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奈及利亞校園槍擊事件

9·29奈及利亞校園槍擊事件

2013年9月29日,一夥來自奈及利亞極端宗教組織“博科聖地”的武裝分子當天襲擊了尼東北部一所大學的學生宿舍,已造成至少42人死亡。地區軍方發言人埃利(Lazarus Eli)說,當天凌晨的襲擊發生在約貝州古傑巴(Gujba)市的農業學院。近期奈及利亞安全形勢日趨緊張,以博科聖地為首的伊斯蘭極端武裝組織頻頻製造綁架、槍擊等恐怖攻擊,前博科聖地也曾經有過製造校園槍擊案的先例。

9·29奈及利亞校園槍擊事件,2013年9月29日,一夥來自奈及利亞極端宗教組織“博科聖地”的武裝分子當天襲擊了尼東北部一所大學的學生宿舍,已造成至少42人死亡。

案發過程

當地時間凌晨1點左右,這伙武裝分子闖入了大學的學生宿舍向學生開槍,隨後還放火燒教室。
阿拉伯媒體援引尼軍方的訊息稱,襲擊已導致42人喪生,死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校方稱,奈及利亞安全部隊仍在處理遇難者屍體,他無法給出具體死亡數字,但據說至多有50人遇難。校方還表示,大約1000名學生已逃離了現場。
幾個月以來,“博科聖地”發動了一系列以學生為目標的襲擊。2013年8月,奈及利亞Mamudo鎮一所政府中學的學生宿舍遭“博科聖地”成員的襲擊,導致41名學生和1名老師死亡。
在奈及利亞北部的豪薩語中,“博科聖地”意為“西方教育的罪惡”。“博科聖地”主張在奈及利亞推行宗教法律,反對西方教育和文化。“博科聖地”被稱為“奈及利亞的塔利班”。[1]

“博科聖地”組織

博科聖地(BokoHaram)2002年成立於奈及利亞的邁杜古里,2004年開始引起大眾的注意。博科聖地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組織,該組織的正式名稱是“人民致力傳播先知的教導及聖戰”(阿拉伯文羅馬字注音Jama'atuAhlisSunnaLidda'awatiwal-Jihad)。博科聖地主要活躍於信奉伊斯蘭教的奈及利亞北部的州。
由於該組織極力反對西方的教育制度被當地人稱為“博科聖地”。“博科聖地”在奈及利亞北方豪薩語(Hausa)的意思是“西方教育是罪惡的”,Boko出自豪薩語的意思是“萬物有靈論者、西方的、或指其他一切非伊斯蘭教的教育”,Haram出自阿拉伯語字面上的意思是“禁止的、神聖的,比喻的意思是罪”。博科聖地主張在奈及利亞北部的州推行嚴格的伊斯蘭教法,被稱作“奈及利亞的塔利班”。
博科聖地反對西方文化、現代科學、西方教育制度、反對民主選舉投票、反對穿襯衫、穿短褲。在博科聖地眼中現今的奈及利亞是被非信徒所控制。2009年該組織已故領袖MohammedYusuf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他不承認地球是圓的、不承認達爾文的理論、不承認水被太陽蒸發後形成雨,因為這與伊斯蘭教教義不符”。
2009年7月,奈及利亞政府曾採取行動清剿博科聖地。至2011年9月為止,博科聖地發動針對政府的襲擊事件共造成了約五百餘人死亡。2011年8月26日,博科聖地製造奈及利亞聯合國大樓爆炸案造成18人死亡,轟動了全世界。[1]
自去2011年聖誕節爆炸以來,“博科聖地”先後在奈及利亞國內發動了數十起暴力襲擊事件,造成數百人傷亡。2012年1月20日在卡諾州首府卡諾市發動爆炸襲擊,造成至少185人死亡。有統計顯示,進入2012年第一個星期就有250多人死於“博科聖地”的爆炸襲擊,迫使奈及利亞政府宣布東北部部分州進入緊急狀態。[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