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堂靜心課

52堂靜心課

52堂靜心課,作者,(英國)戴維·方坦納,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戴維·方坦納是英國心理學會院士,本身從事冥想練習已超過三十年。他有相當多的著作,包括《學習冥想》與《學習禪坐》,均被翻譯成二十三個國家的語言暢銷全球。作者目前在利物浦的約翰·摩爾斯大學(John Moores University)以及葡萄牙的 ( University of the Algarve) 埃爾加夫大學擔任教授。

編輯推薦

心靈的成長計畫,有效運用365天中的每個休息日,為自己的身心健康每日加分。

◎妙用冥想為您的身心靈創造健康與活力

幾分鐘的冥想就可以幫助你在壓力沉重的活動(例如公開演講)之前放鬆、平靜心緒;在一個累人或無聊的會議之後、或在一天辛苦的工作之後,重新讓身心靈恢復元氣。

◎提升專注力,工作事半功倍,挑戰迎韌而解

冥想是一種充滿平衡而專注留意的狀態,不是昏昏欲睡的忘卻。當你的心準備好進入冥想之中,將可免於在雜念中耗竭。心變得集中而專注;在冥想之後,心仍會保持平靜、得到滋養。冥想可以協助我們發展專注力,提高工作效率與效能,以更清明、沉靜、安定的心態,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精心規劃的冥想練習為您面面俱到詳解冥想的各種技巧

暢銷作家戴維‧方坦納為您傳授全方位的冥想練習法,52個精心規劃的冥想訓練,向您傳授如何靜坐、冥想的時間、呼吸的方法等冥想技巧,無論是你是冥想的新手;或是已浸淫此領域多時,本書都是你不可或缺的冥想指南,幫助你在尋找平靜的旅程中,不斷有新的成長和領受。

◎身心健康的加法秘笈,為你創造真實、平靜、自在的生命品質

冥想對身體也有益善。當心靈變得更為平靜,身體也會隨之放鬆、進入均衡、健康的狀態。當我們日漸善於處理壓力,隨著平靜、安在的心所感到的幸福感越來越多,血壓跟心跳也都會隨之下降,而且時效還能延伸到冥想的期間以外。身體釋放了這些壓力之後,似乎更能抵抗病毒、甚至降低其他疾病的發生幾率。

◎ 清新脫俗的插畫,簡潔明淨的版面,拂去心靈的所有塵雜

清新怡人的版面設計,精巧舒心的別致插畫,獨具匠心地為讀者帶來閱讀的好心情,讓您有效利用每個周末的休息日,讓身心靈全然放鬆,釋放久積的身心壓力,活得輕鬆自在。

目錄

第一部:開始自覺

什麼是冥想?

為什麼要冥想?

你在哪裡?

你的當下

冥想第一課:周圍的環境

冥想第二課:自己的身體

移動與靜止

冥想第三課:全然安靜

自我心理

冥想第四課:覺察內心

冥想第五課:覺察情緒

完全的融入

冥想第六課:覺察自我

開始靜坐冥想

靜坐的時間與地點

靜坐時的穿著

動中的冥想

冥想第七課:處理分心

冥想第八課:覺察記憶的喪失

冥想第九課:覺察時間的流逝

冥想第十課:覺察完全的放鬆

睡眠中的自己

冥想第十一課:覺察夢境及其含意

冥想與靈性

冥想與行為

冥想第十二課:發展慈愛心

冥想第十三課:延伸愛的圈圈

第二部:專注與正念

記錄你的冥想日誌

專注與正念的意義

練習呼吸

冥想第十四課:發現呼吸的本質

冥想第十五課:留意你的呼吸

冥想第十六課:談話中的呼吸

冥想第十七課:為健康而呼吸

呼吸可視化

冥想第十八課:透過顏色及脈輪呼吸將呼吸可視化

健康調息法

冥想第十九課:練習調息法

專注在物體上

冥想第二十課:對物體進行冥想

冥想第二十一課:對空間進行冥想

專注在微觀中

冥想第二十二課:行禪時,專注於身體的下半部

冥想第二十三課:行禪時,專注於身體的上半部

冥想第二十四課:對移動的物體進行冥想

找出壓力的起源

冥想第二十五課:確認壓力的成因

冥想與觀照

觀照的練習

冥想第二十六課:觀照一個象徵

佛教密宗里的觀想法

冥想第二十七課:佛教密宗式觀照

同理心的觀照法

冥想第二十八課:觀照動物所受之苦

冥想第二十九課:觀照植物所受之苦

冥想第三十課:觀照快樂

依正念出發

正念的行止

冥想第三十一課:吃的正念練習

旅行中的正念

對存在感存有正念

冥想第三十二課:時刻保持持正念

自然的正念

冥想第三十三課:自我的觀照

直接的觀照

冥想第三十四課:練習直接觀照

建立冥想計畫

冥想第三十五課:精進課程

監控每日每周的冥想計畫

冥想第三十六課:每日的檢視

冥想第三十七課:每周的回顧

夢境探討

冥想第三十八課:對夢境抱持正念

第三部:平靜

體驗平靜

冥想練習第三十九課:避免出神

維持平靜

冥想第四十課:可視化練習

用曼陀羅冥想

冥想第四十一課:使用曼陀羅進行練習

用聲音冥想

冥想第四十二課:運用聲音

同理心與療愈

冥想第四十三課:協助療愈他人

更多關於冥想與療愈

冥想第四十四課:練習自我療愈

冥想第四十五課:如何處理自卑

冥想第四十六課:打破習慣,改善關係

第四部:洞察內外

學到什麼?

冥想第四十七課:你≠你的情緒

檢查你的思緒

冥想第四十九課:你≠你的感覺

檢查情緒與感覺

使用公案

了解謎語

冥想第五十課:參公案

探詢的方法

我是誰?

冥想第五十一課:進行關於存在的探索

問一個關於存在的問題

有人在嗎?

冥想第五十二課:把標籤放在一旁

繼續練習

與團體及老師一同練習

結語

文摘

移動的世界

忙亂的生活常讓我們分心。引我們分心的事物讓我們無法集中心緒。冥想訓練能安定身心,讓冥想者在靜坐中不受任何干擾。在某些傳統的練習中,老師甚至會刻意帶入干擾,透過學生對此的反應評估其修習的進度。寧瑪(Nyingma,西藏佛教最古老的教派)的一位老師常會在我們靜坐時,出其不意地大聲喊叫,就像鞭打聲一樣,藉此觀察是否有人驚訝退縮。他有時也會用碎片敲拍兩個板子,就像手槍子彈發射一樣。(在這種狀況下,我的身體雖然保持靜止,但我可沒辦法假裝內心深處沒有受到驚嚇!)

在眾多干擾當中保持巋然不動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練習的;在目前這個初始階段,掌握處理分心的策略尤為重要。第七堂冥想課會教你處理分心的通用法則。我們先探討一下關於痛苦或身體不舒服所引起的干擾。小乘佛教的內觀練習法會要求練習者在痛苦或不舒服的情況下靜坐。在練習初期,如果痛苦無法忍受時,請緩慢地移動一下。按摩不舒服的地方(以我為例,有時我的腳或腿部會產生痙攣抽筋),請儘量不要打斷冥想的流動。當你改變姿勢時,清楚意識到你的動作;接著,意識到你的手溫和地按摩不舒服的地方,但不要因為這個想法受到干擾。當痛苦稍微減輕時,請慢慢地回復到原來的冥想姿勢。

如想通過冥想減輕痛苦,請將痛苦當作冥想的焦點。保持定力進行觀察,如果可能的話,儘量保持客觀。痛苦的確存在、但它未必會干擾到你。佛教冥想老師會告訴你,這個簡單的觀察動作會讓你發現,痛苦突然變成“空”的,它只存於你的心,完全由你的心決定、也可被你的心忽略;除了你選擇加諸於上的意義之外,它沒有實質的意義。這可以幫助你減輕痛苦。

要養成這種對付痛苦的態度,需要時間以及耐心。不要期待在第一次嘗試時就能成功。耐心及堅持是冥想的最根本條件。用這種方式將焦點集中在痛苦上,可以分散對痛苦的全副注意力。在體驗到這種“空”之後,人們通常會發現:“痛苦還在,但已經不像之前那么困擾我了。”

冥想可以幫助我們發展專注力,同時改善記憶力。我們偶爾都會抱怨自己的記性不佳,有時還會誤以為自己在童年時的記性比現在好得多。但記憶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們被太多信息、感受及經驗所轟炸,根本沒有辦法真正記住什麼事情。孩童的生活就算再複雜,也比現在的生活要直接許多。他們的生活比較單純,要記憶的本來就比較少;而且,他們在面對有趣事物時所表現出來的專注力與熱忱,通常都比成人高出許多。

第八堂冥想課可以幫助說明這一點:與冥想相關

作品評價

探索自我和內在,觀照身心靈的健康,讓生命自然安在

◎身心靈也要充電,參加52堂冥想靜心課,為自己的生命加分!誰都不容錯過自己心靈成長增值的機會!

歡迎索取52堂冥想靜心課程報名資料:)

1、時間:全年52個周末休息日,也是你的心靈增值日。

2、費用:培訓課程全年免費,只需高效超值的25元本書資料。

3、投入:百分之百對自己的身心靈健康的關愛。

4、授課老師:戴維‧方坦納――世界著名心理學教授,全球暢銷作家,《學習冥想》、《學習禪坐》被譯作23種語言暢銷全球

5、課程目的:

◎A為心理健康加分:淨化身心靈,讓心靈全然放鬆,進入平靜、安在的狀態。

◎B為工作效能加分:提升專注力,工作事半功倍,挑戰迎韌而解。

◎C為人際關係加分:去除自我的偏執,平和心態,讓你待人更加友善、熱情、充滿活力。

◎D為內在管理加分:探索內在真正的自我,進入生命的心靈層面,掃除看不見的心理塵雜。

◎E為記憶能力加分:提升觀察力與注意力,輕鬆提升記憶力。

◎在心靈的考卷上,你知道自己能打多少分嗎?一般考卷上的問題通常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而且可以從前一個人的答卷上直接複製過去。但心靈的考卷是一種只有自己當下可以回答的考試,如果沒有親身參與,不會從中得到任何利益。

◎冥想是一種充滿平衡而專注留意的狀態,不是昏昏欲睡的忘卻。當你的心準備好進入冥想之中,將可免於在雜念中耗竭。心變得集中而專注;在冥想之後,心仍會保持平靜、得到滋養。

◎冥想是一種心理上的大掃除,或者你也可稱之為心靈淨化。這個過程可以讓心靈獲得滋養、放鬆,發展出專注與覺知的力量,幫助我們用安穩、平和的心面對、處理每天的挑戰;並以更有效率、更有效能的方式工作。

◎面對現代生活的忙亂壓力,我們很少有時間進行自省、更沒有時間真正體驗我們是誰,關注內心深處的自我。因此,冥想也是一個通往自知的途徑。冥想讓我們看清自己,就像是將沾了灰塵的窗戶擦拭乾淨一樣。對許多人來說,這樣的過程是性靈的、也是心靈層面上的提升。

◎我們周圍包圍了諸多外在世界的忙亂活動,這種說法聽來可能有點弔詭。但這的確是因為這些活動是如此的忙亂,使我們沒有時間將適當的時間投注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冥想教導我們,再一次觀看、並且仔細觀察我們周圍的這個世界。

◎冥想可以改善我們的記憶。我們之所以很容易遺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在第一時間賦予適切的注意。當我們透過冥想學習到更加專注在直接體驗上,我們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回想起這個經驗的一些細節。

◎冥想能讓我們領悟,感覺(如尷尬、難為情)是多么短暫且沒有意義。獨自靜坐可以讓我們對於“自己是誰”產生一種自在感,也會輕鬆舒服地與自己相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