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2號颱風

即名為PAMELA帕米拉的颱風,在1961年9月7日--9月14日給福建和台灣帶去了重大危害。

簡介

6122號颱風(PAMELA 帕米拉
JTWC:155KT(一說160KT)
CMA:85M/S--909HPA
JMA:910HPA
CWB:65M/S--920HPA

登入

超級颱風南茜的橫空出世,拉開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西太平洋熱帶氣旋向東亞全面入侵的序幕,也成就了那一個十年最令人驚嘆的神話。在南茜耀眼的光環之下,1961年所剩下的熱帶氣旋全都顯得如此黯淡無光。然而NANCY君臨天下的霸氣不僅帶給了她至高無上的地位,也幾乎埋沒了她同樣堪稱奇蹟的一場壯舉。從9月7日獲得命名到9月17日轉化變性,NANCY數千公里的漫漫長路上卻並非只有她孤獨的舞蹈;陰影下的PAMELA用她無私的伴舞和南茜一起締造了西太平洋最具傳奇色彩的一段佳話。
9月4日,關島東北600多公里出現了一個弱小的系統——PAMELA的胚胎,而同一天菲律賓以東也形成了一個將在未來發展成為6121號颱風OLGA的低壓區,此時NANCY的前身正在遙遠的馬紹爾群島靜靜地發展。可襁褓中的PAMELA似乎先天不足,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甚至幾度處於夭折的邊緣。直到四天后的9月8日,受到副高壓迫的她才終於轉向西北並開始了真正的加強。在這一天的晚上8點,JTWC決定升格她為熱帶低壓,並開始派出飛機進行探測。而這時,NANCY已經搶在她之前獲得了命名,從遙遠的東方向她追來。而就在她命名的前六個小時,發源於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歷經坎坷之後也在南海獲得了命名,搖身一變成了OLGA,開始對珠江口虎視眈眈。
第二天午後,增強的熱帶低壓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得了PAMELA的命名,她的移動路線也不斷向西偏移,劃出一條圓滑的弧線,並在一天以後增強為颱風,至此西太平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雖然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但實際的機會也絕不會太多。其實她的發展速度已經夠快,但在那一年,沒有誰敢和當時已經增強為五級颱風的NANCY一拼爆發的潛力,而與NANCY共處一室的PAMELA更是只好生活在NANCY的陰影之下。儘管如此,PAMELA還是一心一意地鞏固和發展自己,不溫不火地逐漸加強。暖池中的她並不想浪費這黃金的九月,更不想對不起她來之不易的出身。她和在同一天增強為一級颱風的OLGA一樣,不願意在NANCY高大的身影下默默無聞;她們盼望著用自己唯美的華爾茲奏出生命中最強的音符。
9月10日正午12時,颱風OLGA以它巔峰強度的70KT在廣東海豐率先登入,雖然登入時的中心氣壓只有980HPA,OLGA短暫的生命所做到的也已足夠。OLGA不由感嘆自己早生了兩天,無法親眼目睹NANCY和PAMELA舉世無雙的華爾茲。不過,當OLGA逐漸減弱時,另一邊的PAMELA卻在一步步地走向極盛。就在OLGA登入前的幾個小時,PAMELA加強成為二級颱風,又在這一天的晚上8點增強成為三級颱風。也許和大洋另一邊的NANCY相比,她和OLGA都只能算是小小的點綴,但她的決心已促使她用另外一種方式締造或許能讓她留下值得懷念的記憶的奇蹟,她要完成OLGA所未完成的千秋偉業。於是,在9月11日早晨8點,在OLGA殘留的低壓消失在廣西境內時,PAMELA順理成章地繼續加強為四級颱風,然後,她所做的仍然是,繼續加強。
直到此刻,一直把目光凝注在NANCY身上的人們才意識到帕米拉正在讓一個人類從未目睹過的奇蹟成為可能,雖然這個奇蹟不能通過她的一己之力來完成。似乎也感受到了奇蹟是如此地近在咫尺,在值得銘記的9月11日這一天,從她加強為四級颱風的那一刻起,生活在NANCY陰影下的帕米拉仿佛突然擁有了南茜那君臨天下的壯志豪情,從9月11日早晨八點到晚上8點的十二個小時中,PAMELA的風速難以置信地暴增35KT,發展成為威風八面的五級颱風;而JTWC甚至在午後三點探測到了170KT的風速和914HPA的最低氣壓,並在另一份報告中認為她在下午五點就在宮古島南方一百公里左右的洋面上達到了160KT巔峰強度。哪一次的決定才是JTWC最終的決定?我們無從知道,但PAMELA的威猛已確實讓所有一度對她有所懷疑的人徹底地折服。
1961年9月11日20時,南茜180KT,帕米拉155KT,她們加起來有335KT;南茜14.0N-140.1E,帕米拉23.7N-124.1E,她們相距不到三千公里。這是在同一機構負責的區域中有史以來第一次同時出現兩個五級颱風,這原本只存在於幻境中的夢想在這初秋的夜晚成為了現實,西太平洋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世界:當她把暖池中的能量儲備完全釋放時,這是怎樣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怖力量。雖然OLGA的英年早逝是無法挽回的遺憾,但就在它生命結束的那個晚上,NANCY和PAMELA依然用她們的夢幻舞步讓全世界為之傾倒。PAMELA用她最後的潛力回報了NANCY多日的苦苦等待,也讓OLGA可以感到些許的安慰。
不過,正如流星的燦爛只在一瞬,鋼鐵華爾茲的共舞很快就因PAMELA的氣力不加而不再美麗。也許那瘋狂的爆發耗盡了PAMELA所有的精力,隨著台灣中央山脈影響的不斷增加,在達到巔峰之後的六個小時,PAMELA竟然迅速減弱成125KT的四級颱風,其在沒有登入的一段時間內減弱之快,也是難以想像的。不過,此時此刻,PAMELA距離台灣花蓮也只有數十公里;儘管登入前的她人老珠黃,但這也無法阻止她成為1961年登入中國的最強颱風。9月12日凌晨四點到五點之間,帕米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花蓮這個多災多難的海濱城市作為她的登入點,登入時的中心氣壓已然升到940HPA,而風速卻依然被那個年代手下寬容的CMA定為60-65M/S。
就在PAMELA登入後的四個小時,遠方的NANCY達到了185KT的巔峰強度,這讓在玉山上迅速衰弱下去的PAMELA只能無語。雖然她在十二個小時前的起舞讓她已不愧對自己,但失落的她仍然忍不住要幻想自己遲生12個小時的誘人情景。再也沒有辦法了,陸地已讓她沒有機會;PAMELA所能選擇的,就是兩年前的SARAH和VERA所同樣走過的路。儘管這條路是選得多么無奈,但至少這一天,上帝沒有虧待她,他賜予了帕米拉八月初三的天文大潮,讓原本不得不在玉山令人心寒的屏障前低頭的她得以為所欲為。
本對颱風無所畏懼的台灣終於在他們最為害怕的西北台面前顫抖了,帕米拉驚人的特大暴雨傾瀉在北台灣的崇山竣嶺,江河水位暴漲,越過堤壩,橫衝直撞。工廠、住房、商店、農田,無數人的生命和財產被滔滔洪水無情地吞沒。從9月10日外圍環流的接觸到9月12日晚些時候影響結束,北台灣至少293人死於非命,1800多人受傷,近四萬房屋倒塌傾覆,五萬多人無家可歸;而宜蘭的災情之嚴重甚至只能用慘烈來形容,至少三分之一的傷亡發生在這裡,遍地廢墟,滿眼淒涼,狂風暴雨的無情摧殘讓昔日溫馨祥和的小小漁港剩下的只有痛苦和悲傷,宜蘭的許多歷史悠久的團體組織都在自己的歷史上寫下了民國五十一年這場罕見的風災。從此以後,以火車站為代表的許多建築都紛紛改成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帕米拉也成為光復以來創傷最為慘重的西北台之一(僅次於63年的GLORIA)而在台灣氣象史上占據了最醒目的地位。
然而,北台灣的瘋狂肆虐並不是PAMELA生命中最後的演出,因為八月初三的天文大潮讓她把台灣海峽的潮位迅速抬高,福建全省沿海都遭到了颱風風暴潮的猛烈襲擊。颱風中心在這一天午後2點在泉州的晉江以970HPA的氣壓登入,福州市遭遇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重大災害。省氣象台總部測到了45M/S的14級陣風,而直到今日福州市也再沒測到超過13級的陣風風力。巨大的風暴增水抬高的江潮和瓢潑般的大雨淹沒了市區的許多街道、住房和商業區;全市的水電、通訊和交通完全中斷,學校停課,工廠停工,福州市整整癱瘓了兩天,有民眾反映這是七十年未遇之大災;而建國以來類似的災害也僅僅有過三次。颱風登入前後,有40個縣風力達8級以上,同時,她那已經殺人無算的特大暴雨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威力。從敖江、閩江到汀江和九龍江,全省七大江系均形成了洪峰,其洪水範圍之大在歷史上也十分罕見。不久,PAMELA減弱為熱帶低壓進入江西境內,又在江西徘徊了一天,直到9月14日才最終消散,結束了她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PAMELA是福建台灣所遭遇的最嚴重的颱風災害之一,但在大陸那個人妖顛倒的年代,沒有人能夠了解詳盡的統計數據,只知道那一年的颱風暴雨在我國大陸可能奪去了937人的生命;JTWC那句“DAMAGE TO THE ASIATIC MAINLAND WAS NOT AVAILABLE”代表著那個年代的社會現實,她也因此沒有被列入福建七大風災的行列,所留下的只有老百姓受苦受難的無奈回憶。當我們在宜蘭的史話中處處可見帕米拉的俏影時,不禁要發出真相難求的感慨。也許,在我們有生之日,製造謊言的制度真的無法改變。
在帕米拉消散兩天以後,超級颱風南茜用一連串驚世駭俗的表演湮沒了世界關於帕米拉的一切回憶。但帕米拉終於可以感謝南茜的是,當三十六年後的艾雲和鍾恩同樣在一個晚上不可思議地重複她們所創造過的奇蹟時,南茜用她偉大的180KT無情地宣告,戰後六十年的雙台第一風速335KT絕不允許任何挑戰者加以超越,包括艾雲和鍾恩的315KT。作為一個強大的五級颱風,帕米拉是失敗的,因為南茜的存在是所有熱帶氣旋的悲哀;但作為鋼鐵華爾茲的一分子,帕米拉和南茜的比翼雙飛永遠是熱帶氣旋史上最靚麗的舞蹈。
另外更正:PAMELA並不是光復以來危害最嚴重的西北台,她次於1963年的GLORIA。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