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地震

9·4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地震

當地時間2010年9月4日凌晨,紐西蘭南島發生芮氏7.2級地震,震中位於克賴斯特徹奇以西30公里處,震源深度20公里。截止9月4日10時,地震已造成2人重傷,另有數人受輕傷。

簡介

紐西蘭當地媒體報導,整個紐西蘭南島都有震感,其中以克賴斯徹奇最強。照片顯示,克賴斯特徹奇城內到處是斷壁殘垣,部分建築完全損毀。很多驚慌失措的民眾不敢回家,而選在外露宿。

地震現場地震現場

克賴斯特徹奇的公共服務因此次地震出現大範圍故障,包括天燃氣和自來水泄漏、電力供應中斷等。當地機場、鐵路等交通運輸部門也停止服務。當地警方為防止出現搶掠等犯罪行為,已將市中心封鎖。

克賴斯特徹奇市長帕克當天表示,對地震造成的嚴重破壞感到“震驚”,並宣布城市進入緊急狀態。他同時要求加大救援力度,讓倖存者儘快脫險。

地震原因

地處板塊交接 強震發生頻繁

紐西蘭是地處世界兩大構造板塊之間的島國,位於“太平洋火環”斷裂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是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澳大利亞大陸板塊相撞後俯衝到一個被稱作地幔的巨熱、巨壓區,該潛入過程為火山活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紐西蘭屬於地震、火山頻發地區,因此極易受到火山噴發、地震和海嘯的襲擊,遭受洪水、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每年有1000多個地震報告。

據統計,1900 年以來,紐西蘭平均每兩三年發生7級以上地震1次。1980年以來,發生5 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約有35 次。最近的3次地震分別是2003年的弗特蘭德7.1級地震、2004年南島西岸和2006年克馬德克群島的7級地震。

地震損失

基督城75%城區供電、供水中斷,排污系統遭受嚴重破壞,機場隨即關閉。

地震發生後,紐西蘭地震委員會的最初測算為7.4 級,後經美國地質勘探局核准為7.0級。地質科學家稱此次地震為1931年霍克海灣發生7.8級地震以來的最大地震

紐西蘭地震委員會官員伊安·辛普森說,基督城的損失可能達到20億紐西蘭元。基督城人口為372600人。

4大原因造成高震級低傷亡

儘管遭遇7級強震,但是沒有造成當地出現嚴重的人員傷亡情況。王滿達分析說,四大原因造成“高震級低傷亡”現象。

不屬於直下型地震

王滿達表示,此次地震儘管屬於淺源地震,但是震中距基督城有50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傷亡。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屬於直下型地震,造成24萬餘人的重大傷亡。

人口密度低

克賴斯特徹奇市雖然是紐西蘭第二大城市,約有40萬人口,但是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居民住的都是1、2層樓房屋,因此房屋倒塌對於人員的傷害較小。

房屋抗震性能高

由於地震多發,紐西蘭對於房屋建築標準的要求非常嚴格,還通過立法來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質量。該國制定的民居抗震建設規定,有完善的監管措施。

嚴重地區地屬商業區

此次建築物毀壞最嚴重的是市中心的商業區,由於地震發生時間是星期六凌晨,商業區人員稀少,從而使得人員傷亡減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