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

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

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AH-1“眼鏡蛇”直升機,是由貝爾直升機公司於60年代中期為美陸軍研製的專用反坦克武裝直升機,當時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直升機。由於其飛行與作戰性能好,火力強,被許多國家廣泛使用,經久不衰,並幾經改型。

介紹

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
越戰中,美軍通過在中型運輸直升機UH-1上加裝機槍火箭發射器等武器,發展了多種武裝直升機改型,並取得了較大成功。為此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1965年3月開始為美軍研製以UH-1機體為基礎、專門以作戰為目的設計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65年9月首次試飛,1967年6月開始交付。公司編號貝爾209。經不斷改進改型,AH-1已形成一個系列。

種類

經數十年發展,AH-1已經發展出多個主要型別。包括:AH-1G“休伊眼鏡蛇”,是最初生產型,1967年6月開始交付,共生產1127架;AH-1J“海眼鏡蛇”是AH-1G的改進型;AH-1Q“休伊眼鏡蛇”,是由AH-1G改裝的臨時反坦克型,共改裝92架;AH-1R“休伊眼鏡蛇”,與AH-1G相似;現代化型貝爾209,AH-1G/Q的先進型,到1985年末,共製造和改裝1066架,改進型AH-1S,AH-1P,生產型AH-1S,到1978年9月共交付100架;AH-1E,機槍威力更大型的AH-1S,共生產98架,1978年9月開始交付;AH-1F,現代化型AH-1S,到1986年為美國陸軍生產149架,到1990年,賣給以色列30架,約旦24架,巴基斯坦20架,韓國70架,泰國4架;AH-1T“改進的海眼鏡蛇”,美國海軍陸戰隊型,共生產59架,1977年10月開始交付;AH-1T+,是AH-1T的改進型,1983年12月開始交付;AH-1W“超眼鏡蛇”,是AH-1T的改型,1984年初美國國會批准購買44架,1988年8月交付完畢,同時海軍陸戰隊又訂購34架,計畫1991年月底交付完畢,AH-l各型共生產3630架。
海灣戰爭中,美國參戰的“眼鏡蛇”直升機約1170架,海軍陸戰隊的輕型攻擊直升機中隊有49架AH-1W“超眼鏡蛇”參戰。在戰爭中,“超眼鏡蛇”頻頻出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戰果。

戰績

例如在100小時的地面戰爭期間,“超眼鏡蛇”經常出動執行火力支援任務,在破壞和掃除伊拉克在重要地區設定的雷場作戰中,它總是充當急先鋒,打頭陣,執行首次攻擊任務,為地面部隊順利推進開路。在戰爭第二天,對伊拉克方面組織的對美海軍陸戰隊一指揮中心的反擊,兩架“超眼鏡蛇”對陸戰隊進行了強有力的火力支援退,擊退伊軍的進攻。在同一天大規模的反伊裝甲部隊作戰中,包括AH-64“阿帕奇”在內的美國武裝直升機大顯身手,其中一架“休伊眼鏡蛇”帶領4架“超眼鏡蛇”參加了戰鬥,並迫使伊方一個坦克營投降。在第三天的快速進攻作戰中,參戰的兩個中隊的“超眼鏡蛇”直升機,共摧毀伊方近200個地面目標,其中包括約100輛坦克、40至50輛裝甲運兵車、20輛汽車和一批火炮、觀察哨和掩體。下圖為AH-1翼下的“陶”式飛彈發射器和“九頭蛇”70mm火箭彈發射器。
戰爭實踐不僅證明了“超眼鏡蛇”直升機是一種具有強大對地作戰能力的空中武器平台,而且還證明了它在惡劣環境中使用的可靠性。海灣地區是一個多砂塵的環境,對直升機來說,在多砂塵的天空飛行危害性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起降飛行和近地飛行時,強大的鏇翼氣流會將地面大量砂塵捲起,危害性更大,例如,它會嚴重磨蝕直升機鏇翼漿葉和尾槳槳葉。雖然該機在執行任務中飛行強度較大,地面進攻任務完成率高達92%,但戰後檢查表明,鏇翼槳葉和尾槳槳葉磨蝕現象並不嚴重。所以,戰後美國國會一些議員在“要保留一些戰爭中表現好的航空武器”的建議中,也把AH-1W “超限鏡蛇”與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並列地提了出來。
儘管如此,AH-1W還是暴露出不適應現代戰爭的問題。例如,飛行員通過夜視鏡在夜間能夠看見地面敵方的坦克,但“陶”式反坦克飛彈的瞄準具卻缺乏夜視能力,雖然它在白天瞄準不成問題。而且飛行如果要穿越濃密的煙霧,這種夜視鏡不管用,必須由裝有前視紅外裝置的“休伊眼鏡蛇”直升機引導。由於沒有現代導航設備,在廣闊的沙漠地區飛行要準確定位也很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該機只採取了臨時措施,在參戰前匆忙裝上了羅蘭遠程導航接收機,同時配備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前後艙協調也有問題,APR-39告警雷達顯示器只在後艙有。所以,一旦雷達發現威脅目標,前艙飛行員只能聽到告警聲,卻看不見威脅在哪裡,他只能用通話方式向後艙飛行員詢問。
AH-1W直升機採用兩葉鏇翼和兩葉尾槳。槳葉是由鋁合金大梁、不鏽鋼前緣和鋁合金蜂窩後段組成的,槳尖後掠。尾槳由鋁合金蜂窩和不鏽鋼前緣及蒙皮組成。在AH-IT基礎上,其主要改進是增加了鏇翼槳葉弦長,加強了鏇翼槳轂,加大了尾槳直徑和槳葉弦長。鏇翼噪音有明顯降低,直升機高速性能有所改善。之所以鏇翼和尾槳槳葉在多砂塵地區抗磨蝕性能好,主要就是因為在易遭磨蝕的前緣和蒙皮,採用了不鏽鋼材料。AH-1W與以前各型“眼鏡蛇”直升機一樣,機體具有武裝直升機的典型特徵,為窄體細長流線型機身,機身兩傭有外掛武器的短翼,每側短翼翼下各有兩個武器掛架。尾梁較長,其中部兩側有水平安定面,可增加俯仰方向的穩定性。採用不可收放管狀滑橇式起落架。
動力裝置為兩台通用電氣T700-GE-401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212千瓦(1648軸馬力)。機身內設兩個自密封油箱,能耐受23毫米口徑機炮炮彈射擊,兩個油箱可裝燃油1153升。如需要,機身兩側短翼也可外掛2至4個油箱。AH-1W用串置式雙人駕駛艙,副駕駛員兼射擊員在前,駕駛員在後,前後艙均設有飛行操縱系統。前艙門在左側,後艙門在右側,均向上開啟。座椅、駕駛艙兩側及重要部位都有裝甲保護。針對在海灣戰爭中暴露出的告警雷達和導航等問題,該機在戰後著手進行了改進,用AH/APR-39(XE2)告警雷達系統代替了原來的雷達告警器,並改進安裝了AN/APN-127都卜勒導航系統,CPU-800操縱顯示器和兩台ICU-800處理機。此外,還增裝了雷射告警器等。
AH-1W可配備多種武器。機頭下炮塔內有一門M197型20mm口徑3管加特林炮,備彈750發。M197炮是由原通用電氣公司(後改為馬丁·馬麗埃塔軍械繫統公司,現為洛克希德·馬丁軍械繫統公司),於1967年在“火神”6管M61A1炮基礎上發展的3管加特林炮,專門用於武裝直升機和輕型固定翼飛機。1969年10月投產,到1987年生產數目超過1700門,1993年仍在生產。該炮結構和工作原理類似M61A1,許多部件通用。射速可達3000發/分。但是採用彈鏈供彈時射速一般為750發/分,採用無鏈供彈時射速一般為1500發/分。彈藥為M50標準系列(20mm×102mm) 電發火炮彈,包括M56爆破彈(HE)、M56Al爆破燃燒彈(HEI)、M53Al穿甲燃燒彈(API)、M55Al訓練實心彈(Ba11),以及PGU-28/B穿甲爆破彈。該炮採用可變轉速的電動馬達傳動,其射程可根據不同任務和目標進行調節;同時還可調節射速避開諧振頻率。該炮通常裝在炮塔、樞軸炮架和吊艙中使用。初速1030米/秒,射速400~3000發/分,射程2000米。
兩短翼下4個掛點,可按不同配置方案選桂“陶”式反坦克飛彈、“海爾法”空對地飛彈、“響尾蛇”空對空飛彈和“響尾蛇”反輻射飛彈,以及不同規格的火箭發射巢和機槍吊艙等。例如,內側兩個掛架每個各掛一個9管70毫米直徑火箭發射巢,外側兩個掛架每個各桂4枚“陶”式飛彈或“海爾法”飛彈。此外兩側短翼還各裝有一個箔條撤布器。如果需要,其掛架也可選掛油-氣爆炸武器和曳光彈投放器等。

新類型

AH-1W(4BW)新型"超眼鏡蛇"
在“眼鏡蛇”系列直升機中,所有機型全都是採用的統統板式雙槳葉鏇翼,唯有改型研製中的新型“超眼鏡蛇”例外,它突破了這一傳統,採用了4槳葉鏇翼。
為適應現代化戰爭需要,美國海軍陸戰隊感到,“超眼鏡蛇”直升機應該有更大的載重量,以攜帶更多的武器彈藥、燃油及一些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同時,為適應戰爭環境,還有必要擴大其飛行包線,提高直升機的飛行性能,例如作戰時需要飛一些雙槳時“眼鏡蛇”直升機不敢飛的機動動作。這些都要求鏇翼能產生更大的升力,顯然,傳統的院燒板式雙鏇翼已力不能及,必須變革。為此,1984年,貝爾直升礬公司一改傳統,提出了裝4槳時鏇翼系統的方案。美海軍陸戰隊在九四年末進行的驗證飛行的基礎上,於1998年進行了評定,決定在AH-lW的基礎上改裝4槳葉鏇翼系統。這種具有4槳時鏇翼系統的“眼鏡蛇”就是AH-1W(4BW)。
為與該直升機的4槳時鏇翼相匹配,尾槳也採用了4片槳葉。這是一種由無軸承、無鉸鏈槳教和複合材料槳時組成的先進鏇翼系統。其槳葉通過根部的,由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製成的剛性葉柄及其根套與槳轂相連。飛行中,槳葉的變距、揮舞和擺振運動,是利用槳葉的柔性來完成的,變距操縱則由操縱桿通過與槳毅連線的剛性根套傳至槳葉。當艦載使用時,鏇翼還可作半自動摺疊。
在W型的基礎上,該機也有較多改動:如重新設計了中機身;兩側短翼有所加長,翼內兼作整體油箱,共可裝燃油190升;採用了全新的尾梁和帶端板的水平安定面;雖然仍採用T700-GE-401發動機,但將配備數字式發動機控制裝置,這不但可改善發動機的回響特性,也可以減少飛行員的工作負擔。下圖為AH-1W的駕駛艙后座。
為提高在未來戰場上的生存能力,該機除鏇翼能受23毫米彈徑炮彈的打擊外,還採取了多種措施。例如:座艙雷達警戒系統可顯示來襲飛彈的威脅和由雷射告警接收機探測到的威脅;為發動機裝了紅外排氣抑制器,可有效減少紅外輻射;加強了主動對抗措施,如安裝紅外干擾器和先進的“智慧型”曳光彈/箔條發射器:加大了操縱拉桿的尺寸和強度,提高了操縱系統的抗彈擊能力;機身和短翼油箱空間有惰性氣體充填,可減小被彈擊引起爆炸的可能性;採用了耐墜毀滑撬式起落架,直升機的粗猛著陸速度可從1.8米/秒提高到3.6米/秒等等。該機駕駛艙自動化程度高,前後艙除各有兩個用來顯示飛行、導航的信息數據和圖像,以及機上各系統狀況等的顯示器外,還各有一個用來顯示武器、警戒和通訊系統信息數據的顯示器。此外,艙內還增裝了數字飛行控制系統和頭盔式夜間目標瞄準具等。右圖即AH-1W(4BW)座艙,其中小圖為AH-1Z座艙。
AH-1W(4BW)直升機機頭下方裝有一門機炮,可備彈750發。機身兩側短翼翼下仍各有兩個接架,並新增加了翼尖掛架。翼下可選掛飛彈、火箭發射巢或油箱等,如兩個外桂點各掛4枚“海爾法”飛彈(下圖為三種不同型號的“海爾法”飛彈),內側各掛一個裝19枚火箭的發射巢。翼尖接點可各掛一枚“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或“響尾蛇”反輻射飛彈。武器總載量可達1444公斤。
“眼鏡蛇”直升機的4槳葉鏇翼,將有效增大鏇翼升力,提高飛行速度,擴大飛行包線,增加起飛重量,改善高溫、高原性能和明顯減小鏇翼的振動和噪音。預計,直升機的飛行時速可增加30多公里,使用範圍可擴大到-0.5G至+3.0G,最大起飛重量可增加約1000公斤,與兩槳葉鏇翼系統相比,振動可減小70%。根據計畫AH-lW(4BW)直升機將在2000年10月首飛,2004開始交付美海軍陸戰隊使用,估計將用到到2020年。

AH-1W(4BW)新型AH-1W(4BW)新型"超眼鏡蛇"

而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選定了其最新的攻擊直升飛機——AH-1Z(左圖)。近期AH-1Z在貝爾直升機Textron飛行研究中心正式推出。AH-1Z是美軍H-1升級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希望重新生產100架UH-1N運輸直升機和180架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兩種機型將使用相同的先進發動機和飛行動態控制設備。H-1升級計畫將在2020年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提供超過280架的新飛機。該計畫套用最新的技術“零時間”重新生產機體。兩種飛機航速、航程、機動性和提升能力將得到改進。在直升機的壽命期內,節約數十億美元的維護訓練、地面作業、支援設備以及零件等方面的費用。下圖分別為Z型的光電觀瞄轉塔和機炮,以及其玻璃化座艙。
在H-1計畫中,現有的先進技術將被用以提高直升機的戰場生存能力,例如UH-1Y和AH-1Z的防撞性被顯著提高。兩型直升機之間的升級項目具有極大的共用性(超過85%)。其中包括同樣的玻璃座艙、GE-T700發動機、4個合成材料葉片,無絞鏈連線、無支撐主鏇翼系統和尾翼、驅動鏈、液壓和配電系統。兩種直升機使用共用系統將減少後勤支持費用,並能使其更加適合布置在儲存空間狹窄的海軍艦船上。
利頓公司將作為AH-1Z計畫的集成電子設備系統(IAS)供應商,該公司負責集成並提供彩色多功能顯示器、任務和武器計算機、先進通訊和導航等設備,並提供所有這些設備的軟體。該集成系統將使駕駛員大幅度降低工作量,從而集中精力打擊敵人。AH-1Z首次飛行計畫在2000年12月,UH-1Y的首次飛行時間定為2001年,並將於2004年開始向美國海軍陸戰隊交貨。
AH-1Z的第一架原形機(代號Z1)已於2000年12月7日在德克薩斯州福特沃斯飛行研究中心完成了首次試飛。在經過四年的重新開發和套用了最新的技術後,AH-1型直升機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Z1將於3月在海軍飛行實驗中隊進行進一步的飛行測試,以確定是否符合海軍陸戰隊對其戰術性能的要求。

數據

AH-1 基本技術數據
鏇翼直徑14.63m
全長14.68m
全高 4.15m
機寬 0.98m
機身重量3635kg
最大起飛重量6350kg
最大速度 333km/h
最大爬升率 5.5m/s
懸停升限 3.8km
最大航程 577km

使用的國家和地區

巴林、智利、伊朗、以色列、日本、約旦、巴基斯坦、韓國、西班牙、泰國、土耳其、中國台灣、美國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