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年

864年,唐懿宗昭聖惠孝皇帝鹹通五年。

中國紀年

864年,唐懿宗昭聖惠孝皇帝鹹通五年

歷史大事

南詔進犯嶲州
鹹通五年(八六四)正月十九日,西川奏稱南詔進犯嶲州(今四川西昌),被刺史喻士珍率兵擊退。詔發右神策兵五千及諸道兵戍防嶲州。
康承訓虛奏捷報
鹹通四年(八六三)初,南詔進犯邕州(今廣西南寧),詔以康承訓為嶺西節度使,率諸道兵萬人禦敵。承訓至邕州,朝廷又徵發許(今河南許昌)、滑(今河南滑縣)、青(今山東益都)、汴(今河南開封)、兗(今山東兗州)、鄆(今山東東平西北)、宣(今安徽宣城)、潤(今江蘇鎮江)八道兵增援。承訓自恃兵眾,不設崗哨巡邏。五年三月,南詔率群蠻六萬再攻邕州,將及州境,承訓方遣萬人出戰,以獠人為響導。獠人蒙哄唐軍,致使唐軍受南詔、群蠻襲擊,傷亡八千餘人,唐兵大敗,惟兗海軍遲一日到而免。承訓聞訊驚慌失措。節度副使李行素率眾修築壕柵剛完,蠻軍已將唐軍包圍。諸將請夜半分兵出營襲擊蠻軍,承訓不許;有兗海小將再三力爭,承訓方許。小將率三百勇士夜出燒蠻營,殺傷五百餘人。蠻兵大驚,遂解圍退去。承訓命諸軍追擊,殺蠻兵脅從不過三百。而飛表告捷,稱大破蠻兵。朝廷賞功,加康承訓檢校右僕射;其它受賞者,皆承訓子弟親兵,燒營將校未遷一級,由此軍中怨怒。七月,嶺東(今廣東廣州)節度使韋宙上書宰相言承訓所為;承訓亦自疑懼,託言有病辭職。遂以承訓為右武衛大將軍、分司東都。
敕徐州選募士卒赴邕州防戍
鹹通五年(八六四)五月,懿宗以徐州土風雄勁,甲士精強,比因罷節,頗多逃匿,不如因而用之。適南詔數犯邕州(今廣西南寧),乃敕徐泗(今江蘇徐州)觀察使選募士卒三千,赴邕州防戍。待其地安寧,即遣代返歸。
復置容管經略使
鹹通四年(八六三)五月,詔罷容管(今廣西容縣)經略使,以其州隸嶺南西道(今廣西南寧)。五年七月,復以容管四州為經略使。
高駢為安南都護兼經略招討使
鹹通五年(八六四)正月,命容管(今廣西容縣)經略使張茵兼理交州(治海門鎮,今越南海防西北),率兵收復安南。茵畏南詔,久不敢進。七月,宰相夏侯孜推薦驍衛將軍高駢代張茵。懿宗乃敕高駢為安南都護、經略招討使。

通鑑記載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上鹹通五年(甲申,公元八六四年)
春,正月,以京兆尹李為昭義節度使,取歸秦心肝以祭沈詢。
淮南節度使令狐綯為其子滈訟冤。貶張雲興元少尹,劉蛻華陰令,赦曰:“雖嘉蹇諤之忠,難逃疏易之責。”
丙午,西川奏,南詔寇巂州,刺史喻士珍破之,獲千餘人。詔發右神策兵五千及諸道兵戍之。忠武大將顏慶復請築新安、遏戎二城,從之。
以容管經略使張茵兼句當交州事。益海門鎮兵滿二萬五千人,令茵進取安南。
二月,己巳,以刑部尚書、鹽鐵轉運使李福同平章事、充西川節度使。
甲申,前西川節度使蕭鄴左遷山南西道觀察使。
三月,丁酉,彗星出於婁,長三尺。己亥,司天監奏:“按《星經》,是名含譽,瑞星也。”上主大喜。請宣示中外,編諸史策。”從之。
康承訓至邕州,蠻寇益熾,詔發許、滑、青、汴、兗、鄆、宣、潤八道兵以授之。承訓不設斥候,南詔帥群蠻近六萬寇邕州,將入境,承訓乃遣六道兵凡萬人拒之,以獠為導,紿之。敵至,不設備,五道兵八千人皆沒,惟天平軍後一日至,得免。承訓聞之,惶怖不知所為。節度副使李行素帥眾治壕柵,甫畢,蠻軍已合圍。留四日,治攻具,將就,諸將請夜分道斫蠻營,承訓不許,有天平小校再三力爭,乃許之。小校將勇士三百,夜,縋而出,散燒蠻營,斬首五百餘級。蠻大驚,間一日,解圍去。承訓乃遣諸軍數千追之,所殺虜不滿三百級,皆溪獠脅從者。承訓騰奏告捷,雲大破蠻賊,中外皆賀。
夏,四月,以兵部侍郎、判戶部蕭置同平章事。置,復之孫也。
加康承訓檢校右僕射,賞破蠻之功也。自餘奏功受賞者,皆承訓子弟親昵,燒營將校不遷一級,由是軍中怨怒,聲流道路。
五月,敕:“徐州土風雄勁,甲士精強,比因罷節,頗多逃匿,宜令徐泗團練使選募軍士三千人赴邕州防戍,待嶺外事寧,即與代歸。”
秋,七月,西川奏兩林鬼主邀南詔蠻,敗之,殺獲甚眾。保塞城使杜守連不從南詔,帥眾詣黎州降。
嶺南東道節度使韋宙具知康承訓所為,以書白宰相。承訓亦自疑懼,累表辭疾,乃以承訓為右武衛大將軍、分司,以容管經略使張茵為嶺南西道節度使,復以容管四州別為經略使。時南詔知邕州空竭,不復入寇,茵久之不敢進軍取安南。夏侯孜薦驍衛將軍高駢代之,乃以駢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招討使,茵所將兵悉以授之。駢,崇文之孫也,世在禁軍。駢頗讀書,好談今古,兩軍宦官多譽之,累廷右神策都虞候;党項叛,將禁兵萬人戍長武,屢有功,遷秦州防禦使,復有功,故委以安南。
冬,十一月,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夏侯孜同平章事,充河東節度使。
壬寅,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路岩同平章事,時年三十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