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陣列

ALMA陣列

ALMA(The 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陣列,位於智利沙漠中,是一個國際合作的天文設施,由歐洲、北美、東亞與智利共和國合作運作。工作波段位於毫米波和亞毫米波,由於其工作的波段處於人眼看不到的波長上,因此可以發現許多宇宙物體。

簡介

 ALMA陣列 ALMA陣列
ALMA陣列,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位於智利北部海拔5千米的阿塔卡馬沙漠,它們將“臉”轉向星光燦爛的夜空,好似一朵朵吸收陽光的花。2011年秋季,ALMA陣列開始第一輪科學數據收集工作。這個觀測設施將於2013年竣工,共由66個天線構成,總長度達到9.9英里(約合16公里),起到一個望遠鏡的作用。精確度將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十倍。

ALMA是一個國際合作的天文設施,由歐洲、北美、東亞與智利共和國合作運作。ALMA的建設和操作由以下機構實際負責:代表歐洲的ESO,代表北美的美國國立射電天文台(NRAO),代表東亞的日本國家天文台(NAOJ)。三家共同組建ALMA聯合觀測台(JAO),統一領導、管理ALMA的建設、試運行和科學操作。

特點

 ALMA陣列 ALMA陣列
ALMA陣列設計用於穿越粉塵雲團,ALMA將是世界上波長在0.3-9.6毫米範圍內最靈敏的望遠鏡。ALMA陣列望遠鏡的高靈敏度和高解析度超過了之前任何“亞毫米”射電望遠鏡,並且使我們能夠觀看到新行星系統如何形成。這個陸基望遠鏡能夠穿透寒冷的灰塵雲,大量的天線陣列將使拍攝的天文圖像更加清晰,相比之下傳統紅外/可見光望遠鏡無法穿透灰塵雲進行觀測。

包括由50座直徑12米天線組成的主數組電波遠望鏡(由北美和歐洲主導建造),以及4座12米和12座7米天線組成的輔數組電波望遠鏡(由日本主導建造,共66個)。54台望遠鏡體積尤為巨大,單機重量就高達120噸。

建造過程

 ALMA陣列 ALMA陣列
2011年7月27日,歐洲為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大型天線陣列(ALMA)製造的首個天線運抵陣列工作機位(AOS),標誌著ALMA陣列建設達到了新高程。這部12米直徑的天線已經運抵海拔5000米的查南托高原,加上前期就位的,AOS的天線總數已達16架。

2012年4月,首部天線在操作支持設備處(OSF)交付給天文台。OSF位於安第斯山脈2900米的山麓上,配備有液氦製冷的高靈敏探傷儀和其他必要的電子設備。在ESO的嚴格監督下,全歐洲的合作單位建造了天線的各個部件,長途運輸到目的地——AOS進行組裝測試。

2013年3月13日,ALMA陣列舉行的落成儀式正式運行。

作用

ALMA陣列望遠鏡拍到的第一張精美的宇宙圖像ALMA陣列望遠鏡拍到的第一張精美的宇宙圖像
ALMA望遠鏡將以毫米和亞毫米等級無線電波範圍拍攝非常遙遠的天體,這些天體運行速度較快,其釋放的光線在電磁波譜範圍內延伸。基於它的超級功能,ALMA望遠鏡能夠探測到之前難以接近的宇宙領域。例如:ALMA望遠鏡能夠拍攝到環繞年輕恆星的氣體和灰塵盤,這裡可能是行星形成的區域。灰塵是可見光不能穿透的,但在毫米和亞毫米等級範圍內可作為主要觀測目標,通過觀測可能形成行星的氣體灰塵盤內的騷動狀況,該望遠鏡能夠探測行星的體積大小。ALMA望遠鏡能夠適用於觀測多數望遠鏡無法觀測的過於昏暗遙遠天體,例如:宇宙最早形成的星系,它們是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後僅幾百萬年形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