足夠保障對戰車側面和正面的有效防護。同時,系統的配置方案和技術方案不會對防護區域擴大能力造成原則上的限制。
新型搜尋、控制系統和武器系統能夠保障戰車超高速運轉,從發現目標到摧毀目標的反應時間不會超過0.07秒。另外,系統目標計算法還能排除假目標(如一些飛行軌跡不會達到防護區域的目標)或遠離自己的目標(如已方發射的炮彈)的干擾。
為保障戰車在炎熱氣候條件下的正常使用,改進型BMP-3戰車對冷卻系統進行了一系列改進,以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根據戰車在炎熱氣候條件下的使用經驗,車裡亞賓斯克“電機”製造廠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發動機冷卻系統,能保障戰車在50度高溫條件下不受任何限制的使用。為保障乘員在高熱條件下的戰鬥舒適性,戰車還裝配了空氣調節器,這對氣候炎熱的國家來說,特別重要。阿聯陸軍在BMP-3的戰鬥使用時,經常出現乘員無法坐著操作的情況,在炎熱的天氣條件下和戰鬥使用中,座椅和裝甲變得滾燙,乘員坐立不安,因此,空調的安裝立刻得到了外國專家的高度評價。在2003年3月舉行的IDEX-03國際武器裝備展上,裝配了空調BMP-3改進型戰車受到了中東國家的歡迎,特別是伊朗和阿聯代表團對此大加讚賞。
空調所需要的能源由發動機機組或輔助動力裝置提供,新型輔助動力裝置還可供武器控制系統使用,可以使戰車關閉主發動機,以節省防禦行動中的燃料消耗,同時提高偽裝性能,減少戰車紅外及熱輻射特徵信號。空調和輔助動力裝置整個系統全重不超過250公斤,不會影響戰車的機動性能和航海性能,相反,功率更強大(660馬力)的新型多燃料柴油機UTD-32與UTD-29發動機裝配在一起使用,使得最大速度提高到80公里/小時,成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履帶式步兵戰車之一。極大地提高了BMP-3戰車的機動性能,同時還裝配了TBK-1綜合機械儀來完善戰車夜間行動中的機動性能。
改進型BMP-3戰車上裝配了底盤信息控制系統,能夠降低個別部件、組合機件或系統因不正確使用而發生故障的風險,還能接收某個構件發生故障的詳細信息及其在戰車中的位置指示,極大地減輕了機械師兼駕駛員的工作負荷。此前,一旦戰車出現故障,經常出現機械師在進行部件替換時,反覆檢查系統組合機件,連續幾個小時都無法查找到準確的故障部件的情況。
為減輕戰車乘員的工作負荷,戰車還裝配了“電機”製造廠研製的自動變速系統來輔助司機駕駛車輛,這一系統操作簡單方便,可在2-3個小時之內完成拆卸或安裝工作。
根據客戶的要求,BMP-3戰車上還裝配了窗簾-1光電壓制系統,這一系統能夠高效防護戰車免受各種由半自動或自動制導系統控制的反坦克飛彈的攻擊。在2003年3月IDEX-03裝備展結束之後,阿聯陸軍軍官把裝配了窗簾-1光電壓制系統的參展BMP-3戰車開到了馬卡特拉訓練場,現場檢驗這一系統的實戰性能。阿聯軍官首先啟動窗簾-1系統,把戰車上裝配的各種類型的彈藥全部發射,以檢驗系統照明器輻射對彈藥發射,特別是反坦克制導飛彈的發射是否會有影響,檢查系統是否會在射擊振盪的影響下發生故障。之後,開始利用各種制導類型的反坦克飛彈,對3000米外的BMP-3戰車進行追逐攻擊。實戰檢驗結果表明,這一系統具有非常理想的防護性能,系統既沒有對戰車武器系統發射產生任何影響,也沒有發生任何故障,也沒有被一枚飛彈擊中。美中不足的是,窗簾-1系統需要大量電能供應,必須由主發動機保障,蓄電池無法保障其正常運轉,一旦電能供應不足,它會自動停止工作。
BMP-3戰車的改進工作,並不只是由俄羅斯一家在進行。南非專家也在IDEX-03裝備展上推出了自己的改進計畫,他們也在戰車上安裝了空調和輔助動力裝置,不過卻有些笨重,超過了800公斤,加重了戰車尾部負載,航海性能明顯降低,車身幾乎全部沒入水中,即使風浪很小,也無法航行,為了不在波斯灣進行的現場試驗中沉沒,還被迫使用沙袋協助平衡。南非方案另外一個缺陷是,空調和輔助動力裝置供應網路中的電壓高達380伏,遠遠超過了步兵戰車的安全要求。
相比之下,俄羅斯新改進的BMP-3步兵戰車擁有非常好的戰術技術性能,無論是炮火威力、使用效率,還是防護性能、機動性能等都有明顯提高,加上各種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空調系統的裝配,操作簡單,使用舒適,維護便利,受到了許多客戶,特別是中東國家的青睞,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
BMP-3M步兵戰車由庫爾乾機械製造廠研製,於1998年製成樣車,現已定型,可根據需要組織生產。它既可以由原來的BMP-3步兵戰車改裝,也可以重新製造。綜上所述,其主要改進處為:車體和炮塔的主要部位加裝了被動附加裝甲,也可裝反應式裝甲;加裝了競技場-E主動防護系統,可對炮塔兩側135度的弧形範圍內進行探測及防護,從發現來襲目標到摧毀目標的反應時間為0.07秒,這是一套“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安裝了維斯納-K型觀瞄系統,其中包括熱像儀和目標自動跟蹤裝置;可提供改進型的炮射飛彈和30毫米機關炮炮彈。
⊙ BRM-3K裝甲偵察車
BRM-3K山貓裝甲偵察車也譯作猞猁裝甲偵察車,BRM-3K裝甲偵察車被設計用來為地面力量和海岸警衛部隊執行偵察和炮兵陣地定位任務,可全天候操縱。它的主要任務是探測地面目標,識別並視情況與之交戰。 由於安裝了大量偵察專用設備,其戰鬥全重增加到19.6噸,乘員6人,分別是車長、偵察群指揮官、駕駛員、炮長、導航員、無線電操作員。主要武器是1門30毫米機關炮,射速300發/分,最大射擊距離4000米;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車上還有2個射擊孔,車內乘員可使用突擊步槍對外射擊以自衛。火控系統包括:BPK2-42 綜合周視潛望鏡、PPB-2潛望鏡、2E52-1武器穩定裝置、BETs-088控制系統、R-163-50U超高頻無線電、R-163-50K高頻無線電和R-012M車內人際通信裝置。
BRM-3K裝甲偵察車的最大特點是裝備有多種全天候偵察裝置,“具有大量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其專用偵察設備包括:1RL133-1雷達、電視偵察裝置、1PN61紅外夜視儀、1PN71熱成像儀、1D14雷射測距儀等。其中使用1RL133-1雷達時可在10公里距離上識別主戰坦克大小的目標,在3-4公里距離上識別單兵目標;使用1D14雷射測距儀可在10公里距離上識別主戰坦克,對大型目標識別距離可達20-25公里;而1PN61紅外夜視儀和1PN71熱成像儀的夜間識別距離均為3公里左右。偵察獲得的信息可以實時處理並傳送到100公里以內的接收站。如果需要,最遠可傳送到350公里處。
BRM-3K裝甲偵察車公路最大速度70公里/小時,公路最大行程600公里;水上行駛時,可在3級海浪中以10公里/小時的航速持續航行7個小時。
⊙ 反坦克飛彈發射車
菊花(Khrizantema)反坦克飛彈發射車現處於樣車研製階段。去掉BMP-3原來的炮塔,換上專門研製的上部結構製成。乘員為2名。轉塔上裝2具反坦克飛彈發射器,可發射9M123菊花反坦克飛彈(北約稱之為AT-15),當2枚飛彈發射完後,發射器自動降下,並從一個裝有15枚飛彈的彈艙內裝填飛彈。菊花反坦克飛彈發射車行軍時飛彈發射器和制導雷達可以收回到車體內,車輛顯得非常低矮,因此,可被探測性很低,提高了車輛的生存能力。這是這種車輛又一個很大的“亮”點。
短號(Kornet)反坦克飛彈發射車,於1995年製成樣車。車體上部兩側各有1具反坦克飛彈發射器,每側有裝6枚飛彈的儲彈艙,可發射短號反坦克飛彈,北約稱之為AT-14反坦克飛彈。這種飛彈為雷射駕束制導,俄方宣稱,這種飛彈足以和歐洲的崔格特反坦克飛彈相抗衡,最大有效射程達5500米。據稱,伊拉克戰爭初期,伊軍曾用這種反坦克飛彈抗擊美英聯軍的主戰坦克。
 ⊙ 2S31維納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前蘇聯/俄羅斯在迫擊炮的裝備和使用上是有傳統的,衛國戰爭早期,蘇軍最重要也是
使用最多的炮兵武器就是迫擊炮。在那個艱難的年月里,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的迫擊炮給予了步兵最大程度的支持。戰後,蘇軍一直致力於發展自行迫擊炮,最大程度的挖掘迫擊炮的潛力。
BRM-3山貓裝甲偵察車,該型裝甲偵察車以BMP-3步兵戰車為底盤改進而成,加裝了大量專用偵察設備,其戰鬥全重增加到19.6噸,乘員增加到6人,分別是車長、偵查群指揮官、駕駛員、炮長、導航員、無線電操作員。其主要武器從BMP-3步兵戰車的100毫米炮改為30毫米機關炮。
目前,俄羅斯陸軍裝備有其他數種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系統。其中120毫米2S9諾納自行迫榴炮系統作為一種空降炮兵系統在俄羅斯陸軍中服役,諾納自行迫榴炮以BMD空降戰車為底盤,可由戰術運輸機運載和空降。安裝有120毫米後膛裝填線膛2A60迫擊炮。由於安裝了自動裝彈機,其持續最大射速可達6-8發/分,30秒內可完成戰鬥準備。另一種俄羅斯自行迫榴炮系統是2S23 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安裝在改進後的BTR-80輪式裝甲車底盤上。2S31維納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則是這個家族中最新也是最後的一種型號。
20世紀80年代,蘇軍認為在50年代服役的ASU-57/85型空降自行火炮性能已經明顯落後,而蘇軍在空降裝甲車輛的技術改進也取得了進展,因此,決定研製一種搭載可平射的後膛裝迫擊炮的空降自行火炮,為空降部隊提供真正的裝甲火力支援。基於這一要求,蘇聯中央機械工業化學技術研究所(TsNII-TOChMASh)為長身管的120毫米2A80型後裝式迫擊炮設計了專用炮塔系統,底盤則是挪用自伏爾加格勒拖拉機廠於1975年試製的PT-100(934工程)輕型水陸坦克。2A80型迫擊炮除了普通的帶翼迫擊炮彈之外,還能夠發射火箭助推增程榴彈和反坦克高爆彈。新式炮塔系統擁有先進的計算機控制觀瞄裝置,從炮彈上膛直到發射均是自動控制,此外還裝有雷射測距儀和環境感測器。攜帶的70枚炮彈中有36枚為自動裝填機操作,射速8-10發/分。使用破片榴彈(迫擊炮彈)時最大射程7公里,若使用火箭增程彈則射程可達10公里(最近俄羅斯又為它配備了新式雷射制導炮彈)。其炮塔可以360度鏇轉,頂部安裝有7.62毫米PKT遙控高射機槍,而在炮塔前部兩側各安裝了6個煙幕發射器。但是由於技術原因(很可能是934工程採用的防彈鋁合金車體過於昂貴),中央機械工業化學技術研究所也試圖改用MT-LB通用履帶裝甲車或2S1自行榴彈炮的底盤,並進行了試驗。但是在開發途中遭到蘇聯解體的衝擊,幾種可選擇底盤的生產廠家——哈爾科夫工廠一夜之間被收入烏克蘭共和國旗下,屬於俄羅斯的研製單位再也無法調用現成的底盤了。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庫爾乾斯基汽車廠,這家工廠從1993年開始生產BMP-3步兵戰車,於是開發人員便挪用了BMP-3的底盤繼續試驗。由於蘇聯剛解體時俄羅斯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不得不開放武器市場以換取硬通貨。這種新式空降自行迫擊炮也隨即被命名為2S31維納,並且向世界防務產品市場開放銷售。2S31也於1994年進入俄軍服役,但是裝備的詳細情況不明。1997年,2S31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召開的IDEX'97國際防務展上,作為BMP-3車族的一員再次亮相,現在已有一些國家表示了購買興趣。
2S31維納120毫米多用途自行炮兵系統是一種以BMP-3步兵戰車為底盤的兩棲裝甲炮兵系統,戰鬥全重19.1噸,乘員4人 。安裝有長身管的120毫米2A80迫擊炮(高低射界-4度-+80度、方向射界360度,射速8-10發/分)。它有自動雙向瞄準控制系統、探測系統、晝夜光電目標探測和制導系統。火炮可發射俄羅斯或北約標準的彈藥,可發射Gran雷射制導炮彈攻擊13公里外的點目標。由於它以BMP-3步兵戰車為底盤,其彈藥攜帶量高達70發,是諾納家族早期型號的2倍。它在近距直接火力支援上的作用可與152/155毫米榴彈炮相比。
⊙ 2S25自行反坦克炮
俄羅斯武器進出口公司正式向它的銷售客戶推薦最新研製的2S25自行反坦克炮,據介紹,該反坦克炮可以快速摧毀像在伊拉克戰爭中大出風頭的美制M1A1這樣的主戰坦克。
冷戰結束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面對主戰坦克複雜的機械維修和後勤保障,提出了更適合它們本國防禦特點的要求,而具有火力猛、機動性強等特點的自行反坦克炮顯然比較適合這些國家的口味。
2000年,俄羅斯伏爾加格勒拖拉機廠在其70周年廠慶上展出了自行反坦克炮的木質模型,根據說明書的介紹,該車為焊接鋼結構,炮塔安裝一門口徑為125毫米的火炮。2003年3月舉行的阿布達比防務展上,俄羅斯正式給予這種自行反坦克炮以“2S25”的裝備編號,並積極向中東、北非、東南亞國家推銷,他們聲稱這種開價為120萬美元的武器具有“虎的威力”。
曾在坦克殲擊車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德國人早就留下一句名言:“自行反坦克炮的性能好壞,99%取決於它的炮!”2S25自行反坦克炮的火炮是一門口徑125毫米的滑膛炮,火炮俯仰角為-4度—12度,配備的彈種包括穩定脫殼穿甲彈、尾翼破甲彈、125毫米系列貧鈾穿甲彈和多用途殺傷榴彈,彈藥基數為41發。如果需要,2S25自行反坦克炮可發射射程達5000米的雷射制導炮射飛彈,提高其遠距離攻擊和反直升機能力。
2S25自行反坦克炮裝有一部自動裝彈機,該系統有故障自檢功能,並能自動選擇彈種,完成輸彈、裝彈、發射等一系列動作,戰鬥射速可達8發/分,另外輔助武器有安裝在指揮塔上的一挺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彈藥基數為1500發,可打擊1500米內的各類人員及非裝甲的“軟目標”。據俄羅斯軍方介紹,該車可輕鬆擊毀美國和英國、法國、德國等北約國家現役所有的主戰坦克,是專打這些重型坦克的“剋星”。
2S25自行反坦克炮的外形尺寸與俄軍現有的BMP-3步兵戰車接近,該車全重24噸,長8.65米,高2.8米,乘員3人。車內還裝有獨立的自動滅火系統和三防(防原子、防化學、防生物)裝置。
在防護性能上,俄羅斯科研人員對2S25自行反坦克炮的防護重量與全車重量的比例進行最佳化設計,使該型坦克具有較高的防護能力。2S25自行反坦克炮的最強防護部分在車體前部,車體前部甲板採用新型複合裝甲,車體兩側掛有8毫米厚可拆卸式多層夾布橡膠禁止裙板,能有效地防止破甲彈擊穿車體側裝甲。車體炮塔前部採用的是俄羅斯新型間隙式複合裝甲,其防護效能優於英國“喬巴姆”裝甲。炮塔正面裝甲防動能穿甲彈的能力大於100毫米,防破甲彈水平大於150毫米,必要時還可在車首和炮塔上披掛附加裝甲或安裝反應裝甲來進一步提高防護能力。
⊙ 結語
BMP-3的變型車還有裝甲指揮車、裝甲搶救車、駕駛員訓練車等。此外,俄羅斯軍方正準備為改進型的BMP-3裝備新型9M117M1炮射飛彈、新型100毫米殺傷爆破彈、新型30毫米高速穿甲彈、新型火控系統等。俄羅斯軍方稱,9M117M1反坦克飛彈發射1枚便可以擊毀M1A1、梅卡瓦-III一類的主戰坦克;發射2枚便可以擊毀M1A2、勒克萊爾和挑戰者-II等主戰坦克。而新型30毫米高速穿甲彈的穿甲威力也比老式的30毫米穿甲彈提高了50%-100%。果真如此,那么對BMP-3的改進型當刮目相看了。看來,BMP-3的改進重點還是放到火力系統上,真可謂是“強上加強”。 (甘嘉慶)
補丁
2S25自行反坦克炮
戰鬥全重18噸
乘 員3人
最大公路時速 71公里/小時
最大水上速度 10公里
最大行程500公里
武 器2A75 125毫米滑膛炮
備 彈 量40發(22發儲備在自動裝彈機里)
彈 種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高爆彈、破
甲彈、雷射駕束制導反坦克坦克
射 速7發/分
機 槍7.62毫米
備 彈 量2000發
方向射界360度
高低射界-5-+15度(向前)
-3-+17度(向後)
發 動 機2V06-2S
357千瓦(510馬力)
馬力噸位比28.4馬力/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